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

目  录 二十三调六十三体,起四十四字至四十六字

菩萨蛮三体又名重叠金、子夜歌、菩萨鬘、花间意、梅花句、花溪碧、晚云烘日
采桑子三体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歌、丑奴儿、罗敷媚
后庭花四体又名玉树后庭花
诉衷情令三体又名渔父家风、一丝风
减字木兰花一体又名减兰、木兰香、天下乐令
卜算子七体又名缺月挂疏桐、百尺楼、楚天谣、眉峰碧
一落索八体又名洛阳春、玉连环、一络索
好时光一体
谒金门四体又名空相忆、花自落、垂杨碧、杨花落、出塞、东风吹酒面、不怕醉、醉花春、春早湖山
柳含烟一体
杏园芳一体
好事近二体又名钓船笛、翠圆枝
华清引一体
天门谣一体
忆闷令一体
散余霞一体
好女儿三体又名绣带儿
万里春一体
彩鸾归令一体又名青山远
锦园春一体
太平年一体
清平乐三体又名清平乐令、忆萝月、醉东风
忆秦娥十一体又名秦楼月、双荷叶、蓬莱阁、碧云深、花深深

 

菩萨蛮  唐教坊曲名。《宋史·乐志》:女弟子舞队名。《尊前集》注:中吕宫。《宋史·乐志》亦中吕宫。《正音谱》注:正宫。唐唐苏鄂《杜阳杂编》云: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孙光宪《北梦琐言》云: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绹命温庭筠新撰进之。《碧鸡漫志》云:今《花间集》温词十四首是也。按,温词有“小山重叠金明灭”句,名《重叠金》。南唐李煜词名《子夜歌》,一名《菩萨鬘》。韩淲词有“新声休写花间意”句,名《花间意》;又有“风前觅得梅花句”,名《梅花句》;有“山城望断花溪碧”句,名《花溪碧》;有“晚云烘日南枝北”句,名《晚云烘日》。

  菩萨蛮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仄韵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平韵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换仄韵宿
⊙○◎●○○●  ⊙○◎●○○● ◎●●○○  ◎○⊙●○   ◎○○●●   
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换平韵长亭更短亭
●⊙○● ⊙●●○○   ⊙○⊙●○

·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朱词之不换韵,楼词之三声叶韵,皆变格也。 按,元好问《中州集乐府》,王庭筠词,“断肠人恨余香换,尘暗琐窗春。小花檐月晓,屏掩半山青”,李、晏、孟宗献俱有之,盖回文体也。每句一回,即同李白词体。或以单调另分一体者误。 温庭筠词,前段起句“牡丹花谢莺声歇”,牡字仄声;后段起句“无言匀睡脸”,无字平声;第二句“钗上蝶双舞”,蝶字仄声;结句“无憀独倚门”,独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下词。 

  又一体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朱敦儒

秋风乍起梧桐落仄韵蛩吟唧唧添萧索敧枕背灯眠平韵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仄韵何处
○○●●○○●  ○○●●○○● ○●●○○  ●○○●○   ●○○●●  ○●
寒砧作独倚小阑干平韵逼人风露寒
○○● ●●●○○  ●○○●○

·  此即李词体,但后段仄韵、平韵,即押前段原韵。 

  又一体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叶韵、两平韵         楼 扶

丝丝杨柳莺声近晚风吹过秋千影寒色一帘轻灯残梦不成  耳边消息在换叶笑指花梢
○○○●○○● ●○○●○○● ○●●○○ ○○●●○   ●○○●●  ●●○○
又是不归来满庭花自开
● ●●●○○ ●○○●○

·  按,《太平乐府》无名氏词,“镜中两鬓皤然矣,心头一点愁而已,清瘦仗谁医,羁情只自知。”仄韵即叶平韵,名三声叶,元人多宗之,此词即其体也。 

 

采桑子  唐教坊曲,有《杨下采桑》,调名本此。《尊前集》注:羽调。《乐府雅词》注:中吕宫。南唐李煜词名《丑奴儿令》,冯延巳词名《罗敷媚歌》,贺铸词名《丑奴儿》,陈师道词名《罗敷媚》。

  采桑子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和 凝

蝤蛴领上诃梨子绣带双垂椒户闲时竞学摴蒲赌荔枝  丛头鞋子红编细裙窣金丝
⊙○◎●○○● ◎●○○ ⊙●○○ ◎●○○◎●○   ⊙○⊙●○○● ⊙●○○
无事颦眉春思翻教阿母疑
⊙●○○ ⊙●○○◎●○

·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李词、朱词之添字,皆变体也。 按,冯延巳词,前段第一句“马嘶人语春风岸”,马字仄声,人字平声;第二句“芳草绵绵”,芳字平声;第三句“梦过金扉”,梦字仄声;结句“花谢窗前夜合枝”,花字平声;又“落尽灯花鸡未啼”,鸡字平声;后段第一句“起来捡点经游地”,起字、捡字俱仄声;第二句“处处新愁”,上处字仄声;第三句“不语含情”,不字仄声;结句“水调何人吹笛声”,水字仄声,吹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若两结句第三、四字,例用平平,则不可移易也。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叠韵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
○○○●○○● ○●○○ ○●○○ ●●○○ ○●●○○   ○○●●○○○ ●●
凄清点滴凄清愁损离人不惯起来听
○○ ●●○○ ○●○○ ●●●○○

·  此词前后段第三句即叠上句,两结句较和凝词各添二字,或名《添字采桑子》。 

  又一体 双调五十四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朱淑真

王孙去后无芳草绿遍香阶尘满妆台粉面羞搽泪满腮教我甚情怀  去时梅蕊全然
○○●●○○● ●●○○ ○●○○ ●●○○●●○ ○●●○○   ●○○●○○
等到花开花已成梅梅子青青又带黄兀自未归来
● ●●○○ ○●○○ ○●○○●●○ ●●●○○

·  此词见《花草粹编》选本,皆集唐宋女郎诗句也。较和凝词,前后段各添五字一结句,采入以备一体。 

 

