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

钦定四库全书

玄英集卷八       唐 方干 撰七言排律

题悬溜岩隐者居

世人如要问生涯满架堆床是五车谷鸟暮蝉声四散修篁灌木势交加蒲葵细织团圆扇薤叶平铺合遝花却用水荷包绿李兼将寒井浸甘瓜惯缘险峭收松粉常趂芳鲜掇茗芽池上树隂随浪动窗前月影被巢遮坐云独钓盃盘湿穿竹微吟路径斜见说公卿访遗逸逢迎亦是戴乌纱

叙龙瑞观胜异寄于尊师

混元融结致功难山下平湖湖上山万顷涵虚寒潋灩千寻耸翠秀漓岏芰荷香入琴棋处雷雨声离栋牖间但有五云依鹤岭曾无陆路向人寰夜溪漱玉常堪听仙树垂珠可要攀若弃荣名便居此自然浮浊不相关

侯郎中新置西湖

远近利民因智力周回润物象心源菰蒲纵感生成惠鱣鲔那知广大恩潋灩清晖吞半郭萦纡别派入遥村沙泉遶石通山脉岸木粘萍是浪痕已见澄来连镜底兼知极处浸云根波涛不起时方泰舟檝徐行日易昏烟雾未应藏岛屿鳬鷖亦解避旌旛虽云桃叶歌还醉却被荷花笑不言孤鹤必应思凤沼凡鱼岂合在龙门能将盛事添元化一夕机谟万古存

许员外新阳别墅

兰汀橘岛映亭台不是经心即手栽满阁白云随雨去一池寒月逐潮来小松出屋和巢长新径通村避笋开柳絮风前欹枕卧荷花香里钓鱼回园中认叶分灵草檐下攀枝落野梅莫恣高情求逸思须防明诏用长才若因萤火终残卷便把渔歌送几杯多谢郢中贤太守常时谈笑许趋陪

李侍御上虞别业

满目亭台嘉木繁燕蝉吟语不为喧昼潮势急吞诸岛暑雨声回露半村直为援毫方掩卷常因按曲便开樽若将明月为俦侣应把清风遗子孙綉羽惊弓离果上红鳞见饵出蒲根寻君未要先敲竹直棹渔舟入大门

赠赵崇侍御

贵逹合逢明圣日风流又及少年时才因出衆人皆嫉势欲摩霄自不知正直早年闻苦节从容此日见清规却教鹦鹉呼桃叶便遣婵娟唱竹枝闲话篇章停烛久醉迷歌舞出花迟云鸿别有徊翔便应笑啁啾燕雀卑

