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

   夫诗人造极之旨,必在神诣。得之者妙无二门,失之者邈若千里,岂名言之所知乎?故工之愈精,鉴之愈寡,此古人所以长太息也。若非通识四面之手,皆有好丹 非素之失僻,况异于此乎?今所撰《诗式》,列为等第,五门互显,风韵铿锵。使偏嗜者归于正气,功浅者企而可及,则天下无遗才矣。时在吴兴西山,殊少诗集, 古今敏手,不无阙遗。俟乎博求,续更编次,冀览之者悉此意焉。

  复古通变体所谓通于变也。

  评曰:作者须知复、变之道。反古曰复,不 滞曰变。若惟复不变,则陷于相似之格,其状如驽骥同厩,非造父不能辨。能知复、变之手,亦诗人之造父也。以此相似一类,置于古集之中,能使弱手视之眩目, 何异宋人以燕石为玉璞[286],岂知周客嚧?而笑哉?又复、变二门,复忌太过,诗人呼为膏肓之疾,安可治也?如释氏顿教,学者有沈性之失,殊不知性起之 法,万象皆真。夫变若造微,不忌太过;苟不失正,亦何咎哉!如陈子昂复多而变少,沈、宋复少而变多。今代作者,不能尽举。吾始知复、变之道,岂惟文章乎? 在儒为权,在文为变,在道为方便。后辈若乏天机,强效复古,反令思扰神沮。何则?夫不工剑术,而欲弹抚干将、大阿之铗,必有伤手之患,宜其诫之哉!

  有事无事情格俱下第五格情格俱下可知。

  宋孝武帝《客行乐》:‘有使数寄书,无信心相忆。莫作瓶落井,一去无消息。'

  古断句:‘南山有桂树,上有双鸳鸯。千年长交颈,欢爱不相忘。'又:‘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又:‘遥遥天无柱[287],漂漂萍无根。单身如萤火,持底报君恩?'

  《钱塘苏小小歌》:‘我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吴兴妖神《赠谢府君览》[288]:‘玉钗空中堕,金钿行色歇。独泣咏春风,长夜孤明月。'

  范静妻《映水曲》:‘轻鬓学浮云,双蛾拟初月。水澄整落钗,萍开理垂发[289]。'

  梁皇太子《还城南作》:‘暂别两成疑,开帘生旧忆。都如未有情,更似新相识。'

  沈约《襄阳白铜鞮歌》:‘分手桃花岸,送别岘山头。若欲寄音信,汉水向东流。'

  又《望秋月》:‘桂宫袅袅落桂枝,庭寒凄凄生白露。上林晚风飒飒鸣,雁门早鸿离离度。'

  何逊《七夕》:‘来欢暂巧笑,还恨已啼妆。'‘别离不得语,河汉渐朝阳。'

  又《嘲刘郎中》:‘姹女褰帷出,蹀躞初下床。雀钗横晓鬓,蛾眉艳宿妆。'

  又《咏雪》:‘凝阶夜似月,拂树晓疑春。萧散忽如尽,徘徊已复新。'

  徐陵《紫骝马》:‘玉蹬绣缠鬉,金鞍锦覆?。风轻尘未起,草浅埒犹空。'

  刘孝绰《百舌鸟》:‘孤鸣寔难对,百啭似群吟。'

  刘缓《咏翦花》:‘春生人意里,花发翦刀中。有叶堪承露,无香可逐风。'

  庾肩吾《春夜应令》[290]:‘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水光悬荡壁,山翠下添流。'

  戴暠《从军行》:‘阴山日不暮,长城风自凄。'

  张正见《度关山》:‘马倦时衔草,人疲数望城。'

  孔琼《赋得名都一何绮》:‘黄金络腰褭,莲花装辘轳。'

  僧惠标《咏水》:‘风潭如拂镜,山溜似鸣琴。'

  张正见《夜闻砧》:‘谁知织妇恨,寄入捣衣声。'

  洪偃法师《山亭野望》:‘松高枝影细,山尽鸟声稀。'‘空谷无人住,扳桂独依依。'

  王褒《度河北》:‘朔风吹木叶,还似洞庭秋。'

  陆季览《咏桐》:‘摇落依空井,生死若为心。不辞先入爨,惟恨少知音[291]。'

  岑德润《咏灰》:‘建章煨烬末,昆明劫烧余。'‘欲然愁狱吏,弃道畏刑书。'又:‘未得逢强阵,轻举欲焉知。'

  李百药《春眺》:‘疲痾荷拙患,沦踬合幽贞。栖息在何处,邱中鸣素琴。'

  魏彦深《寒宵伤叹》:‘白发非春草,何意逐年生。'

