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梵志诗校注卷七

世有一种人 

天下大痴人 

教你修道时 

知足即是富 

千年与一年 

凡夫真可念 

我身若是我 

悟道虽一饷 

由心生妄相 

福门不肯修 

莫言己之是 

我有你不喜 

任意随流俗 

学行百千般 

吾有方丈室 

有此幻身来 

若欲觅佛道 

人心不可识 

贪痴不肯舍 

道从欢喜生 

渐渐断诸恶 

一生不作罪 

我本野外夫 

我今一身内 

生亦只物生 

世间不信我 

王二语梵志 

梵志与王生 

俗人道我痴 

回波尔时大贼 王梵志回波乐 

法性大海如如 

心本无双无只 

但令但贪但呼 

凡夫有喜有虑 

不语谛观如来 

法性本来常存 

隐去来之一 

隐去来之二 

教君有男女 

危身不自在 

若个达苦空 

世间何物亲 

可惜千金身 

梦游万里自然 

多缘饶烦恼 

不虑天堂远 

自有无用身 

壮年凡几日 

若能无着即如来 

世人重金玉 

王二与世人 

荣利皆悉争 

他见见我见 

人生一世里 

我不畏恶名 

可笑世间人 

一旦游尘境 

纵使千乘君 

夜梦与昼游 

你今意况大聪 

大丈夫之一 

大丈夫之二 

学问莫倚聪明 

慎事罪不生 

众生发大愿 

终归一聚尘 

儿大君须死 

儿子有亦好 

并是天斟酌 

○世有一种人 

世有一种人,可笑穷奇物。闲则着五欲,急时便依佛。□□□□□,□□持戒律。好结无情伴,招唤共放逸。心净不礼□,□□□□□。

○天下大痴人 

天下大痴人,皆悉争名利。闻好耳卓竖,道□□□□。□□□□□,各自称贤智。一朝粪袋冷,合本■〈物上心下〉失智。

○教你修道时 

教你修道时,使你得长年。他物实莫取,自物亦□□。□□□□□,□□□□缘。若无自他见,何处有心偏。如斯不得道,从君更问天。

○知足即是富 

知足即是富,不假多钱财。谷深塞易满,心浅最难填。盛衰皆是一,生死亦同然。无常意可见,何劳求百年。

○千年与一年 

千年与一年,终同一日活。昨宵即是空,今朝焉得脱。无事损心神,内外相宗撮。驱驱劳你形,耳中常聒聒。

○凡夫真可念 

凡夫真可念,未达宿因缘。漫将愁自缚,浪捉寸心悬。任生不得生,求眠不得眠。情中常切切,燋燋度百年。

○我身若是我 

我身若是我,死活应自由。死既不由我,自外更何求。死生人本分,古来有去留。如能晓此者,知复更何忧。

○悟道虽一饷 

悟道虽一饷,旷大劫来因。释迦登正觉,却礼发心人。身本不离佛,佛本不离身。迷心去处暗,明神即辨真。

○由心生妄相 

由心生妄相,无形本会真。但看气新断,妻子即他人。魂魄归五道,尸骸谢六尘。验斯怕散坏,何处有君身?

