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求学与不老

我常说一个人一生都有他的英雄时代,此即吾人的青年期。因青年比较有勇气,喜奔赴理想,天真未失,冲动颇强,煞是可爱也。然此不过以血气方盛,故暂得如此。及其血气渐衰,世故日深,惯于作伪,习于奸巧,则无复足取而大可哀已!往往青年时不大见锐气的,到后来亦不大变;愈是青年见英锐豪侠气的,到老来愈变化得利害,前后可判若两人。

我眼中所见的许多革命家都是如此。

然则,吾人如何方能常保其可爱者而不落于可哀耶?此为可能否耶?

依我说,是可能的。我们知道,每一生物,几乎是一副能自动转的机器。

但按人类生命之本质言,他是能超过于此一步的“机械性”;因人有自觉,有反省,能了解自己——其他生物则不能。血气之勇的所以不可靠,正因其是机械的;这里的所谓机械,即指血气而言。说人能超机械,即谓其能超血气。所以人的神明意志不随血气之衰而衰,原有可能的——那就在增进自觉,增进对自己的了解上求之。

中国古人的学问,正是一种求能了解自己且对自已有办法的学问;与西洋学问在求了解外界而对外界有办法者,其方向正好不同。程明道先生常说“不学便老而衰”。他这里之所谓学,很明白的是让人生命力高强活泼,让人在生活上能随时去真正了解自己;如此,人自己就有意志,亦就有办法。如果想免掉“初意不错,越做越错,青年时还不错,越老越衰越错,”就得留意于此,就得求学。近几十年来的青年,的确是有许多好的;只因不知在这种学问上体会、用工夫,以致卒不能保持其可爱的精神,而不免落于可哀也。惜哉!

猜你喜欢
  卷二十九【起襄公元年尽四年】·杜预
  卷二十七·陆陇其
  卷五·纳兰性德
  第十章 18·辜鸿铭
  卷五·项安世
  卷十一·黄仲炎
  卷八十·沈廷芳
  卷二·朱鹤龄
  卷十六·乾隆
  卷之五·邵经邦
  卷二百五十一·佚名
  卷四·佚名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旧杂譬喻经卷上·佚名
  修行道地经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宛陵羣英集巻六·汪泽民

    元汪泽民张师愚同编今体【五言律】元张师鲁题刘氏嘉秀园我爱刘氏园缓步寻芳蹊晚桃弄碧色春桂生丹荑茶鼎雨声沸酒壶禽语提欣然一笑赏有句为君题送胡夀卿之歙县吾忆新安路溪明山更竒半开金菡蓞不卷翠涟漪耕织乡无盗弦歌

  • 卷六十二·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十二杜审言杜审言字必简襄阳人善五言诗工书翰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擢进士第为隰城尉性矜诞尝语人曰吾文章合得屈宋作衙官吾之书迹合得王羲之北面累转洛阳

  • 卷二百二十一·列传第一百九·张廷玉

        袁洪愈 王廷瞻 郭应聘 耿定向 王樵 魏时亮 郝杰 赵参鲁 张孟男 李祯 丁宾   袁洪愈,字抑之,吴县人。举嘉靖二十五年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中书舍人。擢礼科给事中。劾检讨梁绍儒阿附权要,文选郎中白璧

  • 东林列传卷十六·陈鼎

    ○明王图传王图字则之其先太原阳曲人徙耀州举万厯十四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在史馆颀然以公辅自待时秦人布满九列而图兄弟尤矫厉特起与东林相倡和南北党部之萌从此起矣图守检讨十五年沈一贯当国有妖书之狱图少尝

  • 卷之二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六十七·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六十七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四 行人 汉 邓芝 宗预 陈震 吴 顾徽 赵咨 沈珩 陈化 浩周 郑泉冯熙 张温 秦旦 郑胄 纪陟【弘璆】 张俨 周官大行人王

