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平传

李平,字昙定,顿丘人,彭城王李嶷的长子。少年即有大度。等到长大,涉猎群书,喜好《礼》、《易》,很有文才。太和初年,朝廷拜授其为通直散骑侍郎,高祖待他的礼节相当厚重。李平频历大丧,居丧以孝称。后来以例降爵为彭城公。拜授太子中舍人,迁任散骑侍郎,舍人官职照旧,迁任太子中庶子。李平乘着侍从的机会从容请求治理一郡,高祖说:“卿你也想在吏事上试试了。”拜授他为长乐太守,任上,政务清静,吏民归心。皇帝车驾南征,任李平兼冀州仪同开府长史,很有政绩,又除正长史,太守官职照旧。没多久,便行河南尹,权贵豪绅都很怕他。世宗即位,升任司徒左长史,行尹职务仍旧。不久以称转正尹,长史如故。

皇帝车驾准备到邺城,李平上表疏谏:“臣伏见己丑时的诏书,皇驾云轩銮辂,行幸有期,风服龙骖,驱驾近日。陛下将欲讲武淇陽,大习邺魏,驰骏马于绿竹之区,骋烈骑于漳、滏之域。这确为幽显同庆、人灵共悦的事情。但为臣愚见,私有不解。为什么呢?嵩京创构,洛邑始营,虽然年跨十载,但根基未成。代州民众迁居洛陽,始欲向尽,资产在迁移途中耗尽,牛畜在辗转路上死毙,攀太行之险,越长津之难,辛苦备至,才到京城,富裕的人犹且损财过半,贫家可以想见。加上连年从戎,老百姓来不及寻得养息之所,自从景明年间以来,少得休息。从事农耕的没能得到二年的粮食积储,建房的才有数间之屋,无人不勉力伊、..之间,参加皇宫建设。而今实在应该安定民心,劝农耕种,让国家有九年之粮,家家有水旱储备。如若再兴徭役,那就会所废甚多了。一夫从役,全家失业。现在又值秋禾满田,禾谷遍野时节,銮驾所经,腾践必定很多。陛下不如端居中央,坐招四海,耀武松原,礼射伊洛,士马无跋涉之劳、黎民有康哉之讠永,岂不是件很美的事。”帝不从。下诏令李平以本官行相州事务。魏世宗到邺城,亲临李平宅第,召见他的几个儿子。不久正除刺史,加授征虏将军。

李平劝农耕桑,修饰太学,考选通儒充任博士,选择五郡聪慧敏捷的孩子们受学,图画孔子以及七十二弟子的画像于学堂之上,亲自为之立赞。前任台使颇好搜刮民财,李平于是在客馆墙上画“履虎尾”、“践薄水”,下面注颂,以示诫止。朝廷加授他为平东将军,征拜长兼度支尚书,不久正尚书,领御史中尉。

冀州刺史、京兆王元愉在信都造反,帝任命李平为使持节、都督北讨诸军事、镇北将军,行冀州事以讨伐他。魏世宗亲临式乾殿,劳遣李平说:“元愉,朕的大弟,朕让他居守不疑之地,豺狼之心,没想到就发了,他想要上倾社稷,下残百姓。大义灭亲,夫岂能止。周公行之于古,朕也应当行之于今。朕委任你为专征之任,务必要应期摧灭。卿务必要克尽征战职守,不要辜负朕推心置腹的寄托。朕哪里想到今天说起这件事呢。”因之..欷流泪。李平回答说:“臣元愉鬼迷心窍,大胆干出叛乱的事来。陛下您不觉得为臣不武,委以总督之任,而今大赦既行,便只应有征无战。倘若谁守迷不悟,便应当仰凭天威,激励将士,譬如太陽消散微露,巨海荡尽荧烛那样,天时人事,灭除道理昭然明了。如果他顿首军门,就把他交送大理寺,如若有过不改,以待斩戮,则动用干戈,这是他自找其咎,与陛下无关。”

李平进军至经县,诸路大军汇集。夜晚有蛮兵数千人砍斫李平前营,流矢射到李平帐中,李平坚卧不动,不一会敌人就逃散了。于是军队进到冀州城南十六里处。敌人围攻济州军,拔去栅寨,填平沟堑,只差数尺沟就被填平了。诸将合战,无利而还,害怕再前进了。李平亲自来到队伍中间,许以重赏,士兵于是又前进,大破叛贼。元愉当时从马上掉下来了,于是有一个人下马救他,阻止攻势力斗而死。李平乘胜追击,到了冀州城门,斩敌数万人,便开始围城烧门。元愉与百余名骑兵冲出城门逃走,李平派统军叔孙头追击敌人,在离信都十多里的地方捉住了元愉。冀州平定后,世宗派兼给事黄门侍郎、秘书丞元梵宣读帝旨慰劳。征回到京师之后,李平以本官领相州大中正。

