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玄英集卷一       唐 方干 撰五言律诗

寄李频

衆木已揺落望君犹未还轩车在何处雨雪满前山思苦文星动乡遥钓渚闲明年见名姓唯我独何顔

东溪别业寄段郎中

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尽日人不到一樽谁与同凉随莲叶雨暑避柳条风岂分长岑寂明时有至公

中秋月

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列野星辰正当空鬼魅愁泉澄寒魄莹露滴冷光浮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怀州客舍

误饮覃怀酒谁知滞去程朝昏太行色坐卧沁河声白道穿秦甸严鼙似戍城隣鷄莫相促游子自晨征

中路寄喻鳬

求名如未遂白首亦难归送我樽前酒典君身上衣寒芜随楚尽落叶渡淮稀莫叹干时晚前心岂便非

送赵明府还北

故林终不住剑鹤在扁舟尽室无余俸还家得白头钟催吴岫晚月照渭河流曾是栖安邑恩期异日酬

故朱协律故山

地下无余恨人间得盛名残篇续大雅稚子托诸生度日山空暮缘溪鹤自鸣难收故交意寒笛一声声

途中寄朱特

登车日相远谈笑亦何因路入潇湘树书随巴蜀人歛衣寒犯雪倾箧病看春莫负髫年志清朝有献臣

送班少府入谒荆南卢尚书

束书成远去还计莫经春倒箧唯求醉登舟自笑贫波移彭蠡月树没汉陵人试吏曾趋府旌幢易得亲

夏日登灵隐寺後峯

絶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

听新蝉寄张画

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髣髴应移处从容却不闻兰栖朝咽露树隐暝吟云莫遣乡愁起吾怀秪似君

送喻坦之下第还江东

文战偶未胜无令移壮心风尘辞帝里舟檝到家林过楚寒方尽浮淮月正沉持盃话来日不听洞庭声

送姚舒下第游蜀

蜀路何迢递怜君独去游风烟接北鄙山水胜东瓯九折盘荒坂重江遶汉州临邛一壷酒能浣长卿愁

旅次钱塘

此地似乡国堪为朝夕吟云藏吴相庙树引越山禽潮落海人散钟迟秋寺深我来无旧识唯见寂寥心

别喻鳬

知心似古人岁久分弥亲离别波涛濶留连槐柳新蟇陵寒贳酒渔浦夜垂纶自此星居後音书岂厌频

送相里烛

相逢未卜期相送定何之不得长年少那堪远别离泛湖乘月早践雪过山迟永望多时立翻如在梦思

君不来

开花未零落心绪巳纷纷久客无人见新禽何处闻舟随一水过路出万山分夜月生愁望孤光必照君【过一作远】将谒商州吕郎中出楚州留献章中丞

江流盘复直浮棹出家林商洛路犹远山阳春已深青云应可望白髪未相侵才小知难荐终劳许国心

金州客舍

卷薄羣峰暮萧条未掩关江流嶓冢雨路入汉家山落叶欹眠後孤砧倚望间此情偏耐醉难遣酒罍闲

途中逢孙辂因得李频消息

灞上寒仍在柔条亦自新山河虽度腊雨雪未知春正忆同袍者堪逢共国人衔杯益无语与尔转相亲

送从兄郜【唐诗内作途中别孙璐】

道路本无限又应何处逢流年莫虚掷华髪不相容野渡波揺月寒城雨翳钟此心随去鸟迢递过重峰

送许温

壮岁分益切髫年心即同当闻千里去难遣一樽空翳烛蒹葭雨吹帆橘柚风明年见亲族喜集在怀中

镜中别业二首

寒山压镜心此处是家林梁燕窥春醉岩猿学夜吟云连平地起月向白波沉犹自闻钟角栖身可在深世人如不容吾自纵天慵落叶凭风扫香秔倩水舂花朝连郭雾雪夜隔湖钟身外能无事头宜白此峰

经周处士故居

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久立钓鱼处唯闻啼鸟声山蔬和草嫩海柳入篱生吾在兹溪上怀君恨不平【柳一作树】

赠喻鳬

所得非衆语衆人那得知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月阁欹眠夜霜轩正坐时此时心更苦恐作满头丝

