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八十三回 长孙晟献谋制突厥 沙钵略稽首服隋朝

  却说陈主叔宝,习成骄佚,当居丧时,隋主坚尝遣使赴吊,国书中自称姓名,并列顿首字样。叔宝疑为畏怯,答书多不逊语。隋主坚当然愤怒,出示廷臣。廷臣多献议伐陈,隋主方建筑新都,并因突厥未平,不遑南顾,乃暂从缓图。原来长安城制度狭小,宫阙亦多从简陋,隋主尝以为嫌。尚书苏威,亦劝隋主迁都,无非希旨。隋主再与高颎熟商,颎即为规画新都,夜半方休。翌晨,即由庾季才入奏道:“臣仰观玄象,俯察图记,必有迁都情事。此城自两汉营建,将八百年,水皆咸卤,不甚宜人,愿陛下应天顺人,为迁徙计。”隋主愕然,顾语颎、威,诧为神奇。有何神奇,不过巧为迎合。乃诏颎等营造新都,择地龙首山麓,兴工赶筑。约近期年,新都告成,取名大兴城,涓吉移徙。一切规模,比旧都雄壮加倍。隋主坚自然惬心,遂遣将兴师,北图突厥。

  突厥称雄朔漠,自伊利可汗为始,伊利传子科罗,科罗舍子摄图,独传弟俟斤。俟斤就是木杆可汗,木杆可汗临死,复舍子大逻便,立弟佗钵可汗。均见七十二回及七十九回。佗钵可汗,封兄子摄图为尔伏可汗,使统东方,弟褥但子为步离可汗,使居西方。当时北齐尚存,与北周争媚突厥,岁给缯絮锦彩,各数万匹。佗钵尝呼周、齐为两儿,谓:“两儿常孝,何忧国贫?”已而齐为周灭,佗钵不及援齐,乃屡寇周边,且纳齐范阳王高绍义。周主赟与他和亲,封赵王招女为千金公主,嫁与佗钵。佗钵始执送高绍义,与周通好。才越一年,佗钵忽得暴病,自知将死,召子庵逻入嘱道:“我兄舍子立我,我今病危,死在朝夕,但兄德未忘,汝当让与大逻便,休得相争!”佗钵尚知有兄,不如诸夏之亡。庵逻涕泣遵教。及佗钵已殂,庵逻果依父命,拟迎立大逻便,偏突厥部众谓:“大逻便生母微贱,不愿相迎。”摄图亦奔丧到来,慨语国人道:“若立庵逻,我愿率兄弟服事,若立大逻便,我必据境与争,备着长刃利矛,决一雌雄。”国人闻摄图言,越加踊跃,决立庵逻为嗣。大逻便不得入立,心常怏怏,常遣人詈辱庵逻。庵逻不能制,复让与摄图,摄图年长有力,国人归心,因即迎摄图,居都斤山,自号沙钵略可汗。庵逻降居独洛水,称第二可汗。大逻便又遣人语沙钵略道:“我与尔俱可汗子,各承父后,尔今极尊,我独无位,可算得公平么?”沙钵略无词可驳,乃使为阿波可汗,使领北部。又令从父玷厥为达头可汗,管辖西方。诸可汗各统部众,分镇四面。沙钵略居中抚驭,颇得众心。突厥遗俗,父兄死后,子弟得妻后母及嫂。千金公主出塞和亲,甫及一载,便成嫠妇,年龄不过及笄,当然是华色鲜妍。沙钵略很是羡慕,便援着俗例,纳千金公主为妻。千金公主也乐得另配,好做第二次的可贺敦。可贺敦三字,便是番俗对后的称呼。番俗原是如此,华女未免无耻。

