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六 张王种陈列传第四十六

(张晧、张纲、王龚、王畅、种暠、种岱、种拂、种劭、陈球)

◆张晧传,张晧字叔明,犍为郡武陽人。六世祖张良,高帝时为太子少傅,封留侯。张晧年轻时游学京师,永元中,回州郡作官,辟大将军邓骘府,五次迁升为尚书仆射,任事八年,出为彭城相。

永宁元年(120),征为廷尉。张晧虽然不是法家,但留心刑罚断狱,常与尚书辩正疑狱,他的意见多因详审平当被采纳。这时,安帝废皇太子为济陰王,张晧与太常桓焉、太仆来历在朝廷争辩,不得结果。事已具载《来历传》。张晧退出朝廷上疏说:“从前贼臣江充,制造谗言妖逆,致使戾园兴兵,终于发生祸难。后来壶关三老令狐茂上书说太子冤事,武帝才觉悟,虽然追到以前的失误,后悔也无济于事了!现在皇太子才十岁,还未知保母师傅九德的意义,应当挑选有贤德的人为之辅佐,使他成为天子的气质。”书送上,未被采纳。顺帝即位,任命张晧为司空,在职推举人才很多,天下称他是推士。这时清河赵腾上书说灾变,讥刺朝政,奏下达管事的人,捕赵腾等人考问。牵涉党羽八十多人,都因诽谤朝廷,应当处以重法。张晧上疏劝谏说“:我听说尧舜设立敢谏鼓,三王立诽谤木,《春秋》采好事,写恶事,贤明的天子,不加罪于草野的小民。赵腾等虽抵触朝廷犯法,但他说话是想尽忠正谏。如果应当诛杀,天下人的口将堵着了,谏争的源流就塞住了,这不是宏扬道德以作后人表率的方法。”帝竟感悟,减赵腾死罪一等,其余的都处二岁刑。四年,因陰陽不和免职。

陽嘉元年(132),再为廷尉。这一年死于任上,年八十三。朝廷派使者吊祭,赐葬地於河南县。子张纲。

◆张纲传,张纲字文纪,年轻时通晓经学。虽然是公子,砥厉布衣之士的节概。举孝廉不就,司徒以他的成绩优异,辟高第为侍御史。这时顺帝放纵宦官,有识之士都为之寒心。张纲心情激动,慨然叹说:“污秽恶浊满朝,不能奋身而出扫除国家的危难,虽然活着,我不愿意啊!”因而上书说:“《诗经》说:‘不愆不忘,率由旧章。’是说成王令德,不过循用旧的典章而已。考大汉最初兴隆,及中兴之世,文帝和明帝,道德教化更盛。看当时的治理措施,显而易见,不难照着去做,不过推行俭朴坚持节约,修身尚德而已。中官常侍不过两人,左右侍奉的人,赏赐才满数金,爱惜费用,尊重人,所以家家富裕。人人有吃有穿。夷狄知道中国富强,讲信义道德,所以奸谋自然消除,和气感应。而最近以来,不遵守旧的典章,没有功的小人都有官爵,使他们富足,使他们骄奢,然后再惩治他们,这不是爱人重才,奉承天命,顺从大道。请皇上稍加圣思,整饬左右,以奉天意。”书送上,皇帝没有采纳。

汉安元年(142),挑选八个使者巡视社会风俗,都是一些知名的老儒生,地位很高。只有张纲年轻,官次最小。其余的人接受命令启程,而张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陽都亭,说:“豺狼当道,何问狐狸!”就上奏说“:大将军梁冀,河南尹不疑,受外戚的援引,享受国家的厚恩,是草野小民之才,负辅导帝王、举持国政的责任,不能宏扬五教,辅翼皇上,专作大猪长蛇,元凶恶首,贪残无度,一心好货,放纵恣肆无止境,培植一班阿谀谄媚的人,陷害忠良。这是皇帝的权威所不能赦,应该处以极刑的。谨条呈他们无君之心十五事,都是臣子们所切齿痛恨的。书进,京师震动。这时梁冀的妹妹是皇后,正得到皇上的宠爱,诸梁的亲戚满朝,帝虽然知道张纲说的是实话,终于不忍采用。这时,广陵贼张婴等众数万人,杀刺史、二千石、侵犯扰乱扬、徐间,十多年,朝廷不能讨伐。梁冀于是暗示尚书,任张纲为广陵太守,想因事攻击陷害他。以前派去的郡守,一般都是向朝廷多要兵马,张纲独请单车赴任。既到,只带吏卒十几个人,直到张婴的阵地,安慰他们,要求与他们的首领相见,说明国家对他们的恩德。张婴开始大为惊讶,看到张纲一片诚心,于是出来拜谒张纲。张纲被延请坐上座。张纲问张婴有什么困难。晓谕张婴说“:以前的二千石大多贪污残暴,以致使公等怀愤聚集一起来了。

