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北郊配位尊西向议

一卷。清毛奇龄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太常寺卿徐元珙上奏说,当时流行的祀典,已将北郊改为北向,而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顺治之祖的配位,仍然首东次西,与南郊相同,有改向之必要。那时,毛奇龄任检讨之职,故写此书。毛根据汇集我国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礼记》所载,考辨汉代以来诸朝之礼仪制度,援引博赡,论证精核,《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言其为“宋明以来议礼之家”中“要为特出”者,为研究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及文物制度之重要参考。有西河合集本,艺海珠尘本及 《四库全书》 本。

《北郊配位尊西向议》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北郊配位尊西向议

猜你喜欢
  资治通鉴·司马光
  书湖州庄氏史狱·翁广平
  明太宗实录·杨士奇
  丘隅意见·乔世宁
  戊壬录·宋玉卿
  杜工部诗年谱·鲁訔
  江苏省通志稿文化志·缪荃孙
  清德宗实录选辑·佚名
  郑氏史料三编·佚名
  弘光实录钞·佚名
  历年记·姚廷遴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佚名
  台湾南部碑文集成·佚名
  枣林杂俎·谈迁
  大金集礼·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十·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六十文学读书赋          【晋】束 晳耽道先生澹泊闲居澡练精神呼吸清虚抗志云表戢形陋庐垂帷帐以隐几被纨素而读书抑扬嘈囋或疾或徐优游蕴借亦卷亦舒颂卷耳则忠臣喜咏蓼莪则孝

  • 卷六·常璩

      刘先主志   先主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后也。胜子贞,元朔二年封涿郡陆成侯,因家焉。祖父雄,察孝廉,为东郡范令。父弘,早亡。   先主幼孤,与母贩履织席自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馀,遥望童童

  • 卷四户政·郑观应

    税则自道光二十二年火开海禁,与各国立约通商,洋人各货进口纳税后,即准由华商贩运各地,过关只按估价,每百两加税不得过于五两。维时,当事不知中国税额轻于各国四五倍或七八倍,故立约甚轻也。适后天下多事,始创榷货抽厘之制,藉资

  • 杜希全传·欧阳修

    杜希全是京兆醴泉县人。任郭子仪部下裨将,积累功劳官至朔方节度使。军令严整,士兵都怕他的威严。皇帝流亡奉天,杜希全与..坊节度使李建徽、盐州刺史戴休颜、夏州刺史时常春带兵奔赴国难,在漠谷宿营,被叛军半路拦击,登上高山

  • 孙兴祖传·张廷玉

    孙兴祖,濠州人。跟从太祖渡江,累积功劳担任都先锋。攻打龙江,晋升为统军元帅。攻破瑞昌八阵营,提升为天策卫指挥使。兴祖沉毅而有谋略,大将军徐达十分欣赏他。攻克泰州,因徐达的请求,命他镇守海陵。海陵是张士诚的部队入淮的

  • 卷第十·朱熹

    二先生语十洛阳议论苏 季明录子厚谓程卿:「夙兴干事,良由人气请则勤,闲不得。」正叔谓:「不可,若此,则是专为气所使。」子厚谓:「此则自然也。」伯淳言:「虽自然,且欲凡事皆不恤以恬养则好。」子厚谓:「此则在学者也。」伯淳谓

  • 提要·章世纯

    【臣】等谨案四书留书六卷明章世纯撰世纯字大力临川人天啓辛酉举人官至栁州府知府是编説四书者六卷又内集一卷乃所着子书散集一卷乃所作笔记明史艺文志总题曰留书入之儒家类中然説四书六卷之前有天啓丁卯世纯自序后有

  • 卷九十·山井鼎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九十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三十八襄公二十七年考异足利本经冬十有二月乙夘朔日有食之夘作亥永懐堂同传乌余以其众出谨按宋板正嘉脱

  • 征集大林寺四十八愿文启·太虚

    昔有远公,晋代高僧,匡庐遁迹,肇兴东林,殿曰神运,猛虎司阍,不拜王者,厥论宏深。卢桓虽横,犹仰高风,一时大法,如日初东!首创莲社,念佛为宗,刘、陶、宗、雷,景然相从。嗣是以来,代有高贤,追怀芳躅,辉映后先,永明、云栖,流风来迁,讫今末法,二千

  • 第十七卷·佚名

    根本莲华顶陀罗尼真言品第三十尔时执金刚秘密主菩萨摩诃萨。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今惟忖。观世音菩萨摩诃萨。说此不空罥索心王陀罗尼真言广大解脱莲花坛印三昧耶。极为甚深广大无量。难解难入难得成就。观是法中。

  • 瑜伽论记卷第十八(之上)(论本第六十四至六十六)·遁伦

    释遁伦集撰论本第六十四大段第七决择闻慧地。文有一卷。于中初结前生后。次正辨后结释不现。就正辨中文分有五。一解归依。二解沙门婆罗门别。三解三求。四解内明。五杂决择闻慧地义有十四句。初中有三。初明五处观察

  • 卷第二(初诵之二)·佚名

    十诵律卷第二(初诵之二)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明四波罗夷法之二佛在跋耆国跋求摩河上。是时佛语诸比丘。修习不净观得大果大利。诸比丘作是念。世尊教我等。修习不净观得大果大利。我等当勤修习。诸比丘作是念已。

  • 卷第九十二·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九十二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六世随录钱塘接待法钟觉禅师上堂。觉自半塘一棹。过五龙桥外。路次拾得三万六千顷大。一个白银

  • 卷十六·聂先

    续指月录卷十六六祖下三十二世临济宗北京柳巷月心笑岩德宝禅师金台之世族也。父吴门。母丁氏。早失恃怙。弱冠偶之讲席。听华严大疏。至十地品云。世尊因中。曾作金转轮王。时有乞者。来化国城妻子。头目手足。内外布

  • 卷第九·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九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法语上 示本照上座 本来成佛。因甚自取沉沦。本有家珍。何故抛却外走。祇为一念生迷。致使百非俱集。由是甘受波咤。不能自出。正如人在梦中。受大苦恼。摆脱不得。若道是

  • 兰亭考·桑世昌

    十二卷。宋桑世昌撰。桑世昌,南宋时人。陆游的外甥。淮海人,世居天台山。此书系考证晋王羲之所作《兰亭序》书帖。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所载,《兰亭考》原名《兰亭博议》,共十五卷。刊行时经高似孙删改,存十二卷

  • 好逑传·佚名

    又名《侠义风月传》。长篇小说。清佚名撰。四卷十八回。原题“名教中人编次,游方外客批评。”书叙铁中玉和水冰心的爱情婚姻故事。铁中玉乃御史铁英之子,才貌出众,又有侠义,人有缓急相求必慨然周济。水冰心乃兵部侍郎水居

  • 四人出现世间经·佚名

    全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内容叙述佛陀为波斯匿王说明世间之先丑后妙、先妙后丑、先丑后丑、先妙后妙等四种人形成之前因后果。本经为增一阿含四意断品内一小经之别译单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