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稽古录

编年体史书。北宋司马光撰。20卷。由《历年图》、《百官公卿表大事记》以及上古至三家分晋前历史三部分组成。光因所著《资治通鉴》卷帙繁重难读,另编《历年图》,起迄与《资治通鉴》同,治平元年(1064)进呈。又编太祖建隆元年迄英宗治平四年事为《百官公卿表大事记》,成于元丰四年(1081)。再纂述上古伏羲至周威烈王二十二年事,使三编连为一书。取《尚书》“曰若稽古”之语为书名,于元祐元年(1086)进上。是书记事详近略远,其初只载诸帝世次,共和元年(前841)始为编年。叙历代重要事迹只记其大体,旨在总结治乱兴废规律。所附评论,对君臣邪正、政事得失及35个政权的兴乱衰替,均反复剖析,论断精切,鉴戒昭然,有助于研究司马光的思想与史论。是书于宋时有潭本、越本之分。越本早佚,现存明清11种版本均源于潭本。通行者有《四库全书》、《学津讨原》、《四部丛刊初编》本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据光绪五年(1879)江南书局刻本校以他本,参阅诸史,择善而从,于1988年点校出版。

《稽古录》全部章节目录

(1)稽古録目録
(2)提要
(3)进稽古録表
(4)稽古録卷一
(5)稽古録卷二
(6)稽古録卷三
(7)稽古録卷四
(8)稽古録卷五
(9)稽古録卷六
(10)稽古録卷七
(11)稽古録卷八
(12)稽古録卷九
(13)稽古録卷十
(14)稽古録卷十一
(15)稽古録卷十二
(16)稽古録卷十三
(17)稽古录卷十四
(18)稽古录卷十五
(19)稽古录卷十六
(20)稽古録卷十七
(21)稽古録卷十八
(22)稽古録卷十九
(23)稽古录卷二十

猜你喜欢
  五代史通俗演义·蔡东藩
  谏逐客书·李斯
  明朝小史·吕毖
  天史·丁耀亢
  榆巢杂识·赵慎畛
  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佚名
  无事为福斋随笔·韩泰华
  清经世文编选录·佚名
  安龙纪事·江之春
  汉晋春秋·习凿齿
  白话北史·李延寿
  英吉利广东入城始末·佚名
  辟韩·严复
  谥法·苏洵
  万寿盛典初集·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一十一·彭定求

        卷411_1 【杏园(此后并校书郎已前诗)】元稹   浩浩长安车马尘,狂风吹送每年春。   门前本是虚空界,何事栽花误世人。   卷411_2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

  • ●卷四·张德瀛

    ○自五代至明之词集唐人于歌咏之暇,兼制小词,忄互有遗佚。又轮廓初启,体犹未盛。延及宋代,大晟所掌,复备宗庙之乐,而学士抒其情愫,教坊习其声律,所作益繁。今取词集、词选、词谱、词话之具存于世者,稍加诠次,自五代始,迄于明止。

  • 莲子居词话卷之一·吴衡照

    西林先生论填词家西林先生颖芳言:词之兴也,先有文字,从而宛转其声,以腔就辞者也。洎乎传播通久,音律确然,继起诸词人,不得不以辞就腔。於是必遵前词字脚之多寡,字面之平仄,号曰填词。或变易前词仄字而平,或变易前词平字而仄,要於

  • 列传第五十八·刘昫

    ○韦见素 子谔 益 益子顗 崔圆 崔涣 子纵 杜鸿渐 韦见素,字会微,京兆万年人。父凑,开元中太原尹。见素学科登第。景龙中,解褐相王府参军,历卫佐、河南府仓曹。丁父忧,服阕,起为大理寺丞,袭爵彭城郡公。坐事出为坊州司马

  • 卷五十五 志三十·赵尔巽

      ◎地理二   △奉天   奉天:禹贡青、冀二州之域。舜析其东北为幽、营。夏仍青、冀。商改营州。周,幽州。明,辽东都指挥使司。清天命十年三月,定都沈阳。天聪八年,尊为盛京。顺治元年,悉裁明诸卫所,设内大臣、副都统,及

