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地理古镜歌

大鸿字平阶,又号中阳子,江南华亭人。明亡,唐王僭号,授兵部司务,历御史,福建破,遂亡命入务本朝,其友欲以博学鸿儒,荐大鸿止之。卒于绍兴。着书十余种,卷以百计,皆散失。

《地理古镜歌》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医效秘传·叶桂
  地祇上将温太保传·黄公谨
  急救良方·张时彻
  道枢·曾慥
  胎产指南·单南山
  卜筮全书·佚名
  外科传薪集·马培之
  玄圃山灵秘箓·佚名
  伤寒论·张仲景
  火珠林·麻衣道者
  炮炙全书·稻生宣义
  宁坤秘笈·佚名
  文昌孝经·佚名
  鬻婴提要说·张振鋆
  太上洞神三皇传授仪·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五·袁嘉谷

    岁癸亥,余以爱滇之素志,爱才之诚心,讲学于东陆学饺。诸生从游近百人,硁硁然以己所自信者,期共信于人,而教术则未之闻也。暑假之中,课诗消夏,诸生或旧习,或新知,默契余言,且有超乎言外者。夫言岂一端已哉,矧声依永,律和声,窥造化,泄奇

  • 续集巻一·黄昇

    钦定四库全书花庵词选续集卷一    宋 黄升 撰宋词康伯可名与之号顺庵渡江初有声乐府受知秦申王王荐于太上皇帝以文词待诏金马门凡中兴粉饰治具及慈宁归养两宫欢集必假伯可之歌咏故应制之词为多书市刋本皆假托其

  • 四集卷二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五古今体一百四首【乙未一】乙未元旦鞠陵朱鸟始东升运斗时钦五位乘玉帛万方元会金汤奕叶凛丕承扇菱敷影和光霭鼎柏喷烟瑞气凝滋味岁朝值留熟欣同黎庶祝三登

  • 卷七百二十四·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二十四唐求【一作球】唐求居蜀之味江山至性纯慤王建帅蜀召为参谋不就放旷疎逸邦人谓之唐隐居为诗捻稿为圆纳之大瓢後卧病投瓢于江曰斯文苟不沈没得者方知吾苦心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四、对于夷狄入主中原,·雍正

      十四、对于夷狄入主中原,难道一定要诛戮讨伐,而不能和睦相处、共图大业吗?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所著逆书《知新录》内云“夷狄侵凌中国,在圣人所必诛,而不宥者,只有杀而已矣,砍而已矣。更有何说可以宽解得”等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三·佚名

    万历四年八月辛酉朔狭西抚按董世彦等以司库贮税契路引等杂项银共五万四千四百五十余两留抵四镇应发年例先尽固原次及延宁甘肃仍著为令下户部覆可令姑留司库俟请发然后奏给 上然之○以修完野猪沟一带边工赏抚臣杨彩参

  • 卷之六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九十一·佚名

      顺治十二年。乙未。夏。四月。乙卯朔。享太庙。遣内大臣伯索尼行礼。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乾清门、坤宁门、上梁。遣官祭司宫司门之神。  ○谕吏部。臣子谟明弼谐、虽积久而不言劳。国家锡命酬庸、

  • 第十八册 天聪三年十月至十一月·佚名

    第十八册 天聪三年十月至十一月二十八日,潘家口人有在汉儿庄者使往潘家口招降。至晚,潘家口守备金有光,遣其中军范民良、旗鼓蒋进乔赍书来降。贝勒莽古尔泰赏中军、旗鼓各杯碟一对、缎一。奏入,擢为备御。其金守备,擢为游

  • 两汉笔记卷五·钱时

    宋 钱时 撰武帝太初元年太中大夫公孙卿壸遂太史令司马迁等言厯纪坏废宜改正朔上诏儿寛与博士赐等共议以为宜用夏正夏五月内诏卿遂迁等共造汉太初厯以正月为嵗首夏正寅商正丑周正子而孔子独言行夏之时何也盖建子之月

  • 鲁昭公问安国众民晏子对以事大养小谨以节俭第十四·晏婴

    晏子聘于鲁,鲁昭公问曰:“夫俨然辱临弊邑,窃甚嘉之,寡人受贶,请问安国众民如何?”晏子对曰:“婴闻傲大贱小则国危,慢听厚敛则民散。事大养小,安国之器也;谨听节俭,俞樾云:“俭”乃“敛”之误。众民之术也。”

  • 卷十三·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十三    宋 王与之 撰九嫔郑康成曰嫔妇【○王昭禹曰女之賔从于主谓之嫔书于二女言嫔于虞九嫔以賔从于主为义故亦谓之嫔】昏义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

  • 唯识三十论讲录赘言·太虚

    余昔者尝谓大乘八宗各有特胜之义,而亦互摄无余。辛酉仲春,讲唯识三十论于杭之幽冀会馆,遂举之以为例曰:若兹论第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之三颂,可摄三论宗;第二十七、二十八之二颂,可摄禅宗;第二十六至三十之五颂,可摄律宗、华

  • 发菩提心论开题(注)·太虚

       一 释菩提    甲 菩提之名义    乙 菩提之类别    丙 菩提之自体    丁 菩提之相应    戊 菩提之能生    己 菩提之所断    庚 菩提之所缘    辛 菩提之所依    

  • 大品经游意·吉藏

    隋 吉藏撰大品游意斯道幽微。深远难测。无知无照。无名无相。理绝百非。道亡四句。言语无所厝其辨。情识无所没其虑。虽复一相无相。万用无亏。至寂至空。道光法界。故开经宗之始。以不住法住。辨其义之终。以无得为

  • 卷第十一·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十一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诸师列传第六之一 天竺式法师法嗣   &middot;(二世)妙果文昌法师   &middot;明智祖韶法师   &middot;法喜清鉴法师   &middot;真净思永忏主   &middot;保庆法润法

  • 性善堂稿·度正

    诗文别集。南宋度正撰。十五卷。正字周卿,合州(今四川合川)人。绍熙元年(1190)进士。历官国子监丞,累迁礼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致仕卒。著有《周子年谱》、《夷白斋诗话》等。原有集十五卷,曹彦约为之序,自明以

  • 十七史蒙求·王令

    《十七史蒙求》是宋代王令编纂的一部历史类蒙学教材,其编纂特点是在突出育人功能的同时,又在传播历史知识和培养史学意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十七史蒙求》仿照李翰《蒙求》的形式,采用四言韵语,上下两句对偶,生动地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