  是时隋已篡周,千金公主闻宗祀覆没,未免伤心,遂日夜请求沙钵略,为周复仇。沙钵略得了佳妇,正是新婚燕尔,鱼水情深,当下召集臣属,慷慨与语道:“我是周室亲戚,今隋公无故篡周,若非代为报仇,尚何面目见可贺敦呢?”臣下相率听命,沙钵略即遣使营州,与故齐刺史高宝宁连约,合兵攻隋。隋主坚甫经受禅,不暇北伐,但遣上柱国阴寿镇幽州,京兆尹虞庆则镇并州,屯边修城,以守为战。先是千金公主入突厥,司卫上士长孙晟,亦随送出塞,为突厥所留。沙钵略弟处罗侯,号称突利设。突厥称军帅为设。爱晟善射,密与相暱,至沙钵略继立,阴忌处罗侯。处罗侯潜与晟盟,约为心腹。沙钵略稍有所闻,乃遣晟南归,晟留居突厥年余,得考察山川形势,及部众强弱。既返长安,便一一启闻。隋主坚很是嘉奖,擢为奉车都尉。及突厥入寇,晟上书计事,略云:

  臣闻丧乱之极,必致升平,是故上天放其机,圣人成其务。伏维皇帝陛下,当百王之末,膺千载之期,诸夏虽安,戎虏犹梗,兴师致讨,尚非其时,弃诸度外,又来侵扰。故宜密运筹策,渐以攘之。玷厥之于摄图,兵强而位下,外名相属,内隙已彰,鼓动其情,必将自战。处罗侯为摄图之弟,奸多势弱,曲取众心,国人爱之,因为摄图所忌,其心殊不自安,迹示弥缝,实怀疑惧。阿波首鼠,介在其间,摄图受其牵率,惟强是与,未有定心。今宜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通使玷厥,说合阿波,则摄图回兵,自防右地,又引处罗,遣连奚霫,则摄图分众,还备左方,首尾猜嫌,腹心离沮,十数年后,乘衅讨之,必可一举而空其国矣。

  隋主览表,叹为至计,因召晟与语战守事宜。晟复口陈形势,手画山川,状写虚实,皆如指掌。隋主益喜,悉依晟议,乃遣太仆元晖出伊吾道,往诣达头可汗,赐给狼头纛。达头答使报谢,得隋优待,欢跃而去。又授晟为车骑将军,使出黄龙道,赍着金帛,颁赐奚霫、契丹等国。契丹愿为向导,密引晟至处罗侯所,重申前约,诱令内附。处罗侯恰也依从,晟即归报。沙钵略可汗,尚未知隋廷计画,号召五可汗部众,得四十万骑,突入长城,自兰州趋至周槃。隋行军总管达奚长儒,屯兵只二千人,与突厥兵相遇,沙钵略亲率十万骑挑战,长儒明知不敌,颜色却甚是镇定,且战且行;中途被番兵冲击,屡散屡聚,转斗三昼夜,交战十四次,刀兵皆折,士卒但徒手相搏,肉尽骨现。突厥兵损伤数千,且恐长儒诱敌,才停军不追。长儒身受五创,幸得生还,因功封上柱国,并荫一子。那沙钵略分兵四掠,击逐隋戍,且欲乘胜深入,偏达头可汗不从,引兵自去。长孙晟前策,已一次见效。

  长孙晟又布散谣言,谓:“铁勒已与隋联络,将袭沙钵略牙帐。”沙钵略闻谣生惧,乃收兵出塞。越年为隋开皇三年,春暖草肥,突厥复寇隋北境。隋主坚乃决计出师,命卫王爽为行军元帅,率同河间王弘,爽与弘俱见八十一回。及豆卢勣、窦荣定、高颎、虞庆则等,分八道出塞,往击突厥。爽行次朔州,探得沙钵略已至白道,距军营仅数十里。总管李充进议道:“突厥骤胜而骄,必不设备,若用精兵袭击,定可破敌。”诸将闻言,多以为疑。独长史李彻,赞成充议,爽亦以为可行,即与充率精骑五千,夜袭突厥兵营。沙钵略果然无备,从睡梦中惊起,但见火炬荧荧,刀光闪闪,隋军四面冲入,几不知有若干万人,吓得心胆俱碎,见部众都已骇散,连左右都不知去向,一时仓皇失措,不及穿甲,就从帐后逃出,潜伏草中。还算有智。待隋军踏破营帐,寻不出沙钵略,方收拾驼马辎重,得胜回去。

