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礼噐图式卷十七

武备五

皇帝行营内旌门纛 谨按乾隆二十年

钦定行营内旌门纛三东镶黄西正黄南正白俱以縀为之各从旗色镶黄以红縁正黄正白不加縁皆正幅销金云龙縿径四尺八寸斿径五尺縁销金火周濶八寸杆以竹髤朱束藤长一丈四尺五寸围六寸三分首冠金盘上植豹尾下注朱旄加明黄彯带剡角亦销金火长五尺三寸濶九寸杆末鐡鐏长四寸旁施鐡镮穿革植纛

皇帝行营内城旗 谨按乾隆二十年

钦定行营内城旗四十有一俱明黄縀为之红縁斜幅销金云龙縿径二尺二寸斿径三尺三寸斜径四尺縁销金火周濶三寸三分杆以竹髤朱束藤长六尺七寸围二寸一分首冠金盘上植豹尾下注朱旄加明黄彯带剡角亦销金火长四尺濶四寸杆末包革系绳植旗

皇帝行营外旌门纛 谨按乾隆二十年

钦定行营外旌门纛五东镶白西镶红南正蓝镶蓝递用北正红俱以縀为之各从旗色正红正蓝不加縁镶白镶蓝以红縁镶红以白縁皆正幅销金飞虎环以火余俱如

内旌门纛之制

皇帝行营外城旗 谨按乾隆二十年

钦定行营外城旗六十东南正白西南正红西北正黄东北镶黄俱以縀为之各从旗色镶黄以红縁正黄正白正红不加縁皆方幅销金飞虎环以火焰縿径二尺斿径三尺镶黄縁亦销金火周濶四寸杆如内城旗之制

皇帝行围吉尔丹纛 谨按

本朝定制

皇帝行围吉尔丹纛明黄縀为之不加縁斜幅销金云龙周为火焰形亦销金火縿径七尺三寸斿径八尺斜径一丈九尺杆以竹髤朱束藤长一丈六尺五寸围四寸九分首冠鋄金三棱火珠顶注朱旄末鐡鐏长四寸旁施鋄金镮穿革植纛

皇帝行围后防旗 谨按

本朝定制

皇帝行围后防旗以縀为之八旗各一镶黄镶白镶蓝以红縁镶红白縁正黄正白正红正蓝不加縁皆正幅销金飞虎间以火焰縿径一尺八寸斿径二尺九寸杆以竹髤朱束藤长六尺围二寸一分首冠金盘上植豹尾下注朱旄加明黄彯带剡角销金火云长二尺七寸濶三寸杆末包革系绳植旗如健鋭营扈行则以镶黄正黄旗各四制如之

皇帝行围纛 谨按

本朝定制

皇帝行围纛五镶黄一正黄正白各二俱以縀为之镶黄以红縁正黄正白不加縁皆正幅不施绘绣方五尺五寸杆以竹长一丈四尺五寸围六寸三分首冠鋄银鐡轮顶注朱旄末鐡鐏长四寸旁施鐡镮穿革植纛中镶黄两协正黄两末正白环行相遇则围合

南苑

行围用之

皇帝行围防古纛 谨按

本朝定制

皇帝行围防古纛五正黄正白正红各一正蓝二俱以绸为之各如旗色不加縁正幅不施绘绣皆縿径六尺四寸斿径六尺杆以竹髤朱束藤长一丈四尺五寸围六寸三分首冠鋄银鐡轮顶注黒旄末鐡鐏长四寸旁施鐡镮穿革植纛中正黄两协正白正红两末正蓝环行相遇则围合木兰

行围用之

得胜

灵纛一 谨按乾隆二十四年平定西域越歳振旅凯旋

上命尊藏得胜

灵纛于

紫光阁用纪

武成椟以香楠高二尺四寸纵二尺五寸横二尺一寸

上镌得胜

灵纛周镌

御制诗并序皆清汉防古西番文承以白石趺凡藏纛七一为定边将军武毅谋勇公兆恵纛黄云缎为之不加縁正幅销金云龙环以火焰縿径四尺七寸斿径五尺六寸首冠鋄银鐡顶注朱旄加黄缎彯带长五尺九寸濶八寸销金如纛幅

