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梵志诗校注卷四

兄弟须和顺 

夜眠须在后 

兄弟相怜爱 

好事须相让 

昔日田真分 

孔怀须敬重 

兄弟宝难得 

尊人相逐出 

尊人共客语 

主人无床枕 

立身行孝道 

爷娘行不正 

尊人嗔约束 

有事须相问 

爷娘年七十 

爷娘绝年迈 

四大乖和起 

亲中除父母 

主人相屈至 

亲家会宾客 

亲还同席坐 

尊人立莫坐 

尊人对客饮 

尊人与酒吃 

尊人同席饮 

巡来莫多饮 

坐见人来起 

黄金未是宝 

养子莫徒使 

欲得儿孙孝 

养儿从小打 

男年十七八 

有儿欲娶妇 

有女欲嫁娶 

欲得于身吉 

饮酒妨生计 

见恶须藏掩 

借物莫交索 

借物索不得 

邻并须来往 

长幼同钦敬 

停客勿叱狗 

亲客号不踈 

为客不呼客 

逢人须敛手 

恶口深乖礼 

见贵当须避 

结交须择善 

恶人相远离 

有德人心下 

典史频多扰 

恶人相触误 

骂妻早是恶 

有势不烦倚 

贫亲须拯济 

有钱莫掣攉 

他贫不得笑 

莫不安爪肉 

在乡须下意 

贫人莫简弃 

得言请莫说 

无亲莫充保 

双陆智人戏 

逢争不须看 

立身存笃信 

有恩须报上 

知恩须报恩 

先得他恩重 

蒙人惠一恩 

得他一束绢 

贷人五■〈豆斗〉米 

世间难舍割 

煞生最罪重 

偷盗须无命 

邪淫及妄语 

吃肉多病报 

饮酒是痴报 

造酒罪甚重 

见泥须避道 

相交莫嫉妒 

见病须慈慜 

经纪须平直 

布施生生富 

忍辱生端正 

寻常懃念善 

六时长礼忏 

持戒须含忍 

逢师须礼拜 

闻锺身须侧 

师僧来乞食 

家贫从力贷 

恶事■〈物上心下〉须弃 

○兄弟须和顺 

兄弟须和顺,叔侄莫轻欺。财物同箱柜,房中莫畜私。

○夜眠须在后 

夜眠须在后,起则每须先。家中懃检校,衣食莫令偏。

○兄弟相怜爱 

兄弟相怜爱,同生莫异居。若人欲得别,此则是兵奴。

○好事须相让 

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但能办此意,祸去福招来。

○昔日田真分 

昔日田真分,庭荆当即衰。平章却不异,其树复还滋。

○孔怀须敬重 

孔怀须敬重,同气并连枝。不见恒山鸟,孔子恶闻离。

○兄弟宝难得 

兄弟宝难得,他人不可亲。但寻庄子语,手足断难论。

○尊人相逐出 

尊人相逐出,子莫向前行。识事须相逢,情知乏礼生。

○尊人共客语 

尊人共客语,侧立在傍听。莫向前头闹,喧乱作鸦鸣。

○主人无床枕 

主人无床枕,坐旦捉狗亲。莫学庸才汉,无事弃他门。

○立身行孝道 

立身行孝道,省事莫为愆。但使长无周,爷娘高枕眠。

○爷娘行不正 

爷娘行不正,万事任依从。打骂但知默,无应即是能。

○尊人嗔约束 

尊人嗔约束,共语莫江降。纵有些些理,无烦说短长。

○有事须相问 

有事须相问,平章莫自专。和同相用语,莫取妇儿言。

○爷娘年七十 

爷娘年七十,不得远东西。出后倾危起,元知儿故违。

