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九
嘉靖十二年四月癸酉朔时享  太庙  世庙 ○吏科都给事中李凤来等御史朱孔阳等以拾遗例会劾兵部左侍郎黎奭巡抚大同左佥都御史何栋南京刑部右侍郎胡琏南京鸿胪寺卿张楠太仆寺少卿戴金南京太仆寺少卿邓尚义南京国子监祭酒陈寰尚宝司司丞裴骞顺天府治中杨承祺刑部郎中李瑜礼部郎中洪伊等俱宜罢黜总督南京粮储右副都御史盛弓□耑明巡抚顺天右佥都御史戴时宗巡抚应天右副都御史陈祥顺天府府丞王浚鸿胪寺卿王道中吏部员外郎谢九成等俱宜降调得旨琏奭端明祥时宗寰尚义九成伊令致仕瑜承祺冠带闲住浚栋楠金骞各降一级调外任道中仍旧视事  命给事中王□□正督催浙江及苏松常镇四府积员织造叚疋 ○甲戌改都察院左都御史聂贤为刑部尚书贤自六年致政回籍去岁秋起工部尚书寻改左都御史未赴台至是复有是命仍诏吏部趣之已而贤辞不允 ○升山东按察使屠侨为广东右布政政使 ○乙亥工部尚书秦金乞休  上慰留之 ○刑部右侍郎刘节自陈乞罢不允 ○致仕少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张孚敬赴台至京是免朝  上传赐酒饮复降敕谕孚敬曰朕闻卿至甚喜但二日未视事见卿盖以文华致赍恐寒故厚衣不意伤热遂病目湏三四日可愈卿其先诣阁视事仍以其谕示同官知孚敬随赴阁办事具以谢  上悦之谕以益殚心任事以副倚望之重
○戊寅升吏部文选司郎中张庭为云南布政使司右参政
○令原任巡按直隶监察御史魏有本复职仍夺俸半年如有本举蓟州府同知徐州才识可用时巡抚都御史陈祥劾州贪污状 上以抚按举劾互异令各回籍听勘至是吏部言近例御史滥举一人者罪止罚俸故有是命
○己卯 上谕吏部曰院部考察京官及科道拾遗事既竣独科道互相紏劾业有成命今数日未见题请显有畏附之松姑置不究宜遵例令两京六科十三道从实互举以听去留于是吏部尚书汪鋐等上章引罪因劾该司郎中余绪隐匿成命蒙蔽堂官宜重治得旨宥堂上官罢绪为民余该司官各夺俸一年
○庚辰命团营中军官指挥佥事高永掌山西都司事
○壬午总制宣大等处都御史刘源清自陈乞罢不允
○大学士张孚敬以前生员秦论其议礼舛误具自白淂旨秦讪君詈主有自来者朕已悉其奸恶卿不过奉行君命纵有一二建议行否俱由朕不独陷卿其实毁朕乡第毋畏小人自易初志
○癸未升四川左布政使侯位为南京光禄寺卿 赐吏部尚书汪鋐礼部尚书夏言讲官顾鼎臣等川扇有差
○甲申复赐大学士张孚敬绳愆弼违忠良贞一银纪二颗
○乙酉查失误朝参文武官定国公徐延德而下四百余人三次者法司提问二次夺俸禄二月一次一月
○科道官奉旨互相紏劾科臣劾御史张相郑渃书汪似李循义苏信台臣劾给事中张润身饶秀商大节曹汴徐俊民戴儒等各不职得旨科道官系朝廷耳目顷大臣多畏避奸邪以致考查宽纵不公兹互举亦不过苟且塞贵为首者姑宥不治相洛书似秀儒俱令冠带闲住信大信汴各降一级调外任循义顺身俊民留用尚有奸恶显用容隐未紏者吏部再从公严加考察以清言路
○丙戌命安远侯柳文男珣袭爵
○升河南左布政使于湛为右副都御史整饬蓟州边备兼巡抚顺天地方辽东苑马寺卿潘仿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地方
○移贵州清平卫中左所千香炉山山险要为一方最下有田有耕频年多为盗据至是抚按官请因人情之便设险屯守兵部覆议从之 命署都指挥佥事孙仁掌湖广行都司事
○丁亥升江西右布政使潘鉴为四川左布政使
○巡按宣府右佥都御史韩邦奇自陈乞罢不允
