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瀋陽戴亨通乾撰 五言古詩三 ◆五言古詩三◆ 贈陳石閭 贈戴通乾 寄答李眉山 寄贈戴通乾 送孫在原迴黔南龍泉縣任 壽喬山人兆三八十初度 送王齊岳歸里 送同年戈絅公赴開化令 題李于野秋夜對月圖 寄贈朱泗山 寄贈許覲光  
-   ◎宋纪七 ∷起重光协洽十月,尽阏逢阉茂八月,凡二年有奇。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开宝四年辽保宁三年。辛未,九七一年   冬,十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己巳,诏:“伪作黄金者弃市。”   
-   (宁宗皇帝一朝详具大事)   ○宁皇即位宁宗皇帝,光宗第二子,母曰李皇后。乾道四年十月二十日生于恭邸(原注:以其日为瑞庆节)。五年十一月除右千牛卫大将军。淳熙五年十月封英国公。十二年三月进平阳郡王。十六年三月封 
- 唐纪七十七〔起强圉大荒落(丁巳),尽屠维协洽(己未),凡三年。〕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上干宁四年〔(丁巳、八九七)〕1春,正月,甲申,韩建奏:「防城将张行思等〔张行思,华州防城将也。将,即亮翻。〕告睦、济、韶、通、彭、韩、仪、陈 
-                     晋江何乔远譔臣林杂记(一)◆臣林杂记(一)纪冈门达○纪冈纪冈临邑人为诸生燕王初起兵度临邑纲叩马首王与语悦之纲善骑射颇目法家言便辟应对刻精诡秘耐逆钩人意向辄先发之王日益幸纲以为千户既即位擢为 
- 皇帝讳允炆,字,太祖高皇帝嫡长孙。初,太祖从滁阳王,日侍左右。王夫人善观人,谓太祖风格异常,语王,妻以养女马氏。周旋兵间,生五子。长讳标,幼有异质,聪明英毅,豁如也。稍长,师事宋濂,通经史大旨。洪武戊申,太祖即位于南郊。既,还宫受 
-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蒋贵,字大富,江都人。以燕山卫一名士兵随从成祖起兵。他高大有力,善于骑射,积功任昌国卫指挥同知。跟随大军征交趾和沙漠,升为指挥佥事,掌管彭城卫事务。宣德二年(1427),四川松潘番人反叛,他充任造右参将,跟随总兵官陈怀去征讨 
-    夫以有国对立,兵争之惨如此,人民之涂炭如彼,此其最彰明较著矣。若夫竭民力以养兵,糜费无量,驱人民以为兵,失业无量。虽有仁人义士,不得不各私其国,故其心志所注,识见议论皆为国所限,以争地杀人为合大义,以灭国屠人为有大功, 
-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五论       宋 吕大圭 撰论一春秋之作何为乎曰春秋者扶天理而遏人欲之书也春秋鲁史尔圣人从而修之则其所谓扶天理而遏人欲者何在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而绥猷之责则后实任之尧舜禹汤 
- ──十四年七月在庐山大林寺讲──人生观、是观察人的价值与意义,而决定如何及如何发达人生的。古今所说,种种不同,今就佛法言之。但佛法之真谛,离名绝相,凡有言诠,尽归俗谛,故今又就佛法之世俗谛言之。真俗二谛,摄佛法藏尽。 
- 宋括山一庵释 本觉 编集明善庆童子 毕之铉 较订五代後梁朱氏。都汴迁洛。二主。共十七年。丁卯(梁)(太祖开元)(唐)(李克用天佑四)(秦)(李茂贞)(吴越)(武肃王钱鏐)(楚)(武穆王马殷)(荆南)(南平高季兴)(吴)(景帝杨 
- 往生居士第四之二裴永度裴永度。江南泰州人。世居曲塘镇。耕稼为业。性恬淡无所好。而见善必为。幼即笃信佛法。长斋课佛名无间。既而归依高旻古光和尚。受满分优婆塞戒。行持严洁。未尝缺漏。其妻亦信向念佛法门。受 
- 第一 班达迦玛品一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跋耆之班达迦玛。于彼处,世尊言诸比丘曰:“诸比丘!”诸比丘答世尊:“大德!”世尊曰:二“诸比丘!由于不知四法,不获证悟故,我与汝等长劫以来,如是流浪与轮回 
- 唐诗集句集。18卷。清人黄之隽撰。黄之隽(1668—1748)字若木,晚号石翁,松江(今属上海)人。工诗,善作杂剧、传奇、本书系作者早年所撰集。全书包括序1卷,诗17卷。诗全部是集唐人诗句而成,序也是集唐人文句而成。序中说 
- 笔记。明祝允明撰。一卷。允明有《怀星堂集》已著录。杂记明前期朝野故事,凡六十条,一万六千余字。于皇帝、朝臣、义士、节妇及娼妓、僧徒等,皆有所述,故事性较强。其载永乐年间下西洋航行之日期颇详。惟嫌散无统纪, 
-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唐代上清派宗师司马承祯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赞颂类。卷首有作者自序,称赞《升玄护命经》义理玄深,并撰五言颂诗数首以发挥经义。按原经已袭取大乘佛教中观理论,讲述有无、色空之说。司 
- 十卷。金寇才质(生卒年不详)撰。寇才质认为老子之经,章章有旨,且深且远。又以为前人诸家《老子》之解,多荒诞无稽,互起异端,殆越百家,纷纭肆辩,徒以笔舌为功,虚无为用,失古道本真。认为只有庄列文庚四子之书是得老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