  江总《贻孔中丞》:‘忘怀静躁间,自觉风尘远。'

  宋之问《在荆州重赴岭南》:‘梦泽三秋日,苍梧一片云。还将鹡鸰羽,重入鹧鸪群。'

  薛曜《送道士入天台》:‘洛阳陌上多离别,蓬莱山下足波澜。碧海桑田何处在?笙歌一听一遥看。'

  王泠然《咏八阵图送皇甫冉》:‘陈兵剑阁山将动,饮马珠江水不流。'

  卢照邻《相如琴台》[292]:‘云疑作赋客,花影听琴人。'

  张说《释奠》:‘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

  孟浩然《九日同诸公登岘山》:‘献寿先浮菊,寻幽或藉兰[293]。烟虹铺藻翰,松竹挂衣冠。'又:‘叔子神如在,山公兴欲阑。'

  上官仪《从驾闾山马上》:‘桂香尘处灭,练影月前空。定惑由关吏,徒嗟塞上翁。'

  许圉师《咏牛应制》:‘逸足还同骥,奇毛自偶麟。欲知花迹远,云影入天津。'

  陈述《咏美人照镜》:‘插花枝共动,含笑靥俱生[294]。衫分两处彩[295],钏响一边声。就中还妒影,恐夺可怜名。'

  张文恭《佳人照镜》:‘倦采蘼芜叶,贪怜照胆明。两边俱拭泪,一处有啼声。'

  裴延《咏翦花》:‘花寒未聚蝶,色艳且惊人。悬知陌上柳,应妒手中春。'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96]:‘遮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康怡《述怀》:‘万事皆零落,平生不可思。惟余酒中趣,不减少年时。'

  陈子昂《题徐著作壁》:‘白云苍梧来,氛氲万里色。闻君太平代,栖泊灵台侧。'

  李峤《送别》:‘白云度汾水,黄河绕晋关。'

  褚亮《赠杜侍御》:‘神羊既不触,夕鸟欲依人。'

  袁晖《长门怨》:‘愁眠罗帐晓,泣望金闺暮。独有梦中魂,犹言意如故。'

  沈如筠《闺怨》:‘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又:‘陇底嗟长别,流襟一动君。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郑愔《哭郎著作》:‘诗礼康成学,文章贾谊才。巳年人得梦,庚日鸟为灾。'

  沈千运《古歌》:‘北邙不种田,但种松与柏[297]。松柏未生处,留待市朝客。'

  孟云卿《古挽歌》:‘北邙路非远,此别终天地。临穴频抚棺,至哀反无泪。'

  包融《送别》:‘春梦随我心,悠扬逐居去。'

  沈千运《汝坟示弟妹》:‘近世多夭伤[298],喜见鬓发白。'

  钱起《送王谏议之东京》:‘暮天双阙静,秋月九门空。且喜成周地,诗人播国风。'

  又《题玉山村叟屋壁》[299]:‘一径入溪色,数峰连竹阴。藏虹辞晚日,惊隼落残禽。'

  又《和李舍人温泉宫扈从》:‘雪霁山门迎瑞日,云开水殿候飞龙。轻寒不入宫中树,佳气常薰仗外峰。'

  又《送王相公使范阳》:‘受脤仍调鼎,为霖更洗兵。幕开丞相阁,旗总贰师营。'‘去镇关河静,归看日月明。'

  又《忆山中旧游》:‘树深云不散,溪静鹭忘飞。更忆东岩趣,残阳破翠微。'

  皇甫冉《和袁郎中破贼后经剡上太尉》:‘节比全疏勒,功当雪会稽。旌旗回剡岭,士马跃灵溪。'

  又《送王司直》:‘人心胜潮水,相送过浔阳。'

  又《游法华寺》:‘群峰争彩翠,百谷会风烟。'

  又《送权五兄弟》:‘淮海风涛起,江关幽思长[300]。同悲鹊绕树,独作雁随阳。山暝云和雪,汀寒月照霜。'

  又《寄李补阙》:‘微官同侍苍龙阙,直谏偏推白马生。'

  又《送王相公使范阳》:‘遮虏关山静,防秋鼓角雄。'

  严维《九日宴相里使君江亭》:‘渔浦浪花摇素壁,西陵树色入秋窗。'

  又《夏日送皇甫拾遗归朝》:‘三伏轩车动,尧心急谏官。名通内籍贵,立近御冰寒。'

  又《献岁喜皇甫侍御至》:‘湖上新正见故人,羹藜饭稻当羞贫。明朝别后门还掩,修竹千竿一老身。'

  又《和皇甫大夫夏日游法华寺》:‘初地华严会,王家少长行。到宫龙节驻[301],礼塔雁行成。'