二千石是真正有罪啊!然而你们这么做也是不义呢。现在皇上仁慈聪明,想用文德平息叛乱,所以派我来。我想你们如能以得到国家的爵禄为光荣,我就不愿用刑罚加之于你们了。现在真正是你们转祸为福的时机啊!如果你们知道应该这么做,还是不服从朝廷,天子赫然大怒,荆、扬、兖、豫大兵云集,难道不危险吗?如果不度量强与弱,这是不明;抛弃善的而取恶的,这是不智;不顺从而效法叛逆,这是不忠;身死无后,这是不孝;反正从邪,这不是直;见义不为,这是不勇。此六点是成败的关键,利害相依,您可以深深地考虑一下。”张婴听了,哭了起来,说“:边远愚人,不能与朝廷通声气,不堪官吏的压迫欺侮,不得已,就大家集合一起,苟且偷生,好像鱼游釜中,暂时喘口气罢了。现在听了太守的话,是我张婴等再生的时候了。不过既然陷入不义,只怕投降之日,不免遭到逮捕杀戮。”张纲以天长地久不变为约,以日月光鉴为誓,张婴深被感动,就辞张纲还营。

第二天,带了一万多人与妻子面缚投降。张纲于走单车进张婴阵垒,开大会,饮酒为乐,遣散部队,任各人随便去哪里都可以,亲自为被遣散的人员找住宅,看田土;子弟想为吏的,都引见召问。人情悦服,南州安然无事了。朝廷论功当封张纲,梁冀阻止,未封。天子嘉美,想征召提拔张纲,张婴等人上书请求把张纲留在广陵,朝廷批准了他们的请求。张纲在郡一年,年四十六逝世。百姓扶老携幼,到郡府哀悼的不可胜数。张纲自从患病,吏人都为他祈祷求福,都说“千秋万岁,何时再见此君”。张婴等五百多人穿着丧服送丧,一直送到犍为,负土把坟筑好。朝廷下诏说“:已故广陵太守张纲,大臣的后裔,奉天子命综理事务,以身作则,诱导下级,颁布宣传国家的道德信用,使巨贼张婴率一万多人投降,消除了战争的灾难,解除了百姓的困苦,没有升迁到高位,不幸早死了。张婴等披丧服,持丧杖,如死了父母一样。我对他的死十分忧伤。”任张纲儿子张续为郎中,赐钱百万。

◆王龚传,王龚字伯宗,山陽郡高平县人。世世为大族。最初被推举为孝廉,迁为青州刺史,上奏弹劾贪污二千石数人,安帝嘉奖他,征召为尚书。

建光元年(121),升为司隶校尉,第二年升汝南太守。为政主张温和,好才爱士,引进郡人黄宪、陈蕃等人。黄宪虽不屈就,陈蕃却做了吏。陈蕃性气高明,初到府,王龚没有立即召见他。于是留了个字条就称病回去了。王龚发怒,要除陈蕃的名。功曹袁阆要求见王龚,说:“听说《传》有言:‘人臣不为君所了解,不敢立于朝。’陈蕃既然是按贤者引见的,就不应当按非礼辞退。”王龚为之变色说“:是我的过啊!”于是又很有礼貌地对待他。因此后进知名的人都敬佩王龚。袁阆字奉高,几次辞去公府的征召,不求特异的操守,但在当时享有名望。