后庭花  唐教坊曲名。张先词名《玉树后庭花》。《碧鸡漫志》云:《玉树后庭花》,陈后主造,其诗皆以配声律,遂取一句为曲名。伪蜀时,孙光宪、毛熙震、李珣有《后庭花》曲,皆赋后主故事,不著宫调,两段各四句,似令也。

  后庭花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毛熙震

轻盈舞妓含芳艳竞妆新脸步摇珠翠修娥敛腻鬟云染  歌声慢发开檀点绣衫斜掩
⊙○◎●○○● ●○○● ◎⊙○◎○⊙● ●⊙○●   ⊙○◎●○○● ●○○●
时将纤手匀红脸笑拈金靥
⊙⊙⊙◎○⊙● ●⊙○●

·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孙词之添字,张词之少押一韵、摊破句法,皆变体也。 按,毛词别首,后段第三句“争不教人长相见”,或作拗句,间一为之,不必从。谱内可平可仄,详见下词,故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孙光宪

景阳钟动宫莺啭露凉金殿轻飚吹起琼花旋玉叶如剪  晚来高阁上珠帘卷见坠香
●○○●○○● ●○○● ○○○●○○● ●●○●   ●○○●● ○○● ●●○
千片修蛾曼脸陪雕辇后庭新宴
○● ○○●●○○● ●○○●

·  此与毛词同,惟后段起句添一字,作八字句,第二句添一字,作五字句异。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孙光宪

石城依旧空江国故宫春色七尺青丝芳草碧绝世难得  玉英凋落尽更何人识野棠
●○○●○○● ●○○● ●●○○○●● ●●○●   ●○○●● ●○○● ●○
如织只是教人添怨忆怅望无极
○● ●●○○○●● ●●○●

·  此亦与毛词同,惟后段起句添二字,作九字句异。 

  又一体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张 先

华灯火树红相斗往来如昼桥河水白天清讶别生星斗  落梅秾李还依旧宝钗沽酒
○○●●○○● ●○○● ○○●●○○ ●●○○●   ●○○●○○● ●○○●
晓蟾残漏心情恨雕鞍归后
●○○●○○ ●○○○●

·  此亦毛词体,惟前后段第三句减一字,作六字句,不押韵;第四句添一字,作上一下四句法。张集三首,平仄如一。 

 

诉衷情令  《乐章集》注:林钟商。张元幹以黄庭坚词“曾咏渔父家风”,改名《渔父家风》;张辑词有“一钓丝风”句,名《一丝风》。

  诉衷情令 双调四十四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       晏 殊

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  回绣袂展香茵叙情亲
⊙○◎●●○○ ⊙◎◎⊙○ ◎○⊙◎⊙◎ ⊙●●○○   ○●● ●○○ ●○○
此时拌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
◎○⊙● ⊙◎⊙⊙ ⊙●○○

·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欧、张词之添字,皆变体也。 前段第二句,晏几道词“绿腰沉水熏”,绿字、水字俱仄声,腰字、沉字俱平声。第三句,柳永词“不堪更倚危阑”,不字仄声,阑字平声;毛滂词“行云自随语燕”,随字平声,语字仄声。后段第四句,僧挥词“三千粉黛”,粉字仄声。第五句,僧挥词“水风长在”,风字平声,在字仄声;沈会宗词“睡起霎时”,霎字仄声。结句,黄庭坚词“权典青山”,权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下词。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        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光易成
○○○●●○○ ○●●○○ ○○●●○● ●●● ●○○   ○●● ●○○ ●○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 ●○○● ●●○○ ●●○○

·  此词前段结句六字,黄庭坚词“供愁黛不须多”,其体正与此同。又赵长卿词,“臂间皓齿留香”,亦作六字,但句读与此又异,因词俚不录。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        张元幹

八年不见荔枝红肠断故园东风枝露叶谁新采怅望冷香浓  冰透骨玉开容想筠
●○●●●○○ ○●●○○ ○○●●○○● ●●●○○   ○●● ●○○ ●○
今宵归梦满颊天浆更御冷风
○ ○○○● ●●○○ ●●○○

·  此词前段第三句七字。 按,严仁词“无情江水东流去”,正与此同。 

 

减字木兰花  《乐章集》注:仙吕调。《梅苑》李子正词,名《减兰》;徐介轩词,名《木兰香》;《高丽史·乐志》,名《天下乐令》。

  减字木兰花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欧阳修

歌檀敛袂仄韵缭绕雕梁尘暗起柔润清圆平韵百琲明珠一线穿  樱唇玉齿仄韵天上仙音心
⊙○◎●  ⊙●⊙○○●● ⊙●○○  ◎●○○◎●○   ⊙○◎●  ⊙●⊙○○
下事留住行云平韵满座迷魂酒半醺
●● ⊙●○○  ◎●○○◎●○

·  按,《木兰花令》,始于韦庄,系五十五字,全用韵者。《花间集》魏承班有五十四字词一体,毛熙震有五十三字词一体,亦用仄韵,皆非减字也。自南唐冯延巳,制《偷声木兰花》,五十字,前后起两句,仍作仄韵七言,结处乃偷平声,作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始有两仄两平四换头体。此词亦四换韵,盖又就偷声词两起句,各减三字,自成一体也。 苏轼词,前段起句“晓来风细”,晓字仄声,风字平声;第二句“不会鹊声来报喜”,不字、鹊字俱仄声;第三句“玉座金盘”,玉字仄声;第四句“先觉春风一夜来”,先字平声;后段起句“不如归去”,不字仄声,归字平声;第二句“总是少年行乐处”,总字、少字俱仄声;第三句“不是秋光”,不字仄声;第四句“惭愧青松守岁寒”,惭字平声。又宋媛蒋氏词,前后段两结句“月照孤村三两家”、“回首乡关行路难”,三字、行字俱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卜算子  元高拭词注:仙吕调。苏轼词,有“缺月挂疏桐”句,名《缺月挂疏桐》;秦湛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句,名《百尺楼》;僧皎词,有“目断楚天遥”句,名《楚天遥》;无名氏词,有“蹙破眉峰碧”句,名《眉峰碧》。

  卜算子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 ◎●○○● ⊙●○○◎◎⊙ ◎●○○●   ⊙◎◎⊙○ ◎●○○● ◎
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

