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第十一
本篇评论孔子的学生较多,尤其是对颜渊和子路。最后一章是《论语》中独特而重要的一个长篇,除思想内容外,还很抓学价值。全篇原文共26章,本书选11章。
修身宜早不宜迟
【原文】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①也;后进于礼乐,君子②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注释】
①野人:在野的人,指没有贵族身分的一般士人。先修礼乐后做官,所以说“先进”。②君子:指有世袭特权的贵族。可以先世袭做官后修养礼乐,所以说“后进”。
【译文】
孔子说:“先修养好礼乐后做官的,是一般的士人;先有了官位后修养礼乐的,是贵族士大夫的子弟。如果选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修养好礼乐的人。
”
【读解】
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这实际上就是“先进”与“后进”的区别。
孔子的主张是“学而优则仕”,先学习,提高修养然后再去做官.而不太赞成“仕而优则学”,先得了官位然后再去进修学习。
以我们令天的情形作不尽恰当的比拟,孔子的主张是先读书,从小学、中学、大学直做到研究生,拿了文凭后才参加工作,才分配到政府中去做公务员,然后慢慢升迁而坐上官位,担任领导人,而不大赞成先工作,提拔成干部然后才去夜大或干部培训班造修学习拿大专文凭。
当地.这里的比拟的确是不尽恰当外,因为孔子注重的是修养乐的实际内容,要求修身宜早不宜迟,倒不是文凭的问题。只不过,文凭是你拥有修身经历的证明,外在的形式与内在的实际也是有所挂钩的。所以,我们今天的干部制度把文凭作为提升的一道硬杠子,是不是也与圣人的思想有一点渊源关系呢?
猜你喜欢 安危第二十五·韩非 卷十六·沈棐 卷三十八·程公说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七章 三宝·林语堂 卷十五·姚炳 三守·韩非 人禽之别·梁漱溟 咏德品第十三·佚名 卷三百九十一·佚名 惟念品第六·佚名 卷五·佚名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佚名 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佚名 缘起性空·佚名 十地经论 第十二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