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玄英集卷三       唐 方干 撰五言律诗

江州送李侍御归东洛

独乘骢马去不并旅人还中外名卿贵田园高步闲暮春经楚县新月上淮山道路空瞻望轩车不敢攀

重阳日送洛阳李丞之任

为文通絶境从宦及良辰洛下知名早腰边结绶新且倾浮菊酒聊拂染衣尘独恨沧洲侣愁来别故人

送郭太祝归江东

乡人去欲尽北鴈又南飞京洛风尘久江淮音信稀旧山知独往一醉莫相违未得解羇旅无劳问是非

送李恬及第後还贝州

成名年少日就业圣人书擢桂谁相比籯金已不如东城送归客秋日待征车若到清潭畔儒风变里闾

收两京後还上都兼访一二亲故

离堂千里客归骑五陵人路转函关晚烟开上苑新天涯将野服阙下见乡亲问得存亡事裁书寄海滨

送汶上王明府之任

何时到故乡归去佩铜章亲友移家尽闾阎百战伤背关余草木出塞足风霜遗老应相贺知君不下堂

湖南使院遣情送江夏贺侍郎

云雨一消散悠悠关复河俱从泛舟役遂隔洞庭波楚水去不尽秋风今更过无由得相见却恨寄书多

过申州作

万人曾死战几户见刀兵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寥落千余里山空水复清

汝南过访田评事

移家近汉阴不复问华簪买酒宜城远烧田梦泽深暮山逢鸟入寒水见鱼沈与物皆无累终年惬本心

送道上人游方

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玄关烟景随人别风姿与物闲贳花留静室呪水度空山谁识浮云意悠悠天地间