早发洞庭

长天接广泽二气共含秋举目无平地何心恋直鈎孤钟鸣夹岸片月落中流却忆?夷子当时此泛舟

贻钱塘路明府

至学不得力至今犹苦吟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世路屈声远寒溪怨气深前贤多晚达莫怕雪霜侵【雪一作鬓】

湖上言事寄长城喻明府

吟霜与卧云此兴亦甘贫吹剪落翠羽垂丝牵锦鳞满湖波撼月半日雨藏春却笑萦簪组劳心远字人

涵碧亭【洋州于中丞宰来阳日置】

高低竹杂松积翠复留风路剧隂溪里寒生暑气中闲云低覆草片水静涵空方见洋源牧心侔造化工

除夜一首

永怀难自问此夕衆愁兴晓韵侵春角寒光隔岁灯心燃一寸火泪结两行氷煦育诚非远阳和又欲昇

题碧溪山禅老

师步有云随师情唯鹤知萝迷收术路云隔出溪时竹狖窥沙井岩禽停桧枝由来傲卿相卧隐答书迟

送镜空上人游江南

去住如云鹤飘然不可留何山逢只履一食在孤舟细雨莲塘晚疎蝉橘岸秋应怀旧溪月夜过石窗流

新正

荜门惆怅久时节暗来频每见新正雪长思故国春云西斜去鴈江上未归人又忆年为客何媒得到秦

滁上怀周贺

就枕忽不寐孤怀兴叹初南谯收旧历上苑絶来书暝雪细声积晨钟寒韵疎侯门昔弹铗曾共食红鱼

寄石湓清越上人

寺处唯高僻云生石枕前静吟因得句独夜不妨禅窗接停猿树岩飞浴鹤泉相思有书札俱倩猎人传

陈式水墨山水

造化有功力平分归笔端溪如氷後听山似晓来看立意雪髯出支颐烟汁乾世间从尔後应觉致名难

玄英集卷一

猜你喜欢
  卷三百四十六·彭定求
  某教授·唐圭璋
  何·唐圭璋
  ◆毛文学直方(聊复轩斐集)·顾嗣立
  第二折·武汉臣
  ●序二·臧懋循
  ●慶芝堂詩集卷一·戴亨
  白云集原序·释英
  卷一百九十二·徐世昌
  卷三·陆游
  七言巻六十九·洪迈
  卷十六·查慎行
  上巳日海岱会集序·冯琦
  沧浪集补钞·管庭芬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五·黄庭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464 ·佚名

    余靖 落花 小园斜日照残芳,千里伤春意未忘。 金谷已空新步障,马嵬徒见旧香囊。 莺来似结啼鸾怨,蝶散应知梦雨狂。 清赏又成经岁别,却歌团扇寄回肠。 余靖 马当呼鸦不至偶成呈同行诸官 昔年曾泛

  • 卷二百三十八·列传一百二十六·张廷玉

        李成梁 麻贵   李成梁,字汝契。高祖英自朝鲜内附,授世铁岭卫指挥佥事,遂家焉。成梁英毅骁健,有大将才。家贫,不能袭职,年四十犹为诸生。巡按御史器之,资入京,乃得袭。积功为辽东险山参将。隆庆元年,士蛮大入

  • 椒生随笔·卷五·王之春

    ◎姜明叔论兵姜明叔《蕉檐曝背臆记》中论兵十七条,颇能卓有所见。爰录其七,俾世之读书而知兵者共欣赏也。“或问将。曰:三代之将,其上伊、吕,其次方、召,皆圣贤之徒也。春秋之将亦多儒者,自战国以下皆战将矣,惟汉之赵充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二·佚名

    万历十九年二月戊辰朔升湖广掌印都司黎国耀为广东琼崖等路海防参将云南迤东等处守备张先声为贵州都司军政佥书湖广都司佥书柴时泰为兴都留守司军政掌印○升凉州右副总兵陈霞署都督佥事充五军营左副将○以原任镇守四川

  • 卷之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弁言·丁宗洛

    一、洛因刻公「诗集」始作「年谱」,盖亦诗以人传之谓。但时逾百年,已多泯没;洛又客游十载,难遍搜寻。故详略视其所据,不敢预设成见。一、所据之书,己卯以前多系公之曾孙(名源关,曾任翁源学教谕)将家藏者陆续抄寄;邮筒往复,备极周

