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稽古録卷一

宋 司马光 撰

伏羲氏

太昊伏羲氏【太昊有天下之号伏羲氏其所以有天下之号也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必立聪明之君长以司牧之何谓司牧盖民不足于衣食则能养之衣食足矣或不知礼义相侵渔则能教之教之备矣或顽嚚不从则能威之由是民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信之如四时畏之如雷霆莫不恱服推而尊之聪明之小者所服寡聪明之大者所服众所服寡者为聚邑之长为士大夫卿所服众者为一国之君君一国者是为诸侯天下为国位均力敌或相侵陵吞噬莫能相治必待天生圣人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聪明照万事威令行四海天下无不归往而率服然后为天子夫天地者万物父母诸侯者一国父母天子者万国父母人之至尊无与为比惟父事天母事地故曰天子伏羲之前为天子者其有无不可知也如天皇地皇人皇有巢燧人之类虽于记有之语多迂怪事不经见臣不敢引独据周易自伏羲以来叙之】风姓【姓者人之所自生也】以木徳继天而王都宛丘【今陈州是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于是始作八卦【太昊之时有龙负图出于河太昊法而象之始画八卦曰乾坤震巽坎离艮兊】以通神明之徳【神明谓造化也干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兊为泽造化万物皆由此八者而生成通导也作八卦以通导造物之徳使人知之也】以顺万物之情【干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兊説也万物之情无出此八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佃音田佃猎取禽兽也渔取鱼也】上古之民处于草野未知农桑但逐捕禽兽食其肉衣其皮禽兽飞走非人所及制之甚难无以御饥寒故太昊教之为罟网以罗禽兽漉水物又教民豢养六畜马牛羊豕犬鸡无逐捕之劳可以充庖且以为牺牲享神只故号伏羲氏亦号庖牺氏

神农氏

炎帝神农氏姜姓继伏羲以火徳王天下是时民益多禽兽益少炎帝乃教民播种百谷斵木为耜揉木为耒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民食以充故号神农氏炎帝以一人所为不足以自养必通功易事贸迁有无乃教民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有熊氏

黄帝有熊氏姬姓曰轩辕有熊国君少典之子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徇疾齐速也】长而敦敏成而聪明炎帝既没子孙徳衰蚩尤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奸宄夺攘矫防【羣行攻劫曰寇杀人不忌曰贼在外曰奸在内曰宄自来而取曰攘矫诈防杀也】黄帝乃治五兵以征之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禽而杀之【涿鹿涿州】诸侯皆去神农氏归黄帝黄帝与炎帝子孙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诸侯咸尊黄帝为天子代神农氏黄帝以民生有欲衣食虽备茍无礼义则强陵弱众暴寡智欺愚勇苦怯于是始制轩冕垂衣裳贵有常尊贱有等威使上下有序各安其分而天下大治作舟楫以济不通服牛乗马引重致逺正名百物天下有不顺者征之平者去之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未尝宁居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岁有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已滕箴任荀僖姞儇依【姞其讫切儇呼縁切】金天氏

少昊金天氏己姓曰挚亦曰青阳黄帝之子继黄帝以金徳王天下故号金天氏都曲阜【今兖州】

高阳氏

颛顼高阳氏黄帝之孙也父曰昌意高阳氏以水徳王天下都濮阳静渊而有谋疏通而知事养财以任地履时以象天北至幽陵南暨交趾西蹈流沙东极蟠木动静之物小大之神【主山川神】日月所照莫不平服先是帝王皆以天瑞为官师之名至高阳氏始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在位七十八年寿九十一岁

高辛氏

帝喾高辛氏黄帝之曽孙嚣之孙蟜极之子也都亳【今谷熟号南亳】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致逺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其色郁郁其徳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衷执中而徧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化在位七十年寿百有五岁

猜你喜欢
  第七十九回 吕氏肆虐凉土分崩 燕祚祚衰魏兵深入·蔡东藩
  卷第五十三·徐鼒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三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四百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十三·佚名
  一一一三 两广总督富勒浑等奏覆本年并无抽换《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佚名
  契丹传·李延寿
  钟化民传·张廷玉
  提要·余知古
  再版记言·辜鸿铭
  卷二十九·乾隆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八下·佚名
  朱吟江·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今滑稽联话十三·范左青

    谚语各处皆有,多古人经验之言,即小可以悟大。周遵道《豹隐记谭》、郎瑛《七修类稿》、沈德符《野获编》、冯犹龙《谈概》、缪艮《文章游戏》、寅半生《天花乱坠》,及近日坊间所出各种楹联书等,载浙谚集对甚伙,惟工而能趣者

  • 龟谿集钞·吴之振

    沈与求次韵曾守怀玲珑山泉石有膏肓,料理费和缓。风埃客子游,梦想略相半。端如餍羊酪,投匕念乡馔。怀哉小玲珑,旧赏记酣宴。玉女下云窗,轻我年未冠。诛茅老三间,此意已悬断。少须草堂资,两足那可绊?谢公爱东山,自结寻幽伴。诗筒