削赵府临漳王府辅国将军祜掠爵降为庶人迁发高墙禁住革汤阴王府辅国将军祐祸禄米三之一祐掠性素贪残状集市井恶少百十辈私刻关防置牢狱于太行尖站口创立山寨诏纳四方命又于磁州高臾琉璃各马头水陆所辏私立榷场岁攘利不赀久之益无忌惮纵横榶朴小民遭之无不倾家荡业免死为幸尝怒民殷祥登时掠死纵奴断其首残其面目肢体弃之大为一坊害有司者稍稍诘及群小掠即愤怒侵轹屡入京讦奏诬蔑风宪祐祸强执孀嫂留奸府中而又攘夺其财私用炮炙之刑致人堕指祐椋亦复挟取其资祸连亲党皆致颠沛事闻屡下抚按逮其党鞠治掠又輙夺去至是巡抚都御史吴山巡按御史王仪备其罪状以闻且言祐掠之恶屡徵不悛夺禄不足以示警请加革削祐祸事虽有间而民怨亦深请加罚治其煽诱党与己各按罪如律辅导等官亦宜正其失职之罪都察院覆从其请遂削夺之○戊子改南京兵部尚书王廷相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升河南左布政使胡铎为顺天府府尹
○升吏部稽勋司署郎中高叔嗣为山西布政使司左参政
○庚寅升云南右布政使范嵩为本司左福政使福建兴化府知府叶观为湖广按察司副使 诏天下博士求曾子嫡裔承袭五经博士如颜孟二氏例从学士顾鼎臣请也
○户部尚书刘玑卒赐祭葬如例玑狭西咸宁人成化年丑进士授山西曲沃知县升户部主事员外郎时诏大臣举堪治郡者户部左侍郎许进荐玑升江西瑞州知府郡有盗玑单骑入寨召渠魁谕以祸福众罗拜泣留其营中信宿饮食寝处示以不疑盗遂悔过角□羊散正德初刘瑾用事多引用卿人恐众谕不服以玑人望欲引以为重从知府擢太仆寺少卿不三岁至户部尚书玑累辞不允自以为瑾所引居常郁郁不自得乃日饮酒自废瑾欲与之言輙醉不对瑾诛上章自劾去既归里环堵萧然不蔽风雨緼袍脱粟以耕读自乐每出入乘羸驹一仆自随乡人慕之多图绘其像云
○壬辰升河南按察司副使传钥为山西按察使广西平乐知府龙大有为广西按察司副使
○工部都水司管河署郎中刘守良参奏临清兵备副使王舜渔故执窑户王匠絷狱欲误郊砖烧造又不时捕逮本署人役肆行挫辱且讦其残贼民命科罚民财狥私纳贿诸不法事法司议覆下抚按官从公勘奏令守良舜渔各还籍听勘
○癸巳吏部覆考都给事中魏良弼御史叚汝砺陈亶唐愈贤俱素行不谨都给事中李仁给事中郭应奎秦鳌刘望之叶供御史王重贤余鍧邵幽吴麟王朝用刘濂俱浮躁浅露给事中李鹤鸣傅学礼御史施山张澍许廷桂周宠徐淮王桥万夔詹宽蒋瑜俱才力不及诏敕调如例时给事中饶秀为台臣所紏乃劾御史王重贤叚汝砺施山郑落书周宠徐淮许廷桂万夔张澍各贪污阘茸且言诸臣积毙贿赂公行又劾通政司右参议兼给事中李凤来都给事中魏良弼奸贪员国均宜罢斥又言给事中李凤来招引考功司郎中余绪每夜会饮谈省署得失随令御史浦鋐叚汝砺亦拉绪于御史张禄家以为私会非人臣无同之义都给事中戴儒亦为台臣紏举因讦御史周宠吴麟朱孔阳不法事且自陈劳绩各奏入命吏部从公拟闻部言考察既明见有异同难擅定具浦鋐等私会止因考察询访非有他故 上罪吏部畏避命再拟于是凤来鋐录俱罢职闲住 命左军都督府佥书伏羌伯毛江佩平蛮将军印充总兵官镇守湖广地方诚意伯刘瑜佥事中军都督府事
○甲午提督抚治郧阳右佥都御史胡东皋自陈乞罢不允
○发太仓银十万两淮浙长芦山东等盐十七万引分给宣大二镇
○乙未 上谕辅臣曰朕自昨月斋居感热内作烦燥今不服药祗欲静以颐之耳日久不接卿等恐思我故特示以悉宜播之百官使之数日免朝之故且令卿言知之于是百官各具起居
○丙申增设广西南宁府隆安县
○丁酉吏部奏请南北直隶十三省布政司清军刷卷二御史宜并行巡按御史兼理不必专差 上从之仍令吏部访巡按尽心兼理卓有声绪者不次擢用不则严加考察黜著为令
○戊戌提督鴈门等关兼巡抚山西右佥都御史陈达自陈乞罢不允
