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百一十一

 

  卷411_1 【杏园(此后并校书郎已前诗)】元稹

  浩浩长安车马尘,狂风吹送每年春。

  门前本是虚空界,何事栽花误世人。

  卷411_2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卷411_3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元稹

  前年科第偏年少,未解知羞最爱狂。九陌争驰好鞍马,

  八人同著彩衣裳。自言行乐朝朝是,岂料浮生渐渐忙。

  赖得官闲且疏散,到君花下忆诸郎。

  卷411_4 【幽栖】元稹

  野人自爱幽栖所,近对长松远是山。尽日望云心不系,

  有时看月夜方闲。壶中天地乾坤外,梦里身名旦暮间。

  辽海若思千岁鹤,且留城市会飞还。

  卷411_5 【清都春霁,寄胡三、吴十一】元稹

  蕊珠宫殿经微雨,草树无尘耀眼光。白日当空天气暖,

  好风飘树柳阴凉。蜂怜宿露攒芳久,燕得新泥拂户忙。

  时节催年春不住,武陵花谢忆诸郎。

  卷411_6 【华岳寺】元稹

  山前古寺临长道,来往淹留为爱山。双燕营巢始西别,

  百花成子又东还。暝驱羸马频看堠,晓听鸣鸡欲度关。

  羞见窦师无外役,竹窗依旧老身闲。

  卷411_7 【天坛上境】元稹

  野人性僻穷深僻,芸署官闲不似官。万里洞中朝玉帝,

  九光霞外宿天坛。洪涟浩渺东溟曙,白日低回上境寒。

  因为南昌检仙籍,马君家世奉还丹。

  卷411_8 【寻西明寺僧不在】元稹

  春来日日到西林,飞锡经行不可寻。

  莲池旧是无波水,莫逐狂风起浪心。

  卷411_9 【与吴侍御春游】元稹

  苍龙阙下陪骢马,紫阁峰头见白云。

  满眼流光随日度,今朝花落更纷纷。

  卷411_10 【晚春】元稹

  昼静帘疏燕语频,双双斗雀动阶尘。

  柴扉日暮随风掩,落尽闲花不见人。

  卷411_11 【先醉】元稹

  今日樽前败饮名,三杯未尽不能倾。

  怪来花下长先醉,半是春风荡酒情。

  卷411_12 【独醉】元稹

  一树芳菲也当春,漫随车马拥行尘。

  桃花解笑莺能语,自醉自眠那藉人。

  卷411_13 【宿醉】元稹

  风引春心不自由,等闲冲席饮多筹。

  朝来始向花前觉,度却醒时一夜愁。

  卷411_14 【惧醉(答卢子蒙)】元稹

  闻道秋来怯夜寒,不辞泥水为杯盘。

  殷勤惧醉有深意,愁到醒时灯火阑。

  卷411_15 【羡醉】元稹

  绮陌高楼竞醉眠,共期憔悴不相怜。

  也应自有寻春日,虚度而今正少年。

  卷411_16 【忆醉】元稹

  自叹旅人行意速,每嫌杯酒缓归期。

  今朝偏遇醒时别,泪落风前忆醉时。

  卷411_17 【病醉(戏作吴吟,赠卢十九经济张三十四弘辛丈丘度)】元稹

  醉伴见侬因病酒,道侬无酒不相窥。

  那知下药还沽底,人去人来剩一卮。

  卷411_18 【拟醉(自此至《狂醉》,皆是夕所赋)】元稹

  九月闲宵初向火,一尊清酒始行杯。

  怜君城外遥相忆,冒雨冲泥黑地来。

  卷411_19 【劝醉】元稹

  窦家能酿销愁酒,但是愁人便与销。

  愿我共君俱寂寞,只应连夜复连朝。

  卷411_20 【任醉】元稹

  本怕酒醒浑不饮,因君相劝觉情来。

  殷勤满酌从听醉,乍可欲醒还一杯。

  卷411_21 【同醉(吕子元、庾及之、杜归和同隐客泛韦氏池)】元稹

  柏树台中推事人,杏花坛上炼形真。

  心源一种闲如水,同醉樱桃林下春。

  卷411_22 【狂醉】元稹

  一自柏台为御史,二年辜负两京春。

  岘亭今日颠狂醉,舞引红娘乱打人。

  卷411_23 【伴僧行】元稹

  春来求事百无成,因向愁中识道情。

  花满杏园千万树,几人能伴老僧行。

  卷411_24 【古寺】元稹

  古寺春馀日半斜,竹风萧爽胜人家。

  花时不到有花院,意在寻僧不在花。

  卷411_25 【定僧】元稹

  落魄闲行不著家,遍寻春寺赏年华。

  野僧偶向花前定,满树狂风满树花。

  卷411_26 【观心处】元稹

  满坐喧喧笑语频,独怜方丈了无尘。

  灯前便是观心处,要似观心有几人。

  卷411_27 【智度师二首】元稹

  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禅衣。

  石榴园下擒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

  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禅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干望落晖。