  沙钵略方敢出头,招集残众,急奔出塞,途次无粮,唯粉骨为食。又兼天热暑蒸,疫死甚众。幽州总管阴寿,闻突厥败还,乘势出卢龙塞,往攻齐营州刺史高宝宁。宝宁拒守数日,突厥不能救,势甚危急,乃弃城出奔,嗣为麾下所杀,传首军前,和龙遂平。卫王爽等多半归朝,但留窦荣定为秦州总管,并遣长孙晟辅佐荣定。荣定率步骑三万人,径出凉州,与阿波可汗相拒。阿波引众至高越原,屡战屡败,守寨自固。适前大将军史万岁,坐事褫职,流戍敦煌,至此诣荣定营,面请效力。荣定素闻万岁勇名,相见大悦,留居麾下,因遣使语阿波道:“士卒何罪?久战甚苦,今但各遣一壮士,与决胜负,我若不胜,愿即退兵。”阿波许诺,即遣一骑讨战。荣定语万岁道:“今日劳君一往,正效命立功的时候了。”万岁欣然应命,披甲上马,趋出营门。才阅半时,已斩得虏首,驰回报功。荣定益喜,自然叙功上闻。阿波大惊,不敢再战,遣使乞盟,引众自归。长孙晟却遣一辩士,追语阿波道:“摄图南来,每战辄胜,阿波才入,便即奔败,这岂非突厥的耻事吗?且摄图、阿波,势均力敌,今摄图日胜,阿波不利,摄图必进灭阿波,为阿波计,不若与隋连和,结连达头,相合图强,才算是万全上策。”明明是反间计,但愚诱番酋,即此已足。阿波竟信晟言,遣使随晟入朝。

  沙钵略已得知消息,不待阿波返帐,急引兵往袭阿波居庐,一鼓掩入,杀死阿波母妻。阿波还无所归,西奔达头。达头愿助阿波,使率部众攻沙钵略,连战皆捷,得复故地,势日强盛。沙钵略部众多叛归阿波,沙钵略因此濅衰。长孙晟前策二次见效。惟为了夫妻情谊,尚未肯与隋干休,又复鼓动余勇,入寇幽州。幽州总管阴寿,已经去任,后任叫做李崇,崇兵只有三千,转战数旬,卒因寡不敌众,中箭身亡。隋廷闻报,厚赠李崇,特遣高颎出宁州,虞庆则出原州,控骑数万,大攻突厥,且使人传语阿波,令与达头夹攻沙钵略。阿波果转告达头,并劝达头朝隋,达头遂派人向隋乞降,决与沙钵略断绝关系,定议东攻。沙钵略三面受敌,惊慌的了不得,没奈何与可贺敦熟商,只好委曲迁就,暂救燃眉。千金公主为势所迫,勉强承认,沙钵略乃使人往隋,乞请和亲,且为千金公主代作一表,自请改姓杨氏,为隋主女。认仇为父,也属过甚。隋主因遣开府徐平和,出使突厥,册封千金公主为大义公主,许与通好。沙钵略复书隋主,尚自称天生大突厥天下贤圣天子沙钵略可汗,隋主也不与多校,但答书云:“朕为沙钵略妇翁,应视沙钵略如儿子,此后当时遣大臣,出塞省女,亦省沙钵略”云云。