七言絶句

与徐温话别

去去何时却见君悠悠烟水似天津明年今夜有明月不是今年看月人

出东阳道中作

马首寒山黛色浓一重山尽一重重醉醒已在他人界犹忆东阳昨夜钟

寄谢麟

越国云溪秀发时蒋京词赋谢麟诗後来若要知优劣学圃无过老圃知

与长洲陈子美长官

枕上愁多百绪牵常时睡觉在溪前人间尽是交亲力莫道升沉总信天

新安殷明府家乐方响

葛溪铁片棃园调耳底丁东十六声彭泽主人怜妙乐玉盃春煖许同倾

别殷明府

许教门馆久踟蹰仲叔怀恩对玉壶唯有离心欲销客空垂双泪不成珠

送水墨项处士归天台

仙峤倍分元化功揉蓝翠色一重重还家莫更寻山水自有云山在笔锋

赠会稽杨长官

直鈎终日竟无鱼钟皷声中与世疎若向湖边访幽拙萧条四壁是闲居

赠申长官

言下随机见物情看看狱路草还生旅人莫恠无鱼食直为寒江水至清

将归湖上留别陈宰

归去春山逗晓晴萦回树石罅中行明时不是无知巳自忆湖边钓与耕

贻亮上人

秋水一泓常见底涧松千尺不生枝人间学佛知多少净尽心花只有师

贻曦上人

四十年来多少人一分零落九分尘与归犹得重相见亦是枮枝勉强春

书原上鲍处士屋壁

水阁坐看千万里青芜盖地接天津祢衡莫爱山中静遶舍山多却碍人

经旷禅师旧院

谷鸟散啼如有恨庭花含笑似无情更名变貌难休息去去来来第几生

江南闻新曲

席上新声花下杯一声声被拍声催乐工不识长安道尽是书中寄曲来

经故侯郎中旧居

一朝寂寂与冥冥垄树未长坟草青高节雄才向何处夜阑空鎻满池星

越中逢孙百篇

上才乘醉到山隂日日成篇字字金镜水周回千万顷波澜倒泻入君心

题宝林寺禅者壁【山名飞来峯】

邃岩乔木夏藏寒床下云溪枕上看台殿渐多山更重却令飞去即应难

过李羣玉故居

许直上书难遇主衔寃下世未成翁琴樽剑鹤谁将去唯鎻山斋一树风

题玉笥山强处士

酒里藏身岩里居删繁自是一家书世人呼尔为渔叟尔学钓璜非钓鱼

君不来

远路东西欲问谁寒来无处寄寒衣去时初种庭前树树已胜巢人未归

酬孙发

锦价转高花更巧能将旧手弄新梭从来一字无褒贬二十八言犹太多

送僧南游

三秋万里五溪行风里孤云不计程若念猩猩解言语放生先合放猩猩

惜花

可怜妍艳正当时刚被狂风一夜吹今日流莺来旧处百般言语殢空枝

送乡中故人

少小与君情不疎听君细话胜家书如今若向乡中去道我垂鈎不钓鱼

思江南

昨日草枮今日青羇人又动望乡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别孙蜀

吴越思君意易伤别君添我鬂边霜由来浙水偏堪恨截断千山作两乡

赠江上老人

潭底锦鳞多识钓未投香饵即先知欲教鱼目无分别须学揉蓝染钓丝

赠东溪贫道

非唯剑鹤独难留触事皆闻被债收赖是豪家念寒馁却还鱼岛与鱼舟

咏花

狂心醉眼共徘徊一半先开笑未开此日不能偷折去胡蜂直恐趂人来

路入金州江中作

棹寻椒岸萦回去数里时逢一两家知是从来贡金处江边收取亦披沙

夜会郑氏昆季林亭

卷帘圆月照方塘坐久樽空竹有霜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

题黄山人庭前孤桂

映窗孤桂非手植子向月中闻落时仙客此时头不白看来看去有枯枝

题严子陵祠二首

物色旁求至汉庭一宵同寝见交情先生不入云台像赢得桐江万古名

苍翠云峯开俗眼澄泓烟水浸尘心惟将道业为芳饵钓得高名直到今

东阳道中作

百花香气傍行人花底垂鞭日易曛野火不知寒食节穿林转壑自烧云

玄英集卷八

猜你喜欢
  卷七百八十六·彭定求
  卷五百五十九·彭定求
  卷三百一十九·彭定求
  卷一百零四·彭定求
  赵闻礼·唐圭璋
  王澜·唐圭璋
  董德元·唐圭璋
  程过·唐圭璋
  卷六·杨慎
  王晔·隋树森
  第三折·关汉卿
  卷十六·梅鼎祚
  卷二十三·朱彝尊
  日涉园集巻一·李彭
  张中孚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集卷六·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六古今体一百八首【甲辰六】诣圣因寺瞻礼皇祖神御殿又至西湖谒圣因圣尧游豫总因民助休泽实被黔赤临莅古曾鲜六巡别绪犹怀庚子岁重瞻欣此甲辰春敬遵前度敢渝越【我

  • 三集目录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总目卷八十五庚寅元旦元旦试笔元正太和殿赐宴纪事二律邹一桂岁朝图木根如意执友降旨普免天下正供诗以志事扎卜扎雅木椀题董邦逹春华集庆小册安徽太湖县民朱宪章偕妻

  • 本纪第六 肃宗 代宗·欧阳修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讳亨,玄宗第三子也。母曰元献皇后杨氏。初名嗣升,封陕王。 开元四年,为安西大都护。性仁孝,好学,玄宗尤爱之,遣贺知章、潘肃、吕向、皇甫彬、邢?等侍读左右。 十五年,更名浚,徙封忠王,为朔方节度大

  • 卷十五 明帝·王夫之

      〖一〗  杀机动于内,祸乱极于外。宋之季世,拓拔氏未有南侵之谋也,而淮西、淮北席卷而收之,薛安都一反而北向,风靡萍散而不可止。谓明帝不从蔡兴宗之言,以重兵迎薛安都而使疑惧,犹末论也。  帝与子勋争立,而尽杀孝武二

