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太上导引三光宝真妙经

《三洞珠囊》、《上清道类事相》等引 《三光经》、《导引三光经》。《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卷1《斋坛安镇经目》著录《洞玄灵宝道引三光妙经》,该经当为六朝古籍。本经为《三光经》的一部分。元始天尊述导引日月三光,服气修道之法,称可升居三光宫中成仙。《太上导引三光九变妙经》也是《三光经》的一部分,大概出在此经之后。言导引三光(日、月、星),服御真气,按法修行十八年,则功成得道,气与道合,寿命无穷。但经中并未讲述导引三光之法。《道藏》在此经前另有《太上导引三光九变妙经》,叙述导引三光之法,疑此二经本为一书, 即《导引三光经》之上下篇。收入《道藏》第28册。

《太上导引三光宝真妙经》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庄周气诀解·佚名
  难经古义·佚名
  滇南本草·兰茂
  洞玄灵宝道士明镜法·佚名
  天仙正理直论增注·伍守阳
  全真集玄秘要·李道纯
  洞玄度灵宝自然券仪·佚名
  乾元子三始论·佚名
  风劳臌膈四大证治·姜礼
  金箓大斋启盟仪·佚名
  马自然金丹口诀·马自然
  三消论·刘完素
  南岳九真人传·佚名
  本经逢原·张璐
  类证活人书·朱肱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七言卷三十·洪迈

    七言乌栖曲 王 建章华宫人夜上楼君王望月西山头夜深宫殿门不锁白露满山山叶堕主人故池曲池高阁相连起荷叶圑圑盖秋水主人已逺凉风生旧客不来芙蓉死长安别长安清明好时节只宜相送不宜别恶心床上铜片明照见离人白头发

  • 第二十二回 佛动心拜主求欢 王冲霄输钱迁怒·蒲松龄

    话说万岁离了北楼,南楼去了。王龙说:"大姐,不想那军家的衣服,件件出奇,再估不出他是个什么人来。"大姐说:"必然是个响马,在那里短了皇杠。不如拿起他来,送到当官,比这狗头!"王龙道:"他那口里常说合江彬有处,若是真果,可不坏了?"按

  • 卷三百四十四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起神宗元豐七年三月盡其月   三月庚子朔,以董氈為進奉使,廓州刺史李叱納欽為勝州團練使。   辛丑,賜文彥博燕於瓊林苑,上製詩以賜之。   劉昌祚乞於米脂寨中路置堡。樞密院言:「米脂寨去綏德差遠,然自收復以來,雖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纪昀

    列传宋 【十五】○宋十五颜衎剧可久 赵逢苏晓高防冯瓒边珝王明许仲宣杨克让 段思恭 侯陟李符魏丕董枢颜衎剧可久赵逢苏晓高防冯瓒边珝王明许仲宣杨克让段思恭侯陟李符魏丕董枢△颜衎颜衎字祖德兖州曲阜人自言兖国

  • 八四三 军机大臣奏王燕绪等呈请代奏谢恩片·佚名

    八四三 军机大臣奏王燕绪等呈请代奏谢恩片乾隆四十七年正月二十九日  据新授中允衔王燕绪等呈请代奏,恭谢天恩,理合将原呈一并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元明善传·宋濂

    元明善字复初,大名清河人。其祖先大概是拓跋魏的后裔,居住在清河的到明善已是第四世了。明善资质颖悟,读书过目不忘,学习诸经都能理解,而对《春秋》更为深刻。二十岁游吴中,文章名声卓著。由浙东使者荐为安丰、建康两县学正

  • ●宋人轶事汇编卷四·丁传靖

    王溥 范质 宰相王溥,父祚,少为太原掾属。既老,溥劝其退居洛阳,居常怏怏。及溥为相,客或候祚,溥常朝服侍立,客不安席求去。祚曰:“学生劳,贤者起避耶?”渑水燕谈录 祚居富贵久,奉养奢侈,所不足者未知年寿耳。一日居洛阳

  • 政学录卷一·郑端

    畿辅丛书 枣强郑端辑 内阁 六部 科道 ◆内阁 今之内阁即虞拨殷衡周宰之职也治乱安危恒系于斯我世祖章皇帝时内院诸臣俱在内直办事凡部院衙门启奏本章即日看详票拟面赐裁决政本之地严密神速其意深矣而官职体统则因明制

  • 卷十八·曾巩

    魏丕,字齐物,相州人。少业儒,周世宗镇澶渊,奏为司法参军,后改授武职。太平兴国中,官至刺史,尝对太宗,愿除台省官,上谕之曰:‘知卿本儒生,然两省不若刺史俸优也。’屡求退,以左卫大将军致仕。卒,年八十二。丕好为歌诗,有《

  • 先进第十一·孔子

    本篇评论孔子的学生较多,尤其是对颜渊和子路。最后一章是《论语》中独特而重要的一个长篇,除思想内容外,还很抓学价值。全篇原文共26章,本书选11章。 修身宜早不宜迟 【原文】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①也;后进于礼乐,君子②

  • 序·林之奇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序理义者人心之所同然也圣人之于经所以关百圣而不慙蔽天地而无耻者葢出于人心之所同然而已苟不出于人心之所同然则异论曲说非吾圣人之所谓道也孔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窃谓学者

  • 第十一 决篇 3·王诩

    【原文】故夫决情定疑,万事之机①,以正乱治②,决成败,难为者。故先王乃用蓍龟③者,以自决④也。【注释】①决情定疑,万事之机:判断是非,解决疑难,是事物发展的关键。陶弘景注:“治乱以之正,成败之决,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枢机之发,荣

  • 第四·宗鉴

    释门正统第四良渚沙门 宗鉴 集利生志世雄福德。寿量难思。见果推因岂过。有不杀施食。所谓尤大彰明者。而众德万行总摄其中。爰自方等会上说金光明经。四佛世尊因信相菩萨疑释尊寿命不酬往昔因地。於是现相为说释尊

  • 太上洞玄灵宝出家因缘经·佚名

    太上天尊说出家因缘、出家之义、道士七阶,劝出家人发十誓十愿、立观度人,讲道诵经、度世度人。

  •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佚名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早期上清经典,约出于东晋。原为《太上三天正法经》一书后半篇,《正统道藏》本分出另为一书。

  • 闺门秘术·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一名《闺门秘术剑仙传》。四卷五十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沪上书局石印本,藏国家图书馆;清宣统二年(1910)石印本,藏上海图书馆。1

  • 谥法·苏洵

    四卷。宋苏洵撰。洵字明允,眉山 (今四川省乐山市)人,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及苏辙之父,人称老苏,自号老泉。与其子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官秘书省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