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七六七 山东巡抚国泰奏缴应毁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二)

七六七 山东巡抚国泰奏缴应毁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二)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三十日

山东巡抚臣国泰跪奏,为收缴应毁违碍书籍,恭折具奏事。

窃照违碍各书,节次钦奉谕旨,搜罗解缴,以杜邪言而正人心,经臣迭饬各属,实力奉行。嗣于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初一日奉上谕:以接奉此旨之日为始,预限二年实力搜查,及早呈缴,仍免治罪,至二年限满,卽毋庸再查。如限满仍有隐匿存留,一经发觉,从重治罪。等因。钦此。钦遵。复经臣通饬查办在案。

臣伏查东省自设局查缴以来,初次查获违碍书七十种,二次查获违碍书一百八十六种,均经按次派员解缴军机处销毁,恭折奏闻。兹因年限届满,先经臣凛遵谕旨,迭饬地方官徧行晓谕,无论全书、废卷,凡有违碍,悉令缴出,务使净尽,并委派教职试用人员分往查收,复令书局委员细加检点,以凭汇解。现据局员将各府州属陆续缴存到局之书,由司汇送到臣。其书六千四百五十八本,又未装钉书二百零二册,除重复外,实书一百五十七种。内有准各省咨会奏明应禁书一百五十四种,本省现查出应毁书三种,经两司查明,书内或有钱谦益序文,或诗句内有违碍及载有钱谦益、阎尔梅、屈大均之诗,均未便存留。臣覆加核阅,实为应行缴销之书外,并查有《感旧集》板片三百五十二页、《谷山笔麈》板片一百八十九页、《徐东痴诗集》板片三十页。

除将各书封固,同查出板片派委妥员咨解军机处查收,听候销毁外,理合分晰开列书目清单,恭折奏明,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