送王信翁登科後归江东

南行无俗侣秋鴈与寒云野性自深惬乡居人共闻吴山中道断淛水半江分此地登临惯含情一送君

送饶州王司法之任兼寄朱处士

莫愁还作吏且喜速回车留醉悲残岁含情寄远书共看衰老近转觉宦名虚遥想清溪畔幽人得自如

詹碏山居

爱此栖心静风尘路已賖十余茎野竹一两树山花遶石开泉细穿萝引径斜无人会幽意来往在烟霞

晓角

画角吹残月寒声发戍楼立霜嘶马怨攒碛泣兵愁燕鴈鸣云畔边风剪草头罢闻三弄後天迥晓星流

冬日

烧火掩关坐穷居客访稀冻云愁暮色寒日淡斜晖穿牖竹风满遶庭云叶飞已嗟孤一岁羇寓尚何依

残秋送友

早为千里别况复是秋残木叶怨先老江云愁暮寒交情如水澹离酒泛盃寛料想还家後休吟行路难

客行

藕叶缀为衣东西泣路歧乡心日落後身计酒醒时触目多添感凝情足所思羇愁难尽遣行坐一低眉

山中即事

趋世非身事山中适性情野花多异色幽鸟少凡声树影搜凉卧苔光破碧行闲寻采药处仙路渐分明

秋夜

残砧惊睡醒欹枕已三更梦破寂寥思灯残零落明空窗闲月色幽壁静虫声况是离乡久依然无限情

送剡县陈永秩满归越

俸禄三年後程途一月间舟中非客路镜里是家山密雪沾行袂丛盃变别顔古人唯贺满今挈解由还

示乡叟

暮齿甘衰谢逢人惜别离青山前代业老树此身移买药将衣尽寻方见字迟如何镊残鬓览镜变成丝

与清溪赵明府

清规暂趋府独立与谁亲逐性无非醉求闲只爱贫林泉应入梦印绶莫留人王事闻多暇吟求几首新

哭胡珪

才高登上第孝极殁庐茔一命何无定片言徒有声故园花自发新塚月初明寂寞重泉里岂知春物荣

重寄金山寺僧

风涛匝山寺磬韵远渔船此处别师久远怀无信传月华妨静烛鸟语荅幽禅已见如如理灰心应不然

题雪窦禅师

飞泉溅禅石瓶注亦生苔海上山不浅天边人自来度年随桧栢独夜任风雷猎者闻疎磬知师入定回

路支使小池

儿童戏穿凿咫尺见津涯藓岸和纎草松泉溅浅沙光含半床月影入一枝花到此无醒日当时有习家

清源标公

师为衆人重始得衆人师年到白头日行如新戒时瓶添放鱼涧窗逼褭猿枝此地堪终老迷痴自不知

山中

散拙亦自遂粗将猿鸟同飞泉高泻月独树迥含风果落盘盂上云生箧笥中未甘明圣日终作钓渔翁

新月

入夜天西见蛾眉冷素光潭鱼惊钓落云鴈怯弓张隐隐临珠箔微微上粉墙更怜三五夕仙桂满轮芳

山中寄吴磻十韵

莫问终休否林中事已成盘飡怜火种岁计付刀耕掬水皆花气听松似雨声书空翘足卧避险侧身行果傍闲轩落蒲连湿岸生禅僧知见理妻子笑无名更拟教诗苦何曾待酒清石溪鱼不大月树鹊多惊砌下通樵路窗间见县城云山任重叠难隔故交情

镜湖西岛言事寄陶校书

樵猎两三户凋疎是近隣风雷前壑雨花木後岩春文字不得力桑麻难救贫山禽欺穉子夜犬吠渔人未必圣明代长将云水亲知音不延荐何路出泥尘

嘉兴县内池阁

指画应心成周回气象清床前沙鸟语案下锦鳞惊细柳风吹旋新荷露压倾微芳缘岸落迸笋入波生舴艋舟中醉莓苔径上行高人莫归去此处胜蓬瀛

送姚合员外赴金州

受诏从华省开旗发帝州野烟新驿曙残照古山秋树势连巴没江声入楚流惟应化行後吟句上云楼

玄英集卷三

猜你喜欢
  李朴·唐圭璋
  曾寅孙·唐圭璋
  姚述尧·唐圭璋
  董颖·唐圭璋
  第二十一出 巧怖·李渔
  叙·陈匪石
  ◆戴教授表元(剡源集)·顾嗣立
  第十回 瑟柱频移弹清泪 琴弦重续谁知音·萧晶玉
  词苑丛谈卷五·徐釚
  卷八·王昶
  四集卷二十三·乾隆
  卷一·佚名
  宛陵羣英集巻六·汪泽民
  卷四百五十八·佚名
  苇航漫游稿巻二·胡仲弓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灵隐善庆序·释德诚

    药山和尚嗣法者有六人,船子诚师其一也。师见药山有证悟,与道吾、云岩为伯仲。负不羁之志,放浪于山水之间,以接来学。后因夹山求参,决以药山宗旨授之。载之方册可考,不复重述。朱泾法忍坦宝二上人,以师机缘洎前辈名尊宿偈赞出

  • 卷上·王夫之

    王仲淹氏之续经,见废于先儒,旧矣。继而僭者,《七制》之诏策也。仲淹不任删;《七制》之主臣,尤不足述也。《春秋》者,衰世之事,圣人之刑书也。平、桓之天子,齐、晋之诸侯,荆、吴、徐、越之僭伪,其视六代、十六国相去无几;事不必废

  • 巻五·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坡门酬唱集卷五宋 邵浩 编东坡病中游祖塔院紫李黄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闭门野寺松隂转欹枕风轩客梦长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道人不惜堦前水借与匏樽自在甞栾城次韵二首扫地开门松桧香僧家长夏

  • 御选明诗卷八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八十五七言律诗十八王懋明同鸿山公游吴尚寳水云居【时吴复宦京师】公子高标抗俗氛翠微开馆坐氤氲回塘暗引荆溪水虚阁常蒸玉洞云花隠房栊春不去席依松竹画疑曛主人却有家山胜鹤怨空岩讵忍闻姚咨

  • 卷十二·六朝(晋)·蒋一葵

    【王胡之】 〔字修龄。司州刺史。先为庾公记室参军,亮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胡之与殷浩等登南楼理咏。亮曰:“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后与谢安相善。或问林公:“司州何如二谢?”林公曰:“故当攀安提万

