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资治通鉴纲目

简称《朱子纲目》,或称《纲目》。纲目体编年史书。五十九卷。南宋朱熹撰。成书具体年代不详。因为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部头太大,且内容太繁,所以要点不明,又不便阅读。因此,朱熹以《资治通鉴》为依据,欲改编成一部简明扼要的通俗读本。另外,《资治通鉴》原书的正统名分观点,基本上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这既不能使理学家的观念得到印证和贯彻,又没有通过书法义例而达到寄寓褒贬与劝戒的效果。所以,朱熹又欲以《春秋》笔法为义例,使之能够更好地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并加强了史书对于维护封建秩序及封建道德、伦理教育的作用。总之,《资治通鉴纲目》在编写体例和内容取舍上,无不基于这两点。记事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主要据司马光《资治通鉴》增损括而成。体例仿《春秋左传》,大书以提要者为纲,分注以备言者为目,纲如经,目如传。纲乃朱熹自作,颇寓褒贬之意。

《资治通鉴纲目》全部章节目录

(1)御题宋版朱子资治通监纲目
(2)提要
(3)卷首上
(4)卷首下
(5)卷一上
(6)卷一下
(7)卷二上
(8)卷二下
(9)卷三上
(10)卷三下
(11)卷四上
(12)卷四下
(13)卷五上
(14)卷五下
(15)卷六
(16)卷七
(17)卷八上
(18)卷八下
(19)卷九上
(20)卷九下
(21)卷十上
(22)卷十下
(23)卷十一
(24)卷十二上
(25)卷十二下
(26)卷十三
(27)卷十四
(28)卷十五
(29)卷十六
(30)卷十七
(31)卷十八
(32)卷十九
(33)卷二十
(34)卷二十一
(35)卷二十二
(36)卷二十三
(37)卷二十四
(38)卷二十五上
(39)卷二十五下
(40)卷二十六
(41)卷二十七
(42)卷二十八
(43)卷二十九
(44)卷三十
(45)卷三十一
(46)卷三十二
(47)卷三十三
(48)卷三十四
(49)卷三十五
(50)卷三十六上
(51)卷三十六下
(52)卷三十七上
(53)卷三十七下
(54)卷三十八
(55)卷三十九上
(56)卷三十九下
(57)卷四十
(58)卷四十一上
(59)卷四十一下
(60)卷四十二上
(61)卷四十二下
(62)卷四十三上
(63)卷四十三下
(64)卷四十四上
(65)卷四十四下
(66)卷四十五上
(67)卷四十五下
(68)卷四十六
(69)卷四十七上
(70)卷四十七下
(71)卷四十八
(72)卷四十九上
(73)卷四十九下
(74)卷五十上
(75)卷五十下
(76)卷五十一
(77)卷五十二
(78)卷五十三
(79)卷五十四
(80)卷五十五
(81)卷五十六
(82)卷五十七
(83)卷五十八
(84)卷五十九

猜你喜欢
  晋阳秋·孙盛
  民国通俗演义·蔡东藩
  绥广纪事·高拱
  满清外史·佚名
  延平二王遗集·佚名
  明名臣琬琰录·徐紘
  嘉靖东南平倭通录·徐学聚
  玉堂嘉话·王恽
  稼轩先生年谱·陈思
  大金国志·宇文懋昭
  汉晋春秋·习凿齿
  两粤梦游记·马光
  白话汉书·班固
  原强·严复
  原道觉世训·洪秀全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二折 书生扣马·冯梦龙

    【仙吕月照山】【月儿高】[小净领残兵上]一指中原啸,黄河浪翻倒。谁遣将军岳,入耳如雷爆。撇却英雄,羞惭任人笑。叫跟随的,【山坡羊】快把胡笳调入思归早,我跑了一日,快取皮可可来。且在鞍鞒把酥浆暂饱。[作惊走介]那动的又是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八十一·杨仲良

      神宗皇帝   修两朝国史   熙宁十年五月戊午,诏修仁宗、英宗两朝正史。   七月辛未,上御资政殿,监修国史吴充率修国史宋敏求、编修官王存、黄履、林希,以仁宗、英宗纪草进呈。上服靴袍,内侍进案,敏求进读,上立听,顾

  • 卷二十九画二·何良俊

    元人之画,远出南宋诸人之上。文衡山评赵集贤之画,以为唐人品格。倪云林亦以高尚书与石室先生东坡居士并论。盖二公神韵最高,能洗去南宋院体之习。其次则以黄子久、王叔明、倪云林、吴仲圭为四大家。盖子久、叔明、仲圭皆

  • 六二三 广东巡抚李质颖奏请删撤《大学衍义补》违碍字句并黏签呈览折·佚名

    六二三 广东巡抚李质颖奏请删撤《大学衍义补》违碍字句并黏签呈览折乾隆四十四年五月十六日暂署两广总督印务 广东巡抚臣李质颖谨奏,为呈缴书籍,请旨删撤事。窃臣钦奉谕旨,查缴违碍书籍,遵将查出各书,节经奏缴在案。兹有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九十九·阿桂