永建元年(126),征召王龚为太仆,调太常。四年(129),升司空,因地震免官。永和元年(136),任太尉。在位严肃谨慎,不是公事,不与州郡通书信。他所辟举任命的,都是海内德高望重的长者。王龚深疾宦官专权,有志挽救这种局势。于是上书极言宦官的祸害,请皇上放逐他们。宦官恐惧,使宾客上奏诬蔑王龚有罪,顺帝命王龚赶快自己承认。前掾李固这时为大将军梁商从事中郎,于是上书给梁商说“:今天听说皇上下令王公自己承认罪责,不知道事情的深浅如何。王公束身自修,砥厉节操,笃爱艺文,不求那些不当得而得的东西,不做那些不当做而做的行为。白白地因为操守贞洁,违背世俗,为一些人所不满,横暴地被谗言诬陷,大家听了,没有不叹息战怵的。三公位尊任重,承助天子,位象三台,没有向法官诉冤的理。纤微意气,随便解决算了。所以旧的典章规定,不是有大罪,不必审问。王公沉着聪明,不能对他非理。如果卒然发生变故,那么朝廷有害贤的名声,全体臣子有失救护的责任啊!从前绛侯周勃得罪,袁盎为他申诉,得以无罪释放;魏尚获罪过,冯唐为他申冤,当时文帝以为他们做得好,这事载在书传中。现在将军在朝廷倚仗皇上,在外掌握国家的权力,威信昭著,说话为人所重,指挥没有谁敢违抗,应当上表营救,拯救王公于艰难之中。俗话说:‘好人在患难中,饿着肚子等饭吃。’这正是时候呢。”梁商马上对帝说了,事情消除了。王龚在位五年,因老且病,请求回家,死在家里。儿子叫王畅。

◆王畅传,王畅字叔茂。年轻时以清廉笃实为人称道。很少与人交结。开始为孝廉,托病不应。大将军梁商特辟为茂才,四迁尚书令,然后被派出为齐相。征召为司隶校尉,调为渔陽太守。所到之处,都以严肃精明为人称道。因事获罪免官。这时朝廷政事多归尚书,桓帝特诏三公,令选举有功有能的人为尚书,太尉陈蕃荐举王畅,说他清廉公正,有不可侵犯之色,因此再为尚书。不久,任命为南陽太守。在他以前的二千石,都害怕帝乡的贵戚,大多不称职。王畅深恶痛绝,一到任,就施展威猛,他们中间有罪恶的,都一一查办揭发,碰上朝廷大赦,事情就散了。王畅旧恨不消,另立条例,各受赃二千万以上不自首承认的,没收他的全部财物;如果有隐瞒的,派官吏拆屋伐树,填井平灶,一些恶势力,大为震动。功曹张敞上书劝谏说“:五教在宽大,已经写在经典上面。商汤说网去三面,八方都归服他的仁心。武王入殷,首先除掉纣的炮烙之刑。汉高祖看到秦代的苛政,只定约法三章。孝文皇帝为缇萦上书赎父所感动,除去了肉刑。卓茂、文翁、召父之徒,都疾恶如仇,但专主温柔敦厚。仁爱贤明的政声,流传后世。那些贤明圣哲的君主,法网稀疏,不求严峻。然后日、月、星三光明照在上,人物喜悦于下。这些话似乎迂腐,但其效果立见。拆屋伐树,这是准备采取严酷猛烈的手段,虽然是想惩治坏人坏事,但恐怕远方的人听了,影响不好。您有上智的才华,明如日月,施行仁爱的政治,使海内改变旧观,有折枝这么容易,没有挟泰山以超北海之难。南陽为旧都城侯服甸服所在,园陵庙宇出于帝陵。光烈皇后、和帝陰后、邓后都是新野人。男女沾沐教化,百姓仰慕流风余韵。自中兴以来,功臣将相,代代兴隆。我以为急切用刑,不如行恩;勤勉求奸,不若礼贤。舜推举皋陶,坏人就不敢在左右了。晋命随会将中军,且为太傅,晋国的盗贼就跑到秦国去了。虞、芮二人,有狱不能解决,去找文王,到了周,见耕田的人让于田畔,年轻的人让年长的。虞、芮二人感到很惭愧,说我们所争的,周人的所耻。于是就不去见文王,彼此相让而归。可见感化人在道德不在用刑。”王畅完全采纳了张敞的劝谏,改为推行宽政,小心地用刑,简易地施罚。教化大行。南陽郡中的官僚大族,大多以奢侈浪费相标榜,王畅平常是布衣皮褥、羸马败车,以矫正这种不好的风气。同郡刘表时年十七岁,跟王畅学习。劝谏王畅说“:奢不越上过分,俭不迫下照了做,依道行礼,所贵的是在可否之间,求得适当而已。蘧伯玉以独为君子可耻。您不讲求孔圣人的明训,反而羡慕叔夷伯齐琐屑细末的操守。岂不是想自己以皎洁自贵于世吗?”王畅说“:从前公仪休在鲁为相,拔掉园葵,与织布的妻子离婚;孙叔敖相楚,他的儿子被裘打柴。以节约而失败的少啊。

