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稽古録卷三

宋 司马光 撰

有虞氏上

帝舜有虞氏姚姓曰重华其先出于高阳氏祖曰桥牛父曰瞽瞍舜濬哲文明温恭允塞【濬深哲智也其徳信充塞上下】父母弟顽嚚不友日以杀舜为事舜耕于历山以失爱于父母日号泣于旻天不敢怨怼失子道负罪引慝以事只见瞽瞍防防齐栗【齐侧皆切】瞽亦信而顺之弟象亦化之不至于大恶至徳升闻尧既妻以女试之乃命以位舜举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八元【元善也】使布五教于四方【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亦曰五典典常也】五典克从内平外成举苍舒隤【徒回切】敳【五开切】梼【音桃】戭【音演】大临厐降庭坚仲容叔达八恺【恺和也】使揆百事百揆时序地平天成流共工驩兠【都侯切】三苗鲧四凶于四裔而天下咸服四门穆穆【穆穆美也诸侯来朝者皆有美徳无凶人也】隂阳和顺烈风雷雨弗迷尧知舜功徳大成欲使陟帝位舜辞不受乃使舜摄行天子事代已巡守朝四岳诸侯舜察璿【音旋】玑玉衡以齐日月五星之行度以考正历数二十有八载尧乃殂落舜服丧三年毕始即天子位都蒲阪【今河中府】明四目达四聪【广视聴于四方使天下无壅塞】命禹宅百揆【宅居也居百揆之官】弃为后稷播时百谷【播布也布种百谷】契为司徒敷五教【敷亦布也】臯陶作士典五刑惟明克允刑期于无刑【虽或以杀止杀终无犯者刑期于无所刑】垂共工益作虞掌山泽草木鸟兽【取之有时用之有节】伯夷作秩宗典三礼防典乐教胄子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箫韶九成鳯皇来仪【韶舜乐名仪有容仪】龙作纳言出纳惟允舜上循尧道下任众贤恭已南面无为而治舜好问而好察迩言【浅近之言】隠恶而扬善【人言恶者隠而不彰善者宣扬而行之】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临下以简御众以寛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延及也父子罪不相及而及其赏道徳之政】宥过无大刑故无小【过误所犯虽大必宥不忌故犯虽小必刑】罪疑惟轻功疑惟重【刑疑附轻赏疑从重忠厚之至】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经常也宁失不常之罪不枉不辜之善仁爱之道】君臣常相儆戒于朝禹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乂治也能知为君难为臣不易则其政治】益曰任贤勿贰去邪勿疑【一意任贤果于去恶】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干求也失道求名古人贱之】罔咈【音佛】百姓以从己之欲【咈戾也专欲难成犯众兴祸故戒之】臯陶曰在知人在安民禹曰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此帝尧所难臯陶曰亦行有九徳亦言其人有徳乃言其行事以验之曰寛而栗【性寛大而能庄栗】柔而立【和柔而能立事】愿而恭【慤愿而恭恪】乱而敬【乱治也有治而能谨敬】扰而毅【扰顺也致果为毅】直而温【行正直而气温和】简而廉【性简大而有廉隅】刚而塞【刚断而塞实】彊而义【无所屈挠动必合义】彰厥有常吉哉【彰明吉善也其人行此徳有常不变至于彰著此真吉士可用哉】三徳有家【九徳之中有其三可以为卿大夫】六徳有邦【可以为诸侯】翕受敷施九徳咸事俊乂在官【翕合也能合受三六之徳而用之以布施政教使九徳之人皆用事谓天子如此则俊徳治能之士并在官】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防【兢兢戒愼业业危惧防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王者戒惧于事微小之时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则易为力已乱已危则难为功一日二日之间防微之事至有万端不可不察】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旷空也位非其人为空官言百官代天理物不可以天官私非其才】天聪明自我民聪明【自用也言天因民而降之福民所归者天命之天视听人君之行用民为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天威可畏亦用民成其威民所叛者天讨之是天明可畏之效】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言大体若身】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我违道汝当以义辅正我无得面从我违而退有言我不可弼】禹曰万邦黎献共惟帝臣惟帝时举敷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献贤也万国众贤共为帝臣帝宜以时举其秀者先使布纳其为治之言察其是非能言者未必能行故又宜试之以事以明辨众言之虚实必待其功効显著然后赐之车服爵命而用之】

猜你喜欢
  四库未收书提要·杨仲良
  郑延平王受明官爵考·陈匪石
  卷之一百四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六·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六·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纪昀
  通志卷一百八十六·郑樵
  绎史卷六十七·马骕
  宋微子世家第八·司马迁
  蔡泽见逐于赵·佚名
  ●皇朝通典卷五十一·佚名
  卷七·陆宗楷
  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六十二·彭定求

        卷462_1 【劝酒(以下见《文苑英华》)】白居易   昨与美人对尊酒,朱颜如花腰似柳。今与美人倾一杯,   秋风飒飒头上来。年光似水向东去,两鬓不禁白日催。   东邻起楼高百尺,璇题照日光相射。珠翠无非二八人,

  •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七·杨慎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七第七段 说隋唐二代 临江仙一片残山并剩水,年年虎鬬龙争。秦宫汉苑晋家营,川源流恨血,毛发凛威灵。 白发诗人闲驻马,感时怀古伤情。战场田地好宽平,前人将不去,留与后人耕。诗曰:九