得胜

灵纛二 谨按得胜

灵纛二为定边右副将军靖逺诚勇侯富德纛黄云缎为之不加縁正幅销金云蟒环以火焰縿径五尺斿径四尺八寸首冠鋄金鐡顶承以鐡盘注朱旄

得胜

灵纛三 谨按得胜

灵纛三为参赞大臣毅勇承恩公明瑞纛黄云缎为之红縁斜幅销金云蟒縿径七尺九寸斿径六尺八寸斜径一丈縁为火焰形亦销金火焰周濶八寸首冠鋄银鐡顶承以鐡盘亦鋄银注朱旄加红缎彯带亦销金如纛幅长一丈一尺五寸

得胜

灵纛四 谨按得胜

灵纛四为参赞大臣诚勇公巴禄纛黄云缎为之红縁斜幅销金云蟒縿径六尺二寸斿径六尺七寸斜径九尺縁销金火焰周濶六寸首冠鋄银鐡顶承以鐡盘亦鋄银注朱旄

得胜

灵纛五 谨按得胜

灵纛五为领队大臣副都统鄂傅什纛黄云缎为之不加縁正幅不施绘绣縿径四尺一寸斿径四尺五寸首冠鋄银鐡顶承以鐡盘亦鋄银注朱旄

得胜

灵纛六 谨按得胜

灵纛六为领队大臣副都统图布巴图鲁温布纛白云缎为之斜幅绘五彩云蟒縿径六尺七寸斿径六尺四寸斜径九尺三寸縁为火焰形亦绘火焰周濶六寸首冠涂金革顶承以圆革亦涂金注朱旄

得胜

灵纛七 谨按得胜

灵纛七为领队大臣副都统克特尔克巴图鲁由屯纛黄云缎为之不加縁正幅不施绘绣縿径五尺二寸斿径四尺九寸首冠鋄银鐡顶承以鐡盘亦鋄银注朱旄

八旗都统纛 谨按

本朝定制八旗都统纛俱以缎为之各从旗色镶黄旗镶白旗镶蓝旗皆红縁镶红旗白縁皆左平右剡销金流云行龙縿径五尺中径六尺四寸上下各径四尺六寸斜径各三尺縁销金火焰周濶八寸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不加縁俱正幅亦销金流云行龙縿径五尺斿径五尺八寸杆以竹髤朱束藤长一丈三尺围五寸五分首冠鋄银

钑花顶注朱旄惟正红旗黑旄末鐡鐏长四寸旁施鐡镮穿革植纛满洲防古汉军都统皆用之

八旗佐领纛一 谨按

本朝定制八旗佐领纛俱以缎为之不施绘绣注黑旄余俱如都统纛之制满洲防古佐领皆用之

八旗佐领纛二 谨按

本朝定制八旗佐领纛俱以缎为之销金飞虎杆首冠鋄银鐡轮顶余俱如都统纛之制汉军佐领用之

八旗领催旗一 谨按

本朝定制八旗领催旗俱以缎为之色及縁俱如都统纛之制镶黄旗斜幅縿径二尺二寸斿径三尺三寸斜径四尺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俱左平右剡皆不施绘绣縿径二尺二寸斿径二尺九寸上下各径二尺斜径各一尺四寸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俱正幅亦不施绘绣縿径一尺九寸六分斿径二尺九寸縁俱濶三寸三分杆以竹髤朱束蕂长六尺七寸围二寸一分首冠鋄银鐡壶

卢顶注黒旄末包革系绳植旗满洲防古领催皆用之

八旗领催旗二 谨按

本朝定制八旗领催旗俱以缎为之色及縁俱如都统纛之制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俱左平右剡销金飞虎縿径二尺二寸中径二尺九寸上下各径二尺斜径各一尺五寸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俱正幅亦销金飞虎縿径一尺九寸六分斿径二尺九寸杆首冠鋄银钑花顶注朱旄余俱如领催旗一之制汉军领催用之

