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诸国统纪卷五

元 齐履谦 撰

衞国第六

衞姬姓国武王少弟康叔始封十二世至桓公完入春秋

桓公 宣公 惠公 懿公 文公 成公穆公 定公 献公 襄公 灵公 出公

【隐四 桓十六】戊申衞州吁弑其君完

冬十有二月衞人立晋

经书弑君二十四其弑而自代者不论至为弑君者所立因遂不讨贼有虽讨之而不以其罪若晋惠公夷吾成公黒臋悼公周齐景公杵臼悼公阳生宋庄公冯文公鲍郑襄公坚陈成公午此数君即胡氏所谓幸于祸而忘其雠诱于利而忘其辱者亦非春秋所与独衞晋者则异于是石碏得讨贼之谊宣公无取国之嫌故特书衞人立晋于杀州吁之下见其不与晋惠齐景宋庄诸公同宋桓公御说亦讨贼而后立然而不书者以其有杀子游之恶故亦不得与衞晋偕也或曰名宣公而书立恶之也此即纳伋之妻而杀伋者

【桓十二宣十九】丙戌衞侯晋卒

【庄六 惠十二】夏六月衞侯朔入于衞

案左氏传初衞宣公生伋属之右公子生夀及朔属夀于左公子宣姜与公子朔搆伋并及夀杀之二公子故怨惠公桓十六年左公子泄右公子职立公子黔牟惠公奔齐至是诸侯伐衞纳衞侯放公子黔牟乃即位凡诸侯复国有奉焉称复归无奉焉但称归未有称入者其称入者皆二君之辞也郑突以子仪衞衎以剽衞朔以黔牟皆以二君之辞言之然则孰与曰皆莫适与也不没其实而已其善其恶为法为戒则付诸后人是则春秋之敎也

【庄二十五惠三十一】夏五月癸丑衞侯朔卒

【庄二十八懿三】春王三月甲寅齐人伐衞衞人及齐人战衞人败绩

败者称师衞独不称师者师未败也其书曰衞人败绩亦犹鄢陵之称楚子云

【僖二十五文二十五】夏四月癸酉衞侯燬卒

【宣九成三十五】冬十月癸酉衞侯郑卒

【成二 穆十一】庚寅衞侯遫卒

【成十四定十二】冬十月庚寅衞侯臧卒

【襄二十五献二十九】衞侯入于夷仪

案左氏传衞孙林父殖出衞侯衎衞侯衎奔齐齐人以郲寄衞侯衞人立公孙剽孙林父殖相之以听命于诸侯故经书十六年会湨梁十八年同围齐二十年盟澶渊二十一年会商任二十二年会沙随二十四年会夷仪二十五年会夷仪皆为公孙剽湨梁之会传又言荀偃使诸大夫盟髙厚髙厚逃归于是叔孙豹晋荀偃宋向戌衞殖郑公孙虿小邾之大夫盟是即孙相剽以会诸侯之证今又书衞侯入于夷仪是衞有二君矣闻之苏氏曰春秋有一国而二君者郑突与仪衞衎与剽是也突衎始终为君仪之君郑十有四年剽之君衞十有一年皆既能君者也故春秋因其实而君之然突之入也以簒衎之出也以恶仪剽虽国人之所立而突衎在焉非所以为安也君子不幸而处于此如子臧季札可也不如是则乱不止此说是也又案郑伯突入于栎则书名此不书名者阙文也

【襄二十九献三十三】庚午衞侯衎卒

【昭七襄九】秋八月戊辰衞侯恶卒

【哀二灵四十二】夏四月丙子衞侯元卒

蔡国第七

蔡姬姓国文王子叔度始封叔度以罪放其子蔡仲俾继其国十四世至宣侯考父入春秋

宣公 桓侯 哀侯 穆侯 庄侯 文公景公 灵公 平公 悼侯 昭侯

【隐八宣三十五】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

【桓十七桓二十】夏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 癸巳葬蔡桓侯公羊氏言卒从正葬从主人故春秋凡诸侯卒皆书其本爵而至葬则无不称公书其本爵者春秋法也正也无不称公者臣子辞也僭也然其僭多自东周始尝考之史记晋自武公以上凡十四世皆称侯至武公始称公衞自武公以上凡再世称侯六世称伯至武公始称公燕自庄公以上凡十六世皆称侯至庄公始称公曹自缪公以上凡八世皆称伯至缪公始称公惟鲁齐宋陈杞郑秦凡七国自始封遂称公而蔡自始封讫于亡皆称侯左氏传蔡亦多称侯若哀侯穆侯文侯景侯灵侯昭侯凡见于传者皆是今经于封人亦书曰侯岂蔡在春秋独为率由旧章者故其实録如此