附一 山东省查出应毁书目清单

《性理大全标题汇纂》一部,六本。系秀水沈鸿举纂辑。《先正编集》姓氏内有钱谦益序,应营销毁。

《鼓吹新编》一部,六本。系古吴程(扌秉)、施諲评选,钱谦益鉴定。内有钱谦益、阎尔梅诗,应营销毁。

《诗观三集》一部,八本。系吴郡邓汉仪评选。内诗句有违碍,兼载有钱谦益、阎尔梅、屈大均诗,应营销毁。

以上三种,共三部,计二十本。

附二 查缴各省咨会应毁书目清单

《寒支集》 系李世熊着。计二部,十六本。

《容台集》 系董其昌着。计二部,十本。又二部,不全,十本。

《捷录大成》 系顾充原本,陈继儒参订。计二十九部,一百五十六本。又十二部,不全,四十五本。

《历朝捷录》 系锺惺等编着。计八部,三十六本。又二部,不全,八本。

《通纪会纂》 系锺惺着。计八部。二十九本。又三部,不全,十八本。

《古今将略》 系冯孜辑。计一部,八本。

《金正希稿》 系吕晚村评点。计六部,二十二本。七部未钉。又二部,不全,四本。

《鸿书》 系刘仲达辑。计三部,八十二本。又六本。

《纶扉奏草》 系叶向高着。计一部,十六本。

《李氏藏书》 系李贽着。计一部,二十四本。又三部,不全,五十七本。又四本。

《潜确类书》 系陈仁锡着。计七部,三百八十六本。又三部,不全,四十九本。

《世法录》 系陈仁锡纂。计二部,七十四本。又四部,不全,一百十五本。

《明纪会纂》 系锺惺等订。计九部,四十九本。

《唐诗分类详解》 系王锡侯选。计七部,四十六本。又一部,不全,五本。

《天外谈》 系石庞等订。计一部,四本。

《天佣子集》 系艾南英着。计五部,三十六本。又一部,不全,四本。

《捷录法原》 系钱炅着。计一部,八本。

《李氏焚书》 系李卓吾着。计二部,十二本。又一部,不全,五本。

《名山藏》 系何乔远着。计二部,八十本。

《两朝从信录》 系沈国元着。计三部,五十二本。又二部,不全,三十二本。

《晚村语录》 系吕留良撰。计十一部,一百零六本。又二部,不全,十五本。

《状元策》 系焦竑集。计四部,三十本。又三部,不全,十一本。

《晚村讲义》 系吕留良订。计二十三部,二百三十三本。又四部,不全,三十三本。

《左忠毅集》 系左光斗着。计二部,八本。

《邱邦士集》 系邱维屏着。计二部,不全,十二本。

《陈几亭集》 系陈龙正着。计一部,四本。

《颂天胪笔》 系金日升汇集。计一部,二本。

《山晓阁明文选续集》 系孙琮选。计四部,一百零一本。

《峄桐集》 系刘城着。计一部,六本。

《续说郛》 无着辑人姓名。计一部,四十本。又二部,不全,五十三本。

《从信录》 系陈建辑。计八部,一百六十八本。又四部,不全,七十一本。

《捷录真本》 系顾充原本,周昌年参订。计三部,十四本。

《皇明百将传》 系顾其言撰。计一部,不全,三本。

《质亡集》 系吕留良评辑。计一部,六本。又一部,不全,七本。

《陈大士稿》 系吕留良评点。计一部未钉。又二部,不全,十本。

《杨忠烈公文集》 系杨涟着。计一部,六本。

《金正希文集》 系金声着。计三部,十五本。

《隐秀轩集》 系锺惺着。计一部,八本。又二部,不全,十六本。

《太乙山房文集》 系陈际泰着。计一部,十本。

《吴梅村文集》 系吴伟业着。计四部,二十九本。又一部,不全,二本。

《留青集》 系陈枚辑。计二部,不全,二十六本。

《听嘤堂新书》 系黄始等选。计一部,六本。

《捷录全编》 系陈继儒订。计七部,四十三本。又一部,不全,二本。

《惭书》 系吕留良着。计一本。

《明纪辑略》 系朱青岩纂。计十二部,一百四十六本。又一部,不全,八本。

《古今全史》 系曹勋着。计六部,三十本。

《明纪编年》 系锺惺着。计十部,七十八本。又六部,不全,二十三本。

《鸳鸯绦传奇》 系海来道人着。计一部,四本。

《吾学编》 系郑晓着。计八部,一百六十二本。又五部,不全,七十六本。又三本,

《羣书备考》 系袁黄着。计十三部,九十四本。

《牧斋尺牍》 系钱谦益着。计四部,十二本。又一部,不全,三本。

《芑山文集》 系张自列着。计一部,十本。

《七录斋集》 系张溥着。计一部,七本。又二部,不全,八本。

《岭南三家诗》 系王隼辑。计四部,二十一本。

《王氏存笥稿》 系王维祯着。计三部,二十本。

《博物典汇》 系黄道周着。计三部,二十二本。又一部,不全,六本。

《续藏书》 系李贽着。计二部,二十本。

