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卢思道传

卢思道字子行,范陽人。

祖父卢陽乌,是西魏的秘书监。

父亲卢道亮,隐居不愿做官。

卢思道聪明善辩,通达脱俗。

十六岁那年,有一次,碰上中山人刘松替别人写碑铭,刘松把文章给他看,思道读了,有很多地方不理解,因此感触很深而受到激励。

回家闭门不出苦读经书,并拜河间人邢子才为师。

后来,思道再写文章给刘松看,刘松也不能透彻理解。

思道于是感慨地说:“学习很有益处,不是没有道理啊!”因此找魏收借阅奇书,几年里,学识才智有明显长进。

但是,他不讲品德,喜欢轻视侮辱别人。

齐天保中(550~560),《魏史》还没有发行,思道已先诵读了,由于这个原因多次被鞭笞受辱。

思道因前后多次违犯禁例,所以长期没被调用。

后来左仆射杨遵彦向朝廷推荐了他,才由平民百姓升做司空行参军,长期兼任员外散骑侍郎,在中书省值班。

文宣帝去世,当时朝廷文官各作挽歌十首,供皇宫择优录用。

魏收、陽休之、祖孝征等人只被选其一二首,惟独卢思道被录用了八首。

所以当时人称他“八米卢郎”。

后因泄漏省中机密,调出中书省而担任丞相西阁祭酒,历任太子舍人、司徒录事参军等职。

每每做官,常常遭谴受辱。

后来因擅自动用库钱,被罢官回家。

他曾在蓟北感叹万千,写了一首五言诗表达心中的情思,人们都认为写得很好。

几年后,又做京畿主簿,历任主客郎、给事黄门侍郎,待诏于文林馆。

周武帝平定北齐时,授他仪同三司,赶赴长安,与同辈陽休之等各写了《听蝉鸣篇》。

思道所作词意清切,被当时文人所推崇。

新野人庾信看完他们同题诗作后,惊叹不已,并高度称赞。

不久,思道因母亲有病而回乡了,正好遇到同乡的祖英伯和他的堂兄昌期、宋护等率兵叛乱,思道参与了这件事。

北周派柱国宇文神举前往讨伐,一举平定。

依法论罪思道应判死刑。

但神举平时知道思道的名气,从俘虏中把他提出来,让他撰写布告。

思道提笔成章,文不加点,神举很赏识他的才华而宽恕了他。

后来思道提升为掌教上士。

一年多后,思道被调回京师,奉皇上命令在郊外慰劳陈国使者。

不久,他因母亲去世而离职,没多长时间,又出仕做散骑侍郎,代理内史侍郎事。

此时,朝廷商议设置六卿,将废除大理寺。

思道陈奏皇上说:“省设驾部,寺存大仆,省有刑部,寺撤大理,这是重畜产而轻法度,的确不合适。”还申述:朝廷大堂不是杖罚臣子的地方,朝臣犯法受笞,应允许赎罪。

皇上都高兴地采纳了。

这一年,思道在京师去世,死时五十二岁。

皇上很惋惜,派使臣吊唁祭奠。

思道有文集三十卷,流传于世。

儿子卢赤松,大业年间(605~617)官至河东长史。

猜你喜欢
  卷二百十八·列传第一百十四·柯劭忞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三·李心传
  读礼通考卷九十八·徐乾学
  班马异同卷十·倪思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三·佚名
  卷之八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一·佚名
  卷之六十三·佚名
  第二十七章 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吕思勉
  皇王大纪卷六十七·胡宏
  九〇 大逆事件·周作人
  刘钅奇传·脱脱
  度宗全皇后传·脱脱
  汉纪五十四 孝献皇帝丁建安元年(丙子、196)·司马光
  周纪四 赧王中十八年(甲子、前297)·司马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文选顔鲍谢诗评卷四·方回

    元 方回 撰杂诗七月七日夜咏牛女一首谢惠连落日隠櫩楹升月照帘栊团团满叶露析析振条风蹀足循广除瞬目矖曾穹云汉有灵匹弥年阙相从遐川阻昵爱修渚旷清容弄杼不成藻耸辔骛前踪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倾河易回斡款顔难久

  • 四集卷七十六·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七十六古今体七十五首【庚子】喜晴夜雨既优渥晓晴更爽朗风从西北来云向东南骋【叶】意甫惧霖緜目乍欣霁象黍禾已吐穗秋阳暴资长独是涨潦盛行旅稽来往何事不关心为

  • 卷六十·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六十道释重阳真人王嚞【四首】补刘祖谦重阳租师仙迹记略师王氏名嚞字知明重阳其号母孕二十四月而生正隆已卯间遇至人于甘河以师为可教密付口诀及饮以神水自是尽断诸縁同尘万有阳狂