○福门不肯修 

福门不肯修,福失竞奔驰。熟见苦乐别,偷生佯不知。安身染着欲,贪世竞无疲。故知地狱罪,怨佛无慈悲。

○莫言己之是 

莫言己之是,勿说他人非。道是失其是,道非得其非。白珪之玷尚可磨,斯言之玷不可为。

○我有你不喜 

我有你不喜,你有我不嗔。你贫憎我富,我富怜你贫。行好得天报,为恶罪你身。你若不信我,你且勘经文。

○任意随流俗 

任意随流俗,凡夫信是非。日常三顿饭,年恒两覆衣。不问单将复,谁论稠与稀。但令无外事,只尔自然肥。

○学行百千般 

学行百千般,澄心遍照看。埿犁暎兜率,因生有涅盘。世间诸法相,浩浩亦其宽。欲说深心义,无求最大安。

○吾有方丈室 

吾有方丈室,里有一杂物。万像俱悉包,参罗亦不出。日月亮其中,众生旡得失。三界湛然安,中有旡数佛。

○有此幻身来 

有此幻身来,寻思不自识。言从四大生,别有一种贼。能悉佛性眼,还如暗里墨。计此似神通,轮回有智力。若欲具真如,勤苦修功德。佛在五荫中,努力向心克。

○若欲觅佛道 

若欲觅佛道,先观五荫好。妙宝非外求,黑暗由心造,善恶既不二。元来无大小。设教显三乘,法门奇浩浩。触目即安心,若个非珍宝。明识生死因,努力自研考。

○人心不可识 

人心不可识,善恶实难知。看面真如像,腹中怀蒺■〈艹梨〉。口共经文语,借猫搦鼠儿。虽然断夜食,小家行大慈。

○贪痴不肯舍 

贪痴不肯舍,徒劳断酒肉。终日说他过,持斋空饿腹。三毒日日增,四蛇不可触。天堂未有因,箭射入地狱。

○道从欢喜生 

道从欢喜生,还从瞋恚灭。佛性盈两间,由人作巧拙。天堂在目前,地狱非虚说。努力善思量,终身须急结。斩断三毒箭,恩爱亦难绝。明识大乘因,镬汤亦不热。

○渐渐断诸恶 

渐渐断诸恶,细细去贪嗔。若使如罗汉,即自绝嚣尘。将刀且割旡明暗,复用利剑断亲姻。究竟涅盘非是远,寻思寂灭即为邻。只是众生不牵致,所以沉沦罪业深。努力努力遵三宝,何愁何虑不全身。

○一生不作罪 

一生不作罪,又复非修福。腾腾处俗间,游游觅衣食。衣食纔以足,不事凡荣饰。此则是如来,何劳住西域。

○我本野外夫 

我本野外夫,不能恒礼则。为性重任真,吃着随所得。既与万物齐,于中守静默。一身逢太平,五内无六贼。

○我今一身内 

我今一身内,修营等一国。管属八万户,随我债衣食。外想去三尸,内思除六贼。贪望出累身,□□入净域。

○生亦只物生 

生亦只物生,死亦只物死。来去不相知,苦乐何处是?唯见生人悲,未闻啼哭鬼。以此好思量,未必生胜死。

○世间不信我 

世间不信我,言我□造恶。不能为俗情,和光心自各。财色终不染,妻子不恋着。共你□同尘,至理求不错。智惠浑一愚,我心常离缚。君自未识真,余身恒快乐。

○王二语梵志 

王二语梵志:俗间无我师。心中不了义,闻者尽不知。我今得开悟,先身已受持。寻经醒无我,披卷悟旡为。君神自寂灭,君身若死尸。神身一分解,六识自开披。万事都无着,泠然旡所之。漏尽无烦恼,神澄自靡斯。心高鹄共驾,一举出天池。

○梵志与王生 

梵志与王生,密敦胶柒友。共喜歌三乐,同欣咏五柳。适意叙诗书,清谈杯渌酒。莫恠频追逐,只为相知久。

○俗人道我痴 

俗人道我痴,我道俗人騃。两两相排拨,喽啰不可解。世人重荣华,我心今已罢。惟有如意珠,撩渠不肯卖。躭浮五欲乐,几许难开解。嗟世俗难有,为住烦恼处。尘危三业鄣,心造恒游生死因。不觉四蛇六贼藏身内,贪痴五欲竞相催。

○回波尔时大贼 王梵志回波乐 

回波尔时大贼,不如持心断惑。纵使诵经千卷,眼里见经不识。不解佛法大意,徒劳排文数黑。头陁兰若精进,希望后世功德。持心即是大患,圣道何由可克?若悟生死之梦,一切求心皆息。

○法性大海如如 

法性大海如如,风吹波浪沟渠。我今不生不灭,于中不觉愚夫。增恶若为是恶,无始流浪三涂。迷人失路但坐,不见六道清虚。

○心本无双无只 

心本无双无只,深难到底渊洪。无来无去不住,犹如法性虚空。复能生出诸法,不迟不疾融融。幸愿诸人思忖,自然法性通同。

○但令但贪但呼 

但令但贪但呼,般若法水不枯。醉时安眠大道,谁能向我停居?八苦变成甘露,解脱更欲何须。万法归于一相,安然独坐四衢。

○凡夫有喜有虑 

凡夫有喜有虑,少乐终日怀愁。一朝不报明冥,常作千岁遮头。财色□缘不足,昼夜栖屑规求。如水流向东海,不知何时可休。

○不语谛观如来 

不语谛观如来,逍遥独脱尘埃。合眼任心树下,跏趺端坐花台。不惧前后二际,岂着水火三灾。劝遣荣乐静坐,莫恋妻子钱财。称体宝衣三事,等身锡杖一枚。常持智惠刀剑,逢者眼目即开。