○庚子 上遣中宫传谕礼部曰朕唯时雨未降麦稿矣已敕顺天府官率属祈请久未感通自二十九日为始致斋三日其遣尚书言祭北极祐圣之神侍郎若水祭东岳泰山之神侍郎春祭城隍之神卿道瀛祭汉寿亭侯之神务秉洁诚以迓神贶以来月三日行事
猜你喜欢 隐帝纪上·薛居正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三十五·杨仲良 卷五·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十四·佚名 卷之七十·佚名 五○ 两江总督高晋等奏查无《永乐大典》佚本及访得马裕袁枚家书籍折·佚名 中州人物考卷一·孙奇逢 卷四十四·温达 张孟男传·张廷玉 使蜀日记·方象瑛 后唐纪七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下长兴三年(壬辰、932)·司马光 琉兰修好条约·佚名 卷44·陈邦瞻 朱祖鋐·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铁崖先生杨维桢(古乐府 复古诗 铁崖先生集)·顾嗣立- 维桢,字廉夫,会稽人。登泰定丁卯进士,署天台尹,改钱清场盐司令,迁江西等处儒学提举。会兵乱,避地富春山,徙钱塘。张士诚招之,不往,又忤达识丞相,自苏徙松。明洪武二年,召修礼乐书,维桢谢曰:岂有八十岁老妇,就木不远,而再理嫁者邪!赋《 
- 楔子·郑光祖- (冲末扮东华仙领仙童上,云)玉阙光辉满太玄,琼楼霞彩自幽然。昆仑照彻灵虚境,别是蓬壶一洞天。贫道乃东华帝君是也。贫道秉青华至真之气化生,号曰木公,于瀛海之东,苍灵之墟,主阳和发生之气,理于东方,亦号东华木公。太极毓秀玄奥 
- 卷七·温庭筠- 钦定四库全书 温飞卿诗集笺注卷七 明 曾益 撰 长洲顾【予咸 嗣立】补 送洛南李主簿【文苑英华作尉之官唐地里志洛南县属商州】 想君秦塞外因【一作应】见远【一作楚】山青槲叶晓迷路枳花春满庭禄优仍侍膳官 
- 卷七十三·志第二十六·律历六·脱脱- ◎律历六 ○崇天历 步交会 交终分:二十八万八千一百七十七、秒四千二百七十七。 交终日:二十七、余二千二百四十七、秒四千二百七十七。 交中日:一十三、余六千四百一十八、秒七百三 
- 卷第二百六十四 唐紀八十·司马光- 起昭陽大淵獻(癸亥)二月,盡閼逢困敦(甲子)閏月,凡一年有奇。 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天復三年(癸亥、九0三年) 二月,壬申朔,詔:「比在鳳翔府所除官,一切停。」 時宦官盡死,惟河東監軍張承業、幽州監軍張居翰、清海監軍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纪昀- 逆臣传金○金 秉德 唐古辩乌达 大兴国图克坦额哷楚克布萨思恭图克坦贞 李老僧完颜元宜 赫舍哩执中崔立秉德 唐古辩 乌达 大兴国 图克坦额哷楚克 布萨思恭 图克坦贞 李老僧 完颜元宜 赫舍哩执中 崔立 △秉德 秉德 
- 目录·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史记正义目录帝纪卷一 史记一五帝卷二 史记二夏卷三 史记三殷卷四 史记四周卷五 史记五秦昭襄王庄襄王卷六 
- 第一章 孔子的先世·钱穆- 一、弗父何孔子的先世是商代的王室。周灭商,周成王封微子启于宋,遂从王室转成为诸侯。四传至宋湣公,长子弗父何,次子鲋祀。湣公不传子而传弟,是为炀公。兄终弟及本是商代的制度。但当时已盛行父子相传,鲋祀弑其叔父炀公,欲其 