听了伯夷的高风亮节,贪污的人就会廉洁,怯懦的人就会立志自强。我虽然没有德行,却羡慕古人的功业。”后来征为长乐卫尉。

建宁元年(168),升司空,才几个月,因水灾免官。第二年,死在家里。儿子王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王谦的儿子王粲,以文才著名。

◆种暠传,种暠字景伯,河南郡洛陽县人。仲山甫的后代。父亲是定陶县令,有财三千万。父亲死了,种暠把这笔钱全部赈济宗族及县里的贫人。那些争名夺利的人,种暠都不与他们来往。开始做县的门下吏。当时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有知人之明。田歆对王谌说“:现在要推举六个孝廉,收了不少达官贵人亲戚的信,不能违背他们的托咐,我想自己用一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帮助我找找。”第二天,王谌送客人于大陽郭,远远地看见了种暠,认为不是凡人,回去告诉田歆说“:为您得了一个孝廉,即洛陽门下吏呢。”田歆笑说“:应当求山泽隐居不仕的人,原来是个洛陽吏呀!”王谌说“:山泽中不一定有异人,异人不一定在山泽。”田歆马上在庭中召见种暠,查问他职守内的事。种暠说话有条有理,田歆对他说的甚为了解,召他代理主簿,于是举孝廉,辟召入太尉府,以成绩优秀举高第。顺帝末年,为侍御史。当时所派遣的八使光禄大夫杜乔、周举等,不少人被上奏纠劾,大将军梁冀及诸宦官互相请救说情,事情被搁置阻止。种暠认为自己的职责是揭发检举,有志查办奸逆,于是再弹劾那些被八使所检举的蜀郡太守刘宣等人罪恶昭彰,应当处以极刑。又奏请令四府条举近臣父兄及亲友为刺史特别残暴卑鄙不胜任的,罢免他的官治罪。帝采纳他的意见。选拔种暠监太子于承光官。中常侍高梵从中单车出迎太子,当时太傅杜乔等不想依从,犹疑不决,吓得不晓得怎么办。种暠手持剑当车,说:“太子是国家皇位的继承人,与民众生死相关。现在常侍来没有诏命为信,哪里知道他不是奸人呢?今日只有死而已。”高梵无话可说,不敢对答,驱车上奏皇上,诏下,太子才得去。杜乔退而叹息,对种暠的临事当机立断,感到很惭愧。帝也嘉奖种暠处事持重无误,啧啧叫好很久。自朝廷出为益州刺史。种暠平素意气激昂,喜立功立事。在职三年,宣扬国家的恩德,远达国外,使风俗不同的地方也知道,岷山杂居的部落,都怀服汉朝的德泽。白狼、..木、唐..、邛、..诸国,自从前刺史朱辅死后就与汉朝断绝关系;种暠到任,又都归化。当时永昌太守冶铸黄金为文蛇,献给梁冀,种暠揭发并逮捕了永昌太守,以最快的方法上报朝廷,二府怕事懦弱,不敢查办,梁冀因此恨了种暠。正遇上巴郡人服直聚集党羽数百人,自称‘天王’,种暠与太守应承讨捕,没有得到胜利,不少吏人被伤害。梁冀借此陷害他们,宣布逮捕种暠、应承。太尉李固上疏救说“:我听说这次讨掳之所以多有伤害,本不是种暠、应承的责任,实因县吏害怕犯法获罪,强迫驱赶,百姓深受其苦,以致获得这种不好的结果。近来盗贼烽起,到处都是。种暠、应承因第一个举发大奸,随即受罪,我恐怕这样会挫伤州县检举弹劾的积极性,以后就会互相掩饰隐匿,不再尽心为国了。”梁太后看了上奏,赦了种暠、应承的罪,只免了他们二人的官罢了。

