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玉箓三日九朝仪

玉箓三日九朝仪,原不题撰人。约成书于北宋末至明初。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本书内载敕建玉箓大斋三日行道之仪。卷上为第一日早午晚三朝仪,卷中为第二日早午晚三朝仪。卷下为第三日早午晚三朝仪(原注「缺晚朝仪」)。其三日九朝行仪节次大同小异,大旨皆为归礼三清、玉帝等圣真神灵,礼忏供养,祈请荐度亡灵上升天境,并祝帝祚延永,四海宴安。

《玉箓三日九朝仪》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药性歌括四百味·龚廷贤
  青囊奥语·杨筠松
  男女房中秘密医术·佚名
  珞琭子赋注·昙莹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脉经·王叔和
  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佚名
  玄珠心镜注·衡岳真子
  吕祖师三尼医世说述·吕洞宾
  大六壬心镜·徐道符
  针灸问对·汪机
  太上消灭地狱升陟天堂忏·佚名
  周易象旨决录·熊过
  医方考·吴昆
  易纬乾元序制记·郑玄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全闽诗话卷八·郑方坤

    ○明曹学佺明三百年诗凡屡变洪永诸家称极盛微嫌尚沿元习迨宣徳十子一变而为晚唐成化诸公再变而为宋弘正间三变而为盛唐嘉靖初八才子四变而为初唐皇甫兄弟五变而为中唐至七才子已六变矣乆之公安七变而为杨陆所趋卑下竟

  • 原序·曹庭栋

    宋百家诗存原序谭诗者大都侈口三唐间有旁猎两宋仅举一二选夲輙自为宋人之诗在是縦或好事者广购遗僻嚢铄籖牙宻置书椟终年不一展卷且秘不示人扵是宋人之诗虽传世尚多势必日晦日亾渐就沦灭而莫可考余高祖宗伯峩雪先生当

  • 卷五·李蓘

    钦定四库全书宋艺圃集卷五明 李蔉 编张咏二首劝酒惜别春日迟迟辗空碧绿杨红杏描春色人生年少不再来莫把青春枉抛掷思之不可令人惊中有万恨千愁并今日就花始畅饮坐中行客酸离情我欲为君舞长剑剑歌苦悲人苦厌我欲为君

  • 嵗时杂咏巻一·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元日元防曹 植初嵗元祚吉日惟良乃为嘉防宴此髙堂衣裳鲜洁黼黻黄珍膳杂遝充溢圎方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保兹善千载为常欢笑尽娯乐哉未央皇室荣贵夀考无疆防王公上夀酒荀 朂践元辰延显融献羽觞祈令终正

  • 卷二·孟浩然

    ○七言古诗夜归鹿门歌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衣冠送别筵。闲卧

  • 卷七十三·志第二十四·祭祀二·宋濂

        ◎祭祀二   ○郊祀下   仪注之节,其目有十:   一曰斋戒。祀前七日,皇帝散斋四日于别殿,致斋三日,其二日于大明殿,一日于大次,有司停奏刑罚文字。致斋前一日,尚舍监设御幄于大明殿西序,东向。致斋之日质明

  • 春秋战国异辞卷十四·陈厚耀

    齐史齐太公世家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吕在南阳宛县西】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从其封姓故曰吕尚穷困年老以渔钓干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非龙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四十五·佚名

    嘉靖四十四年四月丁卯朔时享 太庙 遣驸马谢诏行礼 先是韩府奉国将军融燸以率众私出告粮降为庶人闲宅禁住韩王奉诏遣官押送之燸怒不服遂与其弟融炴庶兄融将□火融烁融熚等各持刃遂送者大噪诣平凉府知府祁天叙闭门不纳

  • 第三十二卷 访目·缪荃孙

    汉西汉东平赵王庙碑目见《建康志》、重刊《江宁府志》。大司徒甄邯墓碑在后湖之侧,目见《建康志》、《重刊江宁府志》。茅君别院碑分书。牛迹山去陆郎桥五里,为茅君别院,有《西汉永光五年》。碑系麻石,久损折,可摩挲者,不过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纪昀

    列传宋 【一百二十】○宋一百二十刘应龙 潘牥洪芹赵景纬 冯去非 徐霖徐宗仁 危昭德 陈垲杨文仲 谢枋得刘应龙潘牥洪芹赵景纬冯去非徐霖徐宗仁危昭德陈垲杨文仲谢枋得△刘应龙刘应龙字汉臣瑞州高安人嘉熙二年进

  • 贾诩下·苏辙

    用兵之难,盖有怵于外而动者矣。力之所及,而义不可,君子不为也;义之所可,而力不及,君子不强也。魏文帝始受汉禅,欲用兵吴、蜀,以问贾诩。诩曰:“吴、蜀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逊见兵势,据险守要

  • 卷一·曾恬

    问:学佛者欲免轮回超三界,于意云何?曰:是有利心私而已矣。轮回之说信然否?曰:此心有止[凡人虑事心先困,故言有止],而太虚决,知其无尽,必为轮回。推之于始,何所付受,其终何时间断也。且天下人物各有数矣。 孔子曰,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

  • 卷十一·佚名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十一 论语【下之四】 阳货第十七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

  • 答陳真如書(二則)·欧阳竟无

    答陳真如書 前數日,冶公寄到弟覆十力書數紙,以為此不過尋常辨論之文,托便寄閱,邀共欣賞已耳,非商量大事、懇求真知灼見以圖歸根結蒂者,故例置答。今得親函,有惶恐求責,使知實踐不濫議論之辭,並希得覆。是則非尋常辯論之作,而唯

  • 卷第一 序致 教子 兄弟 后娶 治家·颜之推

    序致第一〔一〕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二〕,慎言检迹〔三〕,立身扬名〔四〕,亦已备矣。魏、晋已〔五〕来,所着诸子〔六〕,理重事复,递相模效〔七〕,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八〕。吾今所以复为此者〔九〕,非敢轨物范世也〔一0〕,业

  • 卷第七·朝宗通忍

    嘉兴大藏经 朝宗禅师语录朝宗禅师语录卷第七侍者 行导 编机缘举拄杖问一僧我唤作拄杖你唤作甚么僧云拄杖师云落在山僧圈缋里僧又云拄杖师云未有自繇分在僧又云拄杖师云僵遭瘟又问一僧我今不唤作拄杖你唤作甚么僧

  • 明史通俗演义·蔡东藩

    《历代通俗演义》之一。共有一百回,自平民皇帝朱元璋开国,终至明思宗殉国,经历276年。朱元璋应运而兴,不数年即驱逐元帝,统一华夏,好不容易将当时的外族赶出中土,却又怕不断的骚扰,只好将长城筑高筑厚。也唯有此时,出现一位七

  • 阙子·阙子

    一卷。周阙子 (生卒年不详)撰。关于《阙子》的撰者名字、里爵已不可考。清人马国翰认为其六国时人。应劭 《风俗通义》曰:“阙,姓也,承阙党童子之后。有阙子著书。”《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有 “《阙子》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