·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石词之多押两韵,徐、黄、张、杜四词之添字,皆变体也。 苏词别首,前段第二句“长忆吴山好”,长字平声,谱内据之。其余可平可仄,悉参下词。 

  又一体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石孝友

见也如何暮别也如何遽别也应难见也难后会难凭据  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
●●○○● ●●○○● ●●○○●●○ ●●○○●   ●●○○● ●●○○● ●
也应难去也难此际难分付
●○○●●○ ●●○○●

·  此与苏词同,惟前后段两起句各用韵异。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徐 俯

胸中千种愁挂在斜阳树绿叶阴阴自得春草满莺啼处  不见凌波步空想如簧语
○○○●○ ●●○○● ●●○○●●○ ●●○○●   ●●○○● ○●○○● ○
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
●○○●●○ ○●● ○○●

·  此亦苏词体,惟后段起句用韵,结句添一字,作折腰句法异。《古杭杂纪》无名氏词,前结“把定纤纤手”,后结“瞒不得、桥头柳”,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            黄公度

薄宦各东西往事随风雨先是骊歌不忍闻又何况春将暮  愁共落花多人逐征鸿
●●●○○ ●●○○● ○●○○●●○ ●○● ○○●   ○●●○○ ○●○○
君向潇湘我向秦后会知何处
● ○●○○●●○ ●●○○●

·  北亦苏词体,惟前段结句作六字折腰句法异。《古今词话》无名氏词,前结“终不似、伊家好”,后结“满目围芳草”,正与此同。 按,黄童和此词,前段结句“奚止朝朝暮暮”,句法又异。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张 先

梦短寒夜长坐待清霜晓临镜无人为整妆但自学孤鸾照  楼台红树杪风月依前
●●○●○ ●●○○● ○●○○●●○ ●●● ○○●   ○○○●● ○●○○
江水东流郎在西问尺素何由到
● ○●○○○●○ ●●● ○○●

·  此亦苏词体,惟前后段两结句俱六字异。杜安世“尊前一曲”词,正与此同。 按,黄庭坚此调词,前后段两起句,“要见不得见,要近不得近”,“禁止不得泪,忍管不得闷”,见字、泪字俱仄声,连用四“不得”字,皆以入替平之法,因谑词不入。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杜安世

深院花铺地淡淡阴天气水榭风亭朱明景又别是愁情味  有情奈无计漫惹成憔
○●○○● ●●○○● ●●○○○○● ●●● ○○●   ●○●○● ●●○○
欲把罗巾暗传寄细认取斑点泪
● ●●○○●○● ●●● ○●●

·  此与张词同,惟前后段起句俱用韵异。 按,《玉照新志》“蹙破眉峰”词,正与此同,但此词前后段第三句第七字仄声,各家则用平声也。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         花草粹编无名氏

幽花带露红湿柳拖烟翠花柳分春各自芳惟有人憔悴  寄与手中书问肯归来未
○○●●○ ●●○○● ○●○○●●○ ○●○○●   ●●●○○ ●●○○● ●
是东风料峭寒如何独自教人睡
●○○●●○ ○○●●○○●

·  此词见《花草粹编》,《本清湖三塔记》,亦苏词体,惟后段结句七字,添二衬字异。 

 

一落索  欧阳修词名《洛阳春》,张先词名《玉连环》,辛弃疾词名《一络索》。

  一络索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梅苑无名氏

腊后东风微透越梅时候一枝芳信到江南来报先春秀  宿醉频拈轻嗅堪醒残酒
●●○○○● ●○○● ●○○●●○○ ○●○○●   ●●○○○● ○○○● ●
声容易莫相催留待纤纤手
○○●●○○ ○●○○●

·  此词见宋黄大舆《梅苑》选本,前后段两起句六字,第二句四字,结句五字,宋词仅得此首,若两结各添一字,即后毛词体也。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吕渭老

宫锦裁书寄远意长辞短香兰泣露雨催莲暑气昏池馆  向晚小园行遍石榴红满
○●○○●● ●○○● ○○●●●○○ ●●○○●   ●●●○○● ●○○● ○
花叶叶尽成双浑似我梁间燕
○●●●○○ ○●● ○○●

·  此与《梅苑》无名氏词同,惟后段结句作六字折腰句法异。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毛 滂

月下花前风畔此情不浅欲留风月守花枝却不道而今远  墙外鹭飞沙晚烟斜雨
◎◎⊙⊙⊙● ◎○◎● ●○⊙●●○○ ◎◎● ○○●   ⊙●●○⊙● ⊙○◎
青山只管一重重向东下遮人眼
● ⊙○◎●●○○ ◎⊙● ○○●

·  此调以毛词及秦、欧二词为正体。其余皆变格也。而毛词此体,宋人填者尤多。 前段起句,辛弃疾词“羞见鉴鸾孤却”,鉴字仄声。第二句,王安中词“霜华催鬓”,霜字平声。结句,周邦彦词“恐花也如人瘦”,花字平声;朱敦儒词“容易放春归去”,容字平声。后段起句,方岳词“叶下亭皋渺渺”,上渺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前后所列诸词。 

  又一体 双调四十七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张 先

来时露浥衣香润彩绦垂鬓卷帘还喜月相亲把酒与花相近  西去阳关休问未歌先
○⊙◎◎○⊙● ●○○● ●○○●●○○ ●●● ○○●   ○●○○○● ●○○
玉峰山下水长流流水尽情无尽
● ●○○●●○○ ○●● ○○●

·  此亦毛词体,惟前段起句七字异。贺铸、吕渭老词,正与此同。但贺词起句“初见碧纱窗下绣”,吕词“蝉带残声移别树”,平仄与此异。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秦 观

杨花终日飞舞奈久长难驻海潮虽是暂时来却有个堪凭处  紫府碧云为路好相将
⊙⊙○◎○● ●●○○● ●○○●●○○ ●●● ○○●   ●●●○○○ ●○○
归去肯如薄幸五更风不解与花为主
○● ●○●●●○○ ●●● ○○●

·  此亦毛词体,惟前后段第二句各添一字,作五字句异。程垓“门外烟寒”词、辛弃疾“锦帐如云”词,正与此同,但程词起句“门外烟寒杨柳”、辛词“锦帐如云开处”,平仄与此异。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严 仁