《皇明通纪集要》 系陈建辑。计三部,不全,十二本。

《田间诗集》 系钱澄之着。计一部,不全,二本。

《陈眉公杂录》 系陈继儒编。计二部,不全,二十九本。

《地图综要》 系朱国干等参。计一部,六本。

《翰海》 系陈继儒辑。计六郭,三十九本。又三部,不全,十五本。

《武备志》 系茅元仪辑。计一部,不全,七十本。

《留青广集》 系陈枚辑。计四部,五十四本。又八部,不全,一百零三本。

《捷录大全》 系锺惺着。计十六部,九十七本。又一部,不全,五本。

《晚香堂小品》 系陈继儒辑。计四部,四十八本。又二部,不全,十三本。

《留青新集》 系陈枚辑。计七部,二百零八本。又十二部。不全,三百二十八本。

《四品稿》 系李若讷着。计一部,十二本。

《广舆记》 系蔡方炳增辑。计四部,四十六本。又一部,不全,十一本。

《明鉴易知录》 系朱国标等辑。计二部,十六本。又一部,不全,六本。

《明季遗闻》 系邹漪辑。计三部,八本。

《文娱集》 系陈继儒订。计二部,十四本。

《皇明经济文录》 系万表选。计一部,不全,三十本。

《启祯野乘》 系邹漪辑。计一部,八本。

《留青全集》 系陈枚辑。计五部,一百二十四本。

《天盖楼偶评》 系吕晚村选。计二部,二十二本。又四部,不全,二十七本。

《广治平略》 系蔡方炳纂。计七部,一百十四本。

《登坛必究》 系王鸣鹤撰。计二部,八十本。又二部,不全,二十本。

《策衡》 系茅维辑。计一部,不全,三十一本。

《广东新语》 系屈大均撰。计三部,三十二本。

《大义觉迷录》 计四本。

《职方地图》 系陈组绶编。计二部,六本。

《已吾集》 系陈际泰着。计五部,十八本。又一部,不全,二本。

《十六朝广汇记》 系陈建辑。计一部,十二本。

《古今治平略》 系朱健辑。计一部,不全,二十九本。

《十三经序文》 系钱谦益着。计十四本。

《见闻录》 系陈继儒辑。计一部,二本。

《广百将传》 系黄道周注。计三部,三十二本。又三部,不全,二十五本。

《皇明百将传》 系赵卿甫纂。计一部,一本。

《读书堂稿》 系叶灿着。计一部,四本。

《周忠毅奏议》 系周宗建着。计一部,四本。又一部,不全,三本。

《明诗归》 系锺惺等选。计二部,二十本。

《定山堂文集》 系龚孝升着。计一部,十六本。

《吕晚村稿》 系吕留良着。计一部,一本。

《壶山集》 系陈孝威着。计一本。

《江左三家诗钞》 系顾有孝等辑。计三部,二十二本。

《翁山诗集》 系徐肇元选。计一部,六本。

《白耷山人诗集》 系阎尔梅着。计三部,二十八本。

《皇明经世文编》 系陈子龙等选。计一部,一百九十八本。

《傃庵野抄》系蔡士顺纂。计二部,不全,七本。

《诗慰》 系陈伯玑评选。计一部,十二本。

《拟山园集》 系王铎着。计二部,不全,六本。

《澹园续集》 系焦竑着。计一部,五本。

《诗选别裁》 系沈德潜选。计二部,三十六本。又一部,不全,十六本。

《漉篱集》 系卓发之撰。计一部,不全,七本。

《治平全书》 系朱健等着。计一部,七本。

《李文节集》 系李廷机着。计一部,十本。

《感旧集》 系王渔洋选。计三部,二十二本。又一部,未钉。

《归震川文稿》 系吕留良选。计三部,二十七本。又一部,未钉。

《黄陶庵稿》 系吕留良选。计二部,五本。

《八家古文精选》 系吕留良选。计二部,十六本。

《浮山文集》 系方以智着。计一部,十六本。

《明通纪直解》 系张嘉和辑。计一部,十本。

《皇明两朝法传录》 系高汝栻辑。计一部,四本。又一部,不全,二本。

《皇明法传录》 系陈建着。计一部,十八本。又一部,不全,八本。

《皇明三朝法传录》 系高汝栻辑。计一部,八本。

《列朝诗集小传》 系钱牧斋原本。计二部,十六本。

《苍霞草》 系叶向高着。计一部,八本。

《疏稿》 系熊廷弼着。计一部,十二本。

《孙高阳集》 系孙承宗着。计一部,十本。

《史外》 系汪有典纂。计二部,十七本。

《亭林集》 系顾炎武着。计一部,十本。

《无梦园集》 系陈仁锡着。计一部,二十本。又四册,未钉。

《万历疏钞》 计一部,不全,三十一本。

《实用编》 系冯应京辑。计二部,二十四本。

《明分省人物考》 系过庭训着。计一部,五十本。

《捷录直解》 系王相等辑。计一部,不全,二本。

《徐文长文集》 系陶望龄撰。计三本。

《石臼集》 系邢昉着。计一部,六本。

《眉公秘籍真本》 系陈继儒着。计四部,不全,二十一本。