○法性本来常存 

法性本来常存,茫茫无有边畔。安身取舍之中,被他二境回换。敛念定想坐禅,摄意安心觉观。木人机关修道,何时可到彼岸?忽悟诸法体空,欲似热病得汗。无智人前莫说,打破君头万段。

○隐去来之一 

隐去来,寻空有。空有毕竟两无名,二境安心欲何守?不长不短鉴空心,若见空心还是有。空有俱遣法无依,智者融心自安偶。隐去来,勿浪波波走。

○隐去来之二 

隐去来,隐去游朝市。不离烦恼原,无希真妙理。对境息贪痴,何假求高士。是非不二见,法界同昆季。隐去来,大乐无基止。

○教君有男女 

教君有男女,但令遣出家。如山覆一■〈土匮〉,似草始生牙。剃头并去发,脱俗服袈裟。闻钟即礼拜,见佛献香花。不思五等贵,宁贪驷马车。此即菩提道,何处觅佛家。

○危身不自在 

危身不自在,犹如脆风坏。命尽骸归土,形移更受胎。犹如空尽月,凡数几千回。换皮不识面,知作阿谁来。

○若个达苦空 

若个达苦空,世间无有一。不见己身非,唯覩他家失。贫儿觅长命,论时熟痴汉。终归不免死,受苦无崖畔。非但少衣食,王役偏差唤。不如早殡地,愁苦一时散。

○世间何物亲 

世间何物亲?妻子贵于珍。一朝身命谢,万事不由人。财钱任他用,眷属不随身。何须人哭我,终是一聚尘。

○可惜千金身 

可惜千金身,从来不惧罪。见善不肯为,值恶便当憙。煞猪请恩福,宁知自损己?所以有贫富,良由先业起。

○梦游万里自然 

梦游万里自然,觉罢百事忧煎。欲见神身分别,思此即在眼前。圣人无梦无想,达士旡我旡缘。且寄身为庵屋,就里养出神仙。

○多缘饶烦恼 

多缘饶烦恼,省事得心安。若能绝妄想,果成坚固林。舍邪归六趣,毕竟去贪嗔。无尘复无垢,何虑不成真?

○不虑天堂远 

不虑天堂远,非愁地狱虚。心中一种惧,唯怕土庵庐。逈静丘荒外,寂寂远村墟。泉门一闭后,开日定知无。

○自有无用身 

自有无用身,观他有用体。子细好推寻,论时几许騃。佛性五荫中,眼看心不解。终日求有为,屈屈向他礼。

○壮年凡几日 

壮年凡几日?死去入土庵。论情即今汉,各各悉痴憨。唯缘二升米,是处即生贪。礼佛遥言乏,彼角仍图摊。贪钱险不避,逐法易成难。即今不如此,宁随体上寒。乍可无余服,愿得一身安。无为日日悟,解脱朝朝餐。死去天堂上,遣你斫额看。

○若能无着即如来 

若能无着即如来,身中宝藏自然开。一切生死皆消灭,判不更畏受胞胎。悟时剎那不移虑,父子相见付珍财。众魔外道皆宾伏,诸天空中唱善哉。

○世人重金玉 

世人重金玉,余希衣内珍。细细辞名利,渐渐远嚣尘。贪痴日日灭,智境朝朝新。语你世上汉:阿堵是良田。

○王二与世人 

王二与世人,俱来就梵志。非为贪与赏,共你论贤智。凡夫累劫中,不解思量事。见善不肯为,见恶喜无睡。昏昏似梦人,未饮恒如醉。

○荣利皆悉争 

荣利皆悉争,畏死复贪生。心神为俗网,蠢蠢暗中行。寄言虚妄者,何日出迷坑?

○他见见我见 

他见见我见,我见见他见。二见亦自见,不见喜中面。手把车钏镜,终日向外看。唯见他长短,不肯自洮拣。竞竞口合合,犹如冶排扇。逢人即作动,心舌常交战。不肯自看身,看身善不善?如此痴冥人,只是可恶贱。劝君学修道,含食但自■〈口垔〉。且拔己饥渴,五邪邪毒箭。获得身中病,应时乃一现。安住解脱中,无碍未别见。住是分别有,任用法界遍。纵起六十二,非由无最殿。所以得如斯,有大善方便。

○人生一世里 

人生一世里,能得几时活?回己审思量,何忍相劫夺。自命惜求死,煞他不记活。布施觅声名,不肯救饥渴。口道愿生天,不免地狱撮。礼佛至顶尽,终归被怆割。一往陷三涂,穷劫不得脱。寄语世间人,不可浪夸阔。各愿寻其本,努力弃却末。回心一念顷,万事即解脱。