李平一开始被尚书高肇、侍御史王显所恨,后来王显代李平为中尉,李平加散骑常侍,王显弹劾李平在冀州时隐截官家丁口,高肇又为之作证,启奏除李平名。延昌初年,帝诏恢复李平官爵,去除他平定冀州的功劳。一段时间以来良贱之人的诉讼,有很多拖延多年而得不到解决,李平启奏不问案情真伪,一律以景明年前为限,于是诤讼平息。武川镇百姓饥荒,镇将任款请求贷粮没有得到允许,擅自打开粮仓赈恤灾民,有关部门以费散官粮的条律将他绳之以法,免去他的官爵。李平启奏说任款本意是在救济百姓,用意善良,世宗下诏原谅了任款。李平迁任中书令,尚书职仍旧。肃宗初年,转任吏部尚书,加授抚军将军。李平为政技巧高超,所在都有声誉,但他的急脾气妨碍了他。尚书令、任城王元澄启奏讲述李平平定冀州的功劳,请求朝廷赏赐他邑地。灵太后于是封他为武邑郡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缣帛二千五百匹。

这以前,萧衍派其左游击将军赵祖悦偷据西硖石,军力人数数万,逼迫寿春。镇南将领崔亮攻打,没拿下来,又与李崇闹了矛盾。帝诏李平以本官使持节、镇军大将军,兼尚书右仆射为行台,节度诸军,东西州也受他节制,如有乖异,以军法处置。诏李平长子李奖以通直郎职跟从,赐予李平缣帛百段、紫纳金装衫甲一领,赐予李奖缣布六十段、绛纳袄一领。父子并列,拜受家中,观者以之为荣耀。于是李奖率领骑步兵二千人奔赴寿春。李平巡视硖口内外,观察到其虚实的地方。严令李崇、崔亮,令其水陆皆备,刻期齐攻。李崇、崔亮心中害怕,不敢违令。连日交战,屡破敌军。安南将军崔延伯在下蔡架桥,以对付敌人援军。敌将王神念、昌义之等不能救援,赵祖悦据守孤独无援的城池。李平于是布置攻打,命令崔亮督步兵攻打城西,李崇率水军攻其东面,然后大军鼓噪,南北两面一拥而上。敌人慌了手脚,东西赴战,穷于应付。攻下外城之后,敌人将士相继归附。赵祖悦率领余部固保南城,彻夜攻守,到天亮敌人才降。斩杀赵祖悦,把他的头颅送到了洛陽,俘敌无数。因功李平迁任尚书左仆射,加授散骑常侍,将军如故。

李平还归京城,灵太后在宣光殿召见他,赐给他金装刀杖一口。当时南徐州上表说,萧衍堵淮水形成祸患,帝诏官员讨论应付的办法,李平认为不用出兵,堤坝自会毁坏。等到淮河堤破,灵太后大为高兴,引群臣参加宴会,敕李平前鸣箫管,肃宗亲手赐予缣布百段。熙平元年(516)冬天去世,遗嘱薄葬。帝诏赐予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套、帛七百匹。灵太后为他在东堂举哀。赠给他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冀州刺史,谥称文烈公。李平自在度支时起,官做至副丞相,日夜务公,孜孜不懈,在权要之地前后任官十多年,都被人交口称赞。所写诗赋箴谏讠永颂,另外有集子流传。

猜你喜欢
  列传十九·薛居正
  卷四百三十八·列传第一百九十七·儒林八·脱脱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徐乾学
  宋史全文卷九下·佚名
  名山藏卷之四十四·何乔远
  南夷纪·张瀚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七·佚名
  皇王大纪卷三十五·胡宏
  第四二四谕光绪五年三月初三日一二二一八--二五·佚名
   四、论东西思想法之不同·林语堂
  南唐书音释·陆游
  ·与吴观察论治台湾事宜书·丁曰健
  十国春秋卷五十一·吴任臣
  顾欢传·萧子显
  纲鉴易知录卷二六·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七言巻二十·洪迈

      七言〈原缺〉

  • 东汉会要卷四·徐天麟

    礼二【吉礼】北郊光武中元元年初营北郊在雒阳城北四里为方坛四陛明年正月辛未郊别祀地祗位南面西上髙皇后配西面北上皆在坛上地理羣神从食皆在坛下如元始中故事中岳在未四岳各在其方孟辰之地中营内海在东四渎河西济北

  • 卷三十二·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三十二 【起癸丑梁武帝中大通五年魏孝武帝永熙二年○尽丁卯梁武帝太清元年魏文帝大统十三年东魏孝静帝武定五年】凡十五年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四·佚名

