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朝小史

《明朝小史)十八卷,明吕毖撰。吕毖,字贞九,太仓人,诸生。明亡后,于无锡为道士。是书分洪武、永乐以迄天启、崇祯、弘光等纪。记各朝遗事,标立题目,以事系题。书中有些篇近似小说,多有不经之语。但记明太祖“中原传檄”为明史所不载。崇祯纪之各府州钱粮、诸番国风土,及弘光纪史可法南中复书等可供考史之资鉴。著者史识不高,颇少剪裁,但据传闻,然亦存当日史事。是书成于清顺治初年,有《玄览堂丛书》本、海盐朱氏藏清初刊本,此次刊印据前者整理。

《明朝小史》全部章节目录

(1)●明朝小史卷一 洪武纪
(2)●明朝小史卷二 洪武纪
(3)●明朝小史卷三 蘧文纪
(4)●明朝小史卷四 永乐纪
(5)●明朝小史卷五 洪熙纪
(6)●明朝小史卷六 宣德纪
(7)●明朝小史卷七 正统纪后改天顺
(8)●明朝小史卷八 景泰纪
(9)●明朝小史卷九 成化纪
(10)●明朝小史卷十 弘治纪
(11)●明朝小史卷十一 正德纪
(12)●明朝小史卷十二 嘉靖纪
(13)●明朝小史卷十三 隆庆纪
(14)●明朝小史卷十四 万历纪
(15)●明朝小史卷十五 泰昌纪
(16)●明朝小史卷十六 天启记
(17)●明朝小史卷十七 崇祯纪
(18)●明朝小史卷十八 弘光纪

猜你喜欢
  翰苑·张楚金
  后汉纪·袁宏
  南北史通俗演义·蔡东藩
  抚安东夷记·马文升
  两汉刊误补遗·吴仁杰
  赐姓始末·黄宗羲
  归庐谈往录·徐宗亮
  漱华随笔·严有禧
  肯綮录·赵叔向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祁韵士
  黑龙江省沿边荒务变通办法折·周树模
  靖海纪略·曹履泰
  潘司空奏疏·潘季驯
  孙毅庵奏议·孙懋
  朝鲜王朝实录[孝宗实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陈草庵·隋树森

    陈草庵, 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元·钟嗣成《录鬼簿》称其“陈草庵中丞”,名列前辈名公之中。孙楷第《元曲家考略》以为陈草庵名英,曾任宣抚,延祐初拜河南省左丞。门岿继考其人,名英,字彦卿,号草庵,析津(

  • 卷八百三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三十一贯休夜寒寄卢给事二首刻羽流商否霜风动地吹迩来唯自惜知合是谁知堑雪消难尽邻僧睡太奇知音不可得始为一吟之心苦味不苦世衰吾道微清如吞雪雹谁把比珠玑作者相收拾常人任是非旧居沧

  • 卷四十三·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四十三顾况况字逋翁苏州海盐人长于歌诗性好诙谐虽王公之贵亦戏侮之尝为韩滉节度判官与栁浑李泌善浑辅政以校书征及泌为相自谓当得达官稍迁著作郎悒悒不乐求归坐诗语调谑贬饶州司户参军后隠

  • 01、开场·蒲松龄

    丑笑上[西江月]诸样事有法可治,惟独一样难堪:画帘以里绣床边,使不的威灵势焰。任凭你王侯公子,动不动怒气冲天;他若到了绣房前,咦,汉子就矮了一半! 家家房中有个人一堆,戴着鬏髻穿着裙祸根;仰起巴掌照着脸瓜得,内问云是你打他么

  • ●卷中·王铚

      李宗易郎中,陈州人,诗文、琴棋、游艺皆妙绝过人,前辈中名士也。晏临淄公为陈守,属伏暑中,同诸客集于州之后圃。时炎曦赫然,晏公叹曰:“江南盛冬烘柿,当此时得而食之,应可涤暑也。”宗易忽对曰:“此极易致,愿

  • 资治通鉴后编卷十七·徐乾学

    宋纪十七【起阏逢敦牂七月尽柔兆涒滩五月凡一年有竒】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淳化五年秋七月辛丑朔贼攻眉州知州李简等坚守逾月贼引去 以户部员外郎魏廷式同勾当自陜西至益州转运事廷式尝入朝奏事帝曰