八旗前锋校旗 谨按

本朝定制八旗前锋校旗俱以缎为之色及縁皆如都统纛之制俱方幅销金飞虎縿径二尺三寸斿径一尺八寸杆以竹髤朱束藤长六尺围二寸一分首冠金盘上植豹尾下注朱旄杆末包革系绳植旗

八旗防军统领纛 谨按

本朝定制八旗防军统领纛俱以缎为之色及縁皆如都统纛之制俱斜幅销金云龙縿径四尺八寸斿径五尺五寸斜径七尺三寸縁为火形杆亦如都统纛之制

八旗防军校旗 谨按

本朝定制八旗防军校旗俱以缎为之色及縁皆如都统纛之制俱斜幅不施绘绣縿径一尺六寸斿径一尺七寸斜径二尺三寸杆以竹髤朱束藤长五尺五寸围二寸一分首冠钑花鐡顶注朱旄惟正红旗黒旗末包革系绳植旗

健鋭营前锋参领纛 谨按乾隆十四年

钦定健鋭营前锋参领纛左翼镶黄右翼正黄俱以缎为之镶黄旗红縁俱正幅销金云龙环以火焰縿径五尺斿径五尺一寸杆以竹髤朱束藤长一丈一尺围六寸三分首冠鋄银钑花顶注朱旄加黄彯带剡角亦销金火焰长五尺八寸濶八寸五分杆末鐡鐏长四寸旁施鐡镮穿革植纛

健鋭营前锋校旗 谨按乾隆十四年

钦定健鋭营前锋校旗縿径一尺九寸斿径二尺二寸杆长五尺二寸围二寸一分首冠鋄金鐡盘上植豹尾彯带长二尺寛三分余俱如纛之制

火器营防军参领纛 谨按

本朝定制火器营防军参领纛以缎为之色及縁俱如八旗都统纛之制俱斜幅销金云龙环以火焰縿径六尺五寸斿径九尺一寸五分斜径一丈一寸二分縁濶八寸杆以竹髤朱束藤长一丈五寸围五寸六分首冠鋄银鐡轮顶注朱旄惟正红旗黑旄加白缎彯带为火形亦销金云龙长九尺六寸濶九寸六分杆末鐡鐏长四寸旁施鐡环穿革植纛

火器营防军校旗 谨按

本朝定制火器营防军校旗以缎为之色及縁俱如八旗都统纛之制皆斜幅销金云龙环以火焰縿径二尺二寸四分斿径三尺五寸斜径四尺二寸縁濶三寸五分白缎彯带亦销金火焰长三尺五寸四分寛四寸杆如八旗前锋旗之制

火器营骁骑参领纛 谨按

本朝定制火器营骁骑参领纛以缎为之色及縁俱如八旗都统纛之制俱正幅三面为火焰形縿径四尺九寸斿径六尺一寸五分余俱如火器营防军纛之制

火器营骁骑校旗 谨按

本朝定制火器营骁骑校旗以缎为之色及縁俱如八旗都统纛之制皆正幅销金云龙縿径一尺八寸四分斿径二尺六寸五分縁为火焰形濶三寸五分白缎彯带亦销金火焰长三尺五寸四分寛四寸杆如八旗前锋旗之制

藤牌营参领纛 谨按

本朝定制藤牌营参领纛以缎为之色及縁俱如八旗都统纛之制皆正幅销金飞熊环以火焰縿径五尺二寸斿径五尺六寸縁濶八寸杆长一丈二尺六寸首冠鋄银钑花顶加白缎彯带长六尺六寸濶六寸六分余俱如火器营防军纛杆之制

藤牌营领催旗 谨按

本朝定制藤牌营领催旗縿径一尺八寸四分斿径二尺六寸五分縁濶三寸五分杆长六尺七寸围二寸一分彯带长三尺三寸濶四寸余俱如纛之制

王命旗牌 谨按

本朝定制

王命旗牌旗以蓝缎为之方二尺六寸中销金令字清汉文钤以兵部印杆木质髤朱注朱旄长八尺牌椴木为之髤朱圆径七寸五分上刻莲叶形髤緑中镌令字清汉文悬于枪上枪以榆木为之长八尺鐡顶冒木髤黄绘龙亦注朱旄牌及枪旁俱镌令字第若干号清汉文涂金凡

