首页 / 正文

答罗普悟问(五则)

问一:自归依后即研究教理,尤与唯识之教契应。每日晨起静坐,调身、调息、调心者约三数年,近益勇于修证,于念佛、修密、参禅似均不大相应,于观照唯识及于四寻思、四如实智之观照确甚契应。惟友人多以念佛修密为可靠而相劝勉,余亦未能决定,究应用何法门,愿求开示?

答一:念佛修密多仗他力。四寻思观确不容易,须于静坐有基础,方可修之。汝既于静坐有相当工夫,或可行之。惟既能修三寻思观,余法即可不修。

问二:近拟持诵慈宗三要,惟真实义品自己虽以为全文都能了觉,然是否真能了解,无从证明。设非真正了解,依而起观,恐有错误。余以为四寻思以名、事、自性、差别分别观照。先将名事离相观,观名惟是名,事惟是事,名事分离,其相了了,至名自性、名差别均属假立,毫无实事,亦易照破事自性差别,觉系依他起性,因缘所生,实无自性差别可得,不知可否!

答二:名事相离及名自性差别并事差别,均属假立,容易观照,惟事自性观为假立较难。要知事无自性,依他所起,离去遍计所执即显圆成实性。以四寻思为观门,由四寻思观所引四如实智,即五重唯识观,正证唯识法性,方为正智。

问三:密净友人总以唯识恐著名相,有入海算沙不能摆脱名句文之危险,来相阻挠。自己觉数年来读师之著述讲演尚有心得,尤以佛法总决择谈一文,用执依圆三性融会一切法门,读之能令人将整个佛法悟澈一如,何能被名相所拘?答三:法相系由分别智所引后得智所显所说,一切唯识如幻无实,何足以为拘碍?问四:慈宗三要虽准备持诵观照,而菩萨戒本拟先试行,然后再正式受持,可否如此?

答四:如是甚好,但要知观真实义系理观,以证离言法性;观弥勒上生系事观,以显依正庄严。

问五:真实义品之解释,可否全依遁伦记?

答五:伦记系搜集众说,可作参考,以细观本文为是。(罗普悟记)(见海刊十三卷三期之江浙游记)


猜你喜欢
  卷第十二·晦翁悟明
  卷一百六·佚名
  卷第十六(张字号)·朱时恩
  药师法会愿文衍义叙·太虚
  卷四百二十四·佚名
  第四 无始相应·佚名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八·自融
  第四十九卷·佚名
  佛法金汤编卷第二·岱宗心泰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七·宗喀巴
  末利支提婆华鬘经·佚名
  無趣老人語錄·无趣如空
  附三大师传赞卷之全·德清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三下·道宣
  卷五十·彭绍升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洪子大·唐圭璋

      浪淘沙   上苑又春残。樱颗如丹。明光宫里水晶盘,想得退朝花底散,宣赐千官。   往事记金銮,荔子难攀。多情更有酪浆寒。蜀客筠笼相赠处,愁忆长安。

  • 卷二百三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三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方是闲居士小藁刘学箕字习之屏山先生子翚之孙七者翁玶之子有方是闲居士小藁吾庐寓言五峯之山环吾庐五峯之水清溜渠山水可乐情可娯五亩之宅奠厥居清

  • 卷一·佚名

    一、拜母登程芸窗自古多寥寂,潜来花下笑寻芳。好鸟枝头迎客叫,百花丛内喷人香。桃花片片随流水,牵惹游人欲断肠。花因春尽多零落,人貌何曾得久长?若不风流虚一世,算来难及水鸳鸯。相挨相倚池边绕,相爱相连几在行。自想韶华虚

  • 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六·徐乾学

    宋纪九十六【起阏逢涒滩五月尽柔兆阉茂十二月凡二年有八月】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崇宁三年五月丁丑以收复鄯廓遣亲王奏告太庙侍从官分告社稷诸陵 戊寅罢开封权知府置牧尹少尹改定六曹以士户仪兵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六十·佚名