《眉公诗钞》 系陈继儒辑。计二部,八本。又七本。

《明鉴会纂》 系朱国标纂。计三部,十九本。

《三朝要典》 系顾秉谦等纂。计一部,六本。又一部,不全,四本。

《皇明馆课》 系王锡爵选。计一部,十本。

《鸿宝应本》 系倪元璐着。计一部,六本。

《经世挈要》 系张燧纂。计一部,十四本。

《晚香堂集》 系陈继儒着。计一部,不全,五本。

《白石樵真稿》 系陈继儒着。计一部,十四本。

《诗观初集》 系邓汉仪评选。计一部,六本。

《柴庵集》 系吴甡着。计一部,十一本。

《通纪辑录》 系陈建辑。计九部,一百七十二本。又五部,不全,五十五本。

《鸿宝遗诗》 系顾予咸选。计一部,二本。

《谷山笔麈》 系于慎行着。计二部,八本。

《鸿猷录》 系高岱着。计一部,四本。

《三藩纪事本末》 系杨陆荣着。计一部,四本。

《杜曲集》 系戴澳着。计一部,十二本。

《通鉴会纂》 系陈继儒订。计一部,十二本。

《难题问答》 系王鸣昌着。计一部,十本。又二部,不全,十七本。

《东林列传》 系陈鼎编。计一部,十本。

《魏氏全集》 系魏际瑞着。计一部,四十八本。

《古学指南集》 系王道升辑。计一部,四本。

《眉公秘籍》 系陈继儒着。计一部,十六本。

《高子遗书》 系高攀龙着。计一部,十本。

《镜山庵集》 系高出着。计七部,五十六本。又一部,未钉。

以上共一百五十四种,五百七十一部,六千四百五十八本。内有十二部未钉,共二百零二册。

《感旧集》板片三百五十二页。

《谷山笔麈》板片一百八十九页。

《徐东痴》板片三十页。

以上共板片五百七十一页。(宫中朱批奏折)

猜你喜欢
  卷二百九十一·列传第五十·脱脱
  卷第二百四·胡三省
  名山藏卷之二十八·何乔远
  第一卷周、秦、汉·缪荃孙
  凡例·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纪昀
  卷之五十一·祁韵士
  卷之三·祁韵士
  查东山先生年录·查继佐
  卷一百二十七·雍正
  卷三十九·佚名
  舆服五·徐松
  卷十一·戴锡章
  卷四十三·佚名
  卷第一·太安万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董解元

    【仙吕调】【醉落魄缠令】吾皇德化,喜遇太平多暇,干戈倒载闲兵甲。这世为人,白甚不欢洽?○秦楼谢馆鸳鸯幄,风流稍是有声价。教惺惺浪儿每都伏咱。不曾胡来,俏倬是生涯。【整金冠】携一壶儿酒,戴一枝儿花。醉时歌,狂时舞

  • 卷四百五十九·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五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九十三 何景明 十四夜对月集陶良伯 陶令堂中月深更酒为携金波流未满白露迥含凄鸿鴈秋江北芙蓉汉苑西一杯同怅望万里各覊

  • 卷一百二十二·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二十二花果芙蓉赋          【汉】闵 鸿乃有芙蓉灵草载育中川竦修榦以陵波建緑叶之规圆灼若夜光之在?岫赤若太阳之映朝云乃有阳文修嫮倾城之色扬桂枻而来逰玩英华乎水侧纳

  • 卷之九百八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二十二·佚名

      顺治十五年。戊午。十二月。癸亥朔。以精奇尼哈番渥黑、为散秩大臣  ○裁河南陈留、通许、尉氏、洧川、扶沟、中牟、原武、封邱、延津、兰阳、仪封、新郑、西华、商水、项城、沈邱、临颍、襄城、长葛、密县、

  • 五二一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解违碍书籍情形折·佚名

    五二一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解违碍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三年七月初四日大学士 仍管两江总督臣高晋谨奏,为续解违碍书籍,仰祈圣鉴事。窃臣遵旨查缴明末野史并一切不应存留书籍板片,业经历次恭折奏明,并委员解送军机处查办在案