- 卷二百三下·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三下 朱批查郎阿奏摺 雍正八年正月初四日吏部尚书署陕西总督【臣】查郎阿谨 奏为奏 闻事雍正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据办理噶斯军需甘肃布政 
- 卷九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九十六礼部五十五主客清吏司诸司职掌郎中员外郎主事掌诸番朝贡等事朝贡一国初诸番国及四夷土官人等朝贡具见诸司职掌其後慕化者衆事例日增土官衙门添设别见兵部 
- 卷八 释草第十三·邢昺- [疏]“释草第十三”。○释曰:草,《说文》作[A061],隶变作廾。七老切。百卉也。又曰:象野草莽苍之形。《说文》别有草字。自保切。云:“草斗,栎实也。一曰象斗子。”徐铉曰:“今俗以此为廾木之草,别作皂字为黑色之皂。案,栎实可 
- 卷六下·吴澄-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六下 元 吴澄 撰月令孟秋之月【此谓立秋後三十日也唐月令曰立秋之日凉风至後五日白露降後五日寒蝉鸣处暑之日鹰乃祭鸟後五日天地始肃後五日禾乃登】日 
- 公羊折诸卷二·张尚瑗- 钦定四库全书公羊折诸卷二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荘公孰隐隐子也王方麓曰先儒谓不书即位不正其始也朱子则以此非圣人绌之是鲁君原不行即位之礼如此则庄公不书即位公谷以为继故而有所不忍行焉得之矣然以此示训可也其 
- 诣如来品第九·佚名- 尔时严炽王及诸眷属作是言:萨遮善男子,师今应往诣如来所。见佛世尊,礼拜如来。供养如来。何以故?今佛世尊在我园中。为诸大众说微妙法。萨遮尼乾子言:善哉大王。欲见如来。今正是时,可共国内城邑小王。诸聚落主。大臣王子。 
- 答方亦民问·太虚- 问:大乘小乘之区别如何?答:大乘小乘之别,细言之颇深。概言之,大小乘均为出世法,了解生死轮回,程度均超过人天法。人天法者,在世界上要做最好的人使人间太平安乐,即人法;有许多宗教求升天,即天法。自佛教言:做人及升天,仍在轮回之内 
- 卷第二(上下合)(尽世主妙严品)·慧苑-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二(上下合)(尽世主妙严品) 第十依文正释中二。先通辩诸科。后别依二释。前中本疏科此一部经文。总为十例。一本末部类。二本部三分。三问答相属。四以文从义。五前后摄褺。六随品长分。七随会次 
- 第十一章 天爱帝须王灌顶之品品·佚名- 阿婆耶之第二十年波君荼已二十岁。波君荼迦生第三十七年灌顶。(一)阿婆耶之第二十年,波君荼迦为盗贼。经十七年杀害母方之七人叔父,于阿㝹罗之城市,王即位灌顶。(二)彼治世[未]经十年时,将来尚有六十年。彼定聚落之境界,使全国无 
- 佛说八大人觉经·佚名-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以说明诸佛菩萨等大人应觉知思念之八种法。佛弟子须观察体会八大人觉,以作自觉、觉他之修行。本经之八大人觉系指觉世间无常、觉多欲、觉心不足、觉懈怠、觉愚痴、觉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