○爷娘绝年迈 

爷娘绝年迈,不得离傍边。晓夜专看侍,仍须省睡眠。

○四大乖和起 

四大乖和起,诸方请疗医。长病煎汤药,求神觅好师。

○亲中除父母 

亲中除父母,兄弟更无过。有莫相轻贱,无时始认他。

○主人相屈至 

主人相屈至,客莫先入门。若是尊人处,临时自打门。

○亲家会宾客 

亲家会宾客,在席有尊卑。诸人未下筯,不得在前椅。

○亲还同席坐 

亲还同席坐,知卑莫上头。忽然人恠责,可不众中羞。

○尊人立莫坐 

尊人立莫坐,赐坐莫背人。■〈存〉坐无方便,席上被人嗔。

○尊人对客饮 

尊人对客饮,卓立莫东西。使唤须依命,弓身莫不齐。

○尊人与酒吃 

尊人与酒吃,即把莫推辞。性少由方便,圆融莫遣知。

○尊人同席饮 

尊人同席饮,不问莫多言。纵有文章好,留将余处宣。

○巡来莫多饮 

妄来莫多饮,性少自须监。勿使闻狼狈,交他诸客嫌。

○坐见人来起 

坐见人来起,尊亲尽远迎。无论贫与富,一槩■〈物上心下〉须平。

○黄金未是宝 

黄金未是宝,学问胜珠珎。丈夫无伎艺,虚沾一世人。

○养子莫徒使 

养子莫徒使,先教懃读书。一朝乘驷马,还得似相如。

○欲得儿孙孝 

欲得儿孙孝,无过教及身。一朝千度打,有罪更须嗔。

○养儿从小打 

养儿从小打,莫道怜不笞。长大欺父母,后悔定无疑。

○男年十七八 

男年十七八,莫遣倚街衢。若不行姧盗,相构即樗蒲。

○有儿欲娶妇 

有儿欲娶妇,须择大家儿。纵使无姿首,终成有礼仪。

○有女欲嫁娶 

有女欲嫁娶,不用绝高门。但得身超俊,钱财■〈物上心下〉莫论。

○欲得于身吉 

欲得于身吉,无过莫作非。但知牢■〈门外下内〉口,祸去阿你来。

○饮酒妨生计 

饮酒妨生计,摴蒲必破家。但看此等色,不久作穷查。

○见恶须藏掩 

见恶须藏掩,知贤为赞扬。但能依此语,秘密立身方。

○借物莫交索 

借物莫交索,用了送还他。损失酬高价,求嗔得也磨。

○借物索不得 

借物索不得,贷钱不肯还。频来论即鬬,过在阿谁边?

○邻并须来往 

邻并须来往,借取共交通。急缓相凭仗,人生莫不从。

○长幼同钦敬 

长幼同钦敬,知尊莫不遵。但能行礼乐,乡里自称仁。

○停客勿叱狗 

停客勿叱狗,对客莫频眉。供给千余日,临歧请不饥。

○亲客号不踈 

亲客号不踈,唤即尽须唤。食了宁且休,只可待他散。

○为客不呼客 

为客不呼客,去必主人嗔。欲得能行事,无过莫避人。

○逢人须敛手 

逢人须敛手,避道莫前荡。忽若相冲着,他强必自伤。

○恶口深乖礼 

恶口深乖礼,条中却没文。若能不骂詈,即便是贤人。

○见贵当须避 

见贵当须避,知强远离他。高飞能去网,岂得值低罗。

○结交须择善 

结交须择善,非谙莫与心。若知管鲍志,还共不分金。

○恶人相远离 

恶人相远离,善者近相知。纵使天无雨,云阴自润衣。

○有德人心下 

有德人心下,无才意即高。但看行滥物,若个是坚牢。

○典史频多扰 

典史频多扰,从饶必莫嗔。但知多与酒,火艾不欺人。

○恶人相触误 

恶人相触误,被骂必从饶。喻若园中韭,犹如得雨浇。

○骂妻早是恶 

骂妻早是恶,打妇更无知。索强欺得客,可是丈夫儿?