后来凉州羌騷动,任命种暠为凉州刺史,很得百姓的欢心。种暠被征召,当升官,吏人到朝廷留种暠仍做凉州刺史。太后叹说“:没有听说刺史得人心有这样的。”于是批准了凉州吏人的请求。种暠又留一年,升汉陽太守,戎夷男女送到汉陽境里,种暠向他们作揖致谢,徒行千里,没有车乘。种暠到汉陽郡,教化行于羌胡,他们自己禁止侵扰,掠夺财物。升出使匈奴的中郎将。这时辽东乌桓反叛,再调为辽东太守,乌桓观察风头率所属归服,在边界上迎拜种暠。因事获罪免官回家。以后司隶校尉举种暠为贤良方正,他不应。征召授议郎,升南郡太守,调为尚书,遇匈奴侵犯并州、凉州,桓帝选拔种暠为度辽将军。种暠到营地,首先宣布讲恩德,讲信义,不得已才进行征讨,引诱诸胡投降。羌虏从前有被生捉押在郡县的,都打发回去了。诚心安抚,信赏分明。因此羌胡、龟兹、莎车、乌孙等国都来顺服。种暠于是去掉烽火台,撤除候望设施,边境安然无事。调入朝廷为大司农。

延熹四年(161),升司徒。推举名臣桥玄、皇甫规等,是称职的宰相。在位三年,年六十一逝世。并州、凉州的边民,都为哀悼。匈奴听说种暠逝世,全国悲伤。单于每入朝贺,望见种暠的坟墓,哭泣祭祀。二子:种岱、种拂。

◆种岱传,种岱字公祖,好学养志。举孝廉、茂才,辟召公府,都不接受。公车特征,病死。起先,种岱与李固的儿子李燮同时被征召为议郎,李燮听说种岱死了,十分悲痛,就上书请求加礼于种岱。说:“我听说仁义兴,道德昌,道德昌,政化明,政化明,于是百姓安宁。逝世的处士种岱,淳朴安闲,明于事理,平生以诗书为乐,富贵不能屈其志,万物不能扰其心。获命不长,忽然逝世。如果不是流连难进,他们这一辈都已经是公卿了。从前贤人死了,有加赠的典礼,《周礼》上写着,盛德的人逝世有铭诔之文,种岱在生没有作官的光荣,死了没有官谥的称号。虽然没有为国家建忠,有所报效,但是他是皇上选拔的,远近都知道,应当得到特殊的赏赐。”朝廷居然没有这样做。

◆种拂传,种拂字颖伯。开始为司隶从事,授宛县令。当时南陽郡吏好因例假游戏市里,为害百姓。种拂出去遇了他们,一定下车接见,使他们感到羞愧。自此以后,不敢出来了。为政有能干的好名声,累升为光禄大夫。

初平元年(190),代荀爽为司空。第二年,因地震免官,复为太常。李莈、郭汜作乱,长安城破,百官多避兵冲击逃散,种拂挥剑而出,说“:做国家的大臣,不能止乱除暴,让贼冲进皇宫,想跑到哪里去!”于是战斗至死,子种劭。

◆种劭传,种劭字申甫。年轻时就有名气。中平末年,为谏议大夫。大将军何进准备诛杀宦官,召并州牧董卓,董卓到渑池,何进狐疑,拿不定主意了。派种劭宣诏阻止董卓进京。董卓不接受,更前进达到河南。种劭去迎接慰劳他们,因劝说董卓退军。董卓怀疑有事变发生,使他的军士用槍胁迫种劭。种劭发怒,称有诏令,大呼叱咤,军士都为之四散,种劭因上前质问责备董卓,董卓无话以应,只得退军夕陽亭。等到何进失败,献帝即位,授种劭为郎中。董卓专权,恶种劭强干有力,把他降为议郎,出为益州、凉州刺史。遇上父亲战死,不到职,守丧期满,征召为少府、大鸿胪,都不接受。说:“先父以身死国,我做臣子的,不能驱除残暴,报复心中的怨恨,有什么面目见明主呀!”就与马腾、韩遂及左中郎刘范、谏议大夫马宇共攻李莈、郭汜,以报仇恨。同郭汜战于长平观下,失败,种劭等都战死。马腾就回凉州去了。