  • ●原李耳载卷上·李中馥

    粮征本色 两贤异用忠臣纪烈袁公始末寻亲诚感理夺巡方不乐多金指窖止贪为师白寃袁薛相知死孝死忠义侠擒贼才德不符心许身殉怜才豪举谦吉明征三公三异论人四验家传五异青蝇不玷两公冰鉴恃才昏鉴井中心史百钱大夫有志竟

  • 茹皓传·魏收

    茹皓,字禽奇,是旧时吴地人。父亲茹让之,本名为要,随从刘骏属下巴陵王休若为部将,到达彭城。当时南方闹饥荒动乱,就客居在淮陽上党。茹皓十五六岁的时候,任县金曹吏,颇有姿色容貌,性情谨慎柔顺。南徐州刺史沈陵见了他非常喜爱,他

  • 明僧绍传·李延寿

    明僧绍字休烈,平原鬲县人,一字承烈。他的先人是吴太伯的后裔,百里奚的儿子叫孟明,以名为姓,他是孟明的后代。他的祖父明玩,是州从事。父亲明略,是给事中。明僧绍通晓经书,有儒术,宋朝元嘉年间(424~453),两次举为秀才,永光年(465),

  • 崔纵传·脱脱

    崔纵字元矩,抚州临川人。登政和五年(1115)进士第。历任确山县主簿、仙居县丞,累升任承议郎、干办审计司。徽、钦二帝被金人掳向北行,高宗派遣使臣往来问候,朝廷大臣因前使臣相继被金人拘系,都不肯前往。崔纵毅然请行,于是授

  • 兵一八·徐松

    军赏真宗景德元年闰九月四日,诏河北诸州军曰:「国家重慎戎事,每诫边臣,常令固守封疆,不得侵越境土。盖欲安民息战,岂思黩武穷兵 而契丹唯务贪残,不遵理道,有志但同寇贼有志:疑当作「有事」。,无名辄犯边陲,想于人神,皆所愤怒。今

  • 经济文衡续集卷二·佚名

    宋 滕珙 撰圣徳类论大学明徳新民之道先生旣除焕章待制侍讲冬十月辛丑受诏进讲大学闰月辛酉晩讲先生讲及数次复编写成帙取旨进入上喜令防句以来他日请问上曰宫中尝读其要在求于心先生顿首谢此篇专论人性有气禀物欲之

  • 谕学卷二·李塨

    蠡吾李塨稿钱丙谓:观三物,知周礼伪书也。虞书言五典,今六行取孝友而去其三,则周人但有父子兄弟,而无君臣夫妇朋友也;添睦婣任恤,是父子兄弟外别有四伦,为六伦也。此为拂理叛圣。世未有仁义礼智之人而不中和者,亦未有中和之人而

  • 原序·李光地

    诗所原序古者学校四术及孔门之教皆以诗首为其近在情性察于伦理而及其至也光四海通神明率由是也言志之义始于虞典夏商之闲诗不槩见岂其代逺篇残抑忠质之世发于文者希与周自文王有作周公继之郁郁乎文哉于斯为盛矣今考三

  • 卷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诗义折中卷二召南一之二召地名召公奭之采邑也文王之时周公爲政于国中召公宣布于诸侯而南国皆从化焉其自文王之国而被于诸侯者则谓之周南其因方伯所布而及于四方者则谓之召南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

  • 卷四百·佚名

    △初分法涌菩萨品第七十八之二复次善男子,譬如光影种种形相。现有动摇转变差别。善男子,於意云何。如是光影为从何来去何所至。常啼答言:光影非实。如何可说有来去处。法涌菩萨语常啼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若执光影有来去者

  • 茅檐集·魏学洢

    诗文别集。明代魏学洢撰。8卷。学洢字子敬,嘉善(今浙江嘉兴)人。魏大中之子,因救其父而有“忠臣孝子萃于一门”之称。是集一刊于钱棻(大中门人),再刊于其弟学濂,是为今本。卷 一为赋,卷二、卷三为诗,卷四至卷八为文。

  • 济诸方等学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大乘方广总持经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