清晓莺啼红树又一双尽去日高花气扑人来独自个伤春无绪  别后暗宽金缕倩谁
○●○○○● ●○○○● ●○○●●○○ ●●● ○○○●   ●●●○○● ●○
传语一春不忍上高楼为怕见分携处
○● ●○●●●○○ ●●● ○○●

·  此词前后段第二句五字,后段第二句四字,前结七字,后结六字,于各家中极为参差,录备一体。 

  又一体 双调四十九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陈凤仪

蜀江春色浓如雾拥双旌归去海棠也似别君难一点点啼红雨  此去马蹄何处向沙
●○○●○○● ●○○○● ●○●●●○○ ●●● ○○●   ●●●○○● ●○
堤新路禁林赐宴赏花时还忆着西楼否
○○● ●○●●●○○ ○●● ○○●

·  此与张先词同,惟前后段第二句五字异。 

  又一体 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欧阳修

红纱未晓黄鹂语蕙炉消残炷锦屏罗幕护春寒昨夜里三更雨  绣帘闲倚吹轻絮
○⊙◎◎○⊙● ●○○⊙● ●○○●●○○ ●●● ○○●   ●○○●○○● ●
眉山无绪看花拭泪向归鸿问来处逢郎否
⊙○○● ○○●●●○○ ●⊙● ○○●

·  此词前后段起句七字,第二句五字,余与毛词同。坊本前结作五字句,今从《高丽史·乐志》改定。黄庭坚“谁道秋来”词,正与此同,但前段第二句,“任游人不顾”句法小异。 按,此词第二句,应作上一下四句法,黄词为正。 黄词,前段起句“谁道秋来烟景素”,道字、景字俱仄声,秋字、来字俱平声;第二句“任游人不顾”,不字仄声;后段第二句“对月亭风露”,月字仄声;第四句“更作甚悲秋赋”,作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好时光  词见《尊前集》,唐明唐制,取结句三字为调名。

  好时光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             唐明皇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
●●○○○● ○●● ●○○ ○●●○○●● ○○●●○   ●●○○● ●●●
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 ●●○○● ●●●○○

·  或疑此词非明皇笔,然《尊前集》所收,固唐词也,编入以备一体。 

 

谒金门  唐教坊曲名。元高拭词注:商调。宋杨湜《古今词话》,因韦庄词起句,名《空相忆》。张辑词,有“无风花自落”句,名《花自落》;又有“楼外垂杨如此碧”句,名《垂杨碧》。李清照词,有“杨花落”句,名《杨花落》。李石名《出塞》。韩淲词,有“东风吹酒面”句,名《东风吹酒面》;又有“不怕醉,记取吟边滋味”句,名《不怕醉》;又有“人已醉,溪北溪南春意,击鼓吹萧花落未”句,名《醉花春》;又有“春尚早,春入湖山渐好”句,名《春早湖山》。

  谒金门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韦 庄

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  新睡觉来无力不忍看伊书迹
⊙⊙● ⊙●◎○⊙● ⊙●⊙○○●● ◎⊙○◎●   ⊙●◎○⊙● ◎●◎○⊙●
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 ◎⊙○◎●

·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孙词、周词之摊破句法,程词之添字,皆变格也。 前段起句,阎选词“美人浴”,美字仄声。第二句,袁去华词“开了酴縻一半”,酴字平声,一字仄声。第四句,苏庠词“茅屋疏疏雨”,屋字仄声,下疏字平声。换头句,魏承班词“雁去音徽断绝”,断字仄声。第二句,吴文英词“锦瑟华年一箭”,华字平声,一字仄声。第四句,苏庠词“柳浪迷烟渚”,浪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下词。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        孙光宪

留不得留得也应无益白纻春衫如雪色扬州初去日  轻别离甘抛掷江上满帆风
○●● ○●●○○● ●●○○○●● ○○○●●   ○●○ ○○● ○●●○○
却羡彩鸳三十六孤鸾还一只
● ●●●○○●● ○○○●●

·  此词换头作三字两句,余悉同韦词。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周必大

梅乍吐趁宴席香风度人与此花俱独步风流天付与  好在青云岐路愿共作和羹
○●● ●●● ○○● ○●●○○●● ○○○●●   ●●○○○● ●●● ○○
归访赤松辞万户莺花犹是主
● ○●●○○●● ○○○●●

·  此词前后段第二句俱六字折腰,余与韦词同。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程 过

江上路依约数家烟树一枕归心村店暮更乱山深处  梦过江南芳草渡晓色又催人
○●● ○●●○○● ●●○○○●● ●●○○●   ◎◎⊙⊙○◎● ●●●○○
愁似游丝千万缕倩东风约住
● ○●○○○●● ●○○●●

·  此亦韦词体,惟换头句七字,前后两结俱作上一下四句法异。 《能改斋漫录》有王安石词,后段第一句“红笺寄与添烦恼”,红字、笺字、烦字俱平声,寄字、与字俱仄声。 

 

 

柳含烟  唐教坊曲名。《花间集》毛文锡词有“河桥柳,占芳春,映水含烟拂露”句,取为调名。

  柳含烟 双调四十五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毛文锡

河桥柳占芳春平韵映水含烟拂露几回攀折赠行人暗伤神  乐府吹为横笛曲仄韵
⊙○● ●○○  ◎●⊙○◎● ◎○⊙●●○○ ●○○   ●●⊙○○●●  
使离肠断续不如移植在金门平韵近天恩
●⊙○◎● ◎○⊙●●○○  ●○○

·  此调换头两句,例用仄韵,余皆平韵,毛词三首同。后此词后结两平韵,与前韵本通,按别首俱各换韵,则不必仍押前韵也。 毛词别首,前段起句“御沟柳”,御字仄声;第三句“低拂往来冠盖”,低字、冠字俱平声,往字仄声;第四句“朦胧春色满皇州”,朦字平声,又“有时倒影蘸轻罗”,倒字仄声;后段起句“直与路边江畔别”,路字仄声;第二句“免被离人攀折”,免字仄声,攀字平声,又“风亚舞腰纤软”,舞字仄声;第三句“栽培得地近皇州”,栽字平声,得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杏园春  调见《花间集》。

