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佗稡编卷二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金佗稡编卷二十六

宋 岳珂 撰

天定録序

皇上再见圜丘之嗣岁珂吁天之书始成浮九江自春徂夏以四月哉生明抵行在所乃斋袚治晋牍越四日庚子再拜北阙下奉书付登闻匦吏以入又八日戊申诏出下两省俾给事黄门紫微郎左右记注杂议五月辛未诏中书门下以大父襃嘉之典未称俾相吉壤裂而王之佥以大父尝莅军于鄂实庙食其地且至今民思遗爱於封为宜乃以鄂为请癸未制可六月庚戌两省议始上遂以珂奏篇付史馆八月辛丑宰掾列珂所辨伯父云部曲张宪同时之诬请加旌异复诏进赠一等越明年珂归自日边抗尘南徐军庾乃因朱墨余暇发故箧得所上诸书表及庙堂施行次第恩诏先後凡啓谢公牍之属厘为三卷即摭为録以天定名复即其意而为之叙曰呜呼事有屈於一时而伸於万世暧昧於六七十年之久而昭明暴白於不崇朝之顷是非人力之所及也天实为之传曰人衆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信斯言也则天之与人固迭胜而迭负而羣逞其私虽天亦不能违之矣是不然昔苏文忠公曰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而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而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方绍兴间奇谤中起大臣称制专决狼戾虎耽劘牙摇须搏猎公议之士如?狐兔而位中司者首能为公议一立赤帜大而公族之长枢筦之臣与夫微而丞郎亦有大声疾呼以助明其寃者往往窜徙系道然登闻匦鼓犹日以寃状闻以布衣而抗卿相甘蹈大戮而公议之喙卒不得而钳也不宁惟是其在当时城狐负恃是非曲直变乱错迕虽糅五常反四极安之而不顾而莫须有三字吾犹知其胷中有隐然不可诬者存是人心之天未始不定顾何竢於六七十年之久彼虽能以其私胜乎天而不能以其私胜乎心则亦同乎素定而已矣而珂顾犹以是名其编者盖以天理之在人虽胜也而未始有负虽定也而未始有变即人心之天以合天理之天则名编之意盖在此而不在彼也呜呼千百世而下有能哀大父之忠而欲知圣朝追褒之始末即是録也不直为覆瓿而所以名之意尚庶几其有考云开禧元年十二月癸丑朔承奉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岳珂序

天定録上

进高宗皇帝御劄石刻表

臣珂言臣父先臣霖累凖国史实録院牒取索臣大父先臣飞所被受高宗皇帝御劄手诏照用臣父先臣霖已具申本院乞候编次成日申缴臣昨又凖江州牒备凖本院牒取索臣已於嘉泰三年十一月内刻石缘臣所刻未经进御谨诣登闻检院缴进者先臣衔枉既湔雪於公朝圣主赐书尚宝藏於私室辄羾翠珉之勒仰尘丹扆之观臣珂诚惶诚惧顿首顿首伏念臣大父先臣飞早以朴忠夙逢明圣上奉指踪之略粗殚御侮之劳匹马北方契定谋於谈笑之顷六龙南渡倚折冲於纷扰之余恭仗圣威克成微绩雷霆奋击天驱草窃之羣云汉昭囘日拜芝封之赐或称其智谋而谓非他比或付之号令而俾如亲行便宜悉许於外施进止不从於中御恢复之请辅朕委寄尤隆忠义之气通神褒嘉备见以至病目而护医疗治苦嗽而为国勉行爱切体肤视犹手足爰获珍藏之秘有踰衮赠之荣无何谗起於樊蝇所恨疑成於市虎以天宠为滥予以奎画为污藏搜自故家束之左帑鸾翔凤翥掩迹云霄蜗缘蠧生韬光箧衍逮臣父擢登於匠监辱孝皇轸记於【阙】门奏双阙之书亲聆天语拜【阙】行【阙】 复覩宸章谗诬若有待而明事实信无【阙】而显天其或者重矜一念之忠神实司之俾辨九泉之枉恭惟皇帝陛下安民以惠率祖攸行远取成王法具传於三圣近稽宣帝美复念於诸臣思尧有得於见墙嗟牧几形於拊髀伟惠陵之丽藻实昭代之宏规凡圣文睿笔之所存皆雄断庙谟之攸萃丁辰有幸既昔时授任之难乙夜进观或今日绍庭之助臣幼不逮事长无踰人念臣父奉命以驱驰几无宁岁致帝画藏家之积久讫未镌崖敢忘遗志之承以侈隆恩之赐摭之辨考抑可参稽呵护有严徒抱乌号之泣登藏是毖载光龙负之图其所刻臣大父赠太师諡武穆先臣飞被受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御劄手诏七十六轴厘为十卷谨随表上进以闻臣珂诚惶诚惧顿首顿首谨言