    嘉靖四十五年七月庚寅朔时享 太庙命驸马都尉谢诏代○辛卯从湖广抚按官议参设按察司佥事一员整饬荆瞿施州等处兵备添设荆州府抚夷通判一员常驻施州听兵备道差委○癸巳 仁孝文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清平伯吴家彦祭 长

  • 卷之一百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纪昀

    列传唐 【七】○唐七侯君集 张亮 薛万均【万彻 盛彦师卢祖尚 刘世让 刘兰李君羡 王君廓】侯君集张亮薛万均△侯君集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以材雄入秦王幕府数从征累擢左虞候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除隐太子用其策居多王

  • 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司马迁

    张凤岭 译注【说明】本篇是战国末期秦国两位国相范睢和蔡泽的合传。范睢和蔡泽同是辩士出身,在任秦相之前都曾走过一段坎坷的道路。范睢在魏国被魏相魏齐屈打几乎致死,蔡泽游说诸侯四处碰壁,但他们并不

  • 察罕帖木儿传·宋濂

    察罕帖木儿字廷瑞,祖籍北庭。曾祖阔阔台在元初随大军征取河南。其祖父乃蛮台、父阿鲁温都定居颍州沈丘,因以河南为籍贯。察罕帖木儿自幼好学,有大志。至正十一年(1341)红巾军在汝宁和颍州起义反元,攻下江淮诸郡,屡败元军。

  • 卷一百三十八·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十八宋 赵汝愚 编边防门辽夏十上神宗论关中事宜    文彦博臣近闻西师巳还中外但知时暂歇泊而未有分屯解甲之旨人情忧疑皆虑王师必有再举之计老臣受国恩深义同休戚齿发如此无复觊

  • 118.石勒读汉书·林汉达

    晋元帝即位的第二年,匈奴族的汉国国主刘聪病死。汉国内部也发生分裂。刘聪的侄儿刘曜接替了国主的地位。他觉得用汉朝的名义并不能欺骗人民,在公元319年,改国号为赵。汉国大将石勒在反晋战争中扩大了兵力,不愿再受刘曜的

  • 卷一百四十九·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四十九  宋 卫湜 撰大学第四十二孔氏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此於别录属通论河南程氏曰大学乃孔子遗书须从此学则不差或问伊川先生

  • 无作品第四十四·佚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为无所作。佛报言:无有作者故。须菩提,乃至诸法亦无所有。世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当云何行。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行色为行般若波罗蜜。不行痛想行识为行般若波罗蜜。乃至萨云若无所

  • 扶乩绝非正法·印光

    扶乩,乃灵鬼作用,其言某佛、某菩萨、某仙,皆假冒其名。真仙,或偶尔应机,恐千百不得其一,况佛菩萨乎?以乩提倡佛法,虽有小益,根本已错,真学佛者,决不仗此以提倡佛法。何以故?以是鬼神作用。或有通明之灵鬼,尚可不致误事。若或来一糊

  • 卷第六·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六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根品第二之四如是已说不相应行。前言生相生所生时非离所余因缘和合。此中何法说为因缘。且因六种。何等为六。颂曰。能作及俱有  同类与相应遍行并异熟  

  • 卷第三·契嵩

    镡津文集卷第三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辅教编下孝论叙曰。夫孝诸教皆尊之。而佛教殊尊也。虽然其说不甚著明于天下。盖亦吾徒不能张之。而吾尝慨然甚愧。念七龄之时。吾先子方启手足。即命之出家。稍长诸兄以孺子可教

  • 唐六典·李隆基

    又名《大唐六典》,中国古代官修职官政典。原题唐玄宗御撰,李林甫奉敕注。唐传抄本早已湮没无闻,宋有元丰、绍兴两种刻本,明有正德、嘉靖两种刻本,至清嘉庆扫叶山房本,光绪广雅书局本,脱误已经很多。现北京图书馆尚藏有南宋绍

  • 陶庵梦忆·张岱

    明代笔记。8卷。张岱撰。书前有一篇未署名的序。序文说明了该笔记的内容:“兹编载方言巷咏、嘻笑琐屑之事,然略经点染便成至文,读者如历山川,如睹风俗,如瞻宫阙宗庙之丽,殆与《采薇》、《麦秀》同其感慨而出之以诙谐者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