    七月癸丑舒常奏言【臣】于六月初九日接准阿桂来札密订于十二十三两日各路大兵防同进攻【臣】一面饬派舍卫格罗斯喀尔两路之侍卫进财保副将常泰将常保守备饶祥等令其如期潜进一面密札永平等选派日旁官兵亦如期协攻又

  • 提要·吕中

    宋大事记讲义宋 吕中 撰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十五宋大事记讲义史评类提要臣等谨案:《宋大事记讲义》二十三卷,宋吕中撰。中字时可,晋江人,淳佑中进士,官国子监丞,兼崇政殿说书,徙肇庆教授。其书卷一论三篇,卷二卷三纪宋太祖事,卷四

  • 卷二十八上 桓谭冯衍列传第十八·范晔

    (桓谭、冯衍)◆桓谭传桓谭字君山,沛国郡相县人。他父亲在成帝时是太乐令。桓谭因父亲的关系任为郎,因而爱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把五经读遍了,能解释古书大义。不离章辨句。文章写得好,尤喜爱古学,多次从刘歆、杨雄辩论分析疑

  • 李平传·魏收

    李平,字昙定,顿丘人,彭城王李嶷的长子。少年即有大度。等到长大,涉猎群书,喜好《礼》、《易》,很有文才。太和初年,朝廷拜授其为通直散骑侍郎,高祖待他的礼节相当厚重。李平频历大丧,居丧以孝称。后来以例降爵为彭城公。拜授太

  • 卷三·夏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三宋 夏僎 撰大禹谟林少頴谓虞史既述二典而其所载义有所未备者于是又叙其君臣之间嘉言善政二典之所不载者以为大禹臯陶谟益稷三篇此葢备二典之所未备者非如舜典之初上接尧典之末也葢舜典巳载

  • 卷十五·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十五聘礼第八之一正义郑氏康成曰大问曰聘诸侯相于久无事使卿相问之礼【贾疏下记云久无事则聘焉故郑据久无事而言】小聘使大夫【贾疏下经云小聘曰问其礼如

  • 大学古本质言叙·刘沅

    大学之道,圣人所以陶成天下,使咸为圣贤,无愧于天亲者也。天地父母混合而有此身,异于禽兽者,以其有德。德者何?天理而已。天之理,而人得之以为性。实有曰诚,共由曰道,以其为生生之本曰仁,全之则为圣人,失之则为禽兽。人人所有,亦

  • 佛地經論卷第五·欧阳竟无

      親光等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又如圓鏡周瑩其面於一切處爲諸影像徧起依緣.如是如來大圓鏡智不斷無量衆   行善瑩爲諸智影徧起依緣.謂聲聞乘諸智影像獨一覺乘諸智影像無上大乘諸智   影像.爲欲令諸

  • 谈中印古代关系之偶感·太虚

    中印学会、国联同志会、国民外交协会,在中央图书馆欢迎新近返国之文化教育访印团顾一樵、吴俊升、吴文藻,沈宗濂氏,朱骝先氏主席。邀顾、吴、沈四氏一一演讲后,徐悲鸿氏以印度趣闻佐余兴。今国人谈中、印古代关系,似乎于佛

  • 禅宗决疑集·智彻

    西蜀野衲智彻述  源湛流清门  原夫法不孤起。有自来由。欲尽群疑须开微惑。昔年行履今日披陈。学者见闻从其简易。余出家时晚。进道心坚不顾危亡专心直向。纵使逢魔逢难此念不忘。假饶遇辱遇荣一心不变。故名担板

  • 现果随录序·戒显

    夫因之与果。犹形有影焉。形已有焉则影必从焉。苟欲端其影。先直其形。形直影恶不端。若不直其形而欲其影端。譬如扬汤而不辍火。虽欲其冷无有是处。是我法门之通训也。世典亦有之。曰阴德。曰阳报。此岂不我之所说因

  •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

    胡适撰。写于1922年,录自《胡适文存二集》。为上海《申报》创办五十周年纪念而作。它论说了中国新旧文学过渡期五十年来的演变过程,中国古文学即“死文学”的结束和中国新文学即“活文学”的新生之消长历程。略述了文

  • 天枢院都司须知格·佚名

    述净明道仙府机构及神名,即天枢院七录事及其属吏。本令收入 《太上净明院补奏职局太玄都省须知》。

  • 诗人玉屑·魏庆之

    诗话集。南宋魏庆之编著。二十一卷。庆之字醇甫,号菊庄,建安(今属福建)人。生卒年未详。不屑科第,种菊千丛,日与骚人逸士觞咏其间。此编成书于南宋之末。分类辑录宋人诗话,有诗话总集性质。此编与胡仔《苕溪渔隐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