  又《张侍御孩子三月》:‘五毛惊凤彩,千里象骢威。'

  张南史《送李使君贬柳州》:‘竹符辞汉守,桂酒奠湘君。'

  李嘉祐《少年行》:‘白马撼金珂,纷纷侍从多。身居骠骑幕,家住滹沱河。'

  又《自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寄舍弟》:‘南浦菰蒋覆白苹,东吴黎庶逐黄巾。野棠自发空流水,江燕初归不见人。'

  薛业《客舍寄柳博士》:‘去年燕巢主人屋,今年花发路傍枝。年年为客不归去,旧国存亡那得知。'

  徐凝《京都还汴口作》:‘乱后见淮水,归心忽超遥。'

  又《观竞渡》:‘乍疑鲸喷浪,忽似鹢凌风。呀呷汀洲动,喧阗里巷空。'

  朱长文《宿僧房》:‘夜静忽知身似梦[302],更闻寒雨洒芭蕉。'

  杨衡《答崔钱二补阙》:‘贤人处霄汉,荒泽自耕耘。'又:‘陇首降时雨,雷声出夏云。'

  杨凌:‘南国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

  郑昈《落花》[303]:‘早春见花枝,朝朝恨发迟。又看花落尽,却忆未开时。以此方人世,弥令感盛衰。始知山简达,频向习家池。'

  李嘉祐《江上曲》:‘可怜应是阳台女,对坐鸬鹚娇不语。掩面羞看北地人,回身忽作空中雨。'

  立意总评

   评曰:前无古人,独生我思。驱江、鲍、何、柳为后辈,于其间或偶然中者,岂非神会而得也?其例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 寒。'又:‘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临河濯长缨,念别怅悠悠[304]。'‘画作秦王女,乘鸾向烟雾。'鲍照[305]:‘剉檗染黄丝,棼 乱不可治。'吴均[306]:‘鹓雏若上天,寄声向明月。'又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又:‘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 乡。念君久不归,濡迹滞江湘。'柳恽:‘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洞庭送归客,潇湘逢故人'之例是也。诗人意立变化,无有倚傍,得之者悬解其间。若论降 格,更须评之。如潘岳《悼亡诗》:‘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思之极也。虽有依倚,吾无恨焉。如‘明月入绮窗,仿佛想蕙质',斯不及矣[307]。

  -------------------

猜你喜欢
  卷八百六十·彭定求
  卷四百一十三·彭定求
  卷二百一十三·彭定求
  卷二·刘克庄
  第十五出 偕亡·李渔
  ◆弋阳山樵李瓒(戈阳山樵稿)·顾嗣立
  第十七回 郦状元假偕伉俪·陈端生
  第十五回 约赴红灯主仆用计·佚名
  第二折·郑光祖
  卷一百九十·徐世昌
  三集卷二·乾隆
  提要·蒲积中
  卷二十二·方回
  卷八·范成大
  长离阁集一卷·王采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三·丁绍仪

    ○词综讹脱自竹太史词综出而各选皆废,各家选词亦未有善於词综者。惜彼时宋元善本书匿而未出,仅见毛氏所刻与世俗流传刊钞各本,每有错脱,梓时又多帝虎之讹,均未校改。如苏东坡醉翁操云:“琅然清圆。”夏均父减字

  • 卷101 ·佚名

    高似孙 九怀 浙水府 越山兮青青,江波兮喷薄。 万里兮长风,引惊澜兮去之。 夫君兮以渊为期,水何为兮劳苦。 越山兮升云,江水兮未平。 举酒兮讯君,将与余兮心倾。 若有人兮飐云旗,舞神鱼兮踏文

  • 列传第二十三 高祖三王·姚思廉

    斑祖八男:丁斌嫔生昭明太子统,太宗简文皇帝,庐陵威王续;阮修容生世祖孝元皇帝;吴淑媛生豫章王综;董淑仪生南康简王绩;丁充华生邵陵携王纶;葛修容生武陵王纪。综及纪别有传。南康简王绩,字世谨,高祖第四子。天监八年,封南康郡王,邑

  • 第四十七回 河北盗横行畿辅 山东贼毕命狼山·蔡东藩

      却说刘瑾等伏罪遭诛,张永以下,相率受赏,永兄富得封泰安伯,弟容得封安定伯,魏彬弟英,得封镇安伯,马永成弟山,得封平涼伯,谷大用弟大玘,得封永清伯,均给诰券世袭。张永等出了气力,可惜都给与兄弟。张永等身为太监,虽例难封爵,究

