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鞞婆沙论

凡十四卷。尸陀槃尼撰。苻秦僧伽跋澄译。又称阿毗昙毗婆沙、鞞婆沙阿毗昙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鞞婆沙,梵语vibha^s!a^(毗婆沙),意为广说、广释。本书内容系广释说一切有部之法相。说阿毗昙八犍度第一。鞞婆沙三结处第一。三不善根处第二。三有漏处第三。四流处四。四受处第五。四缚处第六。五盖处第七。五结处第八。五下结处第九。五上结处第十。五见处第十一。六身爱处第十二。七使处第十三。九结处第十四。九十八使处第十五(小章竟)。解十门大章。二十二根处第十六。十八界处第十七。十二入处第十八。五阴处第十九。五盛阴处第二十(亦名五取阴,亦名五受阴,唯是有漏)。六界处第二十一。色无色法处第二十二。可见不可见法处第二十三。有对无对处第二十四。有漏无漏处第二十五。有为无为法处第二十六。三世处第二十七。善不善无记处第二十八。欲界色界无色界系法处第二十九。学无学非学非无学法处第三十。见断思惟断不断法处第三十一。四圣谛处第三十二。四禅处第三十三。四等处第三十四。四无色处第三十五。八解脱处第三十六。八除入处第三十七(即八胜处也)。十一切入处第三十八。八智处第三十九。三三昧处第四十(广说大章竟)。中阴处第四十一(出阿毗昙结使犍度人品非次)。四生处第四十二。

《鞞婆沙论》全部章节目录

(1)卷第一
(2)卷第二
(3)卷第三
(4)卷第四
(5)卷第五
(6)卷第六
(7)卷第七
(8)卷第八
(9)卷第九
(10)卷第十
(11)卷第十一
(12)卷第十二
(13)卷第十三
(14)卷第十四

猜你喜欢
  马有三相经·佚名
  永嘉证道歌·玄觉
  师子月佛本生经·佚名
  杂譬喻经·佚名
  无上依经·佚名
  诸法无行经·佚名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佚名
  都部陀罗尼目·佚名
  金色迦那钵底陀罗尼经·佚名
  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佚名
  师子奋迅菩萨所问经·佚名
  十二因缘论·佚名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知讷
  折疑论·佚名
  五家宗旨纂要·别庵性统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萨经历都剌(雁门集 天锡集)·顾嗣立

    萨都剌,字天锡,别号直斋。本答失蛮氏,祖父以勋留镇云代,遂为雁门人。「萨都剌」者,犹汉言「济善」也。弱冠登泰定丁卯进士第,应奉翰林文字。出为燕南经历,擢御史于南台。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历闽海廉访司知事,进河北廉访经

  • 卷三十九·徐世昌

    吴之振吴之振,字孟举,号橙斋,又号黄叶村农,浙江石门人。官中书科中书。有《黄叶村庄集》。过东庄看梅迤逦东庄路,春风黑板桥。前溪通竹树,比户足渔樵。谷口风犹在,南阳兴未遥。青鞋从此办,不独为花朝。啸傲梅

  • 卷三百七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七十吕温吕温字和叔一字化光河中人贞元末擢进士第因善王叔文再迁为左拾遗以侍御史使吐蕃元和元年乃还柳宗元等皆坐叔文贬温独免进户部员外郎与窦羣羊士谔相昵羣为御史中丞荐温知杂事士谔

  • 纲目分注补遗卷二·芮长恤

    田畴刘虞备礼请以为掾具车骑将行畴曰今冦贼纵横道路阻塞称官奉使为众所指愿以私行期于得达而已虞从之畴乃自选家客二十骑俱上西关出塞傍北山直趣朔方循间道至长安致命诏拜为骑都尉畴以天子方蒙尘未安不可以荷佩荣宠固

  • 卷之九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五十·佚名

    光绪十三年。丁亥。十二月。癸未朔。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壬子皆如之。内注  ○谕军机大臣等、翰林院侍讲学士龙湛霖奏、河务紧要。敬陈管见一摺。据称目前之水。莫若仍行北河。减入徒骇