  杏园春 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尹 鹗

严妆嫩脸花明教人见了关情含羞举步越罗轻称娉婷  终朝咫尺窥香阁迢遥似隔
○○●●○○ ○○●●○○ ○○●●●○○ ●○○   ○○●●○○● ○○●●
层城何时休遣梦相萦入云屏
○○ ○○○●●○○ ●○○

·  “梦相萦”,或作“梦相迎”,今照《花间集》改定。无别首可校,平仄当遵之。 

 

好事近  张辑词,有“谁谓百年心事,恰钓船横笛”句,名《钓船笛》;韩淲词,有“吟到翠圆枝上”句,名《翠圆枝》。

  好事近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             宋 祁

睡起玉屏风吹去乱红犹落天气骤生轻暖衬沈香帷箔  珠帘约住海棠风愁拖两眉
◎●●○○ ⊙●◎○○● ⊙●◎○⊙● ●⊙○⊙●   ⊙○◎●◎○⊙ ⊙⊙◎○
昨夜一庭明月冷秋千红索
● ◎●◎○⊙● ●⊙○⊙●

·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陆词之多押两韵,乃变格也。 前段第一句,郑獬词“江上探春春回”,江字平声。第二句,洪适词“底事催人行色”,底字仄声,催字平声。第三句,范成大词“应是高唐小妇”,高字平声,小字仄声。第四句,苏轼词“看洞天星月”,洞子仄声;朱子词“变珠幢玉节”,玉字仄声。换头句,王益词“不须脂粉污天真”,不字仄声;苏轼词“当时张范风流在”,风字平声,在字仄声。第二句,苏词“况一尊浮雪”,况字仄声,尊字平声。第三句,王益词“留取黛眉浅处”,浅字仄声;陈克词“醉帽风鬟归去”,风字平声。结句,张先词“幸雨收风息”,雨字仄声;洪适词“听歌声不得”,不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陆词。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陆 游

客路苦思归愁似兰丝千绪梦里镜湖烟雨看山无重数  尊前消尽少年狂慵著送春
●●●○○ ○●●○○● ●●●○○● ●○○○●   ○○○●●○○ ○●●○
花落燕飞庭户叹年光如许
● ○●●○○● ●○○○●

·  此即宋词体,惟前后段第三句,多押一韵。 

 

华清引  词赋华清旧事,因以名调。

  华清引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苏 轼

平时十月幸莲汤玉甃琼梁五家车马如水珠玑满路旁  翠华一去掩方床独留烟树
○○●●●○○ ●●○○ ●○○●○● ○○●●○   ●○●●●○○ ●○○●
苍苍至今清夜月依旧过缭墙
○○ ●○○●● ○●●○○

·  此调只此一词,平仄当遵之。 

 

天门谣  贺铸词,有“牛渚天门险”句,因取为调名。李之仪《姑溪词》注:贺方回登采石娥眉亭作也。

  天门谣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贺 铸

牛渚天门险限南北七雄豪占清雾敛与闲人登览  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轻吹
○●○○● ●⊙● ●○○● ○●● ●○○○●   ●◎●○○○●● ●●○○
新阿滥风满栏历历数西州更点
○●● ○●● ●●● ○○⊙●

·  按,李之仪词,前段第二句“尽远目、与天俱占”,远字仄声;后段第一句“正风静云闲平潋滟”,风字平声;末句“杳杳落沙鸥数点”,数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忆闷令  调见《小山乐府》。

  忆闷令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晏几道

取次临鸾匀画浅酒醒迟来晚多情爱惹闲愁长黛眉低敛  月底相逢见有深深良愿
●●○○○●● ●○○○● ○○●●○○ ○●○○●   ●●○○● ●○○○●
愿期信似月如花须更教长远
●○● ●●○○ ○●○○●

·  “酒醒迟来晚”,醒字作平声读,与后“有深深良愿”句法同。此调止此一词,无他作可校。 

 

散余霞  谢朓诗,“余霞散成绮”,调名本此。

  散余霞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毛 滂

墙头花口寒犹噤放绣帘昼静帘外时有蜂儿趁杨花不定  阑干又还独凭含翠低眉
○○○●○○● ●●○●● ○●○●○○ ●○○○○   ○○●○●● ●●○○
春梦枉恼人肠更恹恹酒病
● ○●●●○○ ●○○●●

·  此调止此一词,无别首可校。 

 

好女儿  此调有两体。四十五字者,起于黄庭坚,因词有“懒系酥胸罗带,羞见绣鸳鸯”句,名《绣带儿》,《花草粹编》一作《绣带子》。六十二字者起于晏几道,与黄词迥别。

  好女儿 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黄庭坚

小院一枝梅冲破晓寒开偶到芳园游戏满袖带香回  玉酒覆银杯尽醉去犹待重
◎●●○○ ⊙◎●○○ ◎●○○○● ◎●●○○   ◎●●○○ ●◎◎ ⊙●○
东邻何事惊吹怨笛雪片成堆
○ ⊙○○● ○○●● ●●○○

·  黄词此体,较为整齐,有曾觌词可校。前段第三句,曾词“还是东风来也”,还字平声;后段第二句,黄词别首“怎奈向目下凄惶”,目字仄声;第三句,曾词“暮寒香细”,暮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下词。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黄庭坚

春去几时还问桃李无言燕子归栖风急梨雪乱西园  惟有月婵娟似人人难近如
○●●○○ ●○●○○ ●●○○○● ○●●○○   ○●●○○ ●○○ ○●○
愿教清影常相见更乞取团圆
○ ●○○●○○● ●●●○○

·  此即前词体,惟后段第三句七字,第四句五字异。 

  又一体 双调六十二字,前段六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两平韵         晏几道

绿遍西池梅子青时尽无端尽日东风恶更霏微细雨恼人离恨满路春泥  应是
◎●○○ ⊙●○○ ●⊙○ ●●○○● ●○○●● ◎○⊙● ◎●○○   ⊙●
行云归路有闲泪洒相思想旗亭望断黄昏月又依前误了红笺香信翠袖欢期
⊙○○● ◎○● ●○○ ●○○ ●●○○● ●⊙○◎● ⊙○⊙● ◎●○○