◆陈球传,陈球字伯真,下邳郡淮浦县人。历代有名于世。父亲陈宜,广汉太守。陈球年轻时广泛地浏览儒学,熟悉法律政令。陽嘉中期,举孝廉,升繁陽令。当时魏郡太守暗示县里送交货贿,陈球不给,太守发怒,鞭打督邮,想让他驱逐陈球。督邮不肯,说:“魏郡十五城,独繁陽的政绩好,现在要我驱逐陈球,会引起天下人的议论。”太守才不敢这样做。后来辟公府,因成绩优秀,举为高第,授侍御史。这时桂陽最狡猾的贼寇李研等集众侵扰抄抢,横行荆部,州郡懦弱,不能禁止,太尉杨秉上表推荐陈球为零陵太守。陈球到郡,研究征讨的方法与策略。仅仅一个月,李研等贼虏有的被消灭了,有的逃散了。州兵朱盖等却反叛,与桂陽贼胡兰几万人联合攻击零陵。零陵地下潮湿,编木为城,不可守,也不能防备,郡中百姓惊慌失措。掾史告诉陈球,要他遣散家属避难,陈球发怒说“:太守拿了国家的虎符,负治理一邦的责任,难道可以只顾妻子儿子,败坏国家的威权吗?再说的,杀头!”于是集合所有吏人老弱,共同守城,以大木作弦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射,可以射到一千多步以外,杀伤贼虏不少。贼虏又引水灌城,陈球就于城内因地势反过来决水淹贼,相持十多天,贼没法攻下。值中郎将度尚带救兵到,陈球招募士卒,与度尚一起击破了朱盖,并斩了朱盖。赐钱五十万,授陈球的儿子一人为郎。升魏郡太守。征召授将作大匠,修建桓帝陵墓,节省巨万以上。升南陽太守,因纠察检举豪强恶霸,遭到势力之家诽谤,征召去廷尉论罪,遇赦,归家。征召任为廷尉。

熹平元年(172),窦太后逝世。太后原来迁住南宫云台,宦官深深地怨恨窦氏,用衣车载太后尸体,放置城南市窖好几天。中常侍曹节、王甫想按贵人之礼入殡,帝说:“太后亲立我为帝,继承大业。《诗经》上说:‘无德不报,无言不酬。’就是说没有不报的德,没有不回答的话。难道太后可以贵人入殡吗?”于是按礼发丧。等到下葬时,曹节等人又想另外葬太后,以冯贵人配礻付。诏令公卿大会庙堂,令中常侍赵忠监督议论。太尉李咸这时正抱病,扶着轿子起身,扌寿椒自随,对妻子说:“如果皇太后不得配食桓帝,我不生回了。”议论开始,在坐的几百人,个个都看着宦官,好久一段时间,没有人敢于先说。赵忠说:“议当时定。”责怪公卿以下你看我,我看你,不说话。陈球说:“皇太后有盛德,出身良家,母临天下,应当殡葬先帝,这是没有疑问的。”赵忠笑笑说“:陈廷尉请拿笔写出你的理由吧。”陈球就写下他的理由说“:皇太后自在椒房,既聪明,又有母仪。遭时处身失所,引立皇上,继承宗庙,功烈最大。先帝逝世,因遇上大兴监狱,迁居空宫,不幸早死,家庭虽然获罪,不是太后的事。现在如果另外安葬太后,会失天下的人心。并且冯贵人冢墓被掘发,尸骨暴露,与贼并尸,灵魂也遭到污染,又无功于国,哪里应当上配至尊?”赵忠看了陈球的理由,俯仰之间,变色嗤笑陈球说:“陈廷尉建此议,很有见识!”陈球说“:陈番、窦武既属冤案,皇太后无缘无故遭到深闭,我常痛心,天下的人,都为此愤慨、叹息。今天我说了这些,如果会后加罪于我,是我很久以来的愿望。”公卿以下,都赞同陈球的意见。李咸开始不敢先说话,听陈球说的义正词严,然后大声说:“我说本应当如此,陈球说的正合我意。”与会的人都为他惭愧。曹节、王甫再争,认为梁后家犯罪逆,别葬懿陵,武帝废黜卫后,以李夫人配食。现在窦氏罪大,难道可以合葬先帝吗?”李咸于是到朝廷上疏说“:我想章德窦后,虐待残害恭怀,安思、闫后家犯恶逆,但和帝没有异葬的意思,顺庙没有贬降的文字。

至于卫后,孝武皇帝亲所废弃,不可以相比。现在长乐太后尊号在身,又曾经临朝称制,代行皇上权力,教育天下,且引立当今皇上,光隆皇位。太后以皇上为子,皇上难道可以不认太后为母吗?儿子不能废免母亲,臣子不能贬谪皇帝,应该合葬宣陵,完全遵守旧制。”帝看了奏文,对曹节等说:“姓窦的虽然无道,但太后有德于我,不应该降黜。”曹节没有再说了,于是所议的就定了下来。李咸字元贞,汝南人。由州而郡,逐级上升。以清廉干练著名;在朝廷尽忠,一般权贵有势和谄谀的人,都很怕他。