  卷411_28 【西明寺牡丹】元稹

  花向琉璃地上生,光风炫转紫云英。

  自从天女盘中见,直至今朝眼更明。

  卷411_29 【忆杨十二】元稹

  去时芍药才堪赠,看却残花已度春。

  只为情深偏怆别,等闲相见莫相亲。

  卷411_30 【送复梦赴韦令幕】元稹

  世上于今重检身,吾徒耽酒作狂人。

  西曹旧事多持法,慎莫吐他丞相茵。

  卷411_31 【送刘太白(太白居从善坊)】元稹

  洛阳大底居人少,从善坊西最寂寥。

  想得刘君独骑马,古堤愁树隔中桥。

  卷411_32 【奉诚园(马司徒旧宅)】元稹

  萧相深诚奉至尊,旧居求作奉诚园。

  秋来古巷无人扫,树满空墙闭戟门。

  卷411_33 【与太白同之东洛至栎阳太白染疾驻行…雪后望山】元稹

  共作洛阳千里伴,老刘因疾驻行轩。

  今朝独自山前立,雪满三峰倚寺门。

  卷411_34 【野狐泉柳林】元稹

  去日野狐泉上柳,紫牙初绽拂眉低。

  秋来寥落惊风雨,叶满空林踏作泥。

  卷411_35 【酬胡三凭人问牡丹】元稹

  窃见胡三问牡丹,为言依旧满西栏。

  花时何处偏相忆,寥落衰红雨后看。

  卷411_36 【酬乐天秋兴见赠…莫怪独吟秋兴苦比君校近二毛年】元稹

  劝君休作悲秋赋,白发如星也任垂。

  毕竟百年同是梦,长年何异少何为。

  

猜你喜欢
  ●初编·卷四·沈瘦东
  第三十五出 回生·汤显祖
  楔子·石君宝
  序·陈肇兴
  第一幕·林徽因
  四集卷五十一·乾隆
  四集卷二十五·乾隆
  卷445 ·佚名
  七言卷二十五·洪迈
  卷三百三十·陈思
  卷二·乾隆
  武溪诗钞·吴之振
  卷五百六十六·佚名
  卷三十九·沈季友
  卷四·赵执信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七十三·彭定求

        卷673_1 【题甘露寺】周朴   层阁叠危壁,瑞因千古名。几连扬子路,独倚润州城。   云近衔江色,雕高背磬声。僧居上方久,端坐见营营。   卷673_2 【题玄公院】周朴   院深尘自外,如佛值玄公。常迹或非次,

  • 第三出 闺哄·李渔

    〖海棠春〗(外苍髯冠带,末随上)林居偏系苍生望,丝鬓老,丹心犹在。术祗愧齐家,阃内多强项。雄心勃勃鬓萧萧,功在边陲望在朝,尚有倒悬民未解,难将生计学渔樵。下官詹武承,字烈侯,进士出身,官拜西川招讨使。只因朝中宦寺专权,怪下官不

  • 卷181 ·佚名

    林之奇 田漏 古星昏晓中,寒暑已不疑。 田家更置漏,寸晷亦欲知。 汗与水俱滴,身随阴屡移。 谁当哀此劳,往往夺其时。 林之奇 闻徐师川自京师还豫章 九衢尘裹无停舟,君居陋巷不出游。 满城恶

  • 卷九·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九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高啓【一百三十八首】啓字季迪长洲人洪武初召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擢戸部侍郎放还寻坐法死有凤台吹台江馆青丘南楼槎轩姑苏杂咏等集自选为缶鸣集景泰中呉人徐庸彚为大全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四·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有二年岁次壬戌 金熙宗亶皇统二年春正月案是月乙未朔壬寅诏建国公出外第可依亲贤宅差提点官并都监 直秘阁赐绯鱼袋张子颜子正并进二官升直敷文阁右承奉郎赐绯鱼袋张宗元为右宣义郎直秘阁宗元枢密使