·  此调只有晏词别首及贺铸词可校。贺词,前段起句“车马匆匆”,车字平声;第二句“会国门东”,会字仄声;第三句“记六朝、旧数闺房秀”,六字仄声;第五句“摴蒱局上”,摴字平声,局字仄声;第六句“黄叶西风”,黄字平声;后段第一句“不减丽华标韵”,不字、丽字俱仄声;第二句“从今夜与谁同”,从字平声;第四句,晏词别首“向水沉烟底”,水字仄声,烟字平声;第五句,贺词“悔分钗燕”,悔字仄声,又“吴蚕八茧”,八字仄声;结句“长望书鸿”,长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万里春  调见周邦彦《片玉词》。《清真集》不载,故方千里、杨泽民、陈允平俱无和词。

  万里春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周邦彦

千红万翠簇清明天气为怜他种种清香好难为不醉  我爱深如你我心在个人
○○●● ●○○○● ●○○ ●●○○ ●○○●●   ●●○○● ●○● ●○
心里便相看老却春风莫无些欢意
○● ●○○ ●●○○ ●○○○●

·  此调止此一词,无别首可校。 

 

彩鸾归令  袁去华词,名《青山远》。

  彩鸾归令 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四三平韵        张元幹

珠履争围小立春风趁拍低态闲不管乐催伊整朱衣  粉融香润随人劝玉困花娇越
○●○○ ●●○○●●○ ●○●●●○○ ●○○   ●○○●○○● ●●○○●
样宜凤城灯夜旧家时数他谁
●○ ●○○●●○○ ●○○

·  按,袁去华《青山远》一词,与此词平仄皆同。 

 

锦园春  调见《全芳备祖·乐府》

  锦园春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             张孝祥

醉痕潮玉乘柔英未吐雾华如簇绝艳矜春分流芳金谷  风梳雨沐耿空抱夜阑
●○○● ○○○●● ●○○● ●●○○ ●○○○●   ○○●● ●○● ●○
清淑杜老情疏黄州赋冷谁怜幽独
○● ●●○○ ○○●● ○○○●

·  按,此词《于湖集》不载,旧谱亦遗之,今从《全芳备祖》采入。 

 

太平年  见《高丽史·乐志》。

  太平年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高丽史·乐志无名氏

皇州春满群芳丽散异香旖旎鳌宫开宴赏佳致举笙歌鼎沸  永日迟迟和风媚柳色
○○○●○○● ●●○○● ○○○●●○● ●○○●●   ●●○○○○● ●●
烟凝翠惟恐日西坠且乐欢醉
○○● ○●●○● ●●○●

·  此调只此一词,平仄当依之。 

 

清平乐  《宋史·乐志》:属大石调。《乐章集注》:越调。《碧鸡漫志》云:欧阳炯称李白有应制《清平乐》四首,此其一也,在越调,又有黄钟宫、黄钟商两音。《花庵词选》名《清平乐令》。张辑词有“忆著故山萝月”句,名《忆萝月》。张翥词有“明朝来醉东风”句,句《醉东风》。

  清平乐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李 白

禁闱清夜仄韵月探金窗罅玉帐鸳鸯喷兰麝时落银灯香灺  女伴莫话孤眠平韵六宫罗
◎⊙⊙●  ◎●○○● ◎●⊙○○⊙● ⊙●⊙○⊙●   ◎●◎●○○  ◎⊙⊙
绮三千一笑皆生百媚宸游教在谁边
●⊙○ ◎●⊙○◎● ⊙⊙⊙●○○

·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赵词之前结句法小异,李词之或押仄韵,皆变体也。但此调亦有填单遍者。宋施岳词,“水遥花暝,隔岸炊烟冷。十里垂杨摇嫩影,宿酒和愁多醒”。又,元张肯词“孤村虽小,几簇人家绕。菰叶纤纤波渺渺,摘得菰根多少”,即此前段也。注明不列。 韦庄词,前段起句“何处游女”,处字仄声;第二句“金线飘千缕”,金字平声;第三句“门外马嘶郎欲别”,门字平声,马字仄声;第四句“惆怅香闺暗老”,暗字仄声,又“燕拂画帘金额”,燕字、画字俱仄声;换头句“尽日相望王孙”,相字平声;第二句“尘满衣上泪痕”,尘字平声,满字、泪字俱仄声,又“含羞待月秋千”,待字仄声;第四句“扫即郎去归迟”,即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赵词。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赵长卿

鸿来燕去仄韵又是秋光暮冉冉流年嗟暗度这心事还无据  寒窗露冷风清平韵旅魂
○○●●  ●●○○● ●●○○○●● ●⊙● ○○●   ○○●●○○  ●○
幽梦频惊何日利名俱赛为予笑下愁城
○●○○ ○●●○○● ●○●●○○

·  此词前结六字折腰。 柳永词前段结句“那特地柔肠断”,特字仄声。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李 白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影寒生玉
●○○● ○●●○● ○●○○●○● ●●●○○●   ●●○●○○ ●●○○●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 ○●○○○● ●●●○○○

·  此词全用仄韵,与前词前仄后平者不同。 

 

忆秦娥  元高拭词注:商调。 按,此词昉自李白,自唐迄元,体各不一。要其源,皆从李词出也。因词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忆秦娥》,更名《秦楼月》。苏轼词有“清光偏照双荷叶”句,名《双荷叶》。无名氏词。有“水天摇荡蓬莱阁”句,名《蓬莱阁》。至贺铸始易仄韵为平韵。张辑词,有“碧云暮合”句,名《碧云深》。宋媛孙道绚词,有“花深深”句,名《花深深》。

  忆秦娥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一叠韵          李 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
⊙⊙● ⊙○◎●○○● ○○● ⊙⊙◎◎ ◎⊙○●   ◎○⊙●⊙○● ⊙○◎●
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 ○○● ⊙○⊙● ◎⊙○●