【贴黄】上表为缴进臣大父先臣飞所被受高宗皇帝御劄手诏石刻一十卷伏候勑旨事

进行实编年吁天辨诬表

臣珂言臣父先臣霖累准国史实録院牒取索臣大父先臣飞生平行实事迹照用臣父先臣霖尝具申本院乞候修纂成日申缴臣寻於嘉泰三年十一月内编撰成书缘臣所修未经进御谨诣登闻检院缴进者孤忠许国有死弗渝衆毁盈庭传疑未白抱寃衷而上愬恃公论之久存辄因没地之言敬剡吁天之奏臣珂诚惶诚惧顿首顿首伏念臣大父先臣飞逢时艰棘奋迹蒿莱顷因靖康初入干元帅府痛念中原之榛莽遂许先帝以驱驰忠愤所激则沥血以誓师甘苦必同则投醪而饷士东克全城於建业西恢六郡於襄阳封豕长蛇岂特磨牙之不敢屯蜂聚蚁俱令释甲以自归义声雷动以风驱精骑虹流而电扫星罗万幙一无攘臂之撄云合两河并奋揭竿之应玉帛指东都之会干戈溃北苑之屯王化复行官仪喜见边尘半洗彷徨汴水之黍苗佳气载新感慨安陵之枳栢共徯兵锋之破竹安知篑土之亏山近睇故都反袂读班师之诏纷来遗老停车辞遮道之留自睽卷席之机旋被登枢之命属边陲之乏帅暨【原阙】

【贴黄】上表为缴进臣大父先臣飞家集十卷伏候勅旨事

缴进奏状

承务郎新差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臣岳珂右臣珂辄沥血诚仰干天听退思僭越甘俟典刑伏念臣大父先臣飞际遇高宗皇帝依乘风云获附勲籍中更谗诬虽蒙朝廷昭雪録用然尚未经褒赠臣父先臣霖累准国史实録院牒取索所被受御札手诏及行迹事实着述文字重以流离之余故传散漫掇拾未备尝以命臣俾终其志臣不量窳陋涉笔五年刋集纂修粗明梗槩今来所刻被受高宗皇帝御扎手诏七十六轴厘为十卷所修大父先臣飞行实编年六卷吁天辨诬五卷通叙一卷并家集十卷已於嘉泰三年十一月刋修了毕窃缘臣上件文字未经进御谨各奉随进表一通囊封躬诣天庭上进伏望圣慈特赐睿览降付尚书省施行臣冒犯天威罪当万死谨録奏闻伏候勑旨

【贴黄】奏为臣缴进高宗皇帝御笔手诏石刻十卷并臣大父先臣飞家集十卷行实六卷吁天辨诬五卷通叙一卷并随进表三通伏候勑旨事上宰执第一书

四月某日承务郎新差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岳珂谨斋沐裁书再拜献于某官合下珂闻之古之所谓大臣者其事业足以格天其利泽足以及人前乎百年後乎百世皆足以蒙其深仁厚泽盖其大公至正以天下之心为心以天下之耳目为耳目无阿毁誉无私爱憎故夫与天子坐朝论道完泰而进见否而退是其职也如斯而已乎曰未也是足【原阙】

高庙之知冒万死一生之地内平剧盗外抗强敌不十年间位至三孤躐登枢筦可谓不世之遇矣惟其大志在於恢复中原义不少沮忤时相讲和之计重以同列异趋势位相轧而媒蘖旋生谗惎横出不置之死地不止也夫亦何罪而至於此极哉雨膏於春而行者疾其泞月昱於夜而盗者恶其明彼时相之心以为不如是则和不可成爵不可保耳是以蒙被污垢六七十年虽高庙神圣卒悟其奸赐之昭雪又以此意属于孝庙葬之以礼复之以官録用其子若孙宜若可以无遗憾矣而山林之史疑以传疑往往是非无据而黑白易位虽决黄流之奔猛不能以湔涤是故不无待乎其人恭惟某官以孔孟之学事尧舜之君云龙风虎之遇亶有光於中兴十数年来农扈屡丰边陲不竦日月五星安行於上百川河海顺流於下将天下之虫鳞羽介无一不被渗漉之泽矧惟国家之公卿将相乃独略之而有所未暇故士之立一名一节者不惟今日之在陶冶而後世亦将有赖焉不惟後世之在陶冶而前代又将有赖焉仲虺周公之所以辅其君者合下岂亦多逊珂是以冒昧譔述先祖行实六卷吁天辨诬五卷通叙一卷裒集高庙所赐御札石刻七十六轴家集十卷既以陈之乙览而以其副敬伏光范门下伏惟论道经邦之暇赐之采瞩而哀矜先祖之不辜从容入侍清闲之燕一借敷奏之余论俾九原之枉获伸则珂虽死不恨矣伏惟察其区区而恕其狂且僭焉不备