  • 洗衣歌·闻一多

    洗衣是美国华侨最普通的职业。因此留学生常常被人问道:“你的爸爸是洗衣裳的吗?”许多人忍受不了这侮辱,然而洗衣的职业确乎含着一点神秘的意义。至少我曾经这样的想过。作洗衣歌。(一件,两件,三件,) 洗衣要洗干净! (四件,五件,六

  • 卷三百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十九桂花类五言古【附长短句】咏桂树         【梁】范 云南中有八树繁华无四时不识风霜苦安知零落期咏桂          【梁】庾肩吾新丛入望苑旧榦别层城倩视

  • ●卷二百二十六·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二十六。   起绍兴三十一年正月,尽其日。   工部侍郎沈介上封事论备敌之策。   臣窃惟今日之虑莫若备敌之策为急臣敢首言其失而条具所以备之之策臣闻天下之事未有不失於恃而败於忽者也。不臣其

  • 提要·杨时伟

    臣等谨案诸葛忠武书十巻明杨时伟编时伟字去奢吴县人初王士骐撰武侯全书十六巻时伟病其芜累更撰是书存其连呉南征北伐调御法检遗事六巻而増年谱传畧绍汉杂述四巻共十卷昔陈寿所进诸葛亮集二十四篇其文乆佚惟其目尚见亮

  • 孝敬皇帝李弘传·刘昫

    孝敬皇帝李弘,是高宗的第五个儿子,武则天生。永徽四年(653),封为代王。显庆元年(656),立为皇太子,大赦天下改元。李弘曾从率更令郭瑜学习《春秋》、《左传》,讲到楚子和商臣的事,掩卷叹道:“这种事臣子所不忍听,本来经籍是圣人

  • 王忄予传·张廷玉

    王忄予,字民应,太仓人。他的父亲王倬,做过南京兵部右侍郎,因恭谨淳厚而得到称赞。王忄予考中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授官行人,迁御史。皇太子离开内宫时,他上疏皇帝以武宗居青宫为戒。又弹劾罢去东厂太监宋兴。王忄予调出巡视

  • 一三三、平原君为相考·钱穆

    《六国表》:“赵惠文王元年,一公子胜为相,封平原君。”今按《魏公子传》云:“赵惠文王弟平原君。”(《范睢传》同。)《赵策》:“谅毅曰:平原君,亲寡君之母弟。”则平原君为惠文王同母弟也。(《平

  • 卷54·陈邦瞻

    徽宗宣和二年冬,睦州清溪民方腊作乱。方腊世居县堨村,托左道以惑众。初,唐永徽中,睦州女子陈硕真反,自称文佳皇帝,故其地相传有天子基,腊因得凭借以自信。县境梓桐、帮源诸洞,皆落山谷幽险处,民物繁伙,有漆楮杉材之饶,富商巨贾多

  • 十八年·佚名

    (癸亥)十八年清大正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純宗皇帝實錄附錄卷之十六〉一日。〈陰曆甲子十二月初七日〉召見宗戚、貴族及本職長官以下高等官于熙政堂。新年祝賀也。○行啓于總督官邸,託轉奏新年祝賀。1月4日○四日。接見

  • 系辞上卷七·孔颖达

    周易系辞上第七。[疏]正义曰:谓之“系辞”者,凡有二义,论字取系属之义。圣人系属此辞于爻卦之下,故此篇第六章云:“系辞焉以断其吉凶。”第十二章云:“系辞焉以尽其言。”是系属其辞于爻卦之下,则上下二篇《经》辞是也。文取

  • 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太虚

    偶然的关系,我与许多种的革命人物思想接近了,遂于佛教燃起了革命热情,在辛亥革命的侠情朝气中,提出了教理(那时叫学理)革命,僧制(那时叫组织)革命,寺产(那时叫财产)革命的口号──这三句口号,曾为当时佛学丛报所批驳,我又作“敢问佛

  • 维摩经义疏卷第二·吉藏

    佛国品末   方便品尔时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各以其盖共供养佛。序分为二章。证信已竟。今是发起序也。证信亦名通序。通是同义。如是六事。众经大同。故名通。发起序。

  • 序·佚名

    阿毗昙八犍度论迦栴延子造 符秦 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阿毗昙八犍度论序释道安撰阿毗昙者。秦言大法也。众祐有以见道果之至赜。拟性形容。执乎真像。谓之大也。有以道慧之至齐。观如司南察乎一相。谓之法。故曰大法也。

  • 童年的悲哀·鲁彦

    现代短篇小说集。鲁彦著。1931年6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初版。内收《童年的悲哀》等短篇小说14篇。其中《童年的悲哀》通过雇工阿成哥帮助一个小孩走进艺术境界的故事,展示了一个劳动者美丽的灵魂。善良的阿成哥虽是“粗人

  • 汉奸叛国丑史·佚名

    世界上的“正义”和“丑恶”,永久是站在两个极端的。 中华民国自从揭开==战争的幕幔,一方面是军民一体的抗战,另一方面却是恐曰份子的叛逆,一方面是“正义”的呐喊,另一方面则是“丑恶”的暴露。由于某些毫无节气的惊伙们

  • 华严悬谈会玄记·普瑞

    四十卷,元普瑞着。钜野洞庭元苍山再光寺普瑞集,消释悬谈文义,乃座主家学问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