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察舌辨症新法

诊法著作。清刘恒瑞撰。不分卷。恒瑞字丙生,镇江(今属江苏)人。清末医家。有数十年临证经验。曾于一九一○年与袁桂生等创办《医学扶轮报》。本书原系其授徒讲稿,曾于一九一一年登于此报。后刊载于绍兴医学报,并被曹炳章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书中载舌苔原理、看舌八法、黄苔类总论、白苔类总论、舌质无苔类总论、黄苔类分别诊断法、白苔类分别诊断法、舌质无苔类分别诊断法、苔色变换吉凶总论等,凡十五篇短论,分别论述了舌诊的主要内容,尤详于黄苔、白苔和舌质的病理变化。如将黄苔分为正黄、老黄、如炒枳壳色、如锅焦色、嫩黄、牙黄、裱心纸兼青灰色、如粟米染色、如虎斑纹、如蜡敷舌上、水黄、黄腐苔如豆渣炒黄堆舌等十二种,并分述其主病,颇为详尽细腻。为较有影响的舌诊专著。论述清晰明确,语言形象,文字浅易,切于实用。是书虽专论舌诊,亦强调四诊合参。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察舌辨症新法》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黄箓破狱灯仪·佚名
  医病简要·佚名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太上安镇九垒龙神妙经·佚名
  道德真经取善集·李霖
  玉箓三日九朝仪·佚名
  关窍要旨·佚名
  铜符铁卷·吴猛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佚名
  命理探源·袁树珊
  脚气治法总要·董汲
  元始四十九章修道经·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观妙经·佚名
  测字秘牒·程省
  地理古镜歌·蒋大鸿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八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八十一蜘蛛类五言律蜘蛛          【唐】元 稹蜘蛛天下足巴蜀就中多缝隙容长踦虚空织横罗萦纒伤竹柏呑噬及虫蛾为送佳人喜珠栊无柰何其二网宻将求食丝斜误着人因依方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三十七·焦竑

      南京禮部二(侍郎)   ◆侍郎   南京禮部左侍郎陳公璉傳   南京禮部左侍郎俞綱傳   通議大夫南京禮部左侍郎贈南京禮部尚書謚恭毅章公綸墓誌銘(謝鐸)   南京禮部右侍郎廖公莊傳   通議大夫南京禮部右侍郎贈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三百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十卷唐(一)·缪荃孙

    高祖武德元年五月甲子,以隋帝侑命受禅即位,改元,罢郡置州,改太守为刺史。壬申,郡县学各置生员。六月,时天下未定,凡边要之州,皆置总管府,以总统数州之兵。八月己丑,隋江都太守陈稷求得炀帝之柩,取宇文化及所留辇辂鼓吹,粗备天子仪

  • 卷三十二·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三十二郭络罗氏常舒       杨舒瑚锡       朱雅穆屯珠琥瑚锡纳费扬古   禅布罗科       阿凯巴尔本      巴通阿拜锡以上俱有传公泰       

  • 卷之四十七·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四十七传第三十一扎萨克多罗郡王固噜什喜列传【今袭固山贝子】固噜什喜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族弟号墨尔根诺顔祖昂噶海子三长巴特玛什号墨尔根楚琥尔子

  • ·覆赵尚书言台湾兵事书·丁曰健

    奉六月望后谕,以台营恶习,几有魏博牙兵之势,深虑之。集思广益,令博采舆论以闻。莹以为此不足为台地深忧,皆告者过耳。自古治兵与治民异。盖兵者凶器,其人大率粗鲁横暴;驭之之道,惟在简、严。简者不为苛细,责大端

  • 卷三十四·李明复

    <經部,春秋類,春秋集義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三十四宋 李明復 撰宣公十有五年春公孫歸父會楚子于宋謝湜曰楚圍宋歷三時而兵未解魯人懼難故歸父會楚子于宋楚強不討而又會之宋危不救而又益之諸侯之罪也胡安國曰

  • 求学与不老·梁漱溟

    我常说一个人一生都有他的英雄时代,此即吾人的青年期。因青年比较有勇气,喜奔赴理想,天真未失,冲动颇强,煞是可爱也。然此不过以血气方盛,故暂得如此。及其血气渐衰,世故日深,惯于作伪,习于奸巧,则无复足取而大可哀已!往往青年时

  •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一卷(出乌波离所问经)·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娜谟释迦牟尼佛 娜谟金刚坚固能摧佛 娜谟宝焰佛 娜谟龙自在王佛 娜谟勤勇军佛 娜谟勤勇喜佛 娜谟宝火佛 娜

  • 大庄严法门经卷下·佚名

    (亦名文殊师利神通力经亦名胜金色光明德女经)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尔时世尊。与侍者阿难。在耆阇崛山顶大经行处。遥赞文殊师利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善说菩萨最胜精进方便法门。如汝所说。赞此语时其

  • 净土圣贤录卷五·彭希涑

    往生比邱第三之四梵琦梵琦。字楚石。姓朱。宁波象山人。母梦日堕怀而生琦。九岁出家永祚寺。十六得度。依晋翁询师。阅楞严经。有省。诣径山参元叟端公。不契。寻应诏书经。抵燕京。闻西楼鼓声。豁然大彻。还径山谒元

  • 噶玛兰志略·柯培元

    地方志。十四卷,卷首一卷。作者柯培元,字复子,号易堂,山东胶州人。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出任噶玛兰厅通判,任期仅两月。噶玛兰古称“蛤仔难”,位于台湾岛东北,嘉庆年间设官置厅,1875年(光绪元年)改为宜兰县。该书成于

  • 七颂堂词绎·刘体仁

    词论。清刘体仁撰。一卷。体仁字公,河南颖川人。约康熙初年在世。顺治进士。累官吏、刑二部郎中,有诗名。亦善画山水。著有《七颂堂文诗集》。此编论词札记三十三则,均简短明晰。杂谈词的作法与诗词异同。其论词推崇

  • 二京赋·张衡

    辞赋名篇。东汉张衡作。《文选》见载。二京,指汉西京长安与东京洛阳。《后汉书·张衡传》云:“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仍成。”一说:“昔班固

  • 靖康要录·汪藻

    旧本题为《孝慈渊圣皇帝要录》。《直斋书录解题》、《四库全书提要》 均不著其撰人。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根据《宋会要辑稿》的材料,考定此书作者为汪藻,且其成书在《钦宗实录》之前,乾道间洪迈等人奉诏修《钦宗实

  • 朝鲜王朝实录[景宗实录]·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