  未几,即授虞庆则为尚书右仆射,长孙晟为车骑将军,同赴突厥。既至沙钵略庐帐,使沙钵略拜受敕书。沙钵略盛兵相见,高坐帐中,诈称有病不能起立,且狞笑道:“我诸父以来,从未向人下拜。”庆则正言诘责,沙钵略仍不肯从。长孙晟接入道:“突厥与隋俱大国天子,可汗不起,也不便违意,但可贺敦为隋帝女,可汗就是大隋女婿,怎得不敬礼妇翁?”沙钵略乃笑顾群下道:“须拜妇翁吗?”乃起拜顿颡,跪受玺书,戴诸首上,方才起身,嘱达官款待隋使。待庆则等退往别帐,沙钵略又不禁自惭,甚至悲恸。越日,庆则又入见沙钵略,迫令称臣。沙钵略又顾左右道:“臣字是甚么讲解?”左右答道:“隋朝称臣,就是我国称奴呢。”沙钵略道:“得为大隋天子奴,统由虞仆射的功劳,不可无物相酬。”番奴究有呆气。

  乃馈庆则马十匹,并妻以从妹,留住数旬,方才遣归。

  惟阿波可汗既与沙钵略有隙,独立北方,渐渐的拓土略地,役使诸胡,东控都斥,西越金山,所有龟兹、铁勒、伊吾诸部落,及西域各小国,相率投附,阿波遂自称西突厥。沙钵略隐惮阿波,又畏达头,复遣人向隋告急,愿率部众度漠南,寄居白道川。隋主允如所请,并命晋王广带兵往援,赍给粮食,赐以车服鼓吹。沙钵略得此资助,因西击阿波,得胜而归,乃与晋王广立约,指碛为界,且上表道:“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大隋皇帝是真皇帝,从此屈膝稽颡,永为藩附。”长孙晟之策,可算完功。当下遣子库合真入朝。库合真至隋都,隋主下诏道:“沙钵略前虽通好,尚为二国,今作君臣,便成一体,华夷合德,共庆升平。”乃肃告郊庙,颁诏远近。且召库合真至内殿,赐以盛宴;又引见皇后,赏劳甚厚。库合真拜舞辞行,归报沙钵略,沙钵略大喜。嗣是岁时贡献,相续不绝。

  隋主虽服役沙钵略,尚恐胡人为寇,乃更发丁夫,修筑长城。内地择要置仓,转运入关,使不乏食。又自大兴城东至潼关,凿渠引渭,借通运道,名为广通渠。尚书长孙平奏称:“每年秋季,令民家各出粟麦一石,贫富为差,储诸里社,预备凶荒。”隋主亦当然依议,取名义仓,一面减徭役,弛酒盐禁,求遗书,修五礼,罢郡为州,颁甲子元历,端的是兴朝气象,国泰民安。隋朝统一,实肇于此。

  西方有党项羌,闻风款关,请求内附。隋主慰谕来使,礼遣归国,独吐谷浑太子诃乞降请兵,隋主不许,原来吐谷浑王夸吕,见七十七回。在位日久,尝出兵寇掠陇西,惟不敢深入。隋初亦屡为边患,多被戍军击退。开皇六年,夸吕年已昏耄,喜怒无常,好几次废杀太子,少子嵬王诃依次为储,惩戒前辙,欲率部落万余户降隋,因上表隋廷,请兵出迎。隋主坚慨然道:“吐谷浑风俗浇漓,大异中华,父既不慈,子又不孝,朕以德训人,奈何反助成恶逆呢?”乃召来使入见,正色与语道:“父有过失,子当谏诤,岂可潜谋非法,自居不孝?普天下皆朕臣妾,各为善事,便副朕心,汝嵬王既欲归朕,朕但饬嵬王谨守子道,怎得远遣兵马,助他为恶呢!”隋主此诏甚是,奈何教子无方,后来自蹈此辙。来使唯唯自去。诃乃不至。

