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域字中卿,号松窗,三山(即今福州)人。绍兴二十五年(1155)生。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曾倅池阳。庆元二年(1196),随张贵谟使金。嘉定十三年(1220),行在诸司粮料院干办。有燕谷剽闻二卷,今不传。   昭君怨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 
- 蛾眉不肯让人,天下男子且尽效颦,乃欲使巾帼中承乏缁衣缟带之风,非特两贤不相厄,甚至相见辄相悦,相思不相舍,卒至相下以相从,此非情之所必无,而我笠翁文中之所仅有乎?笠翁才大数奇,所如寡遇。以相应求、相汲引而寓言闺阁,此亦礼失 
-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卷御选历代诗余卷一百七司经局洗马掌局事兼翰林院修撰加二级【臣】王奕清奉旨校刊词人姓氏宋周密字公谨济南人侨居吴兴自号弁阳啸翁又号萧斋尝辑南渡以後诸名家乐府为 
-   起哲宗元祐元年七月丙辰盡是月甲戌   秋七月丙辰朔,尚書省言:「舊制:中外學官並試補。近詔尚書、侍郎、左右司郎中、學士、待制、兩省、御史臺官、國子司業各舉二員,宜罷試法。」先是,王巖叟言:「伏以砥名礪行,以待用 
-   南京大理寺(卿 少卿 評事)   ◆卿   南京大理寺卿湯宗傳   南京大理寺卿龔永吉傳   南京大理寺卿夏公時正墓志銘(王鏊)   南京大理寺卿宋欽傳(實錄)   大理寺卿吳道宏傳(實錄)   南京大理寺卿章公格墓志 
-   吏部一(尚書一)   ◆尚書一   嘉議大夫吏部尚書廣信陳公修墓志銘(解縉)   吏部尚書詹公同傳(子徵 王景彰)   南癰志(黃佐)   尚書吳公琳(黃佐)   吏部尚書張公度傳(黃佐)   吏部尚書偰斯傳   吏部尚書翟公善 
-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臣】等谨按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十二卷乾隆四十六年奉勅撰初乾隆二十九年命宗人府内阁考核宗室王公功绩辑为表一卷详列封爵世系传五卷第一卷第二卷为亲王第三卷为郡王第四卷为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第五卷为王贝勒获 
- (张晧、张纲、王龚、王畅、种暠、种岱、种拂、种劭、陈球)◆张晧传,张晧字叔明,犍为郡武陽人。六世祖张良,高帝时为太子少傅,封留侯。张晧年轻时游学京师,永元中,回州郡作官,辟大将军邓骘府,五次迁升为尚书仆射,任事八年,出为彭城 
- 陈德,字至善,濠州人。世代务农,勇敢有力气。在定远跟从太祖,担任万夫长,从战皆立功,晋升为帐前都先锋。和诸将一同攻取宁、徽、衢、婺诸城,晋升为元帅。李伯升侵犯长兴,陈德支援,打败李伯升。随大军支援南昌,大战鄱阳湖,擒拿水寨 
- 秦二世的元年,便是公元前二〇九年,戍卒陈胜、吴广,因为遣戍渔阳,自度失期当死,起兵于蕲(qí)。注194北取陈。胜自立为楚王。于是六国之后,闻风俱起。魏人张耳、陈余,立赵后歇为赵王。周市立魏公子咎为魏王。燕人韩广,自立为楚王 
- 【臣】等谨按五经蠡测六卷明蒋悌生撰悌字叔仁福寕州人洪武初以明经官训导是书乃元季避兵蓝田谷中所作嘉靖戊戌【案原序内不题年号但称戊戌以序中一百六十余年语推之知为嘉靖十七年】浮梁闵文振纂修州志始得稿于其裔孙 
-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当大德圣人在天子位之日举议礼制度考文之典谓六经莫古于书帝王治天下之大法莫僃于书今所存者仅五十八篇诸儒训注又各异同至宋九蔡氏本其师朱子之命作为集传发明殆尽矣然其书成于朱子既殁之 
-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共行品第十八   問曰.汝言當說在家出家菩薩共行法今可說之。答曰.忍辱.法施.法忍.思惟.不曲法.   尊重法.不障法.供養法.信解.修空.不貪嫉.隨所法行.燈明施.伎樂 
- 随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  尔时长老舍利弗复问月上作如是言。汝于今者在菩萨地有是忍相。汝当不久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月上作如是言。尊舍利弗。夫菩提者无有言说。但以假名文字说耳。所言成者亦假名说。 
-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八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业蕴第四中邪语纳息第二之三诸法由业得。彼法当言是善不善无记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己义故。谓犊子部。分别论者。欲令音 
-   明天台山幽溪沙门 传灯 重编(并)注○事理不二第七夫观非境不立。境非观不融。境观双冥。乃臻妙觉。故於将修三观之前。立事理不二之门。为全境发智之体。盖谛境虽三。不外事理。事理虽岐。不二为宗。故题事理不 
-   唐 法成撰.智慧山记瑜伽师地开释分门记五识身相应地等前十二地同卷最胜子菩萨。将释此论先立三门之义方释论正文。言三门义者。一归敬等门。有六行颂分为五门。一归敬三尊。谓初一颂。二叹说门。谓次一行颂。三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