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玄英集

唐诗别集。方干撰。方干卒后其门人私谥玄英先生。《新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为10卷,《郡斋读书志》题《方干诗集》,作1卷,并记:“其甥杨弇与(孙)郃编次,王赞为序,又为《玄英先生传》附。”孙郃序称:“先生有集十卷,弟子杨弇编之,余请王赞舍人为之序。”说明作10卷是正确的。此书曾有南宋刻本,但未见传世。今存有毛晋汲古阁刻本等。各家书目大都著录为10卷,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著录一种8卷旧抄本。《四库全书》据嘉靖十六年(1537)方氏裔孙方廷玺刻本著录,题为《玄英集》,8卷,其《总目》说:“只分八卷,诗三百七篇,卷目俱非其旧。”又说:“近时洞庭席氏《百家唐诗》本从宋刻录出者,虽仍作十卷,而诗亦止三百十六篇。”《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录》载有一种清抄本,10卷,外诗1卷。

《玄英集》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原序
(3)卷一
(4)卷二
(5)卷三
(6)卷四
(7)卷五
(8)卷六
(9)卷七
(10)卷八
(11)附录

猜你喜欢
  白石道人诗说·姜夔
  山歌·冯梦龙
  顾曲杂言·沈德符
  江湖后集·陈起
  雌木兰替父从军·徐渭
  状元堂陈母教子·关汉卿
  宋百家诗存·曹庭栋
  莲子居词话·吴衡照
  道园遗稿·虞集
  明诗评·王世贞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王实甫
  三都赋·左思
  窥园留草·许南英
  唐百家诗选·王安石
  御定全唐诗·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王孝严·唐圭璋

      孝严字行先,吴兴人,将门之后。见齐东野语卷二十文臣带左右条,又见吴兴备志卷十八、卷二十三。嘉泰吴兴志卷十七、清乾隆刊本浙江通志卷一百二十五谓孝严中乾道八年(1172)进士。吴兴备志谓所中者乃武举。   念奴娇  

  • 你看·闻一多

    你看太阳象眠后的春蚕一样,整日吐不尽黄丝似的光芒;你看负暄的红襟在电杆梢上,酣眠的锦鸭泊在老柳根旁。你眼前又陈列着青春的宝藏,朋友们,请就在这眼前欣赏;你有眼睛请再看青山的峦嶂,但向那山外探望你的家乡。你听听那枝头

  • 卷二·孟浩然

    ○七言古诗夜归鹿门歌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衣冠送别筵。闲卧

  • 卷二·周羽翀

      周氏,讳行逢,武陵人也,世耕锄为业,尝犯法。显德中,马氏荒乱,吴命边镐将兵伐之,浃旬,尽有湘中之地。时镐虽克胜,然安抚无策,故民多怨叛。武陵酋豪王逵、刘咬牙等十数人,乘众心之怨,谋举兵袭之,未数日而有八千之众,行逢始预焉。倍

  • 第一○六比单(堂谕)同治十三年十月十九日一一三○四-一五·佚名

    淡水分府陈,比催脱逃跑勇温天送,予以开释比单承温程差李禄计开差带温天送比催吞没勇粮由。〔堂谕〕开释。(朱书)〔同治十三年〕十月十九日比(淡水分府陈)

  • 任速哥传·宋濂

    任速哥,渤海人。自幼以孝顺父母闻名。性格潇洒、刚直,仗义疏财,不依靠势利,凡与义有关的事,必定尽力去做,具有古侠之风度。在家中诚实、恭敬,即使是儒家学者也不能超过他。最初世袭父亲右卫千户之官,公卿们以他贤德而推荐于朝

  • 朝鲜传·张廷玉

    朝鲜,是古代箕子所封得的国家。汉代以前叫朝鲜。开始时,朝鲜为燕人卫满所占据,汉武帝平定该地后,设置了真番、临屯、乐浪和立菟四个郡。汉朝末年,有个扶余人高氏占据了该地,把国号改为高丽,又称高句丽。高氏居住在平壤,就是乐

  • 食货三三"·徐松

    坑冶上金、银、铜、铁、铅、锡、水银、朱朱等场。 各路坑冶置场务所。各路坑冶所出额数。各路坑冶兴发停闭。诸坑冶务。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三三 各路坑冶置场务所此原钞于天头,今移置于此。 各路坑冶置场务所此原

  • 钦定南巡盛典巻八十八·高晋

    名胜【江浙各名胜附识】乾隆十六年辛未圣驾驻跸淮安书赐山阳县普济堂额曰谊敦任防驻跸髙旻寺书赐栖灵寺额曰蜀冈慧照聨曰淮安竒观别开清净地江山静对逺契妙明心吉祥寺额曰智珠福禄庵额曰福禄禅林驻跸镇江书赐三义阁额

  • 马承康·佚名

    马承康先生小传马先生名骥良字承康以字行鄞人而生于沪十一岁而孤家四壁立母甘太夫人抚以成人读书于澄衷学堂淬励攻苦同学者皆为动容少长以家寒辍读习商于瑞生洋行寄父尤公葛民之门克勤克慎尤公激爱之无何瑞生收业人咸

  • 下经咸传卷四·孔颖达

    艮下兑上。咸:亨,利贞,取女吉。[疏]“咸亨”至“取女吉”。○正义曰:先儒以《易》之旧题,分自此以上三十卦为《上经》,已下三十四卦为《下经》,《序卦》至此又别起端首。先儒皆以《上经》明天道,《下经》明人事,然韩康伯注《序

  • 三鱼堂剩言卷一·陆陇其

    监察御史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阅天原发微鲍寜辨正曰朱子易本义以阴阳之变解易字以阴阳之理名太极则太极为易之本明矣节斋蔡氏谓易乃太极之所自出又解易字作无极字则易反在太极之先矣岂不大乖乎节斋又云主太极而言则太极

  • 卷一百七十五·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七十五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六十三聘礼上公七介【聘义】考异古本注其君二等下有也字介绍而命考异古本注正自相当下有也字三让而后命考异古本注听其辞下有也字疏则不至

  • 仪礼小疏卷七·沈彤

    呉江沈彤撰公食大夫礼鱼腊饪注云食礼宜熟飨有腥者疏云乐记云大飨而俎腥鱼郑注云以腥鱼为俎实不臑熟之是飨礼有腥也又左传云王享有体荐【宣十六年】以飨礼用体荐则腥矣故礼记云腥其俎谓豚解而腥之豚解者皆腥也按左传杜

  •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朱棣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王日休曰】六本皆作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然此所谓是法。乃真性也。真性岂可谓之法哉。强名曰法耳。上自诸佛。下至蠢动含灵。其真性一同。故云

  • 卷第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十四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缘起品第四之三已辩内外羯剌蓝等种等道理因果相续。应知此即说名缘起。如是缘起其相云何。颂曰。如是诸缘起  十二支三际前后际各二  中八据圆满论曰。

  • 卷第十·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世品第三之三无明何义。谓体非明。若尔无明应是眼等。既尔。此义应谓明无。若尔无明体应非有。为显有体义不滥余。颂曰。明所治无明  如非亲实等论曰。如诸

  • 咒时气病经·佚名

    半纸,东晋昙无兰译。说治流行病之神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