  • 一三二二 寄谕浙江巡抚琅玕将纪昀原折发给陆费墀阅看明白登答·佚名

    一三二二 寄谕浙江巡抚琅玕将纪昀原折发给陆费墀阅看明白登答【真按:陆费墀办事毫无章法】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初五日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 伯和<珅>字寄浙江巡抚琅<玕>,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初五日奉上谕:据纪昀奏前赴

  • 六七○ 军机大臣奏遵查于敏中原办各书情形并进呈现办各书及总裁名单片·佚名

    六七○ 军机大臣奏遵查于敏中原办各书情形并进呈现办各书及总裁名单片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十六日遵旨查原任大学士于敏中所办各书,除《日下旧闻考》奉旨添派臣梁国治,《音韵述微》奉旨添派德保外;尚有《明史》系于敏中与

  • 李仁矩传·欧阳修

    李仁矩,不知他的家世。年少时在明宗部下当客将,明宗即帝位,任命他当客省使、左卫大将军。明宗南郊祀天,东、西川应当进助礼钱,派仁矩去催促。仁矩依仗皇帝的势力骄傲放纵,见藩臣没有礼貌。东川节度使董璋设宴招待仁矩,仁矩推

  • 卷一百四十五·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四十五宋 赵汝愚 编总议门总议一上太宗论军国要机朝廷大体田 锡臣伏念自忝谏垣今巳周岁无一言可禆时政无一善上答君恩盖以陛下文明无事可谏朝廷公共无事可言然尸禄旷官忧慙益切尽忠补

  • 卷二十四·郭良翰

    钦定四库全书明谥纪彚编卷二十四明 郭良翰 撰议论丘文庄公濬衍义补曰臣谨按先正有言国家所以驭臣下者不过祸福荣辱而已为善者生享其福死受其荣不善者生遇其祸死蒙其辱天下虽欲不治安不可得也如有不令之臣生则盗其禄

  • 第三十八卦 睽 火泽睽 离上兑下·佚名

    睽:小事吉。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 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初九:悔亡,丧马

  • 人各有所长·孔子

    【原文】 德行:颜渊,闵子骞①,冉伯牛②,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③:子游,子夏。 【注释】 ①闵子骞:孔子的学生,姓闵,名损,字子骞。②冉伯牛:孔子的学生.姓冉.名耕,字伯牛。③文学:这甲的“文学”泛指古代文献。 【

  •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五·佚名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奉 制译  莲华喻赞品第七  尔时佛告菩提树神。善女天。汝今应知。妙幢夜梦见妙金鼓出大音声。赞佛功德并忏悔法。此之因缘。我为汝等。广说其事。应当谛听善思念之。过去有王名金龙主。常以莲华

  • 大乘百法明门论本事分中略录名数·世亲

    天亲菩萨造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分位

  • 晋太康三年地记·毕沅

    区域志。原书不著撰人,清毕沅辑。一卷。有《晋书地理志新补正》已著录。《旧唐书经籍志》、 《水经注》皆称《地记》五卷,太康三年撰。《新唐书艺文志》称《晋太康土地记》十卷。见于《宋书·州郡志》会稽郡始宁令下,

  • 鼠璞·戴埴

    一卷。又名《戴氏鼠璞》。南宋戴埴(生卒年不详)撰。戴埴字仲培,桃源(今湖南桃源) 人。生平事迹不详。书中 “楮券源流” 一条,历陈庆元(1195—1200)、开禧 (1205—1207)、嘉定 (1208—1224)之弊,知其为南宋末年人。此书

  •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杜光庭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唐末杜光庭删定,系早期天师道阅箓仪改编本。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出身中上仙上灵即“阅箓”之科仪。

  • 书义矜式·王充耘

    六卷,元王充耕著。王充耕曾以《书经》登第。此书为其所作的《书经》经义程式。宋代以科举经义取士, 元仁宗皇庆初年(1312年),恢复科举,仍以经义取士,但程式稍变。宋代经义程式首破题,接着是小讲,统称冒子;冒子后是官题,官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