  • 苻坚传·房玄龄

    苻坚,字永固,别名文玉,是苻雄的儿子。他的祖父苻洪,跟随石季龙迁居到邺城,住在永贵里。他的母亲苟氏,曾经在漳河边游玩,接着又到西门豹祠去上香,请神赐给她一个儿子,当夜就梦见和西门豹交合,于是便有了身孕,十二个月后生下了苻坚

  • 安成恭王萧皓传·萧子显

    安成恭王萧皓字宣曜,太祖第六个儿子。建元二年(480),任冠南齐书军将军,镇守石头戍,领军事。建元四年(482),出任使持节、督江州豫州的晋熙诸军事、南中郎将、江州刺史。永明元年(483),进号征虏将军。第二年,任左卫将军。不久

  • 刘孝绰传·姚思廉

    刘孝绰字孝绰,彭城人,本名冉。父亲刘绘,齐朝时任大司马霸府从事中郎。刘孝绰年幼时聪明,反应快,七岁时就会写文章。舅舅王融是齐朝的中书郎,特别欣赏他,常常把他带在车上一起去亲戚朋友家,号称神童。王融总是说:“天下的文章,除

  • 韦温传·刘昫

    韦温字弘育,京兆人。祖父韦肇,吏部侍郎。父韦绶,德宗朝翰林学士,以散骑常侍官职退休。韦绶之弟韦贯之,宪宗朝宰相,自己有传。韦温七岁时,每日念《毛诗》一卷。年十一岁,应两经科考登第,经吏部选拔授太常寺奉礼郎。以书、判两项

  • 卷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八明 俞汝楫 编职掌【小序】语曰官之有司犹农之有畔也韩昭正典冠之诛见为溺职绦侯不能举钱谷之对安问司存故夫职之义在分也各相守则治交相侵则乱职之义在合也蕲相济则举两相诿则废我圣祖衆建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十五 甲辰五月甲子朔。 丙寅,上谕诸将曰:“汝等所统军士,虽有众寡不同,要必皆识之,知其才能勇怯何如,缓急用之如手足相卫,羽翼相蔽,必无丧失,若但知其名数不识其能否,猝临战阵,何以应敌?且人家有僮仆,亦须知

  • 本性篇第十三·王充

    【题解】本篇在探讨人的本性是恶还是善,故篇名叫“本性”。王充在本篇里剖析了从孟子到汉代刘子政的各种人性观。认为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告子的人性无善恶论,以及扬雄的人性善恶兼有论,都是片面的

  • 卷五百八十一·佚名

    △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三尔时满慈子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皆非实有。诸菩萨众行布施时为何所舍。佛言:菩萨行布施时都无所舍。时满慈子复白佛言:若诸菩萨行布施时都无所舍。是诸菩萨当证无上正等觉时为何所得。佛言:菩萨

  • 卷第一百十一·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一百十一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二十四 【论】第一正入当位法门中从尔时善财童子至我唯知此教化众生善

  • 西湖游览志·田汝成

    记胜著作。明田汝成撰。二十四卷。汝成字叔禾,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靖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累升广西右参政,终福建提学副使。田氏博学工古文,归田后,盘桓湖山,穷游浙西诸胜,感于前志记载西湖简略,遂于嘉靖间成此书

  • 大乘稻秆经·佚名

    梵名S/a^listamba 。全一卷。译者不详。又作稻芊经、稻秆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本经系弥勒应舍利弗之请,宣说因缘生法有内因缘与外因缘二种,并以稻芊之由种生芽、由芽生叶,乃至由华生实,比喻十二因缘之次第生起。三国

  • 大乘起信论义疏·慧远

    凡四卷。隋代慧远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又称起信论义疏、起信论疏、净影疏。为大乘起信论三大疏之一。解释真谛所译之大乘起信论而成。于文前,先分判声闻、菩萨二藏,与修多罗、毗尼、毗昙三藏,而将起信论摄属二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