六年(177),升陈球为司空,因发生地震免官。授光禄大夫,再为廷尉、太常。光和元年(178),升太尉,数月,因日食免官,再授光禄大夫。第二年,任永乐少府,于是暗暗地与司徒河间刘..谋划诛灭宦官。起先,刘..的哥哥侍中刘矹,与大将军窦武同谋诛宦官,都被宦官杀死,所以刘..与陈球相结为谋。事情没有到动手的时候,陈球又写信劝刘..说:“公是宗室的后代,位在三公,为天下的人所敬仰,国家的藩卫,难道可以随声附和容忍不加反对?现在曹节等人放肆为害,一直在您的左右,又您的哥哥侍中为曹节等人所害,这是永乐太后所亲知的。现在可以上表调卫尉陽球为司隶校尉,依次收捕曹节等人杀掉。这样,皇帝亲自掌权,天下太平,很快就可以到来。”又尚书刘纳因正直触犯了宦官,调出任步兵校尉,也力劝刘..。刘..说:“凶恶的宦官,耳目很多,只怕事情还未准备好,先就受他们的祸害。”刘纳说“:您是国家的栋梁,国家倾斜快倒塌了,您不支持,用您为相干什么呢?”刘..答应了,也与陽球同谋。陈球的小妻,是程璜的闺女,程璜在宫中做事,宫中叫他为程大人。曹节等人对刘..等的谋划,稍微知道一些,于是用重金收买程璜,并且威胁他。程璜被迫,又害怕,把陈球的谋划告诉了曹节,曹节因将全部情况告诉皇帝说“:刘..等经常与藩国来往,有坏主意。多次称说永乐太后的声势,接受的贿赂很多。步兵校尉刘纳及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陽球书信往来,图谋不轨。”帝大怒,免去刘..司徒的官,刘..与陈球及刘纳、陽球都死在狱中。陈球时年六十二。儿子陈王禹,吴郡太守;陈王禹的弟弟陈琮,汝陰太守;弟弟的儿子陈王圭,沛国相;陈王圭的儿子陈登,广陵太守。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 魏诸宗室·李延寿
  卷三十·本纪第三十·脱脱
  元朝征缅录·佚名
  东林列传卷四·陈鼎
  卷之五百二·佚名
  一二○三 寄谕六阿哥永瑢等文渊文源所贮全书着派科甲出身尚书等校阅·佚名
  ·上彭咏莪学使书·丁曰健
  匈奴列传第五十·司马迁
  杨允恭传·脱脱
  廖纪传·张廷玉
  卷二十一·彭百川
  卷四十九·杨士奇
  一一、邓析考·钱穆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佚名
  卷85·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三十四·徐世昌

    麟桂麟桂,字月舫,满洲旗人。历官光禄寺卿。有《退省堂诗集》。夜渡扬子江轻舟小如叶,入夜渡江行。急浪连云卷,遥天际水平。涛头奔万马,雨脚起长鲸。欲认扬帆处,回看已数程。舟中夜坐日暮遥山分外青,夜深滴露

  • 七言巻六十六·洪迈

    七言十离诗上浙东元相公 薛书记犬离主驯扰朱门四五年毛香足净主人怜无端咬着亲情客不得红丝毯上眠笔离手越管宣毫始称情红笺纸上撒花琼都縁用久锋头尽不得羲之手里擎马离厩雪耳红毛浅碧蹄追风曾到日东西为惊玉貌郎君

  • 第十二回 佛动心瞒怨小六哥 武宗爷假怒小佳人·蒲松龄

    话说那佛动心出的院门,不一时来到酒店。六哥道:"辛苦了你!该着轿子接你去方是,就着你步行了来。"遂请二姐到了房中,让了坐,遂即斟上一盅茶,说道:"请茶了。" 请二姐吃盅茶,定定神解解乏,我且问你一句话:无事不出宣武院,你采小店做

