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太上飞行九晨玉经

《云笈七签》卷20全录本经,名曰《太上飞行九神玉经》。基本内容与《北斗九皇隐讳经》同,但更为详尽。本经盖亦六朝古道经。太上大道君向北极真公述飞步七元九星之道,劝人步罡踏斗,存思九皇。

《太上飞行九晨玉经》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玄经原旨发挥·杜道坚
  洞玄灵宝飞仙上品妙经·佚名
  太上老君说长生益算妙经·佚名
  重楼玉钥续编·郑瀚
  洞真上清太微帝君步天纲飞地纪金简玉字上经·佚名
  伤寒明理论·成无己
  英耀赋·佚名
  太上说牛癀妙经·佚名
  邵兰荪医案·邵兰荪
  士谔医话·陆士谔
  金丹四百字·张伯端
  千金翼方·孙思邈
  太上内丹守一真定经·佚名
  药征续编·吉益东洞
  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戒拔罪妙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九折 泣遣·李玉

    【忆秦娥】[旦上]奇殃炽,分飞一旦身家碎;身家碎,悬悬望眼,涓涓珠泪。[贴上] 【前腔】[换头]巢倾一息身余几,思亲万绪愁相对。[见介][旦哭介]儿呵![合]愁相对,他乡父子,穷村母女。[旦]自你爹爹被逮,虑切覆巢,你哥哥又舍命入京,更愁祸起不测。近

  • 独醉亭集卷下·史谨

    (明)史谨 撰○五言絶句兰竹图采采石上兰萧萧水边竹各抱夷齐心清风激流俗题竹窻户昼萧森空阶凝緑阴不縁冰雪里焉识岁寒心题画树拥溪边阁山浮雨后岚白头归未得画里看江南题玩月仕女独立长门里徘徊无所亲可怜前殿月不照后

  • 卷十九·陈耀文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花草稡编> 钦定四库全书 花草稡编卷十九 明 陈耀文 辑 长调 庆清朝【踏青】         王通叟 调雨为酥催氷做水东风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烟柳外

  • 卷十八·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小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十八     宋 陈起 编张至龙雪林删余 宿灵岩 树杪钟楼出半层佛床黠鼠弄残灯五更石上僧犹定头满清霜唤不譍 登东山怀朱静佳 布石行山涧云封竹洞名照池传古貌借

  • 卷第三·徐鼒

    二月庚申朔,明帝视朝,得贼书。平旦视朝,得伪封,词甚悖;末云:『限三月望日至顺天会同馆暂缴』。举朝失色;朝罢,遂不复问。徐鼒曰:得贼书何?骇辞也。辛酉(初二日),闯贼陷明汾州,知州侯君昭、知汾阳县刘必达死之。陷阳城,知县张履旋死之

  • 石井本宗族谱·佚名

    石井本宗族谱序石井本宗族谱序石井祠堂联文石井名贤序本宗族谱序族谱名行序世系图谱〔序〕石井谒祖序序赠井江郑氏历代人物南安县四十三都石井乡郑氏世谱同安县感化里石澳保狮石乡郑氏图谱郑氏关系文书暨石井本宗族谱

  • 尉迟迥传·李延寿

    尉迟迥,字薄居罗,代地人。他的祖先是北魏的另外一支,号称尉迟部,因而就作为自己的姓氏。他的父亲尉迟俟兜,性情恢宏豪放,有识别事物的能力,娶了周文帝宇文泰的姐姐昌乐长公主,生了尉迟迥和尉迟纲兄弟二人。尉迟迥七岁,尉迟纲六

  • 敬翔传·欧阳修

    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县人,自己说是唐代平阳王敬晖的后代。少年好学,长于撰写文书,乾符年间,参加进士考试落选,于是客居大梁。翔的同乡王发当汴州观察支使,翔前往投靠。过了很久,王发一直没有推荐他做官,翔更加窘困,只好给别人书

  • 田一俊传·张廷玉

    田一俊,字德万,大田人。隆庆二年(1568),考取会试第一名。选为庶吉士,授职为编修,晋升侍讲。万历五年(1577),吴中行攻击张居正守丧不满期强行出仕,赵用贤等人继续攻击,张居正怒不可遏。田一俊与侍讲赵志皋、修撰沈懋学等人上奏

  • 卷三十八·纪昀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三十八内务府下厯代建置唐唐书百官志殿中省监一人从三品少监二人从四品上丞二人从五品上监掌天子服御之事其属有六局曰尚食尚药尚衣尚乗尚舎尚辇少监为之贰【武德元年改殿内监曰殿中省龙

  • 卷一百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四礼部六十三膳羞二下程事例番夷土官使臣下程凡诸番国及四夷土官使臣人等进贡等项到会同馆俱有常例并钦赐下程本部奏准通行光禄寺支送其钦赐下程一次者仍支常例下程或五日十日一次者常例下程

  • 卷三百二十·佚名

    △初分真如品第四十七之三诸天子。然世间有情多行摄取行起我我所执。谓色是我是我所。受想行识是我是我所。眼处是我是我所。耳鼻舌身意处是我是我所。色处是我是我所。声香味触法处是我是我所。眼界是我是我所。耳鼻

  • 第四卷·佚名

    生死品之二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彼比丘受阴地分。略如六天之所知见又复云何得第五地。又彼比丘。已谛见受彼六天众既作业已。观想阴相分别思量。何者地中。我共彼想行于白法。正思惟已。一分中行。

  • 卷第一百六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七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摄纳息第三之二无常想等摄几静虑等耶。答无常想摄四静虑四无色四解脱。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欲止他宗显己义故。如分别论者。

  • 卷第七·佚名

    嘉兴大藏经 自闲觉禅师语录自闲觉禅师语录卷第七住荆溪芙蓉寺嗣法门人 住古尧乾明寺嗣法门人洪暹 编诗偈赠心苇徐侍御隐居(讳之垣)昨别未几许霜风送好音宁知摩诘老踪迹入梅林竹户藤为幔芸窗薜作衾山回情更远水绕

  • 蒙斋中庸讲义·袁甫

    四卷。南宋袁甫撰。甫字广微,鄞县(今属浙江)人,嘉定七年(1214)进士,官至吏部侍郎兼国子祭酒,谥正肃。此书散见于《永乐大典》中,不见记载,只有朱彝尊《经义考》著录袁甫所撰《中庸详说》二卷,并且称已佚,可能指的就是此书。该

  • 菩萨十住经·佚名

    一卷,东晋只多蜜译。华严经十住品之别译。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佚名

    梵名Abhidharma -sam!gi^ti-parya^ya-pa^da 。凡二十卷。印度舍利子造,唐玄奘译。又作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略称集异门足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为阿毗达磨六足论之一。本论系舍利子为预防佛陀入灭后之诤论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