  • 通鉴释文辩误卷六·胡三省

      通鉴一百二十【凡五条】  文帝元嘉元年跷骑  史炤释文曰跷牵么切行轻貌【海陵本同】余按通鉴本文是年即无跷字史炤于跷骑之上注貂渠是秦王炽盘遣太子暮末出貂渠谷攻河西事下注偼伃是尊帝母胡倢伃事二事之间有

  • 班马异同卷八·倪思

    张耳陈余列传史记八十九汉书三十二张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时及魏公子毋无忌为客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嫁庸奴 亡其夫去抵亡邸父客父客素知张耳乃谓女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聴乃卒为请决嫁之张 耳张耳是时脱身游女

  • 卷之一百十七·佚名

    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少保文渊阁领阁事体仁阁大学士武英殿总裁正红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

  •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一。·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二一卷高句丽本纪九零零零零高句丽本纪第九。[宝臧王{宝藏王}]上。二一卷高句丽本纪九

  • 十国春秋卷九十二·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闽三景宗本纪景宗名曦初名延羲太祖第二十八子也【五代史曰王审知少子】先是被幽私第时有白烟一穗忽起庭石之上逾时方散延羲惧宻召天师陈守元禳之守元曰未必不为嘉兆也【陈鸣鹤闽中考云延羲故宅即今庆城寺

  • 十国春秋卷十八·吴任臣

    捡讨呉任臣撰南唐四列传烈祖顺妃王氏元敬皇后宋氏夫人种氏元宗光穆皇后钟氏呉国太夫人凌氏顺妃王氏烈祖之故配也父戎官呉升州刺史义祖使烈祖委禽焉性纯孝义祖常卧疾牀蓐间烈祖夜不解带或闻謦欬声必率妃与偕徃义祖问何

  • 鲍宏传·李延寿

    鲍宏字润身,东海剡人。父亲鲍机,因才能学问而知名。仕于梁朝,官至书侍御史。  鲍宏七岁时死了父亲,由兄长泉之爱护抚育。年满十二岁,就能作文章,曾经奉和湘东王萧绎诗,萧绎嗟叹赞赏不已,引荐为中记室。多次升迁至通直散骑常

  • 郭子仪传·欧阳修

    郭子仪的字叫子仪,华州郑县人,身高七尺二寸。因参加武举考绩优异,被任命为左卫长史,多次升迁后任单于副都护、振远军使。天宝八年(749),木刺山开始修建横塞军和安北都护府,皇帝下诏让他去任使。不久苦于位置偏僻不能屯垦,迁

  • 汉纪四十七 孝桓皇帝中延熹七年(甲辰、164)·司马光

    汉纪四十七 汉桓帝延熹七年(甲辰,公元164年) [1]春,二月,丙戌,乡忠侯黄琼薨。将葬,四方远近名士会者六七千人。 [1]春季,二月丙戌(疑误),乡侯黄琼去世。临下葬时,四方远近知名人士前来吊丧的有六七千人。 初,琼之教授于家,徐稚从之

  • 官製象天第二十四·苏舆

      王者製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士元士,凡百二十人,而列臣備矣。吾聞聖王所取儀,金天之大經,官製亦角者,此其儀與?三人而為一選,儀於三月而為一時也。四選而止,儀於四時而終也。三公者,王之所以自持也。天以三成之,王以

  • 经济文衡前集卷二·佚名

    宋 滕珙 撰太极图説类论周子作图之义先生年谱云乾道二年丁亥秋八月朔先生如湖南见南轩先生张公此论乃后五年壬辰冬今具录首末于此以见二先生相与游从之歳月云此段谓周子授之程子程子不轻以语人太极图立象尽意剖析幽

  • 提要·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地名攷畧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案春秋地名攷畧十四卷国朝髙士竒撰康熙乙丑士竒以詹事府少詹事奉勅撰春秋讲义因考订地理并成是书奏进据阎若璩潜邱劄记称秀水徐胜敬可为人作

  • 提要·俞皋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五春秋集傳釋義大成     春秋類提要【臣】等謹按春秋集傳釋義大成十二卷元俞臯撰臯字心遠新安人初其鄉人趙良鈞宋末進士及第授修職郎廣德軍教授宋亡不仕以春秋教授鄉里臯從良鈞授

  • 卷第二十七·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二十七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当晚小参提纲 石屋珙禅师当晚小参。现前一众久在丛林。谓之参禅。谓之办道。殊不知一念未生已前更无别物。才拟心时错了也。雪峰和尚三登投子。九到洞山。如

  • 开福道宁禅师语录·开福道宁

    凡二卷。宋代僧开福道宁撰,月庵善果编。全称潭州开福禅寺第十九代宁和尚语录。又称潭州开福报慈禅寺道宁师语录、开福宁和尚语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辑录开堂晋院拈香法语、上堂、小参、垂示、偈颂、遗诫等,并于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