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高注金匮要略

金匮著作。不分卷。清·高学山撰,撰年不详。高氏融合前人学说,取众家之精要,结合个人学习心得和临床实践将《金匮要略》予以全面注释。对杂病的病机、诊断、方义等阐析较详。但其中也掺杂了一些主观、附会的解释。原稿分为四册,末册佚去二页,近人王邈迖为之增补校订

《高注金匮要略》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本草撮要·陈其瑞
  洞玄灵宝道士受三洞经诫法箓择日历·佚名
  易因·李贽
  洞玄灵宝五感文·陆修静
  周易辨录·杨爵
  奇经八脉考·李时珍
  金丹四百字黄自如批注·黄自如
  太上洞玄宝元上经·佚名
  天元余义·蒋大鸿
  云阜山申仙翁传·佚名
  博济方·王衮
  神仙食炁金柜妙录·京黑先生
  易经蒙引·蔡清
  洞元子内丹诀·佚名
  医经读·沈又彭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七 闽·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四十七 闽师备师备,姓谢,福州闽县人。嗣雪峰。住福州玄沙院,世称玄沙和尚。开平二年卒,年七十四。诗八首。 【(《全唐诗》无师备诗,传据《祖堂集》卷十、《宋高僧传》卷十三、《景德传灯录》卷十八。)】送灵

  • 卷二·乾隆

    卷二陇西李白诗二远别离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尧舜当之亦

  • 卷一百二十七·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二十七花果安石榴赋【有序       晋】潘 尼安石榴者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是以属文之士或叙而赋之葢感时而骋思覩物而兴辞余迁旧宇爰造新居前临旷泽却背清渠实有斯树植于堂隅华

  • 卷三十一·连横

    列传三王世杰列传吴凤列传施、杨、吴、张列传林、胡、张、郭列传台东拓殖列传吴福生、黄教列传林爽文列传孙景燧列传福康安列传杨廷理列传郑其仁、李安善列传陈周全、高夔列传王世杰列传新竹固土番之地,势控北鄙,文物典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六·佚名

    正德三年三月戊戌朔 孝肃太皇太后忌辰 奉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蔡震祭 裕陵○大亦辖等族番人容中锅等来朝贡马及盔甲等物赐宴并彩叚绢钞如例○南京工部尚书韩重奏 太庙殿宇 孝陵墙垣及武英等殿当修理者工役烦多请行南

  • 杨忠传·令狐德棻

    杨忠,弘农华阴人。小名奴奴。高祖杨元寿,魏国初年,任武川镇司马,就把家安在神武树颓。祖父杨烈,任龙骧将军、太原郡守。父亲杨祯,以军功授建远将军。当时魏末动乱,避居中山,聚集部众讨伐鲜于修礼,作战而死。保定年间,由于杨忠功

  • 薛庆传·脱脱

    薛庆,起于群盗之中,占据高邮,有兵几万人,多勇猛俊杰敢斗之士,能够以少击众,归附的人日益增多。张浚听说薛庆没有依附隶属的地方,打算使薛庆归附在自己的旗帜之下,亲自前去招纳他。薛庆感动心服,张浚因而让他守高邮,不久升任拱卫

  • 卷七十五·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七十五明 俞汝楫 编宗藩备考藩爵初定庶长子请名例宣德元年戊午庆成王济炫奏正妃唐氏已薨无子有庶长子今年十九请授以长子名称上以祖训未有定例命行在礼部集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七 洪武二十五年三月壬午朔,罢民间岁输马草。凡军官之马令自刍牧,各衞军士马疋则令管马指挥、千、百户各择水草豊茂之所,率所部卒及其妻子屯营牧飬。 撒马儿罕驸马帖木儿遣万户尼昝卜丁等来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七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五 洪武五年秋七月丙午朔。 戊申,上谕都督府臣曰:“近营中都闻军士多以疫死,盖盛暑重劳,饮食失节,董其役者又督之大急,使病无所餋,死无所归,朕甚痛之。尔其速遣官具医药往视之,病甚者官给舟车送还其

  •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十一·佚名

    入祠士民(下)劉國璽,中部人;崇禎二年,殺賊馳入堅壘,被創死(見陝西通志)。武一諤,宿州人;崇禎三年,流寇犯境,闔門殉節(見江南通志)。歲貢薛永譽,吳堡人;崇禎三年,賊犯吳堡之川口,率眾守虎頭二寨,力不支,赴水死(見陝西通志)。生員高運馨(一作熙

  • 授受第五凡十一章·湛若水

      甘泉子曰:&ldquo;孔门授受,惟颜氏之子其至矣乎!●●●●参也求诸万,故夫子叩其一,其惟颜氏之子乎。博文约礼,万一贯矣。子贡亚于曾子,曾子亚于颜子。&rdquo;   或曰:&ldquo;学必由中出矣。&rdquo;甘泉子曰:&ldquo;何往非

  • 申子全文·申不害

       明君治國,三寸之篋運而天下定,方寸之基正而天下治。  妒妻不難破家,亂臣不難破國。一妻擅夫,眾妻皆亂;一臣專君,眾臣皆蔽。  智均不相使,力均不相勝。  鼓不預五音而為五音主。  百世有聖人,猶隨踵而生;千里有賢

  • 提要·焦袁熹

    【臣】等谨案此木轩四书说九卷国朝焦袁熹撰据其子以敬以恕所作凡例袁熹手定者十之六以敬等掇拾残稿补缀成编者十之四故与所作经说偶有重复然较经说多可取其中强傅古义者如大学章句中常目在之自为所在之在乃从尚书训为

  • 祝蒋委员长寿辰请全国各寺庵诵药师经启·太虚

    中国今值多难兴邦之际会,而应运复兴中华民族者,实惟 蒋委员长为领袖,自当与国同寿。敬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云;“若刹帝利灌顶王等灾难起时,所谓人众疾疫难,他国侵逼难,自界叛逆难,星宿变怪难,日月薄蚀难,非时风雨难,过时

  • 灵宝施食法·佚名

    《灵宝施食法》,撰人不详。似为唐宋道士所作。收入《续道藏》。本篇为道教施食亡魂科仪。其行仪节次有念诵净三业咒、土地咒、救苦经、普照鬼神咒、甘露开咽喉咒、化食咒、五厨经解冤咒,又宣传三皈依、九真戒、四大誓愿

  • 佛印三昧经·佚名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佛在耆阇崛山入于三昧,光照十方,大众云集,弥勒舍利弗,问文殊以佛身所在,文殊使入三昧观之,皆不能见。须臾佛现,乃问其义,佛言住于深般若佛印三昧故也。

  • 政论经·佚名

    全一卷。唐 不空译。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之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