  • 资治通鉴后编巻五十七·徐乾学

    宋纪五十七【起旃防作噩三月尽柔兆阉茂十二月凡一年有十月】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徳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庆厯五年三月戊午御迩英阁讲诗匪风篇曰谁能烹鱼溉之釜鬵帝曰老子谓治大国若烹小鲜义与此同否丁度对曰烹鱼烦则碎

  • 三○二 江苏巡抚萨载奏查办《喜逢春传奇》并委员解送现缴违碍书籍板片折·佚名

    三○二 江苏巡抚萨载奏查办《喜逢春传奇》并委员解送现缴违碍书籍板片折乾隆四十年十一月初三日江苏巡抚臣萨载谨奏,为遵旨率属查办并再陈现缴违碍书籍,仰祈圣鉴事。本年闰十月二十七日,接准督臣高晋札会内开,准大学士舒

  • 金佗稡编卷十三·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十三宋 岳珂 撰家集四奏议中辞镇南军承宣使第三奏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神武副军都统制臣岳飞状奏臣今月十五日准枢密院劄子奉圣旨除臣正任承宣使充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臣已两具辞免伏蒙圣慈降

  • 卷四十七 班梁列传第三十七·范晔

    (班超、班勇、梁慬)◆班超传,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县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他为人有大志,不拘小节。可是他孝顺恭谨,居家操持勤苦,不以劳苦受辱为耻。他广阅书传,很有口才。永平五年(63),他的哥哥班固被征召任校书郎,班超和

  • 张普惠传·魏收

    张普惠,字洪赈,本是常山九门人。他身高八尺,容貌魁伟。父亲张晔,本是齐州中水县的县令,张普惠随父亲到中水县,在齐州接受学业熏陶,他专心研读远古的经典,勤奋不止,等他返回故乡,到程玄处听讲学习,精通《三礼》,兼好《春秋》,对百家

  • 卷六 礼乐篇·王通

    子曰:“吾于礼乐,正失而已。如其制作,以俟明哲,必也崇贵乎?”贾琼、薛收曰:“道不行,如之何?”子曰:“父母安之,兄弟爱之,朋友信之。施于有政,道亦行矣,奚谓不行?”子谓:“任、薛、王、刘、崔、卢之昏,非古也,何以视谱?”文中子曰:“帝之

  • 提要·赵顺孙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八四书纂疏       四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四书纂疏二十八卷宋赵顺孙撰顺孙字格庵括苍人其父雷尝师事朱子门人滕璘故顺孙之学一本于朱子是书备引朱子之说以畅章句集注之旨所旁引者

  • 卷十·赵汸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属辞卷十      元 赵汸 撰变文以示义第三变文之义有三一曰变文以示义春秋虽有笔有削而所书者皆从主人之辞然或有文同而事异者有事同而文异者其与夺无章而是非不着则非唯不足以尽事变而反足以

  • 衡岳泉禅师·惠洪

    禅师名谷泉。泉南人也。少聪敏。性耐垢污。大言不逊。流俗憎之。去为沙门。拨置戒律。任心而行。眼盖衲子。所至丛林。辄删去。泉不以介意。造汾阳。谒昭禅师。昭奇之。密受记莂。南归放浪湘中。闻慈明住道吾。往省觐

  • 四十二章经序·佚名

    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掌诸路头陀教特赐圆通玄悟大禅师头陀僧溥光奉敕撰  伏闻无上法王。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世间随机接物。演河沙妙义。设无量行门。运神通四十九年。度众生百千万亿。将般涅槃嘱累国王大臣。宣扬正

  • 佛遗教经解·智旭

    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述归命常住大悲尊 应病与药权实法 亦礼天亲造论主 为顺初机重解释述曰。天亲菩萨。以七分建立所修行法。释此经义。推征精密。开诱殷勤。万古以下。无能更赞一辞。观其言曰。为彼诸菩萨。令知方便

  • 武林旧事·周密

    风土类笔记。十卷。宋末元初周密撰。约成书于元朝初年。武林是古杭州的别称。本书仿照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的体例,全书分立七十一目,记录了南宋王朝湖山歌舞,靡丽纷华的景象。书中既有皇宫庆寿、郊祭、大赦、圣节、公主

  • 东里子论印·冯泌

    印学论著。清冯泌著。冯泌, 字仁可, 号东里子, 里籍和事迹不详。为秦爨公弟子。此文附于秦氏 《印指》 后。所言 “今为学者计, 不贵执古人之成规, 而第当审时代为因革。夫古印朴, 今印华; 古印圆劲, 今印方板; 古印

  •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佚名

    十卷,唐义净译。揭受戒说戒忏悔等诸种所关之一一羯磨法者。其事数多,故曰百。就其事为一一之羯磨别,故曰一。梵EkaśataKa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