·  此调押仄韵者,以此词为正体,若晁词之不作叠句,石词之少押一韵,秦词之多口号四句,倪词之减去叠句,虽为变格,犹与李词大同小异。至冯延巳创为减字之体,张词由此添字,毛词由此偷声,在变格中,更与诸家不同。 前段起句,周邦彦词“香馥馥”,上馥字仄声;第二句,赵师侠词“不堪凉月穿珠箔”,不字仄声,凉字平声;第四句,李之仪词“迎得云归”,得字仄声,归字平声;第五句,李词“还送云别”,送字仄声;换头句,苏轼词“背风迎南泪珠滑”,泪字仄声;第五句,周紫芝词“西楼残月”,西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姚、石、秦、倪四词。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             晁补之

牵人意高堂照碧临烟水清秋至东山时伴谢公携妓  黄菊虽残堪泛蚁乍寒犹有
○○● ○○●●○○● ○○● ○○○● ●○○●   ○●○○○●● ○○○●
重阳味应相记坐中少个孟嘉狂醉
○○● ○○● ●○●● ●○○●

·  此与李词同,惟前后段第三句不作叠句体异。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五句三仄韵、一叠韵,后段五句两仄韵、一叠韵 石孝友

秦楼月秦娥本是秦宫客秦宫客梦云风韵借仙标格  相从无计不如休如今去也
○○● ○○●●○○● ○○● ●○○● ●○○●   ○○○●●○○ ○○●●
空相忆空相忆尊前欢笑梦中寻觅
○○● ○○● ○○○● ●○○●

·  此与李词同,惟换头句第七字用平声,不押仄韵异。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一叠韵         秦 观

·驴背吟诗清到骨,人间别是闲勋业。云台烟阁久销沉,千载人图灞桥雪。 

灞桥雪茫茫万径人踪灭人踪灭此时方见乾坤空阔  骑驴老子真奇绝肩山吟耸
●○● ○○●●○○● ○○● ●○○● ○○○●   ○○●●○○● ○○○●
清寒冽清寒冽只缘不禁梅花撩拨
○○● ○○● ●○●● ○○○●

·  此即李词体,惟词首多口号四句异。 按,秦词四首,每首前各有口号四句,即以口号末句三字为起句,亦如调笑令例。乐府舞曲《转踏》类如此。 

  又一体 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倪 瓒

扶疏玉蟾宫树影阑干曲一襟香雾几枝金粟  姮娥镜掩秋云绿无端风雨声相续
○○● ○○●●○○● ●○○● ●○○●   ○○●●○○● ○○○●○○●
不须澄霁为沽醹醁
●○○● ●○○●

·  此亦李词体,惟前后段减去两叠句异。 

  又一体 双调三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冯延巳

风淅淅夜雨连云黑滴滴窗外芭蕉灯下客  除非魂梦到乡国免被关山隔忆忆
○●● ●●○○● ●● ○●○○○●●   ○○○●●○● ●●○○● ●●
一句枕前争忘得
●●●○○○●

·  此词前后段起句与李白词同,惟第二句各减二字,第三句各减一字,第四、五句减一字,只作七字一句。此体仅见《阳春集》,无别首可校。 

  又一体 双调四十一句,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张 先

参差竹吹断相思曲情不足西北高楼穷远目  忆苕溪寒影透清玉秋雁南飞速
○○● ○●○○● ○●● ○●○○○●●   ●○○ ○●●○● ○●○○●
菰草绿应下溪头沙上宿
○●● ○●○○○●●

·  此与冯词同,惟换头添一字,前后段第三句各添一字,仍照李白词体作三字句异。 

  又一体 双调三十七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毛 滂

夜夜仄韵夜了花开也连忙平韵指点银瓶索酒尝  明朝花落知多少换仄韵莫把残红扫
●●  ●●○○● ○○  ◎●○○●●○   ⊙○⊙●○○●   ◎●○○●
愁人换平韵一片花飞减却春
○○   ●●○○●●○

·  此词句读与冯词同,但冯词起句三字,此词两字,冯词全押仄韵,此词前后第三、四句,偷用平声,虽同本李词,亦自成一体耳。 毛词别首,前段第四句“先借春光与酒家”,先字平声;换头句“夜寒我醉谁扶我”,夜字、我字俱仄声;第二句“应抱瑶琴卧”,应字平声,余平仄悉同。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一叠韵         贺 铸

晓朦胧前溪百鸟啼匆匆啼匆匆凌波人去拜月楼空  去年今日东门东鲜妆辉影
◎○○ ⊙○◎●⊙○○ ⊙○○ ⊙○⊙● ◎●○○   ◎○⊙●⊙○○ ⊙○⊙●
桃花红桃花红吹开吹落一任东风
○○○ ○○○ ⊙○⊙● ◎●○○

·  此调押平韵,以此词务正体,若秦词之多口号四句,颜词之减去叠句,皆变格也。 前段起句,程垓词“青门深”,青字平声;后段起句,贺词别首“粉娥采叶共亲蚕”,共字仄声;第二句,孙道绚词“画眉楼上愁登临”,画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秦词、颜词。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一叠韵         秦 观

·帝城东畔富韶华,满路飘香烂彩霞。多少风流年少客,马蹄踏遍曲江花。 

曲江花宜春十里锦云遮锦云遮水边院落山下人家  茸茸细草承香车金鞍玉勒
●○○ ○○●●●○○ ●○○ ●○●● ○●○○   ○○●●○○○ ○○●●
争年华争年华酒楼青斾歌板红牙
○○○ ○○○ ●○○● ○●○○

·   此即贺词体,惟词前多口号四句异。 

  又一体 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颜 奎

水云幽怕黄霜竹生新愁如今何处倚月明楼   龙吟杳杳天悠悠腾蛟起舞鸣箜篌
●○○ ●○○●○○○ ○○○● ●●○○    ○○●●○○○ ○○●●○○○
听吹短气江上无秋
○○●● ○●○○

·  此词见元《天下同文录》,亦贺词体,惟前后段各减两叠句异。倪瓒仄韵词,正与此同。

  