  • 卷七·黄以周

      神宗   △熙宁三年(庚戌,一○七○)   1、正月(案:钱大昕《四史朔闰考》:是月癸巳朔。) 癸丑,诏:案:此诏徐氏《通鉴后编》附乙卯日下,与此异日。“诸路常平、广惠仓散给青苗钱,本为惠恤贫乏,并取民情愿,今虑官吏不体此意,追呼

  • 卷之六百八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元伟传·令狐德棻

    元伟字猷道,河南洛阳人。是魏国昭成帝的后代。曾祖父元忠,任尚书左仆射,封城阳王。祖父元盛,任通直散骑常侍,封城阳公。父亲元顺,任左卫将军,跟随魏孝武帝西迁,授中书监、雍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封濮阳王。元伟自幼好学,风度文

  • 礼五五·徐松

    听政【宋会要】请听政御殿。太祖建隆二年六月二日,昭宪皇太后崩。五日,宰臣范质等上表请听政,不允。继三上表固请,诏允。九日,始见百官于殿门。 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太祖崩,太宗即位。二十三日,宰臣薛居正等上表请听政,诏答不

  • 卷四十四 特牲馈食礼第十五·郑玄

    [疏]《特牲馈食礼》第十五。○郑《目录》云:“特牲馈食之礼,谓诸侯之士祭祖祢,非天子之士,而于五礼属吉礼。”○释曰:郑知非天子之士而云“诸侯之士”者,案《曲礼》云:“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彼天子大夫、士,此《仪礼》特牲

  • 月令·姚际恒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尝考二十八宿之名,三代未有,即尔雅星名亦不全合,而月令昏旦之中其不全合亦然。盖月令自据当时周历而云也。尧典唯见「虚」「昴」二星,而「火」非「房星」,「鸟」又无可征。自孔传以「鸟」为

  • 佛说须摩提菩萨经(晋竺法护译)·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灵鸟顶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万人俱。尔时罗阅城大国。有长者号曰郁迦。郁迦有女。名须摩提。厥年八岁。历世奉敬过去无数百千诸佛。积累功德不可称计。时须摩提

  • 鼻奈耶卷第二·佚名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尔时世尊即于其夜。告诸比丘。向者有二天来问此义。尊者薄佉罗得解脱护。第二天问。于解脱得解脱。受解而去。佛告一比丘。往诣锻作园薄佉罗比丘所(祇洹墙里有六僧伽蓝此一也)作是语。君听世。尊

  • 无门慧开禅师语录·慧开

    (侍者)普敬.普通.了心.普礼.法孜.普岩.普觉.光祖.一见 录无门老子早修杜多行。继参临济禅。一十五处道场随缘赴感。八万四千偈颂信口入玄。笼罩古今。犇趋缁白。雄辩彻九重之听。神机感三日之霖。虽禅衲半涉於信疑。然朝绅竞

  • 高峰文集·廖刚

    诗文别集。宋廖刚(号高峰)著。乾道七年(1171),邵武军军学教授葛元骘序云,尝请于刚子史君,刊刚文集。(十七卷明抄本卷首)咸淳七年(1271),有修补本,吴邦杰为之跋(《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三○)。均不明卷数。《宋史·艺文

  • 益古演段·李冶

    《益古演段》是元朝重要数学著作。元李冶(见《测圆海镜》)1259年撰。李冶去世后于至元十九年(1282)由李师征刊刻,砚坚序,今不传。明修《永乐大典》(1408),将其抄入。清乾隆间《四库》馆臣由《永乐大典》中将其辑出,加

  • 古夫于亭杂录·王士祯

    笔记。清王士祯(1634—1711)撰。六卷。士祯有《王氏渔洋诗抄》已著录。是书为作者罢官归田后所作,写于《香祖笔记》之后。因既无凡例,又无次第,故曰杂录,以所居鱼子山之“古夫于亭”名之。全书四万余字。内容颇杂,经

  • 琼琚佩语·魏裔介

    《琼琚佩语》的作者是清初时期的参政大臣魏裔介,魏裔介是清顺治三年的进士,曾官拜吏部尚书、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入保和殿大学士,魏裔介入阁处理国家大事之时年仅四十余岁,当时须发皆黑,所以得以“乌头宰相”之美称。魏裔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