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宋大事记讲义宋 吕中 撰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五

宋大事记讲义

史评类

提要

臣等谨案:《宋大事记讲义》二十三卷,宋吕中撰。中字时可,晋江人,淳佑中进士,官国子监丞,兼崇政殿说书,徙肇庆教授。其书卷一论三篇,卷二卷三纪宋太祖事,卷四卷五记太宗事,而卷五今缺,卷六至卷七记真宗事,卷八至卷十二记仁宗事,卷十三记英宗事,卷十四至十七记神宗事,卷十八至二十记哲宗事,卷二十一至二十二记徽宗事,卷二十三记钦宗事。事以类叙,间加论断,凡政事制度及百官贤否,俱载于编论中。所议选举、资格及茶盐改制诸条,颇切宋时稗政。又所载铨选之罢常参、任子之多裁汰、三司之有二司、税茶之易刍粮,皆《宋史》各志及马端临《文献通考》所未备者。至朋党诸人事实及议新法诸人,辨论亦与《宋史》列传多有异同,并足资史学之参证。前有兴国军教授刘实甫序,谓水心以其师讲贯之素,发明我朝圣君贤相之心,则是书乃中平日讲论稿本,叶适等为之编次云。乾隆四十六年三月恭校上。

总纂官 臣纪昀 臣陆锡熊 臣孙士毅

总校官 臣陆费墀

宋大事记讲义原序

予顷游胶庠,有同舎示一编书曰:“此止斋水心之徒以其师讲贯之素,发明我朝圣君贤相之心,所以措之事业,垂亿万年无疆之休者,其槩可见也。”是书年以记大事,一朝之事类之,随朝分类,随事通释,考求源委,显微阐幽,言近而指逺也。大抵论朝廷必归之君心,论官僚必归之宰辅,论良法必归于美意,敌国外患必归于自治,其国食其实者,审其根酌其流者,涤其源也。至于论治体之寛严,谓建隆尚严也,自李文靖焚四方利害之言,所以积而为庆厯嘉佑之缓势。仁祖尚寛也,自范文正公天章阁一疏不行,所以激而为熙丰之急政,且谓王荆公之变法,即范文正公之遗意。文正主于立国,荆公主于利国,使文正之说遍行,则荆公之口可塞,惟文正公之言不遍行于庆厯,故荆公之学乃遍用于熙丰。神宗鋭然有为之志不遇范仲淹而遇王安石,此世道升降之 也。至于祈天永命保民长世之基,则以祖宗之仁意常在于纪纲整肃之中,而纪纲不出于仁意流行之外,故治体似寛柔而实凝,制度似烦密而实正,国势似缓弱而实久,虽中更新法之毒乱,兵革之慿陵,权奸之剥丧,贪酷之夺攘,敢于怨吏而不忍雠吾君,敢于吁天而不忍叛吾国,于是天心之仁爱亦睠睠而不忍释实甫,敛衣端诵,纔竟艺祖皇帝一编,已屡掩卷而三叹也。嗟夫!厌乱之民思治,玩治之民思乱,排患难之胶轕者以安为危,不期于质朴而自不能不淳也;习太平之见闻者,以危为安,不期于奢丽而自不能不薄也。思治而一于质朴者,圣人出而万物覩矣;思乱而竞于奢丽者,虽圣人亦必百倍其功而后可挽也。然则艺祖皇帝之阖辟造化,所以使人人一心事事一寔者,何其盛哉!夫当世道之极变而通之,惟卓然思所以更新者,靡一事一物之可因仍也,故世非承平不得以承平之事为比夸言。庆厯、元佑于非庆厯、元佑之世者,非愚则谀。抑又尝拜观艺祖皇帝问赵普曰:“天下何物最大?”普对曰:“道理最长。”此尧舜之问稷契之对也。我朝所以理学昌明者,其论已兆于此,而国家延洪休所以超轶汉唐者,徒恃有此义理耳!舍义理而言治,非知言者也。此书之作,其有本乎?书肆请以刻梓,且求序之,因书于首编,如此抑嵇叔夜有云野人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疎矣。愚则不敢,惟愿与学者审其是而已。淳佑丁未上元前一日,廸功郎前兴国军军学教授刘实甫序。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十六·赵尔巽
  ●卷二百八·徐梦莘
  卷之五百二十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纪昀
  诸葛忠武书卷十·杨时伟
  卷七十三·张守节
  十国春秋卷八十八·吴任臣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司马迁
  杨忠传·令狐德棻
  娄谅、夏尚朴传·张廷玉
  ●牧令要诀·壁昌
  卷二百九十二·佚名
  卷一·长孙无忌
  卷一百五十八·佚名
  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五出 分飞·许自昌

    【一翦梅】〔生急上〕一时杀气贯长虹。纔离孤鸿。又逐飞鸿。〔作到家介〕娘子在那裏。〔旦上〕飞扬跋扈为谁雄。适骇匆匆。试问匆匆。相公。你为甚么慌慌张张的走将回来。〔生〕我新娶的那阎婆息。今早留住了