猜你喜欢
  提要·郑方坤
  窥词管见·李渔
  第二十九出 擒王·李渔
  第四十二章 上游天界·屠隆
  第一折·杨景贤
  五集卷八十三·乾隆
  三集卷四十五·乾隆
  巻六·胡震亨
  唐诗镜卷二十八·陆时雍
  卷十一·王琦
  卷四百六十二·陈廷敬
  卷七百六十三·佚名
  御选明诗卷八十四·康熙
  卷十·贾岛
  原序·岳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今滑稽联话六·范左青

    《坚瓠集》载古名人幼时巧对多则,皆奇妙难能,不可有二。何古人之幼慧耶,抑好事者之伪托与?姑选录之。一云:杨文忠公庭和七岁时,父月夜宴客,一客云“有三更矣”,一客云“半夜矣”,一客云“五更有一半

  • 卷九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九十七沈佺期陪幸韦嗣立山庄台阶好赤松别业对青峯?室承三顾花源接九重虹【一作龙】旗萦秀木凤辇拂疎筇迳直【一作狭】千官拥溪长万骑容水堂开禹膳山阁献尧锺皇监清居远天文睿奨浓岩泉他夕【

  • 武皇纪下·薛居正

    景福元年正月,镇州王镕恃燕人之援,率兵十余万攻邢州之尧山。武皇遣李存信将兵应援,李存孝素与存信不协,递相猜贰,留兵不进。武皇又遣李嗣勋、李存审将兵援之,大破燕、赵之众,斩首三万,收其军实。三月,武皇进军渡滹沱,攻栾城,下鼓

  • ●海东逸史卷七·佚名

    列传四王之仁字囗囗(原阙),直隶保定人;官吴淞总兵,迁浙江定海总兵。在定海已纳款,得贝勒令,仍旧任。鄞之故太仆谢三宾者,家富耦国。方西行,见贝勒归,害钱肃乐等所为,乃贻书之仁,谓「潝潝訿訿,出自庸妄六狂生,而一稺绅和之。将军以所

  • 寿王石重繩传·薛居正

    寿王石重繧,字宏理,是高祖的第三个儿子。小时候就很聪慧,喜好儒家经典,也精通兵法。高祖一向就很喜欢他,到登上皇位,把他从北京皇城使提升为左骁卫大将军。高祖驾临浚郊,加官检校司空,暂任东都留守。不久,邺都范延光反叛,朝廷派

  • 第三十六章 传统政治复兴下之君主独裁(上)【明代兴亡】·钱穆

    除却汉高祖,中国史上由平民直起为天子的,只有明太祖。【元末群雄,如河南韩山童、韩林儿,乃白莲教师。湖广徐寿辉,为贩布者,其部将陈友谅,乃渔父。江苏张士诚,为运盐舟人。浙江方国珍,乃贩盐者。安徽郭子兴,则卖卜者之子

  • 祸虚篇第二十一·王充

    世谓受福佑者,既以为行善所致;又谓被祸害者,为恶所得。以为有沉恶伏过,天地罚之,鬼神报之。天地所罚,小大犹发;鬼神所报,远近犹至。传曰:“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吊之,哭。子夏曰:‘天乎!予之无罪也!’曾子怒曰:‘商,汝何无罪也?吾与

  • 墨子閒詁卷一·孙诒让

    親士第一

  • 经济文衡续集卷二十一·佚名

    宋 滕珙 撰陵议类谓宜择吉土以安神穴是年绍兴甲寅夏六月孝宗皇帝升遐冬十月赵彦逾按视山陵以为土肉浅薄孙逢吉覆按亦乞别求吉兆有防集议遂上此奏此篇专乞别求吉土以奉衣冠之藏右臣窃惟至尊寿皇圣帝圣徳神功覆冒寰宇

  • 第七章 6·辜鸿铭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辜讲孔子对学生说:“探索智慧,紧抓信仰,过道德高尚的生活,追求文雅的艺术,从而享受人生的乐趣。”

  • 卷十六·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十六     宋 卫湜 撰鲁人有朝祥而莫歌者子路笑之夫子曰由尔责於人终无已夫三年之丧亦已久矣夫子路出夫子曰又多乎哉踰月则其善也郑氏曰子路笑其为乐

  • 卷三·张廷玉

    <經部,春秋類,欽定春秋傳說彙纂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三【乙桓王丑四年】七年【齊僖十五年晉哀二年曲沃武公稱元年衛宣三年蔡宣三十四年鄭莊二十八年曹桓四十一年陳桓二十九年?武三十五年宋殤四年秦文五十年

  • 田子附录·田骈

    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田子二十五篇。名骈,齐人,游稷下,号天口骈。(《汉书.艺文志》)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趣物而不两,不顾于虑,不谋于知,于物无择,与之俱往,古之道术

  • 第九十九章 即位祝事等·佚名

    最胜而有德此之主(西利奇奢耶罗奢西哈)之殁,其义弟王,彼巧导人民,得[妙]容福运,乐照全楞伽洲,最胜之瑞德,柔软之王乃胜王。(一)由正觉之般涅槃至二千二百九十年,乐[此]楞伽洲,其时因大王之灭殁,人民沈忧,喜楞伽洲之利益此人民之主慰拊之

  • 黑鞑事略·彭大雅

    类似于蒙古民族志的游记。宋代彭大雅于1236年后撰写,其同时代人徐霆作疏。书中对当时蒙古地区的气候、水草、牲畜、住居、饮食、盐政、狩猎以及蒙古人的语言文字、风俗礼节、择日行事、占卜禁忌、税务交通、奖赏惩罚

  • 凡物流形·佚名

    《凡物流形》是1994年发现的战国道家古佚书,是上博简中的一部重要著作,由曹锦炎整理,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甲本第三简背有“(凡)勿(物)流型(形)”四字,故名。《凡物流形》大概作为早期黄老著作,在继承战国南方道家著作《太一生水》所

  • 机警·王文禄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一卷。明王文禄撰。 《千顷堂书目》编入子部小说类, 今存有《百陵学山》本、《续说郛》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卷首有撰者自题曰: “予生也朴窒,见事每迟。阅书史中应变神速转败为功者,录以开予心

  • 小西天·张恨水

    《小西天》1934年8月21日—1936年3月25日,连载于上海《申报》副刊《春秋》,小说以30年代西安大旅社“小西天”为背景,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各阶层人士,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西北风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