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咒时气病经

随机推荐

  • 今传是楼诗话 十·王揖唐

    三六一、余之诗话,以今传是楼命名。海内外友人亦多为诗及之。传是楼者,昆山徐健庵尚书乾学藏书之所也。清初徐氏,一门鼎盛,健庵以康熙庚戌进士第三人及第,官刑部尚书,尤为士类所归。京师为之语曰:“万方玉帛朝东海,一点

  • 卷四·皎然

      齐梁诗   评曰:夫五言之道,惟工惟精。论者虽欲降杀齐梁,未知其旨。若据时代,道丧几之矣[239]。诗人不用此论,何也?如谢吏部诗:‘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 央。'柳文畅诗:‘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王元长诗:‘霜气

  • 志第八 百官·萧子显

    志第八 百官建官设职,兴自炎昊,方乎隆周之册,表乎盛汉之书。存改回沿,备于历代,先贤往学,以之雕篆者众矣。若夫胡广《旧仪》,事惟简撮;应劭《官典》,殆无遗恨。王朗奏议,属霸国之初基;陈矫增曹,由军事而补阙。今则有《魏氏官仪》

  • 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忠义·刘昫

    ○夏侯端 刘感 常达 罗士信 吕子臧 张道源  族子楚金附李公逸 张善相 李玄通 敬君弘 冯立 谢叔方 王义方 成三郎 尹元贞 高睿 子仲舒 崔琳附 王同皎  周憬附 苏安恆 俞文俊 王求礼 燕钦融 郎岌附

  • ●崇禎長編卷之六十五·汪楫

      崇禎五年十一月  ○崇禎五年十一月  五年壬申十一月乙未朔河南道御史王道純上言張國臣恃周延儒熊明遇輩為盟主通賊慘殺目無三尺臣於前月十三日具罪樞堂属通叛作奸失陷封疆十罪一疏中省有造意主使之人適犯延儒

  • 卷之四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防开列校刻通志诸臣职名·郑樵

    奉防开列校刻通志诸臣职名监理和硕和亲王【臣】 昼武英殿总裁内 阁 学 士 兼 礼 部 侍 郎【臣】德 龄大理寺少卿【臣】王防汾国子监祭酒【臣】陆宗楷提调翰林院编修【臣】林蒲封原任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

  • 七八五 军机大臣等奏将原办《热河志》全部缴进片·佚名

    七八五 军机大臣等奏将原办《热河志》全部缴进片乾隆四十六年五月十三日臣等谨将原办《热河志》,全部共四十八本缴进。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十一、我编《当代汉英词典》①·林语堂

    ①原题为《当代汉英词典缘起》。编一部中文词典,以仿牛津简明字典,是我数十载的夙愿。民国三十三年,书成,共六十余册,由家兄憾庐及海戈先生编成。抗战初发,毁于兵火,仅余带走美国之十三册。三十年来常怀此志,民国五十五年,退隐

  • 卷六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六十三歌颂三【大臣二】恭祝万寿诗【百韵每韵以万字祝有序】原任礼部尚书加一级今致仕【臣】许汝霖窃闻三统称皇五德号帝迓天庥者百千岁垂圣治者万

  • 后记·胡适

    胡先生的《丁文江的传记》,民国四十五年十一月出版,载在《中央研究院院刊》第三辑里。四十九年六月,胡先生嘱台湾启明书局印单行本,并由胡先生写了一篇《校勘后记》。启明停业后,这本书已绝版多年。近年来,外间向本馆函询这

  • 卷十三·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地名攷畧卷十三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诸小国宿【隠元年及宋人盟于宿杜注宿小国东平无盐县也 臣谨按宿太昊后风姓男爵隠八年宿男卒庄十一年宋人迁宿宿自此亡矣定十年侯犯将自郈奔齐驷赤先如宿杜注宿故国

  • 卷首一·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读诗质疑卷首一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列国世谱周周之先后稷名弃母曰姜嫄为高辛氏世妃履大人迹而生弃舜举为农师号曰后稷封於邰别姓姬氏卒子不窋立不窋失官奔戎狄之间卒子鞠立卒子公刘立公刘修后稷之业迁於豳

  • 原官第十·尉缭

    本篇首先论述了设官分职,各司其事是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根本措施。其次还阐明了君臣职权及其施政方法,特别指出:&ldquo;审开塞,守一道(统一的方针政策),为治之要也。&rdquo;这都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最后,它幻想达到一

  • 维摩诘经序·太虚

    维摩诘所说经者,开示不可思议解脱者也。其不可思议之处,乃在其即俗事而真理,镕融不二;盖非如是,则舍离尘之出家众,其在家士女将无得预圣流之分。且中华民族宗在人伦文化,注重现世,非示以人事之常即达佛理之极,则舛驰而不能入。

  • 覆仁山法师等书·太虚

    仁山、法权、霜亭、智光、却非、宽道、圣裔、怀昆诸法师暨四川、湖南、贵州等省佛会诸公均鉴:荷先后垂询:关于中国佛教会沪办事处之如何由少数人集议变更前者在南京所开理监联席会议之议决案;如何以‘改于上海开会及代表

  • 成实论 第三卷·佚名

    成实论 第三卷诃梨跋摩造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有中阴品第二十四论者言。有人说有中阴或有说无。问曰。何因缘故说有。何因缘故言无。答曰。有中阴者。佛阿输罗耶那经中说。若父母会时。众住随何处来。依止其中。

  • 广弘明集·道宣

    唐道宣编。三十卷。明南北藏及清藏为四十卷。成书于麟德元年(644),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本书体例与《弘明集》略异,故不称“续”而称“广”。全书分十篇:一归正、二辨惑、三佛 德、四法义、五僧行、六慈济、七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