  • 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五十三·赵尔巽

      叶方蔼 沈荃励 杜讷子廷仪、孙宗万 徐元珙 许三礼 王士祯韩菼 汤右曾   叶方蔼,字子吉,江南昆山人。顺治十六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江南奏销案起,坐夺官。寻授上林苑蕃育署丞。事白,还故官。康熙十二年,充日讲起居

  • 卷第二百一十四·胡三省

    唐纪三十〔起阏逄阉茂(甲戌),尽重光大荒落(辛已),凡八年。〕《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中之中》开元二十二年〔(甲戌、七三四)〕1春,正月,己已,上发西京;已丑,至东都。张九龄自韶州入见,〔见,贤遍翻。考异曰:唐纪,「二十六,日戊子,至东都;

  • ●卷第十七·胡三省

    【汉纪九】起重光赤奋若,尽强圉协洽,凡七年。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荀悦曰:讳“彻”之字曰“通”。景帝中子也。应劭曰:礼谥法:威强睿德曰武。〕建元元年〔(辛丑、前一四○)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起于此。贡

  • 卷五十七·佚名

    三月十八日(庚辰),刘峨奏言:第四起逆匪林候等,于三月十五日解至阜城县富庄驿地方,内有林琴一犯患病危笃,不堪医治;当即押赴市曹,凌迟处死,即于该处传首示众。其余人犯、仍即管押前进。奏入,报闻。十九日(辛已),上命军机大臣传谕福康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二·佚名

    嘉靖十七年五月癸酉朔○吏部尚书许瓒条陈应朝各官开列地方事宜所宜裁革者八事一清里甲请严禁各处徵派里甲银两不得数外科派其应该纳银里户不得重徵二清田粮请敕各处田粮查照嘉靖十一年黄册除侵占压废寺没官等顷田土或

  • 卷之四百八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七·陈骙

    钦定四库全书南宗馆阁録卷七     宋 陈騤 撰官聨上监修国史 绍兴以後八人 吕颐浩【字元直济南人毕渐榜进士出身三年四月以左仆射兼】朱胜非【字藏一姑苏人霍端友榜上舍及第三年十二月以右仆射兼 按宋史本传

  • 卷二十一·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二十一宋 吕祖谦 撰小旻之什小旻【密巾反】大夫刺幽王也吕氏曰小旻小宛小弁小明言小者篇在小雅恐与大雅相乱以别之今大雅止有大明余篇疑亡【苏氏曰小旻小宛小弁小明四诗皆以小名篇所以

  • 僖公·僖公二十五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五年春王正月,丙午,卫侯毁灭邢。夏四月癸酉,卫侯毁卒。宋荡伯来逆妇。宋杀其大夫。秋,楚人围陈,纳顿子于顿。葬卫文公。冬十有二月癸亥,公会卫子、莒庆盟于洮。【传】二十五年春,卫人伐邢,二礼从国子巡城,掖以赴外

  •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五·佚名

    圣勇菩萨等造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 诏译  菩萨施行庄严尊者护国本生之义次第三十。发生施义菩提胜因。清净觉慧默静能离。本修制度忍行寂静。梵行调伏。三灾运载。十善能离。吉祥胜定趣

  •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三·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先世勤相应品第二之二  尔时喜王菩萨摩诃萨。共三十千菩萨。闻如此等久后末世五十年正法破灭。泪出身动毛竖腋汗。即起于座。一肩整理上衣。右膝著地向佛合掌。共一咽喉而白佛言。世尊。我

  • 大方广佛华严经吞海集卷上·道通

    河朔平原 道通述一菩提场会一世主妙严品。部类区分经中有三世间。一智正觉世间。主能化佛。二有情世间。主人王天王。三器世间。主诸类神。若能依正互融。则难思之境俱是妙严。意曰。世主差别相。妙严平等体。若世主

  • 金箓斋投简仪·张商英

    北宋张商英删定。述投山、土、水、龙诸简之科仪。末附张商英序,述奉旨删定本仪。

  • 八段锦·佚名

    清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全称《新镌小说八段锦》,醒世居士编辑、樵叟参订。醒世居士、樵叟,均不详其人。疑为明末或清初的创作。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清初醒月楼刊本,无图、无序跋。第二段内有夹批三条,系指实书中人物,并

  • 开封府状·佚名

    靖康后宋金间公文档案集。一卷。最初编者不详,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确庵把此书收编入《同愤录》下帙。此书内容包括开封府《白札事目》、金天会五年(1127年)二月和三月十四日《大金副元帅府下开封府书》二文,以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