  • 第一回 百姓逃亡·蒲松龄

    众流民上云孩子饿的吱哟吱哟,老婆待中心焦e,还为钱粮大板敲;宁死他乡不受大板敲!老天呀老天,怎么给真个年景,还给真么个官儿! [耍孩儿]不下雨正一年,旱下去二尺千,一粒麦子何曾见!六月才把谷来种,蚂蜡吃了地干川,好似斑鸠跌了蛋

  • 庞统法正传第七·陈寿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襄阳记曰: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庞德公

  • 卷八 崇祯五年壬申·计六奇

      元旦异雪  元旦,雪积旬,厚至四五尺。飞檐邃阁,有巨人面形须眉毕具,及人马交驰迹,识者占兵戈之象焉(出邑录)。  贼流秦、晋  正月朔己亥,大风霾,延绥贼伪米商入宜君县,陷之,复陷保安、合水,流入山西者,陷蒲州、永宁、大掠

  • 卷五十上·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五十上 【起戊午唐文宗开成三年尽丁亥唐?宗咸通十年】凡三十年 【戊午】三年春正月盗射伤李石 【李石入朝有盗射之微伤马惊驰

  • 卷之二百五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二百六十七·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六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理财宋神宗熙宁三年知邓州吕诲上奏曰臣闻忠臣虽在畎亩不忘於君而况备员近缀名为谏官虽居谴谪之地犹分寄委之任与夫畎亩踈远之人岂不异哉萧望之身虽补外心在王室

  • 纲鉴易知录卷二六·吴楚材

    东汉纪孝献皇帝纲 庚辰,五年,春正月,操杀车骑将军董承,遂击备,破之。备奔冀州。目 董承谋泄,操杀承等,皆夷三族。操欲自讨刘备,诸将皆曰:&ldquo;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公后,若何?&rdquo;操曰:&ldquo;刘备,人

  • 未通第十五·桓宽

    御史曰:“内郡人众,水泉荐草,不能相赡,地势温湿,不宜牛马;民跖耒而耕,负檐而行,劳罢而寡功。是以百姓贫苦,而衣食不足,老弱负辂于路,而列卿大夫,或乘牛车。孝武皇帝平百越以为园圃,却羌、胡以为苑囿,是以珍怪异物,充于后宫,???余???是

  • 卷三 事君篇·王通

    房玄龄问事君之道。子曰:“无私。”问使人之道。曰:“无偏。”曰:“敢问化人之道。”子曰:“正其心。”问礼乐。子曰:“王道盛则礼乐从而兴焉,非尔所及也。”或问杨素。子曰:“作福作威玉食,不知其他也。”房玄龄问郡县之治。

  •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孔子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读解】 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朝闻道,夕凡可矣!”正是一种探索真理,献身真理的态度和精神。 夏明

  • 佛说演道俗业经·佚名

    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菩萨无数。四辈之众。天龙鬼神阿须伦会。时给孤独氏与五百居士。出舍卫城行诣佛所。稽首足下却坐一面。叉手问佛。居处治家财有几

  • 卷第三·如卺

    禅宗正脉卷第三 应化圣贤 【标】文殊菩萨 【颂】一日令善财采药。曰是药者采将来。善财徧观大地无不是药。却来白曰。无有不是药者。殊曰。是药者采将来。善财遂於地上拈一茎草。度与文殊。文殊接得。呈起示众曰。此

  • 卷第六·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六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达磨忌拈香法语(尊祖) 千岩长禅师。初祖忌拈香。九年面壁。坐断天下人舌头。只履西归。丧却自家穷性命。吾本来兹土。又丧不尽也。传法救迷情。又坐不断也。既坐

  • 坦斋通编·邢凯

    宋代笔记。《四库全书》馆臣所见本不著撰人名氏。《说郛》本题为“宋邢凯撰”,亦不详其爵里时代。据书中内容知成书于宋宁宗以后。原书散佚,不可知其卷帙。《四库全书》本系从《永乐大典》辑录而成,凡数十条,编为1卷

  • 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佚名

    七卷,宋法贤译。大乐金刚为金刚萨埵之异名。有二十五品。说仪轨及实理。大三昧金刚真实理仪轨分第一,毗卢遮那佛在他化自在天宫,说吽字心明。及敕金刚手说曼拿罗法。一切如来真实理金刚三昧仪轨分第二,说阿字心明,及说曼拿

  • 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佚名

    全一卷。刘宋法颖集。又作十诵比丘尼大戒、比丘尼大戒、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十诵律比丘尼戒本。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三册。系自广律集出者,计有三百五十四学处。敦煌出土之六朝时代古写戒本一卷,缺首部及尾题,记载三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