  • 卷之一百九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二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提要·周煇

    【臣】等谨案清波杂志十二卷别志三卷宋周煇撰煇字昭礼彦之子厉鹗宋诗纪事附载马曰琯之言曰旧本清波杂志有张贵谟序书中煇俱作燀应从之按是编为影宋精本书中俱作煇张贵谟序亦存恐曰琯所见者或转是讹本煇自题曰淮海人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二·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丞相公孙者菑川薛县人也字季少时为薛狱吏有辠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説养后母孝谨建元元年天子初即位招贤良文学之士是时年六十徴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

  • 欧阳询传(附欧阳通传)·刘昫

    欧阳询,谭州临湘县人,陈朝大司空欧阳危页的孙子。父亲欧阳纥,陈朝广州刺史,因谋反被杀。询本会被牵连处罪,不过侥幸获免。陈朝尚书令江总与纥有旧谊,收养了询,教他文字筹算。询虽然面貌很丑陋,却聪颖绝伦,读书即可数行并下,广泛

  • 穆宗本纪·脱脱

    (上)穆宗孝安敬正皇帝,名王景,乳名述律。太宗皇帝长子,母为靖安皇后萧氏。会同二年(939),封为寿安王。天禄五年(951)秋九月初四,世宗遇害。逆臣察割等人伏诛。初八,即皇帝位,群臣上尊号为天顺皇帝,改元应历。初九,到南京。同月

  • 卷六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六十二选举考【十六】考课乾隆三十三年谕向来各衙门保举抚民同知通判例由吏部请旨特派大员考试第思此项人员原不过取其通晓字义标判文书而止并非塲屋衡文可比若一一传集校艺恐其中转易滋代

  • 第六节 选 举(下)·吕思勉

    举官之制,隋、唐时亦为一大变。其事维何?辟举之废是已。《隋书·百官志》曰:“旧周、齐州、郡、县职,自州都、郡、县正已下,皆州、郡将、县令至而调用,理时事,至是不知时事,直谓之乡官。別置品官,皆吏部除授。每岁考殿最。刺史

  • 春秋辨义卷首八·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春秋不书义即位即位隠荘闵僖不书与别义不同别义常事不书此四公即位以非常不书也隠摄君不行即位礼荘僖闵以继弑君不行继位礼也其宣桓继弑行即位礼者彼躬负簒逆欲自同于遭防继位者以欺天下后世耳赵子常曰

  • 卷十一·张廷玉

    <經部,春秋類,欽定春秋傳說彙纂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十一閔公集說【楊氏士勛曰魯世家閔公名開莊公之子惠王十六年即位諡法在國逢難曰閔世本作啓方辟漢景帝諱故為開也】【庚惠王十申六年】元年【齊桓二十五

  • 昇忉利宫为母说法品第二十一·马鸣

    以正法甘露,充饱世间人。下解脱种者,皆放受其报。佛功德犹日,正法喻光明。戒品水清凉,生於天泉池。母妙宝芙蓉,及天林树花。欲令时开敷,故佛昇忉利。日光昼照空,月炎曜於夜。佛照天世间,若干严饰好。日天子生念,谓日王来至。以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四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四卷(大众问品第十七)释本有今无偈 释世若无佛非无二乘得二涅槃义 释栴陀罗得受记义 出佛自受纯陀供以化佛受大众供事 佛说十三偈谓假 使乌鸱同一树义菩萨品之第三尔时文殊师利白佛

  • 读书分年日程·程端礼

    元程端礼撰。凡三卷,《纲领》一卷。程氏有感于时人教育子弟读书时不懂方法、不讲程序、不得要领而编撰。《纲领》一卷提纲挈领地标出为人、修身、读书治学、待人接物的基本原则。正文三卷,前二卷有“读书工程”之称,从8

  • 阿弥陀经通赞疏·窥基

    佛典注疏。唐窥基撰。三卷。是后秦鸠摩罗什译《阿弥陀经》的注释书。序文分六门总述经文大意:一曰总述源由、二曰别明宗旨、三曰彰经体用、四曰翻译时人、五曰论于顿渐、六曰正释经文。在“正释经文”中,先解题目,次释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