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上清诸真章颂

一卷,斋醮颂章集。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期。内载上清步虚三契项、上清旋行赞、步虚忧乐忽辞、洞真徊旋章、金章十二篇等颂章。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赞颂类。

《上清诸真章颂》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鲁府禁方·龚廷贤
  胎产秘书·陈笏庵
  杂病治例·刘纯
  易例·惠栋
  高注金匮要略·高学山
  七元真诀语驱疫秘经·佚名
  苏沈良方·佚名
  道德真经疏义·江澄
  太上老君清静心经·佚名
  无生诀经·佚名
  易义古象通·魏濬
  推背图·李淳风
  壬占汇选·程树勋
  太上洞渊三昧神咒斋忏谢仪·杜光庭
  下苦歌·刘一明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诗史阁诗话 全文·孙雄

    赵樾村观察藩,云南剑川州人,今为众议院议员。在议员中推为齿德兼尊之士,盖六百人内之凤毛麟角也。樾村于光绪乙亥即登贤书,选授易门县学训导。在任十年,勤于教士,成就甚众。厥后从军积功,宦游四川,补永宓道,署理臬司。为人坚定

  • 卷五·陈廷敬

    目  录 二十三调六十三体,起四十四字至四十六字菩萨蛮三体又名重叠金、子夜歌、菩萨鬘、花间意、梅花句、花溪碧、晚云烘日 采桑子三体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歌、丑奴儿、罗敷媚 后庭花四体又名

  • 卷八·丁绍仪

    【杂歌谣辞】【歌辞】【渔阳民为张堪歌】〖《后汉书》曰:张堪。光武时为渔阳太守。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乃於狐奴开稻田八千馀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之。〗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

  • 元诗选三集壬集目录·顾嗣立

    会稽外史于立(会稽外史集) 郑炼师守仁(蒙泉集) 子庭禅师祖柏(不系舟集) 蜀畤坾公本诚(凝始子稿) 一愚禅师子贤(一愚集) 张玉娘(兰雪集) 黎佥事崱(静乐稿)

  • 邓剡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邓剡(1232-1303)又名光荐,字中甫,又号中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定三年(1262)进士,为文天祥门友。剡以诗名世,江万里屡荐不就,后随天祥赞募勤王。宋末,元兵至,携家入闽。端宗即位,广东制置使赵潽晋辟为斡办官,荐除宣教郎、

  • 通鉴续编卷二十·陈桱

    【辛未】四年【金大安三年 夏神宗遵顼光定元年太祖皇帝六年】春三月临安府大火【火二日乃灭官寺多焚延及太庙诏迁神主于寿慈宫火息乃还太庙省部皆寓治驿寺】西域哈喇娄部降于蒙古○夏四月蒙古侵金金使钮祜禄哈逹乞和

  • 提要·吴仁杰

    臣等谨案两汉刊误补遗宋呉仁杰撰仁杰字斗南一字南英别号蠧隠居士昆山人其称河南者举郡望也淳熙中登进士官国子学录是书前有淳熙己酉曽绛序称仁杰知罗田县时自刋板又卷末有庆元己未林瀛跋称陈虔英为刋于全州郡斋殆初欲

  • 第一三五限缴状光绪十年四月十八日一一三一四-一○·佚名

    三皂站堂役许能等三人,保证税差叶仁限期缴契税具限缴状台下三皂站堂役陈镛、许能、纪永,今当大老爷台前,限得叶仁所欠前宪周契银,至此月终,缴银伍拾元,不敢冒限等情。如有等情,惟能等是问。合具缴限状是

  • 第一七牌示太岁(实则光绪)十七年十月十六日一一一○七-一三·佚名

    新竹县都城隍、监理醮务,示告下属至期齐集前衔〔监理醮务、新竹县都城隍〕为牌示事。照得本爵职掌阴阳,权司监醮,定于日,亲诣竹北树杞林联庄法坛监理,一切科表,分别核转外,合行遣牌示知。为此牌,仰所属司

  •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卷二·允秘

    表二 【贝勒 贝子 镇国公 辅国公 以罪黜宗室贝勒】和硕贝勒 【阿敏所立爵】多罗诚毅贝勒【穆尔哈齐所立爵】多罗笃义贝勒【巴雅喇所立爵】多罗广略贝勒【禇英所立爵】多罗贝勒【芬古所立爵】多罗安平贝勒【杜度

  • 江总传·姚思廉

    江总字总持,济陽考城人。是晋朝散骑常侍江统的十世孙。其五世祖江湛,为宋朝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封爵号忠简公。祖父江..,为梁朝光禄大夫,称名当代。父亲江纟不,为本州迎主簿,年少时父亲去世,因伤心过度而死,事在《梁书孝

  • 阿塔海传·宋濂

    阿塔海,逊都思人。体魄魁伟,才略过人。承袭其父卜花千户之职。曾随大帅兀良合台征云南,回来后侍奉太子世祖。至元九年,阿塔海奉命督军攻襄阳。襄阳攻克后,因功授镇国上将军、淮西行枢密院副使,筑正阳东西城。五月大雨,宋将夏

  • 第四十六章 元明的学术思想和文艺·吕思勉

    元明的学术思想,是承宋人之流的。在当时,占思想界的重心的,自然还是理学。理学是起于北方的。然自南宋以后,转盛行于南方,北方知道的很少。自元得赵复后,其说乃渐行于北。元时,许衡、姚枢等,都号为名儒,大抵是程朱一派。只有一

  • 八关斋经正文·佚名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闻如是,一时婆迦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说。对曰:如是世尊,尔时彼比丘从佛受教。世尊告曰:於是比丘。若信族姓子族姓女。欲知圣八关斋。

  • 不空罥索陀罗尼经·佚名

    北天竺婆罗门大首领李无谄译  赞叹品第一(都合总有一十六品除根本大陀罗尼外总有二十七陀罗尼)  一切明主不空罥索自在王陀罗尼第一(已下诸咒那谟两字皆上音读傍注小字皆依本写不宜著行此是注音也)。  陀罗尼咒

  • 海塘录·翟均廉

    水利志。清翟均廉撰。二十六卷,首二卷。均廉字春沚,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乾隆举人,官至内阁中书。学识渊博,长于地理。著有《周易章句证异》等。由于康熙、雍正、乾隆皇帝颇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屡诏谕沿海地方官修筑海塘,作者

  • 白圭志·崔象川

    清代白话才子佳人小说,四卷十六回,又称《第八才子书》,石印本改名《第一才女传》。题“博陵崔象川辑”, “何晴川评”,首有晴川居士序。 崔象川,生平不详,除本书外,尚写有《玉蟾缘》。晴川居士序称:“戊午之夏,博陵崔

  • 北郊配位尊西向议·毛奇龄

    一卷。清毛奇龄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太常寺卿徐元珙上奏说,当时流行的祀典,已将北郊改为北向,而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顺治之祖的配位,仍然首东次西,与南郊相同,有改向之必要。那时,毛奇龄任检讨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