  先是尉迟迥败殁,隋用梁士彦为相州刺史,未几即召还京师,置诸散秩。士彦自恃功高,甚怀怨望。宇文忻与士彦同功,封拜右领军大将军,恩眷甚隆。独高颎谓忻有异志,不可久握兵权,乃免去官职,忻亦因此怏怏。两人闲居京师,屡相往来。忻遂密语士彦道:“帝王岂有定种,但得有人相扶,何不可为?公可往蒲州起事,我必从征,两阵相当,即可从中取事,天下不难手定哩。”士彦甚喜,密商诸柱国刘璆,璆极力赞成,愿推士彦为帝。看官听说!这刘璆自撤去司马,见疏隋主,本已抑郁无聊,此次推戴士彦,又别有一种用意。士彦继妻有美色,为璆所羡,因与士彦格外亲暱,交游日久,竟得把士彦妻勾搭上手,暗地通奸,士彦尚似睡在梦中,反引璆为知己。璆乃随口附和,幸得事成,当然是佐命元勋,否即归罪士彦,自己好设法摆脱,或得与士彦妻永久欢娱,亦未可知。氵㸒恶已甚,天道难容。偏偏事出意外,三人密谋,竟被士彦甥裴通上书讦奏。隋主坚疑通挟嫌,或有诬控情事,因特授士彦为晋州刺史,且使人潜伺情伪。士彦语忻及璆道:“这真是天意了。”言下很有喜色。隋主得报,待士彦入朝辞行,乃令卫士将他拿下,并饬拘忻及璆,研鞫得实,一并伏诛。士彦年已七十二,忻亦已六十四岁,唯璆尚不过半百。怪不得士彦继妻,与他通奸。老且谋逆,真是何苦!徒落得身首异处,贻臭万年,这且不必细表。

  且说开皇七年,突厥沙钵略可汗,遣子入贡,且请游猎恒、代间,隋主优诏允许,更遣人驰至猎场,赐给酒食。沙钵略挈领徒众,再拜受赐。及还归营帐,得病身亡,讣达隋廷,隋主坚辍朝三日,并请太常卿吊祭,隐示怀柔。沙钵略有子雍虞闾,性质懦弱,所以沙钵略遗命,传位与弟处罗侯。处罗侯不受,且语雍虞闾道:“我突厥自木杆可汗以来,尝以弟代兄,以庶夺嫡,违背祖训,不相敬畏。汝今当嗣位,我愿拜汝。”雍虞闾道:“叔与我父共根连体,我乃枝叶,怎得不顾本根,屈尊就卑,况系亡父遗命,不可不遵,愿叔父勿疑!”两人逊让至五六次。处罗侯始入嗣兄位,号为莫何可汗,叔侄相让,不意复出诸番俗。遣使至隋,上表言状。隋使车骑将军长孙晟,驰节加封,并赐鼓吹旗幡,处罗侯自然拜谢,厚礼待晟,派兵送至境上。当下将所赐旗鼓,耀武扬威,西击阿波。阿波各部众,惊为隋兵相助,望风降附。处罗侯又素谙武略,竟得捣入北牙,擒住阿波,奏凯东归,上书隋朝,请处置阿波生死。隋主召群臣会议,安乐公元谐,谓宜就地枭斩,武阳公李充,谓宜生取入朝显戮,以示百姓。独长孙晟献议道:“今若突厥叛命,原应正刑勅法,今彼兄弟自相残灭,并非由阿波负我国家,倘因彼穷困,便即取戮,转非招远怀携的至意,不如两存为是。”左仆射高颎亦谓:“骨肉相残,不足示训,请从晟言以示宽大。”隋主乃赦免阿波,徙置荒郊,令处罗侯乘便管束,阿波愤郁而死。已而处罗侯西略诸胡,身中流矢,创重致毙。部众因拥立雍虞闾,号为都蓝可汗。千金公主,还是一个半老徐娘,尚存丰韵,雍虞闾又援引俗例,据为己妇,于是千金公主,做了第三次的可贺敦。小子有诗叹道:

  夷俗原来惯聚麀,如何汉女亦相侔?

