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思道传
卢思道字子行,范陽人。
祖父卢陽乌,是西魏的秘书监。
父亲卢道亮,隐居不愿做官。
卢思道聪明善辩,通达脱俗。
十六岁那年,有一次,碰上中山人刘松替别人写碑铭,刘松把文章给他看,思道读了,有很多地方不理解,因此感触很深而受到激励。
回家闭门不出苦读经书,并拜河间人邢子才为师。
后来,思道再写文章给刘松看,刘松也不能透彻理解。
思道于是感慨地说:“学习很有益处,不是没有道理啊!”因此找魏收借阅奇书,几年里,学识才智有明显长进。
但是,他不讲品德,喜欢轻视侮辱别人。
齐天保中(550~560),《魏史》还没有发行,思道已先诵读了,由于这个原因多次被鞭笞受辱。
思道因前后多次违犯禁例,所以长期没被调用。
后来左仆射杨遵彦向朝廷推荐了他,才由平民百姓升做司空行参军,长期兼任员外散骑侍郎,在中书省值班。
文宣帝去世,当时朝廷文官各作挽歌十首,供皇宫择优录用。
魏收、陽休之、祖孝征等人只被选其一二首,惟独卢思道被录用了八首。
所以当时人称他“八米卢郎”。
后因泄漏省中机密,调出中书省而担任丞相西阁祭酒,历任太子舍人、司徒录事参军等职。
每每做官,常常遭谴受辱。
后来因擅自动用库钱,被罢官回家。
他曾在蓟北感叹万千,写了一首五言诗表达心中的情思,人们都认为写得很好。
几年后,又做京畿主簿,历任主客郎、给事黄门侍郎,待诏于文林馆。
周武帝平定北齐时,授他仪同三司,赶赴长安,与同辈陽休之等各写了《听蝉鸣篇》。
思道所作词意清切,被当时文人所推崇。
新野人庾信看完他们同题诗作后,惊叹不已,并高度称赞。
不久,思道因母亲有病而回乡了,正好遇到同乡的祖英伯和他的堂兄昌期、宋护等率兵叛乱,思道参与了这件事。
北周派柱国宇文神举前往讨伐,一举平定。
依法论罪思道应判死刑。
但神举平时知道思道的名气,从俘虏中把他提出来,让他撰写布告。
思道提笔成章,文不加点,神举很赏识他的才华而宽恕了他。
后来思道提升为掌教上士。
一年多后,思道被调回京师,奉皇上命令在郊外慰劳陈国使者。
不久,他因母亲去世而离职,没多长时间,又出仕做散骑侍郎,代理内史侍郎事。
此时,朝廷商议设置六卿,将废除大理寺。
思道陈奏皇上说:“省设驾部,寺存大仆,省有刑部,寺撤大理,这是重畜产而轻法度,的确不合适。”还申述:朝廷大堂不是杖罚臣子的地方,朝臣犯法受笞,应允许赎罪。
皇上都高兴地采纳了。
这一年,思道在京师去世,死时五十二岁。
皇上很惋惜,派使臣吊唁祭奠。
思道有文集三十卷,流传于世。
儿子卢赤松,大业年间(605~617)官至河东长史。
猜你喜欢 卷二百十八·列传第一百十四·柯劭忞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三·李心传 读礼通考卷九十八·徐乾学 班马异同卷十·倪思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三·佚名 卷之八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一·佚名 卷之六十三·佚名 第二十七章 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吕思勉 皇王大纪卷六十七·胡宏 九〇 大逆事件·周作人 刘钅奇传·脱脱 度宗全皇后传·脱脱 汉纪五十四 孝献皇帝丁建安元年(丙子、196)·司马光 周纪四 赧王中十八年(甲子、前297)·司马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