  • 卷十九 魏书十九 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陈寿

    (曹彰传、曹植传)任城威王曹彰传,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从小就善于射箭、驾车,臂力过人,徒手能与猛兽格斗,不怕危险困难。几次跟随曹操征伐,志向慷慨昂扬。曹操曾经批评他说:“你不向往读书学习圣贤之道,却好骑马击剑,这都是只能对

  • 苏易简传·脱脱

    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其父苏协考中后蜀进士,归降宋朝,历任州县官吏,因为易简官居翰林,任开封县兵曹参军,不久升任光禄寺丞,去世,特地追赠秘书丞。易简年幼时聪明好学,风度奇秀,才思敏捷。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纪刚过二十,考

  • 卷六十七·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六十七明 俞汝楫 编圣学备考圣览进览大学衍义弘治十五年江科给事中陶谐言经史繁多难於遍览惟宋儒真德秀大学衍义一书简而明约而尽乃治道之指南请以是书一置

  • 卷三·聂崇义

    <经部,礼类,三礼总义之属,三礼图集注钦定四库全书三礼图集注卷三宋 聂崇义 撰童子服【将冠者】    缁布冠【三制】太古冠【新增】    缁布冠【新増】頍项【上音丘委反】    青组缨纚       皮弁

  • 佛说决定总持经·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俱。比丘千二百五十。菩萨八万。一切大圣神通已达。皆不退转究竟诸法。已逮总持辩才微妙。晓了善权方便之宜。善学无数菩萨禁诫。入于深要。体解

  • 第二十六卷·佚名

    观天品第六之五(三十三天之二)时天帝释告诸天曰。以善业故生此天中。业尽则退。业果因缘而生此天。我于此天必有退没。当自勉力以求安隐。时诸天众。闻天帝释说是语已。白帝释言。如是天王。我等于此善业乐处。不敢复

  •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六·行秀

    侍者离知录第八十三则道吾看病示众云。通身做病。摩诘难痊。是草堪医。文殊善用。争如参取向上人得个安乐处。如何是安乐处。举。沩山问道吾。甚么处来(来处要分明)吾云。看病来(福田第一即不无)山云。有几人病(更要

  • 卷第三十九(为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三十九(为字号) 甲子(宋宁宗嘉泰四年起○金泰和四年)乙丑(宋改开禧)戊辰(宋改嘉定)己巳(金大安元年)癸酉(金贞佑元年)丁丑(金改兴定)癸未(金改元光)乙酉(宋理宗宝庆元年金正大元年)戊子(宋改绍定)癸巳(

  •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序·行策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序一切众生自性般若与诸佛平等众生唯妄执未谢故波迸六道甘沦溺而不之返世尊为说一切修多罗不过令其于己躬下证其本有如是之事而已然诸契经演说不同有曲有直有纯有杂唯金刚般若一经破执断疑最为直

  • 第五 沙门出家相应·佚名

    第一 涅槃一尔时,尊者舍利弗住伐地国之郁伽支罗恒河畔。二时,普行沙门来诣尊者舍利弗住处,与尊者舍利弗会释,交谈亲切殷勤之话后,坐于一面。三坐于一面之普行沙门白尊者舍利弗曰:&ldquo;友舍利弗!所谓:&lsquo;涅槃、涅槃&rsq

  • 古三坟·佚名

    一卷。晁公武《读书志》以为张商英得于比阳民舍;陈振孙《书录解题》以为毛渐得于唐州,疑是北宋人所著。三坟之名虽见于《左传》,但西周以来的各种书籍都没有引用其说,汉唐以来也不见著录。此书分《山坟》、《气坟》、《

  • 嘉靖以来首辅传·王世贞

    八卷。明王世贞 (1526—1590)撰。王世贞,字元美,自号凤洲,弇州山人,太仓 (今江苏省太仓县)人。明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其学问渊博,为明前七子之首,主持文坛二十年之久,主张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一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