  • 卷三十·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三十 楚国张邦昌録 张邦昌字时彦魏州冠氏人也【按宋史云邦昌字子能水静军东光人】少登进士第历任沧州教授改国子书库正字通判曹州宣和元年累遣至尚书右丞改左丞迁中书侍郎当王黼用事

  • 胡颖传·姚思廉

    胡颖字方秀,吴兴东迁人。他的先人们寓居吴兴,推行土断政策时成为当地人。胡颖身材高大,性情宽厚。梁朝官至武陵国侍郎、东宫直前。去到番禺,征讨俚洞,广州、西江都护高祖在广州,胡颖于是亲自与高祖结交,高祖和他同郡,隆重地接

  • 苏琼传·李百药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氏。父备,仕魏官至卫尉少卿。琼幼年时随父在边地,曾拜访过东荆州刺史曹芝。芝开玩笑地问他:“你想当官不?”答:“设官求人,不是人去求官。”芝惊叹他的回答,署为本府长流参军。文襄因仪同开府,引征为刑狱参军

  • 张四维传·张廷玉

    张四维,字子维,蒲州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的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为编修。隆庆初年,晋升为右中允,负责经筵,不久调任为左谕德。张四维风流倜傥而富有才智,明了时事。杨博、王崇古长期在边陲任职,擅长谈论兵事。张四维是杨博

  • 秦纪二 始皇帝下二十年(甲戌、前227)·司马光

    秦纪二 秦始皇帝二十年(甲戌,公元前227年) [1]荆轲至咸阳,因王宠臣蒙嘉卑辞以求见;王大喜,朝服,设九宾而见之。荆轲奉图而进于王,图穷而匕首见,因把王袖而之;未至身,王惊起,袖绝。荆轲逐王,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 卷六十七巡防三·冯煦

    亲军卫队省城原有亲军卫队驻扎,督练公所酌派正目二名、带勇两棚,分驻抚署。责令每夜分班巡缉,日间则照章操练,半年调换一次。光绪三十年以后,迭加整顿,添足兵额,并经理水龙救火等事。所有规制饷章列表如左。亲军卫队规制饷章

  • 卷二十五·严粲

    <经部,诗类,诗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二十五 宋 严粲 撰 文王之什    大雅 【释文曰自此以下至卷阿十八篇是文王武王成王周公之正大雅文王至灵台八篇是文王之大雅下武至文王有声二篇是武王之大雅】 文王文王

  •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降伏三界金刚三昧大仪轨分第三尔时释迦牟尼佛,说一切法平等最胜摄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谓:&ldquo;贪无性故,嗔亦无性;嗔无性故,痴亦无性;痴无性故,诸法亦无性;诸法无性故,般

  • 释大方广佛华严经论主李长者事迹·李通玄

    释大方广佛华严经论主李长者事迹李长者讳通玄莫详所自或有询其本者但言沧州人开元二十七年三月望日曳策荷笈至于太原盂县西四十里同颖乡村名大贤有高山奴者尚德慕士延纳无倦长者径诣其门山奴谛瞻神仪知非常器遂罄折礼

  • 福州玄沙宗一大师广录中·玄沙师备

    德彦伸五问。请师答。兼颂(凡一句各具三句)。第一问。如何作么生说三句为人底佛。师云。若是第一句。末头是德彦。若是第二句。你问什么事。且作么生会。若是第三句。还是出世少人知。且作何理论。颂第一句。心法甚分

  • 银孔雀·安房直子

    安房直子著,银色的孔雀,古老的传说,总有些人要为那编织美丽旗帜的使命付出自己的一生……是不是所有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的背后,都隐藏着一只银色孔雀的灵魂,是不是所有幻想出的幸福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孤独者的叹息。

  • 摄生要录·沈仕

    养生学著作。1卷。明·沈仕著。约刊于1481年。本书为综合性的养生著作。共分喜乐、视听、疑恐、谈笑、津唾、起居、行立、坐卧、洗沐、栉发、大小腑、衣、食、四时、旦暮等21题。每题皆摘录《淮南子》、《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