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哲宗元祐八年三月盡其月   三月戊寅朔。   辛巳,御史中丞李之純言:「眾賢和於朝,則萬物和於野,至於形和聲和,則天地之和應矣。今仲春之末,生育之候,而風霾間作,繼以大寒、霰雪、雨水,有戾和氣,殆人事不善有以干之者。 
-   ○孝宗圣政   阜陵天纵睿圣,英武果断,古今之所鲜俪。圣政彰彰者,备载金匮玉牒之书,尝得以窃窥之矣。其或一时史臣有所避忌,采访遗落,失于纪载者,不一而足。兹以先世见闻,及当时诸公之所记录数事,谨书于此。庶乎美盛德之 
-    却说赵匡胤入谏周主,至御榻前,先问了安,然后谈及军事。周主道:“本想乘此平辽,不意朕躬未安,延误戎机,如何是好?”匡胤道:“天意尚未绝辽,所以圣躬未豫,不能指日荡平。若陛下顺天行事,暂释勿问,臣意天必降福,圣躬自然康泰了。 
- 戒饬官吏【宋续会要】淳熙元年二月二十三日,诏:「访闻诸路州郡循习旧弊,巧作名色馈送及虚破兵卒馈:原作「馆」,据《宋史全文》卷二六上改。,以接送为名,多借请受,并假名权摄支请供给之类,又闻诸司与列郡胥吏、牙校月有借请,蠹耗 
- 序某窃惟方今之势,恢复岂难为哉。上之人持之坚,下之人应之同,君子曰"不事仇雠",小人曰"脱有富贵",如是而恢复之功立矣。虽然,战者天下之危事,恢复国家之大功,而江左所未尝有也。持天下之危事,求未尝有之大功,此搢绅之论党同伐异 
- 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犹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 
-                     ▲劫誘窮黷之失 《易師》:六五,田有禽,利執言(語辭),無咎。 程頤曰:“師之興必以蠻夷猾夏,寇賊奸宄,為生民之害,不可懷來,然後奉辭以誅之。若禽獸入於田中,侵害稼穡,於義宜獵取則獵取之,如此而動,乃得無咎。若輕 
-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辜讲仅在孔子年老的时候,有一次听到孔子说:“我的智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了!现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能像以前那样,总能梦见周公。”辜解中国的周朝(相当于古希腊)出现了一个伟大的政治家 
- 一蔡氏传经体不得不简是编欲以羽翼之故不厌详体各不同也一义理蔡传发明已尽今欲学者认归切己可用故多引之使近不欲推之使逺昔汉武帝以尚书为朴学弗好司马迁叙七国楚汉事使人如见而五帝三代本纪殊不逮诸篇盖迁有史材无 
- 【臣】等谨案注解正蒙二卷国朝李光地撰正蒙一书张子以精思而成故义博词奥注者多不得其涯涘又章句既繁不免偶有出入或与程朱之説相抵牾注者亦莫知所从不敢置议光地是书疏通证明多阐张子未发之意又于先儒互异之处如太虚 
- 序诗遭秦火全经不存世儒拾于煨烬之余缀为三百五篇之数非古经也春秋诸大夫所赋之诗如野有蔓草之类所谓乱世之音也此乃孔子未正乐之前流于民俗习而不知正其在所删者班固乃谓诗三百五篇遭秦火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 
- 一  佛学的发生二  由闻所成慧以生信三  依思所成慧而成戒四  定心相应的修所成慧五  三慧增上引发真无漏慧六  结成佛学即慧学  一、佛学的发生  自去年上海佛学分会成立后,即赴南方宏化,先后在厦门香港广东汕头等 
- 门人住石霜山慈明大师楚圆集二祖问达磨。请师安心。磨云。将心来与汝安。祖云。觅心了不可得。磨云。与汝安心竟。九年面壁待当机。立雪齐腰未展眉。恭敬愿安心地法。觅心无得始无疑。六祖问让和尚。甚么处来嵩山安和 
- 文集。一名《李文饶文集》,又名《李卫公文集》。唐李德裕(787—850)撰。20卷,别集10卷,外集4卷。德裕字文饶,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宰相李吉甫子。以荫补校书郎,迁监察御史。武宗时,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以功兼太尉 
- 古代算命书。清人假托宋徐大升撰。与托名刘基的《滴天髓》及沈孝瞻的《子平真诠》、张神峰的《神峰通考命理真宗》、陈素庵的《子平约言》以及无名氏的《拦江网》(即《穷通宝鉴》)等,同为近世江湖术士挟术游食所常用 
- 又名《红闺春梦》。章回小说。近代西泠野樵著。八十回。据书首光绪四年(1878)浙江始宁竹秋氏自序,知西泠野樵为竹秋氏别号,然真实姓名不可考。书叙祝柏青、陈小儒、王兰、江汉槎、云从龙、冯宝诸人,皆为名士,柏青与名妓慧 
- 明末清初传奇剧本。又名《五人义》。清初李玉撰,叶时章、毕魏、朱同编定,《新传奇品》等著录。存顺治间苏州树滋堂刊本,《古本戏曲丛刊本》,1982年收入《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明末宦官魏忠贤专 
- 一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与一向出生菩萨经同本。持经之持,为陀罗尼之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