○我不畏恶名 

我不畏恶名,恶名不须畏。四大亦无主,信你痛谤诽。你自之于我,于我何所费?不辞应对你,至对无气味。

○可笑世间人 

可笑世间人,为言恒不死。贪恡不知休,相憎不解止。背地道他非,对面伊不是。埋着黄蒿中,犹成薄媚鬼。

○一旦游尘境 

一旦游尘境,念俗爱荣华。不觉三涂苦,八难更来遮。飘流生死海,托受在毛家。食蒭无厌足,头上着绳麻。

○纵使千乘君 

纵使千乘君,终齐一个死。纵令万品食,终同一种屎。释迦穷八字,老君守一理。若欲离死生,当须急思此。

○夜梦与昼游 

夜梦与昼游,本不相知尔。梦恶便生懊,梦好觉便喜。你信斋戒身,本自不识你。欲验死更生,方斯以类此。

○你今意况大聪 

你今意况大聪,不语修道有功。亦无二边不着,亦复不住太空。众生不解执有,只为心里不通。迷人已南作北,又亦不辨西东。念个痴人学道,终日竟夜忩忩。只覩小儿无智,何异世谛盲聋。

○大丈夫之一 

大丈夫,游荡出三途。荣名何足舍,妻子视如无。法忍先将三毒共,佛性常与六情俱。但信研心性妙宝,何烦衣外觅明珠?

○大丈夫之二 

大丈夫,性识本清虚。无心妨世事,触物任情居。

○学问莫倚聪明 

学问莫倚聪明,打却我慢贡高。出家解脱无事,永离三界逍遥。坐禅解空无相,皆皆实觅□□。□□□□□□,□□□□□□。法界以为家舍,任从自在翛翛。形□□□□□,□□□□□□。

○慎事罪不生 

慎事罪不生,忍嗔必有□。□□□□□,□□□□□。□□□部宰,捉此用为心。高□□□□,□□□□□。

○众生发大愿 

众生发大愿,□□□□□。□□在前亡,论时依大道。病得孙子扶,□□□□□。□□□□□,□须更懊恼。

○终归一聚尘 

□□□□□,□□□□错。终归一聚尘,何用深棺椁。土下蝼蚁飡,但□□□□。□□□□死,平章自埋却。

○儿大君须死 

□□□□□,儿大君须死。天使遣如然,两俱不得止。愚夫无所知,欲得见□□。□□□□□,□□□欲死。

○儿子有亦好 

儿子有亦好,无亦甚其精。有时愁□□,□□□□□。不愁你亦是,一种大星星。

○并是天斟酌 

□□□□料,并是天斟酌。贮积拟孙儿,论时几许错。死活并由天,贫富□□□。□饿畏儿饥,从头少一杓。

王梵志诗

猜你喜欢
  卷七百五十五·彭定求
  卷五百一十五·彭定求
  董颖·唐圭璋
  艇斋诗话 全文·曾季貍
  北江诗话卷一·洪亮吉
  ◆王左丞懋德(仁父集)·顾嗣立
  第三折·贾仲明
  卷八十二·徐世昌
  四集卷五十四·乾隆
  初集卷三十八·乾隆
  卷十三·王奕清
  卷二十二·陆游
  卷528 ·佚名
  卷四·吴之振
  灊山集巻一·朱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七十·彭定求

        卷570_1 【静夜相思】李群玉   山空天籁寂,水榭延轻凉。浪定一浦月,藕花闲自香。   卷570_2 【桂州经佳人故居】李群玉   桂水依旧绿,佳人本不还。只应随暮雨,飞入九疑山。   卷570_3 【放鱼】李群玉

  • 鹤年诗集卷二·丁鹤年

    (元)丁鹤年 撰○七言古诗黄鹤楼半空金碧何代楼僊人鹤驾曽一游雕槛看云楚山晓珠帘卷月湘江秋楼前云月长无恙祢赋崔诗角清壮西风忽动庾公尘僊人仍归九天上植樗轩【为天台吴处士赋】徂徕苍松干峄阳孤桐枝矫矫卧龙节娟娟栖

  • 卷183 ·佚名

    刘过 郭帅遗蕨羹 书生穷无食肉相,老不能官犹崛强。 一杯紫蕨江西羹,万户封侯犹未当。 主人幕下三千士,谈王说伯如蜂起。 日日椎鲜与击肥,厌饫腥膻饱而已。 此生只愿吃此羹,坐看将军勋业成。