  堪嗟廉耻凌夷尽,氵㸒妇宁能报国仇!

  雍虞闾嗣立以后,仍然累岁朝贡,通使不绝。隋廷既得抚定西北,遂议经略东南,欲知后事,请看官续阅下回。

  -------------------------------

  以夷攻夷,为中国制夷之上策,汉班超之所以制匈奴者在此,隋长孙晟之所以制突厥者亦在此。盖夷人无亲,又无信义,诱之以利,怵之以威,未有不为人所欺,而自相残杀者。晟上书计事,不过寥寥数语,而夷虏已在目中,厥后依策施行,无不获效,乃知制夷不难,难在无制夷之策,与制夷之人耳。千金公主,不忘宗祀,尚知不共戴天之义,然始妻佗钵,继妻沙钵略,最后又妻都蓝,节且不顾,义乎何有?况反颜事仇,甘为杨氏女耶?妇女见浅识微,断不足与语大事,有如此夫!

猜你喜欢
  卷二十六·韩一·佚名
  卷第二百六十四 唐紀八十·司马光
  卷五十一 后燕录九·崔鸿
  第五回 八万金落成大假山 十六院标题新匾额·陈蝶仙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五·佚名
  ◎全国水利局·费行简
  ●蔡序·温睿临
  皇王大纪卷四十二·胡宏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司马迁
  赵逵传·脱脱
  裴满亨传·脱脱
  卷十·赵汝愚
  卷二百十七·佚名
  王府官·朱元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151 ·佚名

    李处权 梅二首 岁晚匆匆日复夜,老禅相对口慵开。 梦归千里几时到,香度一枝可处来。 世乱飘零少代给,地寒潦倒无梯媒。 可怜七尺髯如戟,愧负妻孥空拨灰。 李处权 梅二首 可怜映竹深深见,似为催

  • 卷三百五十九·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五十九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玉楮诗藳岳珂山中奉寄通判杨宗博二首多病山中客无人傍酒罇与猨分橡子为鹿长禾孙白昼云归屋黄昬雨打门忽懐杨司马烟霭隔重阍步壑斗堪摘登楼云与齐未

  • 岁时杂咏巻二十四·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立秋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苏 轼百重堆案掣身闲一叶秋声对榻眠床上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堦泉﨑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惟有悯农心尚在起占云汉更茫然自立秋后便凉诗示秬等张 耒暑别齐纨知有

  • 卷一百六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六十三履舄类四言古袜铭          【汉】崔 骃机衡建子万物含滋黄钟育化以飬元基长履景福至于亿年皇灵既祐祉禄来臻本支百世子子孙孙五言古咏履          

  • 十二集 四卷·钱德苍

    占花魁酒楼(小生上)【引】透骨痴情难自遣,捱长夜,展转如年。我秦锺,昨日偶从湖上经过,只见片石居边绿杨深处,画阁迎风,朱屏临水,闪出一个绝色女子:眉湾欺柳,痴里藏姣;脸晕憎桃,羞中露媚,使我目断魂迷,神驰心死。只是可笑他一出来就进

  • 本纪第四 简文帝·姚思廉

    太宗简文皇帝,讳纲,字世缵,小字六通,高祖第三子,昭明太子母弟也。天监二年十月丁未,生于显阳殿。五年,封晋安王,食邑八千户。八年,为云麾将军,领石头戍军事,量置佐吏。九年,迁使持节、都督南北兖、青、徐、冀五州诸军事、宣毅将军

  • ●崇禎長編卷之六十五·汪楫

      崇禎五年十一月  ○崇禎五年十一月  五年壬申十一月乙未朔河南道御史王道純上言張國臣恃周延儒熊明遇輩為盟主通賊慘殺目無三尺臣於前月十三日具罪樞堂属通叛作奸失陷封疆十罪一疏中省有造意主使之人適犯延儒