【僖十四 穆二十九】冬蔡侯卒

【宣十七文二十】丁未蔡侯申卒

【襄三十 景二十九】夏四月蔡世子般弑其君固

【昭十一灵十二】夏四月丁巳楚子防诱蔡侯般杀之于申【昭二十平八】十有一月辛卯蔡侯庐卒

【昭二十三悼二】夏六月蔡侯东国卒于楚

【哀四昭二十八】春王二月庚戌盗杀蔡侯申

陈国第八

陈妫姓国舜之孙阏伯之子满始封是为胡公十二世至桓公鲍入春秋

桓公 厉公 庄公 宣公 穆公 共公灵公 成公 哀公 惠公 怀公 湣公

【桓五桓三十八】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

【桓十二厉七】八月壬辰陈侯跃卒

【庄元庄九】冬十月乙亥陈侯林卒

【庄二十二宣二十一】陈人杀其公子御冦

左氏传作太子御冦凡杀公子者公子为大夫则称大夫冠于公子之上公子不为大夫则但称公子公子侧公子申公子壬夫公子嘉公子燮公子追舒公子过公子驷皆为大夫者公子瑕公子比公子御冦公子意恢皆不为大夫者郑三卿皆为大夫而不书大夫者从盗杀文谊可见也

【僖十二 宣四十五】冬十有二月丁丑陈侯杵臼卒

【僖二十八穆十六】陈侯欵卒

【文十三共十八】夏五月壬午陈侯朔卒

【宣十 灵十五】癸巳陈夏徴舒弑其君平国

【襄四 成二十】春王二月己酉陈侯午卒

【昭八哀三十五】夏四月辛丑陈侯溺卒

【定四惠三十八】春王二月癸巳陈侯吴卒

【定八懐四】秋七月戊辰陈侯栁卒

郑国第九

郑姬姓国宣王母弟友始封三世至庄公寤生入春秋

庄公 厉公 文公 穆公 灵公 襄公悼公 成公 僖公 简公 定公 献公声公

【隐元庄二十二】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伐始于京而胜于鄢不言伐京书其重者也不称氏讨贼辞也不言出奔书其重者也仅从而胜曰克

【隐六庄二十七】郑人来渝平

渝当依公谷作输彼欲而求成于我曰输我欲而往平于彼曰暨两相欲曰及郑人以王师伐宋宋人使来告命公将救之使者失辞公怒乃止郑人来输平是彼欲而求成于我也楚子围宋夏五月楚师将去申犀稽首于王之马前曰无畏知死不敢废王命王弃言焉王不能荅申叔时仆曰筑室反耕者宋必听命从之宋人惧使元以病告子反与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是两相欲也惟暨齐平左传误解作燕齐平今以下书叔孙婼如齐涖盟及宋公之弟辰之事证之是我欲而往平于彼也

【桓十一 庄四十三】夏五月癸未郑伯寤生卒

【庄二十一厉二十八】夏五月辛酉郑伯突卒

【僖三十二文四十五】夏四月己丑郑伯捷卒

【宣三穆二十二】冬十月丙戌郑伯兰卒

【宣四灵元】夏六月乙酉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

【成四 襄十八】三月壬申郑伯坚卒

【成六悼二】壬申郑伯费卒

【襄二 成十四】六月庚辰郑伯睔卒

【襄七僖五】十有二月公会晋侯宋公陈侯衞侯曹伯莒子邾子于鄬郑伯髠顽如会未见诸侯丙戌卒于鄵

案左氏传郑僖公之为太子也与子罕适晋不礼焉又与子丰适楚亦不礼焉及将会于鄬子驷相又不礼焉侍者谏不听又諌杀之及鄵子驷使贼夜弑僖公而以疟疾赴于诸侯简公嘉生五年奉而立之春秋书弑君有三谊有名其为贼者有不名其为贼者有实弑而书卒者其事则一从本史圣人不得而加损之故曰春秋之信史也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又孔子尝曰葢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昭十二 简三十六】三月壬申郑伯嘉卒