颁给经略十二总督挂印总兵官十廵抚提督八总兵

官五

驻防将军都统副都统纛 谨按

本朝定制驻防将军都统副都统纛

盛京西安江宁绥逺城伊犁将军天津察哈尔都统热河京口副都统皆用镶黄吉林宁夏青州杭州福州将军归化城右翼都统山海闗察哈尔右翼副都统皆用正黄黑龙江凉州广州荆州将军归化城左翼都统成都察哈尔左翼副都统皆用正白俱如八旗都统纛之制

驻防将军都统副都统令旗 谨按

本朝定制驻防将军都统副都统令旗以缎为之各从纛色皆正幅销金令字及注衔皆清汉文縿径一尺五寸五分斿径九寸五分贯以令箭笴长三尺髤朱皂羽上括下镞镞面鋄银令字分十二辰皆清汉文

緑营督抚提鎭纛 谨按

本朝定制緑营督抚提鎭纛緑缎为之斜幅销金云蟒或飞熊縿径八尺斿径五尺八寸斜径一丈斿及斜径皆为火焰形杆以竹髤朱长一丈四尺围四寸六分首冠钑花鐡顶承以圆革注朱旄加緑缎彯带亦为火焰形销金云蟒长一丈五寸濶六寸五分杆末鐡鐏长四寸旁施鐡环穿革植纛

緑营督抚提鎭令旗 谨按

本朝定制緑营督抚提鎭令旗黄缎为之斜幅縿径一尺八寸斿径二尺四寸斜径三尺余俱如驻防令旗之制直省总督提督廵抚总兵皆得用

緑营大帅旗 谨按

本朝定制緑营大帅旗黄布为之正幅书帅字汉文縿径一丈八寸斿径一丈四尺杆以竹髤朱束藤长一丈六尺围四寸六分首冠木壶卢顶加蓝布彯带剡角长一丈五尺濶一尺演武防将台悬之

緑营什长旗 谨按

本朝定制緑营什长旗緑缎为之縿径二尺三寸六分斿径二尺九寸六分斜径三尺八寸杆长六尺九寸围二寸一分彯带长四尺濶四寸余俱如纛之制

皇朝礼器图式卷十七

猜你喜欢
  卷一百十三·表第六下·宰相年表二·宋濂
  卷二百三十·列传第一百二十六·柯劭忞
  ●崇禎長編卷之五十一·汪楫
  卷十二·吴广成
  第三十二回 假仁袭义兵达江淮 易后废储衅传河洛·蔡东藩
  卷一百八十七·杨士奇
  卷之二百九十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纪昀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卷三·佚名
  卷三十八·司马迁
  一三三 文学与宗教·周作人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司马迁
  睿宗本纪·欧阳修
  卷十二·阿桂
  二五、孔子自卫反鲁考·钱穆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王铚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四雪溪集        别集类三【宋】提要【臣】等谨案雪溪集五卷宋王銍撰銍有侍儿小名録补遗已着録是编乃其诗集陈振孙书録解题宋史艺文志并作八卷此本仅五卷考墨庄漫録载銍所作王文孺

  • 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洪武十七年夏四月戊辰朔○己巳享太庙○升虎贲左卫指挥佥事王宝为府军左卫指挥同知府军卫正千户张刚单德府军右卫正千户李祥皆为府军左卫指挥佥事豹韬卫副千户张荣龙骧卫副千户陆福府军右卫正千户蔡昇皆为鹰扬卫指挥佥

  • ◎制毒筹款·恽逸群

    蓝衣社的工作,可分为:调查(情报)、行动(监视、禁锢以及暗杀)、组训、筹款四大类,尤以情报与行动为主,筹款则比较简单,除财政部拨给军事委员会的巨额机密费,及向各地方军事、行政长官索取报效(实际类于摊派,如借口举办事业,代募股金

  • 五 内务府总管海拉逊等奏曹寅进送开茶·佚名

    康熙三十五年六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郎中曹寅进送开茶二十罐,等因。 内务府总管海拉逊、多比具奏。 奉旨:著交该管处。钦此。 [译自内务府满文奏销档]

