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伤寒百证歌

伤寒类著作。宋许叔微撰。五卷。叔微有《普济本事方》已著录。许氏是研究《伤寒论》大家,为便于后学记习,于宋绍兴二年(1132)撰成此书。书中将《伤寒论》中的脉、证、方、药,及表里、阴阳、寒热、虚实等辨证要点,归纳在一百首歌诀中,并博采诸家论述,详予注释。重视八纲辨证,在“总类歌”写到:“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自阴出”,书中还设有“表证歌”、“里证歌”、“阴证似阳歌”、“阳证似阴歌”等。反映出许氏学术思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后世医家深有影响。有元刻本,清咸丰二年(1852)藏修书屋刊本,光绪十五年(1889)上海江左书林石印本。

《伤寒百证歌》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玄谭全集·张三丰
  子平真诠评注·徐乐吾
  本草害利·凌奂
  质疑录·张景岳
  养生肤语·陈继儒
  神灸经纶·吴亦鼎
  太上飞行九晨玉经·佚名
  紫岩易传·张浚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佚名
  保生铭·孙思邈
  上清佩符文诀·佚名
  外科正宗·陈实功
  医学正传·虞抟
  天枢院都司须知格·佚名
  正一论·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楔子·谷子敬

    (正末扮吕洞宾上,云)贫道姓吕名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隐于终南山,遇钟离师父,授以长生之术,得道成仙。昔日师父曾说,这岳州城南一株柳树,生数百余年,有仙风道骨,教我度脱他。如今来到这岳州地面,不免扮做一个货墨的先生,去访问咱

  • 第二十六回 胡百万帮嫖惹祸 张天师保主留丹·蒲松龄

    话说万岁吃酒吃了半夜,到了天明起的身来,便问:"胡百万两口子来了不曾?"丫头说:"还没哩。""快去叫他来的。"丫头去不多时,回来说道:"来不的了。"万岁说;"怎么来不的了呢?" 丫头说胡秀才,他今早已是来,刚刚到了门儿外。王宅家人

  • ○垂帘波影录十则·许指严

    文宗幸热河,仓卒驾崩,时载垣、端华、肃顺等杖策立幼帝,慈安太后实无意于垂帘干政也。慈禧心不能平,乃与其侄荣禄等设计,宣布肃顺等专擅之罪,骈诛之,于是两宫听政之局大定。慈安性长厚,事不专决。慈禧窥见其隐,渐思侵越,顾惮其持

  • 卷之一百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十七·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韩侍郎维传实録元符元年六月左朝议大夫致仕韩维卒维字持国颍昌人弱不好弄笃志问学尝以进士荐礼部父亿任执政不就廷试乃以父任守将作监主簿丁外艰服除阖门不仕仁宗患缙绅奔竸谕近臣曰恬退守道者旌擢则躁求

  • 第一章 历史的定义和价值·吕思勉

    历史是怎样一种学问?究竟有什么用处?从前的人,常说历史是“前车之鉴”,以为“不知来,视诸往”。前人所做的事情而得,我可奉以为法;所做的事情而失,我可引以为戒。这话粗听似乎有理,细想却就不然。世界是进化的,后来的事情,决不能

  • 卷一百四十二·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四十二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四十二><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四十二>輹易曰壯于大輿之輹又曰輿說輹左氏曰車說其輹說文曰輹軸縛也或者以

  • 卷二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二十月令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此记十月之日躔中星也冬终也取万物终藏之意金数既穷水德迭王於时为冬孟冬建亥之月日月交会於尾是为析木寅之次也昏则危星在南方之中旦则七星在南方之

  • 卷五·刘瑾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通释卷五元 刘瑾 撰诗朱子集传齐一之八齐国名本少昊时爽鸠氏所居之地【孔氏曰爽鸠氏司冦也爽鸠鹰也鸷故为司冦主盗贼少昊以鸟名官其人之名氏则未闻也】在禹贡为青州之域周武王以封太公望东至于海西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卷辨四量心 广辩十事灭除有余断除业缘 辩戒有五种心下中上上上上中上 辩百福德成三十二相之一相及八十种好 辩涅槃经能令众生离二十五有 广辨金刚三昧德王品之第六复次善男子云何菩

  • 卷第十七·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十七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肃众提纲 汾阳无德禅师一日谓众曰。夜来梦亡父母觅酒肉纸钱。不免狥俗置以祀之。事办於库堂。设位如俗间礼。酌酒行肉化纸钱讫。令集知事头首散其余盘。知事辈

  • 蓬轩类记·黄暐

    笔记。明黄暐撰。四卷。暐字日升,号东楼,江苏吴县人。弘治三年(1490)进士,官至刑部郎中,性刚廉,忤权贵归。书记杂事琐闻,上自朝廷典故,下及委巷方技、诙谐鬼怪之属,无所不录。记吴事尤多。分功臣、科第、赋役、国初、妖人、灾

  • 宋史全文·佚名

    《宋史全文》,全名《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当时也有人称之为《宋史通鉴》或《宋通鉴》。编年体史书。三十六卷。无名氏撰。关于它的成书年代说法不一。有说前宋已盛行,但流传最早的是元刊本,且著目中附有《宋季朝事实

  • 涅槃论·佚名

    大般涅槃经论之略名。一卷,婆薮盘豆菩萨造,元魏达磨菩提译。译经中迦叶菩萨所问之偈。

  • 法华十罗刹法·佚名

    一卷,失译,法华经陀罗尼品所列十罗刹女之修法也。

  • 显识论·佚名

    梵名Vidya^nirdes/a -s/a^stra 。全一卷。陈·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内容阐明三界唯识之义。初说识有显识、分别识等二种,次举一切三界唯识等论旨。本论论题下有‘从无相论出’之语,而同为真谛所译之‘转识论

  • 马鸣菩萨传·佚名

    一卷,秦罗什译。即付法传中第十二祖马鸣大士之别传也。

  • 僧伽和尚欲入涅槃说六度经·佚名

    亦称《僧伽和尚经》。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僧伽和尚为唐中宗时泗州普照王寺(后更名为普光王寺)僧人,逝世后被时人视为佛陀供养。经文以僧伽和尚自述的口吻,自称已轮回世间无数劫,教化众生,因阎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