  • 古乐苑衍録卷二·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衍録卷二明 梅鼎祚 编总论【原古 体例 名义声律 品藻】九代咏歌志合文财黄歌断竹质之至也唐歌在昔则广於黄世虞歌卿云文於唐时夏歌雕墙缛於虞代商周篇什丽於夏年至於序志述时其揆一也【文心雕

  • 卷二十一·方回

    <集部,总集类,瀛奎律髓>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二十一    元 方囬 编雪类 文选以二谢雪赋月赋入物色类雪於诸物色中最难赋今选诗家巨擘一句及雪而全篇见雪意雪景者亦取之虽不专用禁体然用事浅近者皆不取五言

  • 卷二百十·列传第九十八·张廷玉

        桑乔 谢瑜 何维柏 徐学诗 厉汝进 王宗茂 周冕 赵锦 吴时来 张翀 董传策 邹应龙 林润   桑乔,字子木,江都人。嘉靖十一年进士。十四年冬,由主事改御史,出按山西。所部频寇躏,乔奏请尽蠲徭赋,厚恤死者家。参

  • 卷之一千一百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七十一·佚名

    光绪九年。癸未。冬十月。戊申朔。享太庙。遣克勤郡王晋祺恭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遣

  • 三五 补遗三·周作人

    癸卯(一九〇三)年夏天鲁迅回乡一趟,那年五月以后两个多月的日记中断,下一册从七月中旬起,正记的是他离开绍兴的事,今摘抄于下:“七月十六日,余与自树既决定启行,因于午后束装登舟,雨下不止。傍晚至望江楼,少霁,舟人上岸市物,余亦登

  • ·和大中丞树人七十寿诗·丁曰健

    大中丞树人宪台七十述怀诗并记一官四十有余年,游宦萍踪半海边。从政驱车仕东鲁,效忠叱驭入西川。榛芜皖、豫空蒿目,风月湖山暂息肩;五度仙霞今老矣,承平可许赋归田?舳舻千里火轮飞,牙纛遥临八阵威。台、凤烟氛

  • 二十二年·佚名

    (丙寅)二十二年清乾隆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朔戊辰,上具冕服,御仁政殿階上,率王世子及百官,陳賀于大王大妃殿。登殿受賀頒敎。朝臣年七十以上、士庶年八十以上及王曾孫婦、王外孫婦年老在世者,竝賜食物、衣資有差。錦平尉朴弼

  • 卷二十七·严虞惇

    <经部,诗类,读诗质疑>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二十七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周颂 郑谱曰周颂者周室成功致太平德洽之诗其作在周公摄政成王即位之初颂之言容天子之德光被四表格於上下无不覆焘无不持载此之谓容於是和乐

  • 第二章 2·辜鸿铭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辜讲孔子说:“《风》《雅》《颂》 这些诗书总共有三百首诗。其中的道德理念或许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毫无邪念。”辜解真正的中国人在精神生活中,同时具有成年人的理性和儿童单

  • 卷三十三·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三十三宋 李明復 撰宣公十有二年春葬陳靈公謝湜曰楚子以義討賊與本國臣子討賊無異故書葬胡安國曰討賊者非臣子也何以書葬天下之惡一也本國臣子或不能討而上有天王下有方伯又其次有四隣有同盟

  • 论 传 戒·太虚

    ──二十三年春作──余自稍知经律以来,辄因于受戒持戒未能自信,故祗与人授三皈、五戒,至多亦授璎珞十善戒,瑜伽菩萨戒而已。于沙弥十戒,且未敢与人授之,况于具足诸微细戒之苾刍戒耶?兹某长老来书嘱雪山开坛传戒,使效诸方所为

  • 志略·别庵性统

    妙喜杲祖集人天眼目。已自引蔓牵枝。高峰老人纂要之出。得非画蛇添足耶。是以铁祖有密授之戒。老人示寂几二十年。语录已经重刻。而纂要真本重扃笥中。非吝也。无如家贼难防。向因燕京翠崖典藏钥时。请稿重述。同寮辈

  • 旧书贩门德尔·茨威格

    《旧书贩门德尔》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于1929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古怪但才华横溢的书商门德尔的悲惨故事,他每天都在维也纳咖啡馆进行交易。凭借其百科全书式的思维和对文学的热爱,这位出生于波兰的俄罗斯犹太

  • 御制千字诏·洪秀全

    太平天国编印的书籍之一。1854年(咸丰四年)刊行。全书以四言为句,共276句,共1104个字。它与《三字经》、《幼学诗》同为太平天国的儿童识字课本。其内容包括自然知识、生活常识、拜上帝会教义和太平天国前期的革命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