  • 一三一三 军机大臣奏查各馆纂办书籍完竣情形片·佚名

    一三一三 军机大臣奏查各馆纂办书籍完竣情形片乾隆五十三年十月十七日查各馆纂办书籍,如《满洲源流考》、《日下旧闻考》、《音韵述微》、《辽金元三史》【真按:标点有误!!辽金元三史乃指三部书,何可并为一部标识!】、《一

  • 秦纪三 二世皇帝下二年(癸已、前208)·司马光

    秦纪三 秦二世皇帝二年(癸已,公元前208年) [1]冬,十月,泗川监平将兵围沛公于丰,沛公出与战,破之;令雍齿守丰。十一月,沛公引兵之薛。泗川守壮兵败于薛,走至戚;沛公左司马得杀之。 [1]冬季,十月,秦王朝名叫平的泗川郡监,率军将刘邦包

  • 卷十一 先进第十一·邢昺

    [疏]○正义曰:前篇论夫子在乡党,圣人之行也。此篇论弟子,贤人之行,圣贤相次,亦其宜也。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孔曰:“先进、后进,谓仕先后辈也。礼乐因世损益,后进与礼乐,俱得时之中,斯君子矣;先进有古风,斯

  • 論衡校釋卷第二十六·黄晖

      實知篇   盼遂案:論語為政篇:「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此篇實即發揮其義。末引見說用不能解不可解之結,尤為善譬。   儒者論聖人,以為前知千歲,後知萬世,有獨見之明,獨聽之聰,事來則名,不

  • 古文尚书冤词卷一·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七岁受尚书即闻有今文古文之分以问经师经师勿告也崇祯十六年国子助教邹镛疏请分今文古文尚书而专以今文取士为言会京师戒严不及报曲水社修禊事山隂张杉谓众曰毁经之祸萌矣国家取士三百年专用朱子之

  • 卷九十四·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九十四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九十四宗庙时享辽史太宗本纪天显元年冬十一月壬戌即皇帝位癸亥谒太祖庙礼志谒庙仪至日昧爽南北臣僚各具朝服赴庙车驾至臣僚于门外依位

  • 卷五·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五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五圜丘祀天周礼春官鸡人大祭祀夜呼旦以嘂百官【注呼旦以警起百官使夙】巾车大祭祀鸣铃以应鸡人【注鸡人主呼旦鸣铃以和之声旦警众】秋官衔

  • 卷四十六·佚名

    △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三尔时文殊师利。如象王回。观善财童子,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乃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求善知识亲近善知识。问菩萨行求菩萨道。善男子,是为菩萨第一之藏。具一切智。所谓求善知识。亲近恭敬

  • 佛说大乘智印经卷第四·佚名

    西天三藏宝法大师赐紫沙门智吉祥等奉 诏译  尔时会中有频婆娑王。其王夫人名贤吉祥。亦名酤胝金光。阿阇世王是彼所生。从座而起五体投地礼如来足。如是礼已。双膝踞地长跪合掌色相怡悦。以妙音声赞叹佛德。复以百

  • 请益录目录·佚名

    卷上(一)文殊过夏  (二)卧轮伎俩  (三)百丈上堂  (四)南泉圆相  (五)洞山尊贵  (六)法灯开堂  (七)香严上树  (八)风穴离微  (九)玄沙过患  (十)莲华不住  (十一)雪峰饭罗  (十二)智门莲华  

  •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佚名

    大日经之具题。经文六卷,供养次第一卷,共七卷,唐善无畏译。真言三部经之一。胎藏界密部之本经也。见大日经条。谓大日如来自成佛以不思议之加持力说内证法之经典也。离神力之加持。不能说。不能听。就此真言一宗有自证说

  • 般若灯论释·清辨

    凡十五卷。又称般若灯论释、般若灯。清辨(梵Bhavya )着,唐代波罗颇迦罗蜜多罗译。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内容为清辨自中观自立派(梵Madhyamaka -sva^tantrika )之观点,对龙树中论各章加以注释而成者。本书之思想特征系以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