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北郭集

诗别集。六卷。明徐贲撰。勘刻于万历年间。徐贲,字幼文,号北郭生。生于元元统三年(1335年),卒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祖籍四川,居毗陵(今江苏常州市),又迁居平江(今江苏苏州城北)。张士诚抗元,招他做僚属,贲避居湖州蜀山(今浙江吴兴)。洪武七年被推荐入朝,曾任给事中、河南左布政使等职。后因军队过境,犒劳不时,下狱而死。工书画,书学习钟繇、虞世南,笔迹秀整端慎,画取法董源,笔墨清润,擅长山水,亦精墨竹,存世画迹有《蜀山图》等。《北郭集》按诗体分卷编次,共六卷。卷一为乐府、词吟、五言古体,卷二为五言古体,卷三为七言古体,卷四为五言律诗、五言排律,卷五为七言律诗,卷六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因徐贲居吴时曾居住在城北的齐门,所以其诗集名《北郭集》。徐诗于“四杰”中别有特色。其诗才气不及高启、杨基、张羽,但法度严谨,字句熨贴,格调温雅,辞采秀丽。徐贲天性端庄谨慎,为书作画,恪守章法,文学创作也表现出同样的风格,故缺乏开拓性。但徐贲在继承前人优秀传统方面却卓有成效,各种诗歌体裁均能自由运用,如《过荷叶浦》和《柳短短送陈舜道》两诗在借鉴乐府、民歌方面很有成就,既有描绘江南景色的清新意境又有情意真挚的惜别之情,是情景交融的好诗。从内容上看徐贲的诗歌不够深广,抒写个人的情怀和生活的作品较多,而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则比较有限。若干诗歌情调较高昂,反映出报效国家的爱国思想,如《送曾伯滋赴西河将幕》等。《北郭集》有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刊吴郡张习编次的十卷附补遗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曾影印此刻本。另有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陈邦瞻整理重刻的六卷本,《四库全书》著录即此本。

《北郭集》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北郭集卷一
(3)北郭集卷二
(4)北郭集卷三
(5)北郭集卷四
(6)北郭集卷五
(7)北郭集卷六

猜你喜欢
  野古集·龚诩
  日本杂事诗·黄遵宪
  二郎神醉射锁魔镜·佚名
  才调集·韦縠
  风筝误·李渔
  楚辞译注·屈原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白朴
  思怜诗·宋应星
  东郭记·孙仁孺
  人境庐诗草·黄遵宪
  石林词·叶梦得
  词律校勘记·杜文澜
  同文馆唱和诗·邓忠臣
  陶村诗稿·陈肇兴
  小清华园诗谈·王寿昌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内篇 序传第三十二·刘知几

      盖作者自叙,其流出于中古乎?屈原《离骚经》,其首章上陈氏族,下列祖考;先述厥生,次显名字。自叙发迹,实基于此。降及司马相如,始以自叙为传。然其所叙者,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已。逮于祖先所出,则蔑尔无闻。至马迁又征三闾

  • ●卷二十六·邵博

      客有云:昔罢兖州掾曹,与一二友人祠岱岳,因登绝顶,行四十里,宿野人之庐,前有药灶,地多鬼箭、天麻、玄参之类。约五鼓初,各杖策而东,仅一二里,至太平顶,丛木中有真庙东封坛遗址,拥褐而坐,以伺日出。久之,星斗渐稀,东望如平地,天际已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六·乾隆

      周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南疆绎史勘本卷二十四·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列传十八寇难:黄克善、吴锡玉左兵:彭永春、徐可行(董四明)、成启(孙大华、张亮附)孙兵:张耀、曾益(弟栻)、吴子骐(刘管、杨元瀛、谭先哲、石声和、顾人龙等)、王运开(弟运闳)、刘廷标、焦润生(杨于陆)、

  • 卷二十一·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二十一宋 吕中 撰徽宗皇帝建中靖国 一年崇宁 五年大观 四年政和 八年重和 二年宣和 七年即帝位元符三年正月即皇帝位。黜陟大臣元符三年三月以韩忠彦为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李清臣门下侍郎十月

  • 四 中越馆三·周作人

    东竹町在顺天堂病院的右侧,中越馆又在路右,讲起方向来,大概是坐北朝南吧。鲁迅住的房子是在楼下,大小两间,大的十席吧,朝西有一个纸窗,小的六席,纸门都南向,人家住房照例有板廊,外边又有曲尺形的一个天井,有些树木,所以那西向的窗

  • 廖永忠传·张廷玉

    廖永忠,巢县人,楚国公廖永安之弟。跟随廖永安在巢湖迎接太祖时,年纪最小。太祖问道“:你也想富贵吗?”廖永忠答“:能为明主效力,扫除寇乱,垂名史册,正是我的愿望。”太祖听后称赞不已。廖永忠协助廖永安率水师渡江之后,攻取采石

  • 弇山堂别集卷八十四·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科试考四乙酉命左春坊左谕徳兼翰林院侍读张一桂司经局洗马兼修撰陈子陆主顺天试命左春坊左谕徳兼翰林院侍读于慎行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修撰李长春主应天试分命翰林院修撰孙继皋主浙江翰林院编修黄洪宪

  • 重令第十五·管仲

    凡君国之重器莫重于令,令重则君尊;君尊则国安。令轻则君卑,君卑则国危;故安国在乎尊君,尊君在乎行令,行令在乎严罚;罚严令行,则百吏皆恐;罚不严,令不行,则百吏皆喜。故明君察于治民之本,本莫要于令,故曰:“亏令者死,益令者死,不行令者

  • 卷六·熊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明志録卷六    明 熊过 撰文公名兴僖公子母声姜在位十八年諡法慈惠爱民曰文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踰年虽未葬称公不可旷年无君也殷则於王崩之年嗣君改元太甲以二十五月而即吉仲壬之末年遂称元年矣

  • 卷十六·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十六      婺源江永撰覲禮    賓禮七經【鄭目錄云覲見也諸侯秋見天子之禮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朝宗禮備覲遇禮省是以享獻不見焉三時禮亡唯此存爾覲禮於五禮屬賓禮】覲禮

  • 卷八·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博议卷八宋 吕祖谦 撰懿氏卜妻敬仲【庄二十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陈厉公蔡出也生敬仲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

  •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冯友兰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在中国,哲学与知识分子人人有关。在旧时,一个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学发蒙。儿童入学,首先教他们读"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 观无量寿经义疏(末)·慧远

    净影寺沙门释慧远撰后十观中文别有四。一佛对阿难及韦提希敕听许说辨劝传持。二由佛劝韦提求见故令彼佛菩萨俱现。三由彼观韦提设礼仰荷佛力为物启请。四因其请如来为说后十观法。前中三句。一对二人敕听劝思。二许宣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皮革事卷下·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具寿邬波难陀初始出家。分得一床。甚是破坏。若动身时。床便作声。在床上卧。不敢转侧。恐畏作声。邬波难陀即作是念。我若不乞更作

  • 康熙字典·张玉书

    清康熙间张玉书等奉诏编撰。四十四卷。收字四万七千三十五,另附古文字一千九百九十五。按天干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按二百十四部首编排,同部首者以笔画为序。字有古体则列正文之下,重文、别体、俗字、讹体则附

  • 长者子六过出家经·佚名

    一卷,宋慧简译。舍卫城僧伽罗摩长者之子,往昔屡出家,今第七次于释迦佛之所出家学道。佛为授止观之法。彼直证阿罗汉。佛言我弟子中降伏魔者,以僧伽罗摩比丘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