  • 巻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元音卷三袁桷【字伯长号清容四明人参知政事】次韵元复初春思三首冻树回青阳覊禽竞新哢喧喧人语浮稍稍春事动澄心絶芳华小睡足幽梦梦觉天宇新朝光集飞栋游尘逐平皋秀色翳榛莽油云互东西欝抑不能雨昭蘓在

  • 日兵事本末·罗惇曧

    甲午兵事,以丹徒姚君錫光所著「東方兵事紀略」為最詳盡,而筆墨頗病冗碎。余既略有異聞,更就當時在軍中者考證焉;乃取「姚略」變易簡括之,遂成斯編。(著者志)朝鮮自前明隸中國藩服,修職貢甚謹;與日本並國於東海。明萬曆間,日本豐

  • 卷之二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九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十四 元世系表畧 却特氏蒙古部人十世祖曰勃端察尔母曰阿伦果斡嫁托本默尔根生二子既而夜梦金色神人来趋卧榻阿伦果斡惊觉遂有娠生一子即勃端察尔也勃端察尔状貌奇异沈默寡言家人谓

  • 通鉴纪事本末卷八下·袁枢

    宋 袁枢 撰黄巾之乱汉灵帝光和六年 初钜鹿张角奉事黄老以妖术教授号太平道呪符水以疗病令病者跪拜首过或时病愈众共神而信之角分遣弟子周游四方转相诳诱十余年间徒众数十万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或弃

  • 卷十·佚名

    张养浩时政书奉政大夫、监察御史臣某,谨斋沐信宿,昧死奉书皇帝陛下:伏闻御史,言官也。人君深居九重,耳目有不及者,设监察御史言之。是知御史者实朝廷耳目,人主所倚,以为聪明者也。伏自世祖皇帝立御史台,迨今五

  • 完颜阿里不孙传·脱脱

    完颜阿里不孙,字彦成,是曷懒路泰申必刺猛安人。明昌五年(1194)考中进士,调任易州、忻州军事判官,安丰县县令。又补任尚书省令史,授兴平军节度副使,应奉翰林文字,又转任修撰,充任元帅左监军纥石烈执中的经历官。纥石烈执中包围

  • 卷六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六十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宁宗时知安溪县陈宓上封事言宫中宴饮或至无节非时赐予为数浩穰一人蔬食而嫔御不废於击鲜边事方殷而桩积反资於妄用此

  • 卷一百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十三营建志二京城营建规制二【在京官兵房屋 守   陵官兵房屋 关厢道路】在京官兵房屋顺治五年八月谕户部等衙门曰京城汉官汉民原与满洲共处

  • 经说卷三·熊朋来

    宋 熊朋来 撰春秋春秋时月皆周正孔子所谓行夏之时见于答顔渊问爲邦者然也至于因鲁史作春秋乃当时诸侯奉时王正朔以爲国史所书之月爲周正所书之时亦周正经传日月自可互证而儒者犹欲执夏时之说以紊之譬如孔子言车岂必

  • 卷二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二十    宋 吕大圭 撰哀公  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二年】或问蒯瞆何以称世子曰左氏序蒯瞆之事曰蒯瞆欲杀夫人夫人啼而走刘原父以为安有此事葢蒯聩闻野人之歌其心慙焉则以谓夫人

  • 僧宝正续传卷第三·祖琇

    隆兴府沙门 祖琇 撰龙门远禅师禅师讳清远。生李氏。蜀之临邛人。出家。十四具戒。尝依毗尼师究其说。因读法华经。至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持以问。讲师莫能对。乃曰。义学名相。非所以了生死大事。遂捐旧习。南

  • 卷第二十五·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二十五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青四 瑞州洞山悟本良价禅师(青四云岩晟嗣) 因僧问。寒暑到来如何回避。山曰何不向无寒暑处去。曰如何是无寒暑处。山曰。寒时寒杀阇黎。热时热杀阇黎。 投子

  • 希叟和尚广录卷第六·希叟绍昙

    题题樗寮书金刚经板善现一生。向虚空里作活计。引惹瞿昙。拏空撮空。妄生穿凿。樗寮居士。觑见败缺。展虚空纸。大书欵案。连累平人。板行末运。俾泥真空者。去其静胜。守顽空者。脱其桎梏。如鸟飞空。不留眹迹。若知

  • 绝余编卷四·智旭

    蕅益道人智旭着门人圆果录赞观音大士像赞白者是纸。黑者是墨。何处有紫竹林。甚么是磐陀石。希有大士。无作妙德。不向空中现影。偏借灵于手笔。识海波澄月影寒。蒲团叶翠苔痕碧。善财合掌是何年。同体大悲亲荐得。只

  • 太上洞神行道授度仪·佚名

    太上洞神行道授度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无上秘要》卷三八已引述本篇。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内容为三皇仪。书中辑录五种仪法,即宿启法、洞神行道仪、三皇醮祭仪、授度仪、朝礼仪。据卷末题记称:「洞

  • 自警编·赵善璙

    九卷。宋赵善璙(生卒年不详)撰。赵善璙,宋太宗七世孙,家于南海(今广东广州)。端平(1234——1236)中曾任江州知州,其余事迹不详。此书主要编辑宋代名臣大儒嘉言懿行可为法则者。全书共分学问、操修、齐家、接物、出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