    嘉靖十年四月乙卯朔时享 太庙 世庙 选授历事举人孙翥为工科给事中阮薇为广东道御史历事监生张澍为广西道试御史 礼部具上大禘仪注前期 上告庙如常仪太常寺奏致斋三日备香帛牲醴如时享仪锦衣卫侍从太常寺卿请奉 皇初祖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纪昀

    氏族略 【八】补遗○补遗四入声复姓△入声复 【周复涂祯卫臣明复扬清扶风尉】缩 【周缩高为管守】渎 【汉渎弘之】曲 【晋曲崇裕着郊祀集十卷宋曲清绍兴进士】福 【唐福信百济将宋福增知江州军事明福时任都督】淑 【

  • 象台首末卷四·胡知柔

    (宋)胡知柔 编○哀词友人罗幼明大理评事胡公季昭余执友也昔所敬慕异扵他朋自拾两科为天子士官声实炳着余尝至京蒙握手如褐衣旧继闻以敢言斥象郡余寔匏系不克送欲赠以言又未克即达心甚愧焉其介弟国宾讣至又未几季昭讣至

  • 杜防传·脱脱

    杜防,涿州归义县人。开泰五年(1016),提升为进士甲科,累迁起居郎、知制诰,人们都认为他有宰相之器局。太平年间,迁政事舍人,拜枢密副使。重熙九年(1040),夏人侵犯宋。宋派郭稹前来告知,请求出面与夏讲和,皇上命杜防出使夏国调解

  • 法仪第四·墨子

    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以从事

  • 第十三章 7·辜鸿铭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辜讲孔子评价自己国家(鲁国)政府状态以及另一个国家(卫国)的政府状态,说:“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差不多。”

  • 劝报亲恩篇·佚名

      清&middot;佚名 一 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 为人须当孝父母,孝顺父母如敬天。 孝子能把父母孝,下辈孝儿照样还。 自古忠臣多孝子,君选贤臣举孝廉。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 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

  • 第五十六卦:《旅卦》·佚名

    旅:小亨,旅贞吉。【白话】《旅卦》象征旅行:小心谦顺可以亨通,旅行虽是小事,但能坚守正道必然吉祥。《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白话】《象辞》说:《旅卦》的卦象是艮(山)下离(火)上,为火势匆

  • 哀公·哀公三年·左丘明

    【经】三年春,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夏四月甲午,地震。五月辛卯,桓宫、僖宫灾。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宋乐髡帅师伐曹。秋七月丙子,季孙斯卒。蔡人放其大夫公孙猎于吴。冬十月癸卯,秦伯卒。叔孙州仇、仲孙何忌

  • 附录·姚际恒

    姚际恒立方亦以经与传同出一手,伪则俱伪,笑世人但知辨伪传而不知辨伪经,未免触处成碍耳,似暗指朱子言。余问何谓也?立方曰:「如辨伊训传,太甲继汤而立之非矣,则于伪经「王徂桐宫居忧」不能通,盖未有太甲服仲壬之丧而处祖墓旁者

  • 说无垢称经疏卷第二(末)(至第三之始)·窥基

    经。所以者何。赞曰。自下别显有二。初征后显。此征词也。有何所以诸有情土。是所严土。经。诸善男子(至)严净佛土。赞曰。下有五重。旧有四重。阙此第二。亦可合新二以为旧一。名随化众生而取佛土。理虽亦同。然义难

  • 目录·铁壁慧机

    序卷一上堂卷二上堂卷三秉拂普说小参卷四示众茶话卷五法语卷六机缘问答卷七鞭策语佛事像讚自讚卷八诗卷九颂卷十偈联芳歌铭卷十一颂古拈别评徵代卷十二颂古拈别评徵代卷十三颂古拈别评徵代卷十四颂古拈别评徵代卷十五

  • 秋声集·卫宗武

    又称《卫宗武诗》。诗文别集。六卷。宋卫宗武撰。其集,有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甲午(1294)张之翰序,即刊行于此时。《文渊阁书目》卷九著录,谓一部三册。《箓竹堂书目》卷三同。《国史经籍志》卷五著录,谓八卷。《千顷堂

  • 上清修行经诀·佚名

    述拘魂魄、辟梦、制鬼魅等符咒法及存思、禁忌、叩齿、按摩等养生法。

  • 创造·茅盾

    茅盾的第一篇短篇小说,1928年2月完成,最初发表于同年4月,《东方杂志》25卷8号,署名茅盾。先后收入大江书铺1929年7月出版的《野蔷薇》、天马书店1933年4月出版的《茅盾自选集》,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3月出版的《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