○有势不烦倚 

有势不烦倚,欺他必自危。但看木里火,出则自烧伊。

○贫亲须拯济 

贫亲须拯济,富眷不烦饶。情知苏蜜味,何用更添膏。

○有钱莫掣攉 

有钱莫掣攉,不得事奢华。乡里人儜恶,差科必破家。

○他贫不得笑 

他贫不得笑,他弱不得欺。但看人头数,即须受逢迎。

○莫不安爪肉 

莫不安爪肉,鱼吞在肠里。善恶有千般,人心难可知。

○在乡须下意 

在乡须下意,为客莫高心。相见作先拜,膝下没黄金。

○贫人莫简弃 

贫人莫简弃,有食最须呼。但惠封疮药,何愁不奉珠。

○得言请莫说 

得言请莫说,有语不须传。见事如不见,终身无过愆。

○无亲莫充保 

无亲莫充保,无事莫作媒。虽失乡人意,终身无害灾。

○双陆智人戏 

双陆智人戏,围碁出专能。解时终不恶,久后与仙通。

○逢争不须看 

逢争不须看,见打莫前为。损即追友证,能胜■〈物上心下〉不知。

○立身存笃信 

立身存笃信,景行胜将金。在处人携接,谙知无负心。

○有恩须报上 

有恩须报上,得济莫孤恩。但看千里井,谁为重来寻。

○知恩须报恩 

知恩须报恩,有恩莫不报。更在枯井中,谁能重来救。

○先得他恩重 

先得他恩重,酬偿勿使轻。一湌何所直,感荷百金倾。

○蒙人惠一恩 

蒙人惠一恩,终身酬不极。若济桑下饥,扶轮可惜力。

○得他一束绢 

得他一束绢,还他一束罗。计时应大重,直为岁年多。

○贷人五■〈豆斗〉米 

贷人五■〈豆斗〉米,送还一硕粟。筭时应有余,剩者充臼直。

○世间难舍割 

世间难舍割,无过财色深。丈夫须达命,割断暗迷心。

○煞生最罪重 

煞生最罪重,吃肉亦非轻。欲得身长命,无过点续明。

○偷盗须无命 

偷盗须无命,侵欺罪更多。将他物己用,思量得也磨?

○邪淫及妄语 

邪淫及妄语,知非■〈物上心下〉勿作。但知依道行,万里无迷错。

○吃肉多病报 

吃肉多病报,智者不须飡。一朝无间地,受罪始知难。

○饮酒是痴报 

饮酒是痴报,如人落粪坑。情知有不净,岂合岸头行。

○造酒罪甚重 

造酒罪甚重,酒肉俱不轻。若人不信语,检取涅盘经。

○见泥须避道 

见泥须避道,莫入污却鞋。若知己有罪,莫破戒持斋。

○相交莫嫉妒 

相交莫嫉妒,相欢莫蛆儜。一日无常去,王前摆手行。

○见病须慈慜 

见病须慈慜,知方速疗医。若能行此行,大是不思议。

○经纪须平直 

经纪须平直,心中莫侧斜。些些微取利,可可苦他家。

○布施生生富 

布施生生富,悭贪世世贫。若人苦悭惜,劫劫受辛勤.

○忍辱生端正 

忍辱生端正,多嗔作毒蛇。若人不儜恶,必得上三车。

○寻常懃念善 

寻常懃念善,昼夜受书经。心里无蛆儜,何愁佛不成。

○六时长礼忏 

六时长礼忏,日暮广烧香。十斋莫使阙,有力煞三长。

○持戒须含忍 

持戒须含忍,长斋不得嗔。莫随风火性,参差误煞人。

○逢师须礼拜 

逢师须礼拜,过道向前参。莫生分别想,见过不和南。

○闻锺身须侧 

闻锺身须侧,卧转莫缠眠。万一无常去,免至狱门边。

○师僧来乞食 

师僧来乞食,必莫惜家常。布施无边福,来生不少粮。

○家贫从力贷 

家贫从力贷,不得懒乖慵。但知懃作福,衣食自然丰。

○恶事■〈物上心下〉须弃 

恶事■〈物上心下〉须弃,善事莫相违。至意求妙法,必得见如来。

猜你喜欢
  王槐建·唐圭璋
  十八家诗抄·卷十九·曾国藩
  卷二十六·唐圭璋
  卷七十六·冯惟讷
  卷一百七十二·陈思
  卷一百四十七·陈思
  第六歌 劈风劈雨打熄仔我灯笼火·刘半农
  夜·刘半农
  花儿开过了·闻一多
  武仲清江集钞·吴之振
  卷一·佚名
  唐英歌诗巻中·吴融
  乌鲁木齐杂诗·纪昀
  卷八·贾岛
  第四十五出 收监送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五·阮阅

      ●卷四十五·伤悼门  雷有终自平蜀后,人为立祠。又尝以私财犒士,贫不能足,贷钱以给,比捐馆舍时尚欠三万缗,章圣特出内帑钱偿之。故魏仲先悼有终诗曰:“圣代贤臣丧,何人不惨颜!新祠民祭祀,旧债帝填还。卤簿尘

  • 卷三十二·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盛唐一 玄宗皇帝【讳隆基睿宗第三子】 送李邕之任滑台 汉家重东郡宛彼白马津黎庶既蕃殖临之劳近臣远别初首路今行方及春课成应第一良

  • 卷三·文洪

    钦定四库全书文氏五家集卷三明 文徴明 撰太史诗集五言古诗饮子畏小楼今日解驰逐投闲傍高庐君家在臯桥諠阗井市区何以掩市声充楼古今书左陈四五册右倾三两壶我饮良有限伴子聊相娱与子故深密奔忙坐濶疎旬月一会面意勤

  • 御选明诗卷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十二乐府歌行九朱阳仲杨花篇江南二三月杨花竞芳华寂寞长条攀折尽緑丝飞来千片花千片飞飞西复东白雪晴云昼溟蒙风吹满空翳白日散入千家池馆中池馆楼台媚春昼珠箔重重散花栁白玉筵中拂画衣琉璃杯