  • 自序·蔡东藩

      客岁编《前汉演义》,就二百一十年间之事迹,撮要演述,而于女宠外戚之祸,独详载无遗,举前辙所以戒后车也。乃者赓续汉事,复及东京,并暨西蜀。而窃按东京,历数与西京略同,而其亡国之厉阶,则亦肇自女宠,成于外戚。或者谓后汉之亡

  • 卷之十·佚名

    光绪元年。乙亥五月。壬子。谕内阁。刑部步军统领衙门奏、刑部科房失火情形各一摺。本部山东司科房。不戒于火延烧陕西广东湖广三司。及山东广东陕西等司科房。共十余闲。旋即扑宿书吏孟继孔。着交步军统领衙门照例

  • 一一四二 直隶总督刘峩奏委员运送补空书籍已交奉天热河折·佚名

    一一四二 直隶总督刘峩奏委员运送补空书籍已交奉天热河折乾隆五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直隶总督臣刘峩跪奏,为奏明事。窃查本年二月内,准武英殿修书处咨会,遵旨改正各书提要后衔名,并顺带补空书籍,派员前往盛京、热河两处查办

  • 殷景仁传·沈约

    殷景仁陈郡长平人。曾祖父殷融,晋朝太常。祖父殷茂,散骑常侍、特进、左光禄大夫。父亲殷道裕早亡。殷景仁小时候就有成就大业的胸怀,司徒王谧见到他就将女儿许配给他。他始任刘毅的后军参军、高祖的太尉行参军。他建议朝

  • 杨行密传·欧阳修

    杨行密的字叫化源,庐州合淝县人。他小时候是孤儿,和小孩游戏时,常拿旗帜像打仗的样子,他二十岁时,逃到强盗里去了,刺史郑綮抓住了他,看了他的相貌感到吃惊,说:“你将要富贵了,为什么做强盗?”就把他放了。他和街坊田君页、陶雅、

  • 卷六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金书皇朝通志卷六十一器服略【六】卤簿【臣】等谨按国初定制卤簿仪仗参用宋明之旧而旗章麾盖视前倍简焉乾隆十三年皇上宪古宜今厘正典礼更定法驾銮驾骑驾卤簿合三者则为大

  • 甲申沧州纪事·程正揆

    甲申岁,予以玺丞奉诏南京湔除。三月初六日,陛辞,抵通。二十四日,至沧洲。内监高某重兵驻防,城守戒严。次日五鼓,传大府宵遁,兵皆鸟兽散。予便服入城探之,无市亦无人;乡绅家皆摘去门额,商贾争以泥塞其闾。至州署,知州罗爌长跪而号

  • 代序三 赤诚相见之独尊·李宗吾

    近人有个李宗吾,四川富顺自流井地方人,看穿世态,明察现实,先后发布《厚黑学》、《厚黑经》、《厚黑传习录》,着书立说,其言最为诙诡,其意最为沉痛。千古大奸大诈之徒,为鬼为蜮者,在李宗吾笔下烛破其隐。  世间学说,每每误

  • 墓门·佚名

    ——口诛笔伐的限度【原文】墓门有棘①,斧以斯之②。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③。墓门有梅④,有萃止⑤。夫也不良,歌以讯之(6)。讯予不顾,颠倒思予(7)。【注释】①墓:墓道之门。棘:枣树。②斯

  • 卷十四·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续卷十四宋 黄干 撰吊礼 丧礼十二补丧祝王吊则与巫前【丧祝与巫以桃厉执戈在王前 春官】 男巫王吊则与祝前【巫祝前王也 同上】 典路王吊于四方以路从【王乗一路典路亦以余路从行亦以

  • 论经典·印光

    ●(以下论经典)如其天姿聪敏, 不妨研究性相各宗, 仍须以净土法门而为依归, 庶不至有因无果, 致以了生脱死之妙法, 作口头活计, 莫由得其实益也。必须要主敬存诚, 对经像如对活佛, 不敢稍存怠忽, 庶几随己之

  • 华严经金师子章注·法藏

      唐 法藏撰.宋 承迁注  金师子章序  夫龙象之蹴踏于乾坤。开奥藏兮说妙法。虮蚁之趹[跳-兆+同]于土块。传深法兮转法轮。杜顺智俨祖师既滂大法于碧落。香象清凉贤德早话明[王*果]于黄泉(矣)。所以虽大圣之说传

  • 集诸法宝最上义论·佚名

    善寂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初明诸法皆从缘生,不离于识,广引经证,次释菩提无所得义,谓剎那王所诸法,即菩提相等,乃至菩提法中无所安立,若执无因,不集诸福,起染着心,感恶趣果,智者如实信解尊重恭敬,即得最上福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