上侍从给舍台谏书

四月某日承务郎新差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岳珂谨斋沐裁书再拜献于某官合下珂闻事有抱一时之枉而不获伸者虽异日公议复明而事迹未核足以贻目睫之论苟有以伸之则不必其善之已出也不必其事之已属也今夫人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伸非疾痛害事也而见者谕其方闻者效其药非必其父兄子弟也非必其乡党僚友也虽涂之人亦然何则恶枉喜伸天下之同情人心之至理有不能遏者昔范文正公忤大臣而去国余襄公救之尹师鲁救之欧阳文忠公又救之不得其言则亦委而去此犹未也齐大夫崔子之不韪太史书之以死其弟嗣书之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之南史氏复执简以往夫黜陟死生之际人之所甚畏慕也而奋焉为之而无所顾避盖抱天下之屈者必将有以伸之不必其善之已出而事之已属固如此也珂尝读史传至是未尝不有感於先祖武穆之事盖其奋自单平以孤忠上结高庙之知冒万死一生内平羣盗外抗强敌不十年位至三孤躐登枢筦可谓不世之遇矣惟其大志在於恢复中原义不少屈忤大臣讲和之策重以同列异趋势位相轧而媒蘖旋生谗诬横出不置之死地不止也彼恶其轧已而动於附势者朋而翼之亦既若燎之不可向迩矣然而庙堂之同列棘寺之僚属上至天族下至布衣皆能诵言其寃而不畏斥逐一时之间亦可想见其事矣而蒙被污垢于今六七十年虽高庙神圣卒悟其事赐之昭雪又以此意属于孝庙葬之以礼复之以官録用其子若孙宜亦可以无遗憾矣然而山林之史其为传疑者未明也褒赠之典视其同功者犹歉也则夫抱天下之屈而有不获尽伸者珂是以冒昧一鸣于合下恭惟合下以直方之德高明之学宏远之器经纶之材出为时用一朝之国是一代之人物一世之公论皆司直於门下则先祖之所未伸者必将动心焉珂不揆谨譔述先祖行实六卷吁天辨诬五卷通叙一卷裒集高庙所赐御札石刻七十六轴家集十卷既以叩阍上彻乙览而以其副敬陈於执事伏惟论思献纳之暇赐之采瞩而哀矜先祖之不辜俾九原之屈获伸於明时则珂虽死不恨矣伏惟察其区区而恕其狂且僭焉不备四月初七日诣登闻检院缴进十五日降付尚书省十六日送中书门下後省看详

金佗稡编卷二十六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三·志第四十·柯劭忞
  庙学典礼卷六·佚名
  ●卷三·何圣生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佚名
  卷之七百九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二·佚名
  卷九十九·佚名
  七九 河南巡抚何煟奏续购获遗书二十二部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五十五·阿桂
  五六 监督二·周作人
  刘耈传·张廷玉
  后梁纪四 均王上乾化三年(癸酉、913)·司马光
  卷三十·佚名
  朱福仪·周诒春
  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孙舣·唐圭璋

      舣字济师。   菩萨蛮   落梅   一声羌管吹呜咽。玉溪夜半梅翻雪。江月正茫茫。断桥流水香。   含章春欲暮。落日千山雨。一点著枝酸。吴姬先齿寒。

  • 第九出 姻阻·李渔

    〖金菊对芙蓉〗(外上)介寿归来,河清无事,龙宫尽日高眠。(老旦上)念娇儿未返,心上悬悬。——大王,女儿住在东海宫中好几日了,也该差几个水卒,去接他回来。(外)我也正要如此,今日就差人过去。只是一件,女儿年已及笄,未曾替他

  • 卷八百八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八十一李瀚【唐末五代人】蒙求王戎简要裵楷清通孔明卧龙吕望非熊杨震关西丁寛易东谢安高洁王导公忠匡衡凿壁孙敬闭户郅都苍鹰甯成乳虎周嵩狼抗梁冀跋扈郗超髥参王珣短簿伏波标柱博望寻河