  • 卷五·佚名

    四十七、闻儿身丧停语钗裙归阁事,且谈梁府老双亲。自报孩儿金榜中,高堂欢喜笑吟吟。一朝接得孩儿信,辞皇边外破胡人。相公听罢心烦恼,孩儿把命当微尘。边庭贼寇纷纷乱,朝臣无计净胡尘。恐怕残生丧在边庭外,冇日开眉得放心。

  • 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三·赵尔巽

      沈桂芬 李鸿藻 翁同龢 孙毓汶   沈桂芬,字经笙,顺天宛平人,本籍江苏吴江。道光二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咸丰二年,大考一等,擢庶子。累迁内阁学士。先后典浙江、广东乡试,督陕甘学政,充会试副总裁。八年,丁父忧。服

  • 卷三十四·黄以周

      徽宗   △政和五年(乙未,一一一五)   1、正月(案:钱大昕《四史朔闰考》:是月壬申朔。) 丙戌,长宁军界夷人卜漏等反,攻梅岭堡,陷之。《纪事本末》卷百四十一。原注此据初草,二月三十日,令赵遹措置圣旨追书,须别考详。《本纪

  • 卷之一千一百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南唐书卷十八·马令

    宋 马令 撰亷隅传第十三呜呼崇高富有人之所欲也其崇高乎天地之间者若鹪鹩巢于一枝一枝之外无所居也其富有于万物之上者若偃防饮于长河满腹之外无所容也天地亦大矣万物亦众矣一身之所为曽未得其万万之一而固已厌足则

  • 南安王元桢传·李延寿

    南安王元桢,是皇兴二年(468)所封的。孝文帝时,累迁任长安镇都大将、雍州刺史。元桢性情忠厚谨慎。他母亲病危时,他悲伤异常,于是有白雉来停歇在门前。皇帝知道以后十分感动,赐给他千匹帛加以奖赏。召他前往讲习武艺,在皇信

  • 32.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林汉达

    当楚国正在遭到秦国欺负的时候,北方的赵国倒在发奋图强。赵国的国君武灵王,眼光远,胆子大,想方设法要把国家改革一番。有一天,赵武灵王对他的臣子楼缓说:“咱们东边有齐国、中山(古国名),北边有燕国、东胡,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

  • 卷二十 二十之一·孔颖达

    ◎训传第二十九鲁颂谱鲁者,少昊挚之墟也。国中有大庭氏之库,则大庭氏亦居兹乎?○正义曰:昭十七年《左传》云:“郯子曰:‘少皞挚之立也。’”定四年《左传》祝佗曰:‘命伯禽封于少皞之墟。’”是其文所出也。《明堂位》曰:“封

  • 管子补注卷九·刘绩

      霸形第二十二【陈霸言之形容】     内言五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徃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

  • 大学衍义卷十九·真德秀

    格物致知之要二辨人材憸邪罔上之情【奸臣】初髙齐之末有鱼龙山车等戏谓之防乐隋髙祖受禅命牛定乐非正声者悉放遣之炀帝以啓民可汗将来朝【啓民可汗突厥之君也】欲以富乐夸之太常少卿裴蕴希指奏括天下周齐梁陈乐家子

  • 卷三·佚名

    释初品中住王舍城【经】住王舍城【论】问曰:何以不直说般若波罗蜜法,而说佛住王舍城?答曰:说方、时、人,令人心生信故。云何名住?四种身仪:坐、卧、行、住,是名住王舍城。又以怖魔军众,自令弟子欢喜入种种诸禅定故,在是中

  • 第十九章 菩提树来岛·佚名

    御者之主[王]为守护大菩提树,十八王族、八家臣族、八婆罗门族、更又八庶民族、牧牛者、贵金属工、库邻伽等之各族、同又织匠、及陶工、各种之军兵并龙、夜叉,(一、二、三)授荣誉之[王]与金银瓶各八个。大地之王者于恒河上积大

  • 科场条贯·陆深

    明代科举制度书,是书仅寥寥数页,然“纪洪武至嘉靖间科举条式,于前后损益之制,胪列颇详”。今存明代科举制度之书较少,故录以备考。是书除刻入《俨山外集》外,尚有《纪录汇编》本,《丛书集成初编》即据以影印。《四库全书》列

  • 近溪子明道录·罗汝芳

    八卷。明罗汝芳撰。此书前有昆明郭斗序,序中称“汝芳以家居富美堂及云南五华书院所集讲义二卷,合而刻之,一题曰《五华会语》,一题曰《双玉会语》。其门人杜应奎又附以所记罗汝芳《论学编》为三卷,题曰《近溪先生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