【昭二十八定十六】夏四月丙戌郑伯宁卒

【定九 献十三】夏四月戊申郑伯虿卒

曹国第十

曹姬姓国文王子振铎始封十二世至桓公终生入春秋

桓公 庄公 僖公 昭公 共公 文公宣公 成公 武公 平公 悼公 声公靖公 哀公

【桓十桓五十五】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

【庄二十三庄二十八】冬十有一月曹伯射姑卒

【庄二十四僖元】赤归于曹

史记僖公名夷今案经书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赤葢僖公名谓之夷者史异闻

【僖七昭九】曹伯班卒

【文九共三十五】秋八月曹伯襄卒

【宣十四 文二十三】夏五月壬申曹伯夀卒

【成十三宣十七】曹伯庐卒于师

【成十六成三】曹伯归自京师

执君归则名而曹伯不名执君归则称复而曹伯不称复其曰曹伯归自京师亦犹鲁书公至自某葢归之善者也或曰不以曹伯同失地之君者尊京师也亦通

【襄十八 成二十三】曹伯负刍卒于师

【昭十四 武二十七】春三月曹伯膝卒

【昭十八平四】春王正月曹伯须卒

【昭二十悼二】夏曹公孙会自鄸出奔宋

自鄸出奔与华亥自南里宋辰自萧何皆据邑以畔者然春秋自曹以下有本史者若杞滕薛莒邾许凡七国其世卿惟出奔见杀及好事接鲁则名见于经若其余会盟侵伐等事或从诸侯或本国専行不分世卿皆但书曰某人葢以其国小任轻其于时故不足以为盛衰故春秋不为之详録云

【昭二十七悼九】冬十月曹伯午卒

【定八靖四】曹伯露卒

秦国第十一

秦嬴姓国伯翳十九世孙非子始封非子曽孙秦仲始命有礼乐侍御之好秦仲之孙襄公始列于诸侯九世至穆公任好始入春秋

穆公 康公 共公 桓公 景公 哀公惠公 悼公

【文九康三】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襚

成风之丧赗襚者多矣春秋皆削而不书而独书周秦者僖公厚于其母生则以夫人之名号尊异之死则以夫人之礼秩卒葬之既请于王恩数有加而又赴告诸侯秦人逺至春秋别嫌疑明是非故王不书天于前秦则称人于后其不曰秦伯使某来归僖公成风之襚者若曰不出于其君之意云耳仅致其来之辞也见其为鲁人求之

【文十八康十二】秦伯防卒

【宣四共四】秦伯稻卒

【成十桓二十八】秦伯卒

【昭五 景四十】秦伯卒

【定九哀三十六】秋秦伯卒

【哀三惠九】冬十月癸卯秦伯卒

薛国第十二

薛任姓国黄帝苗裔奚仲之后夏封奚仲为薛侯武王克商复以其胄绍故封春秋隐十一年称侯庄三十一年称伯遂终春秋

薛伯 献公 襄公 薛比 惠公

【庄三十一薛伯】夏四月薛伯卒

【昭三十一献】夏四月丁巳薛伯谷卒

【定十二襄】春薛伯定卒

【定十三伯比元】薛弑其君比

【哀十 惠十二】夏五月薛伯夷卒

猜你喜欢
  旗帜第六十九·墨子
  平书订卷一 分民第一·李塨
  尽心上篇·王夫之
  卷十四·严虞惇
  六经正误卷六·毛居正
  卷六十二·康熙
  候人/司右·佚名
  卷八·佚名
  卷五百九十八·佚名
  卷三百六十九·佚名
  卷二百五十九·佚名
  大明高僧传卷第一·如惺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玄奘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四·陈梦雷
  正法华经卷第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蔡梦弼

      三山老人《语录》曰:“子美《送严武还朝》诗云:‘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是劝以仗节死义也。”  横浦张子韶《心传录》曰:“读子美‘野色更无山隔断,山光直与水相通’,已而叹

  • ◆徐按察世隆(威卿集)·顾嗣立

    世隆,字威卿,陈州西华人。金正大四年登进士第,元初为东平行台幕官。中统元年,拜燕京宣抚使。三年,除太常卿。至元元年,迁翰林侍讲学士,兼太常卿、户部侍郎。七年,拜吏部尚书,出为东昌路总管,擢山东道按察使,移江北淮东道。十七年

  • 卷十七·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十七    歙县汪立名编长庆集十七【律诗五言七言凡一百首】 江南谪居十韵 自哂沈冥客曾为献纳臣壮心徒许国薄命不如人才展凌云翅俄成失水鳞葵枯犹向日蓬断欲【一作即】辞春泽畔长愁地天

  • 提要·吴正子

    【臣】等谨案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四巻外集一巻旧本题西泉呉正子笺注须溪刘辰翁评防辰翁所评班马异同已别着録正子则不知何许人近时王琦作李长吉歌诗彚解亦称正子时代爵里未详考此本以辰翁之评列于其后则当为南宋人又外