  • 列传第五十五 索虏·沈约

    索头虏姓托跋氏,其先汉将李陵后也。陵降匈奴,有数百千种,各立名号,索头亦其一也。晋初,索头种有部落数万家在云中。惠帝末,并州刺史东嬴公司马腾于晋阳为匈奴所围,索头单于猗驰遣军助腾。怀帝永嘉三年,驰弟卢率部落自云中入雁

  • 卷二一五 唐紀三十一·司马光

      起玄黓敦牂(壬午),盡強圉大淵獻(丁亥)十一月,凡五年有奇。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天寶元年(壬午,公元七四二年)   春,正月,丁未朔,上御勤政樓受朝賀,赦天下,改元。   壬子,分平盧別為節度,以安祿山為節度使。   是時,天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零四·杨仲良

      哲宗皇帝   张舜民罢言职   元祐二年四月甲辰,诏张舜民特罢监察御史,依前秘阁校理、权判登闻鼓院,仍令赴馆供职。先是,舜民言:『夏人政乱,权归梁氏已久。自秉常死,挟乾顺专横滋甚。去年虽数遣使入朝,然权臣争权,传闻多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五十九·徐乾学

    元纪七【起阏逢敦牂正月尽柔兆涒滩十二月凡三年】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至元三十一年春正月壬子朔帝不豫免朝贺 癸亥知枢宻院事巴延至自军中 故事上有疾非国人勲旧不得入卧内布呼宻以谨厚日视医药未尝去左右萨里亦自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二·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七·杨士奇

    宣德二年夏四月己未朔飨太庙○遣官祭司灶之神○行在都察院右都御史王彰卒彰字文昭河南郑州人初为太学生奉命往山东籴粮益兵储同行者受贿慢事彰数让之不从竟坐贿败彰遂以廉勤知名擢为吏科源士踰年革源士改给事中升都给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五十五·佚名

    万历三十七年二月癸丑朔命御史金明时巡视居庸等关○辽东巡按熊廷弼劾奏防海副总兵吴有孚镇江游击吴宗道役纵水兵兴贩海上每装载货物撒放中江勒□民取直甚至改换丽服潜入属国压取貂参其资本出有孚而宗道为之窝顿地主乞

  • 雍正实录卷之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  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南疆绎史勘本卷二十八·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列传二十二太湖:陆世钥、吴易、吴鉴、孙兆奎、沉自炳(弟自駉、华京、吴旦、赵汝珪、周瑞)、茹略文、李总兵(阙名)(任源邃、吴福之、徐安远)长兴:金有鉴(王士麟、岑元泰)、徐昌明、姚志倬(张起芬)海宁

  • 梁元贞皇后张氏传·欧阳修

    梁太祖元贞皇后张氏,单州砀山县渠亭里富贵人家女子。太祖年少时娶张氏,生末帝。太祖投降唐,升官,封魏国夫人。后贤明精悍,动有礼法,太祖虽然刚烈残暴,也害怕后。太祖经常问后关于军国大事,后多数说对了。太祖常常暴怒杀人,后常

  •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六·高晋

    目录海塘【二】 钦定南廵盛典卷五十六海塘乾隆十四年十月二十日闽浙总督喀尔吉善署浙江廵抚永贵奏言窃照浙省钱塘江接连海洋潮汐经行之所分南北中三亹水行南大亹则南岸塘工受险水行北大亹则北岸塘工受险康熙年间江流

  • 卷第卅七·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卅七〈起延暦元年正月、盡二年十二月。〉」右大臣從二位兼行皇太子傅中衛大將臣藤原朝臣繼繩等奉勅撰」今皇帝〈桓武天皇〉延暦元年春正月己巳。以從五位下阿倍朝臣祖足爲駿河守。從五位下阿倍朝臣石行爲

  • 卷七十一 易七·黎靖德

      ◎噬嗑   彖辞中"刚柔分"以下,都掉了"颐中有物",只说"利用狱"。爻亦各自取义,不说噬颐中之物。〔渊〕   张元德问:"易中言'刚柔分'两处。一是噬嗑,一是节。此颇难解。"曰:"据某所见,只是一卦三阴三阳谓之'刚柔分'。"

  • 般若灯论释 第三卷·清辨

    般若灯论释 第三卷偈本龙树菩萨 释论分别明菩萨大唐中印度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观去来品第二复次初品已说一切法体无起对治。令人信解。今复次明不来不去缘起差别。使物识知。遮彼义故。第二品起。此义云何。世

  • 07.说六随念品·佛音

    在不净业处之后,再举十随念。数数起念,故为“随念”;又于应该发生的地方而发生,故正信而出家的善男子的随适而念为“随念”。(十随念的语义)(一)所起的随念与佛有关的为“佛随念”。以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