  • 王晏传·萧子显

    王晏字士彦,是琅邪临沂人。祖父王弘之,曾任通直常侍。父亲王普曜,官至秘书监。王晏在刘宋大明末年一起家就出任临贺王国常侍,员外郎,巴陵王征北板参军,安成王抚军板刑狱,并随府转任车骑。晋熙王刘燮主管郢州时,任王晏为安西主

  • 始兴王陈叔陵传·李延寿

    始兴王陈叔陵字子嵩,是陈宣帝陈顼的第二个儿子。梁朝承圣年间,生于江陵。西魏攻破江陵,宣帝被劫往关右,叔陵留在穰城。宣帝后来还朝,是靠了后主陈叔宝和叔陵去作人质。陈天嘉三年(562),叔陵跟随后主还朝,封为康乐县侯。叔陵

  • 王圻传·张廷玉

    王圻,字元翰,上海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授清江知县,调万安知县。升为御史,与当政宰相不和,出京为福建按察佥事,又贬为邛州判官。历任进贤、曹县两县知县,开州知州,官至陕西布政参议。奏请归家奉养父母,在淞江边筑一室,环室

  • 曲礼上·戴圣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临财毋茍得,临难毋茍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勿有。若夫,坐如尸,立如

  • 人副天數第五十六·苏舆

      天德施,地德化,人德義。天氣上,地氣下,人氣在其間。春生夏長,百物以同;秋殺冬收,百物以藏。故莫精於氣,莫富於地,莫神於天。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貴於人。人受命乎天也,故超然有以倚。物 疾莫能為仁義,唯人獨能為仁義;物 疾

  • 卷一五八·邱濬

    ▲圣神功化之极(上之下) 《尧典》:曰若(发语辞)稽(考也)古,帝尧曰放(至也)勋(功也),钦(恭敬)明(通明)文(文章)思(意思)安安(无所勉强),允(信也)恭克(能也)让,光(显也)被(及也)四表(外也),格(至也)于上下(上天下地)。 朱熹曰:“放勋,言尧之功

  • 卷六·车垓

    钦定四库全书内外服制通释卷六    宋 车垓 撰小功五月正服为从祖祖父从祖祖姑从祖祖父【祖兄弟也】曽祖  祖 父 已身【侄孙也】从祖祖姑【祖姊妹也】释曰此即侄孙为伯祖叔祖姑婆服也葢伯祖叔祖姑婆为侄孙服

  • 卷七十九·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七十九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七十九宗庙制度三国蜀志先主传章武元年夏四月大赦改元立宗庙祫祭高皇帝以下注臣松之以为先主虽云出自孝景而世数悠逺昭穆难明既绍汉祚

  • 卷五·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五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五圜丘祀天周礼春官鸡人大祭祀夜呼旦以嘂百官【注呼旦以警起百官使夙】巾车大祭祀鸣铃以应鸡人【注鸡人主呼旦鸣铃以和之声旦警众】秋官衔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丛林盛事纲目·道融

    卷上  程大卿参黄龙  佛印解东坡玉带  芙蓉答杨次公韩魏公  真净居大愚  承天宗驰书  剖禅师作园头  圆通秀  芙蓉为投子典座  净因成枯木  佛心才  张安道见楞伽  雪堂见父母  典牛牧牛颂

  • 稀见地方志提要·陈光贻

    地方志书目提要。十五卷,其中卷七、卷十二分上下,又有卷首、卷末二卷,实有十九卷。今人陈光贻编著。书成于一九八三年,一九八七年出版。此书著录方志约一千二百种。按省、市、自治区为单位,视所收方志多少分卷,多者如

  • 钟律通考·倪复

    六卷。明倪复(生卒年不详)撰。复字汝新,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是书凡二十七章,始于《黄钟本原》,终于《风雅十二诗图谱》。其中或标卷目,或不标卷目,疑传写者有所佚脱,非其旧书。卷首有嘉靖丙戌(1526)张邦奇序,谓其本之《仪礼

  • 革除遗事·黄佐

    明黄佐撰。六卷。《革除遗事》原书为十六卷,文字较繁,本书系作者手定删节本,原分七卷,一卷已佚。内容为:一、君纪,记建文;二、阖宫传,记皇太子妃吕氏、皇太孙妃马氏等;三、列传,记董伦、沐春、王绅等七人;四、死难列传,记方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