  • ●霓裳续谱 卷三·王廷绍

    ○西调△月冷青松殿月冷青松殿,相隔咫尺恨无缘,堪怜,凤鸾空结鸳鸯线,几度登楼望云山,一片闲愁添,又只见画廊深处,归燕蹁跹,心间试写,(嗳,天哪),但只愿寄信的孤鸿,急速速早早回还,铁马舞檐前,曾记得灯前誓,月下言,风流孽,枉自担,可惜我腰肢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二十八景泰二年十一月乙未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钦天监进明年大统历 帝御奉天殿受之赐给诸王及文武群臣颁行天下 总督边储户部左侍郎刘琏奏山西蔚州料豆缺少本卫官军与白乐等站马驴月给不敷户部拟以原

  • 卷之四百九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曹伯启传·宋濂

    曹伯启字士开,济宁砀山人。二十岁时就学识渊博。至元中,任兰溪主簿,一次县尉捕获盗贼三十人,戴上刑具游街,伯启因无证据不相信。不久抓获了真正的盗贼,因此,降了县尉的职。在升迁为常州路推官后,土豪黄甲,倚仗自己有钱,杀了人后

  • 治浙成规卷六·佚名

    臬政二 ◆臬政二 办理盐案章程 办理积匪章程 酌定缉捕事宜 详参疏防章程 在配军流徒犯患病不必通报 因贫居丧嫁娶援照因贫卖妻成例量减科罪免其离异 染铺被窃酌议赔偿 办案规则 客商专雇之船船户揽搭被窃分别赔赃并令

  • 卷五十三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司马迁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索隐】:按:春秋纬“萧何感昴精而生,典狱制律”。以文无害【集解】:汉书音义曰:“文无害,有文无所枉害也。律有无害都吏,如今言公平吏。一曰,无害者如言‘无比’,陈留间语也。”【索隐】:按:裴注已列数家,

  • 卷七十一 易七·黎靖德

      ◎噬嗑   彖辞中"刚柔分"以下,都掉了"颐中有物",只说"利用狱"。爻亦各自取义,不说噬颐中之物。〔渊〕   张元德问:"易中言'刚柔分'两处。一是噬嗑,一是节。此颇难解。"曰:"据某所见,只是一卦三阴三阳谓之'刚柔分'。"

  • 乐庵先生语录后序·龚昱

      乐庵先生享年七十有九阅天下之义理居多自其中年清修寡欲不啻如道人衲子静极而通故凡吾儒与佛老二氏所谈性命之奥心融神防超然独得推其余波沾丐学者每语辄更仆不少倦盖以是为燕居之乐吾友龚君立道笃意于学従先生游

  • 提要·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二増修书説       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増修书説三十五卷宋吕祖谦撰其门人时澜増修通考云十卷赵希弁读书附志云六卷悉与此不合盖彼乃祖谦原书未经时澜所补者其时尚未成编传钞者随意

  • 法华玄论卷第四·吉藏

    初明一乘义即释会三归一义问。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云何名为无二无三耶答。有人言无二者无声闻缘觉二。无三者无偏行六度菩萨乘。又昔三乘皆是方便。今教别有一大车。异昔三也问。何以知然答。经云佛

  • 焚薪卷第二(婺州张明刊)·师会

    可堂 师会 录薪二该摄下一切三乘等本来悉是彼一乘法乃至云先举即一之三也。议曰昔人有言曰文章最忌随人后文章且尔况吾道也哉昔在仙潭予以该摄大旨语复而复固执易简之说而拒予曰只此一义与吾老不同可乎予笑曰汝试思

  • 医学集成·刘仕廉

    综合类著作。清刘仕廉纂辑。四卷。仕廉字清臣,双流(今属四川)人。采集诸家学说整理而成,刊于同治十二年(1873)。卷一为医学总论,论及阴阳、脏腑、诊法等中医基本理论问题; 卷二至卷三,介绍伤寒、温疫、内科杂病、妇产

  • 江变纪略·徐世溥

    二卷。明末徐世溥撰。徐世溥,字巨源,江西新建人。明诸生,长于文笔,山居遇盗焚掠而死,或云为仇家李明睿所加害。著有《榆墩集》、《榆溪集选》。《江变纪略》述永历初金声桓、王得仁南昌反正事。金声桓本明将,叛明降清,复又叛

  • 靖海志·彭孙贻

    本书凡四卷,前三卷为彭孙贻撰、后一卷由李延昰补编。孙贻字羿仁,又字仲谋,浙江海监人;明太常节愍公观民仲子。生于明季,卒于清康熙间;著有「甲申忘臣表」、「流寇志」、「湖西纪事」、「虔台逸史」、「彭氏旧闻录」、「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