  • 平定三逆方略卷十·佚名

    卷十   康熙十三年十月壬辰,大将军简亲王喇布帅师之江宁。   癸已,命副都统苏朗防池州诸处。巡抚靳辅奏:都统释迦保及署副都统雅赉、阿喀尼等兵先后前来,请以先至者驻池州、后至者驻安庆,互为声援。上谕:释迦保、雅赉、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三十八·佚名

    嘉靖三十五年八月丁亥朔祭先师孔子命大学士李本行礼○制敕房办事左通政王槐进王旺峪矿银三千两○戊子诏遣故徽恭王厚爝原赐真人印初 上以王敬奉玄修特从其请使得佩真人印至是嗣王载埨所为多不法 上谓僣妄之原皆由假借

  • ·论海洋弭捕盗贼书·丁曰健

    国家东南环海,万里汪洋,舟楫利涉,为民生之大利;其间宵匪潜伏,出没行劫,亦为方隅之隐忧。盛京一带澳岸,向来为洋盗避风之所,今旅顺口水师足资弹压;山东洋面冷落,非贼所恋,一年之间,不过偶一、二至;江、浙、闽、广则自

  • 卷五十八 蜀书十三 陆逊传第十三·陈寿

    (陆逊传)陆逊传,陆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他原名陆议,世代为江东大族。陆逊很小就死了父亲,跟随堂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到他的任所生活。袁术与陆康有矛盾,准备进击陆康,陆康便让陆逊和亲眷们回吴县。陆逊比陆康的儿子陆绩大几岁,便

  • 僖公·僖公二十一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一年春,狄侵卫。宋人、齐人、楚人盟于鹿上。夏,大旱。秋,宋公、楚子、陈侯、蔡侯、郑伯、许男、曹伯会于盂。执宋公以伐宋。冬,公伐邾。楚人使宜申来献捷。十有二月癸丑,公会诸侯盟于薄。释宋公。【传】二十一

  • 附錄二   瑜伽菩薩地決擇釋〈原出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九及八七〉·欧阳竟无

      復次菩薩邪行應當了知.菩薩正行應當了知.菩薩正行勝利應當了知.菩薩於正   行中安立法行平等行善行法住行相應當了知.菩薩能生淨信譬喻應當了知.菩薩   於正行中安立所學應當了知.於諸聲聞所學菩薩所學殊勝差

  • 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佚名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佛言。吾自念宿命。无数劫时。本为凡夫。初求佛道已来。精神受形。周遍五道。一身死坏。复受一身。生死无量。譬喻尽天下草木。斩以为筹。计吾故身。不能数矣。  夫极天地之始终。谓之一劫。

  • 大乘义章 第十二卷·慧远

    大乘义章 第十二卷远法师撰净法聚因法中。此卷有三十一门(五愿义 五戒义 五品十善义 五停心义 五圣支定义 五圣智三昧义 五智义 五忍义 五种菩提义 五种方便义 五种善法义 五行义 五生义 五无量义

  • 火花·伊迪丝·华顿

    《火花》通过一个年轻人的视角,展示了一个心地单纯、性情豪爽的银行家德莱恩跟社会习俗格格不入的一些表现,使故事悬念丛生,直到最后才揭示了这种表现的根源。伊迪丝•华顿对十九世纪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的敬重在这篇小说

  • 樗隐集·胡行简

    元代诗文别集。胡行简撰。《樗隐集》原本久已不见传世,明人焦竑《国史经籍志》收入元明之间的文集相当完备,但也未列入本集。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胡行简诗文若干篇,重辑为《樗隐集》6卷,并将其

  • 铁道游击队·刘知侠

    长篇小说。刘知侠著。写于1952年至1953年,1954年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出版后被改编成电影、连环画、电视连续剧等,并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作品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鲁南枣庄的一批煤矿工人和铁路工人,不堪忍受日军的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