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伊洛渊源录

学术史著作。十四卷。南宋朱熹撰。成书于宋乾道九年(1173年)。《伊洛渊源录》是叙述程派诸人言行事迹的著作,伊、洛是河南二条河名,标志二程(程颢、程颐)学派发源之地,故名。《伊洛渊源录》,记载的是二程学派师徒们的事迹、思想。卷一记载的是二程的老师周敦颐的行状。第二卷、第三卷记有关程颢的行状、哀词、遗事(二十七条)等。第四卷记有关伊川先生程颐的年谱、祭文、奏状。第五卷记康节先生邵雍:墓志铭、行状略、遗事。第六卷记张子厚、张天祺的有关事迹、司马光的论谥书。第七卷记范祖禹等三人事迹、祭文、遗事。第八卷记有关刘绚、李端阳、蓝田吕氏兄弟的墓志铭、祭文、遗事。第九卷记有关苏季明、谢显道的遗志、墓志及苏季明的奏状。第十卷记杨文靖:墓志铭、行状、遗事。卷十一记刘安节和尹彦明:墓志铭、遗事。卷十二记张思叔遗事,马时中逸士状,侯仲良:遗事、墓志铭。卷十三记胡安国:行状略。卷十四列身列程门而言行并不显著者十九人的姓名字号等以备参考。该书是宋人谈道学宗派,分道学门户的第一部著作,不仅将程学的承传关系、来龙去脉作了清晰、详细的考察,也保存了大量的史料。《宋史》中的“道学”“儒林”诸传,多以此书为蓝本。有清同治五年(1866年)福州正谊书院刻《正谊堂全书》本,民国七年(1918年)成都老古堂刻本、民国四年至六年(1935至1937年)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经过校点,较佳。

《伊洛渊源录》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伊洛渊源录卷一
(3)伊洛渊源录卷二
(4)伊洛渊源录卷三
(5)伊洛渊源録卷四
(6)伊洛渊源录卷五
(7)伊洛渊源录卷六
(8)伊洛渊源录卷七
(9)伊洛渊源録卷八
(10)伊洛渊源录卷九
(11)伊洛渊源录卷十
(12)伊洛渊源録卷十一
(13)伊洛渊源録卷十二
(14)伊洛渊源録卷十三
(15)伊洛渊源録卷十四

猜你喜欢
  国语·左丘明
  江南野史·龙衮
  天顺日录·李贤
  辽纪·田汝成
  大事记续编·王祎
  北使录·李实
  郑亦邹郑成功传·郑亦邹
  出劫纪略·丁耀亢
  帝王经世图谱·唐仲友
  海东逸史·佚名
  东坡先生年谱·王宗稷
  敬乡录·吴师道
  白话晋书·房玄龄
  致身录·史仲彬
  牧令要诀·壁昌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诸祖赞颂·释德诚

    ○投子青禅师泛舟驾1111荡箾屯匪阑钊恕夹岭桂分千古韵,朗江山翠万重新。○觉海元禅师舍短从长有几人,远求船子扣玄津。兰桡数拄徒开口,水色山光特地新。○保宁勇禅师不犯清波不掷钩,怪哉当面触鳌头。微茫一喷朦胧雨,万壑千

  • 为的是·徐志摩

    女人:我对你祈祷,我对你礼拜,我对你乞讨,—— 为的是……女人:我为你发痴,我为你颓废,我为你做诗,—— 为的是……女人:我拿你咒骂,我拿你凌迟,我拿你践踏,——

  • 列传六·薛居正

    房知温,字伯玉,兖州瑕丘人也。少有勇力,籍名于本军,为赤甲都官健。 《玉堂闲话》:知温少年,与外弟徐某为盗于兖、郓之境。 梁将葛从周镇其地,选置麾下。时部将牛存节屯于镇,好摴博,每求辨采者,知温以善博见推,因得侍左右,遂熟于存

  • 卷三百三十七·列传第九十六·脱脱

        范镇   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守蜀,一见爱之,馆于府舍,俾与子弟讲学。镇益自谦退,每步行趋府门,逾年,人不知其为帅客也。及还朝,载以俱。有问奎入蜀何所得,曰:"得一伟人,当以文学名世。"宋庠兄弟见其文,自

  • 卷一百六十三·毕沅

      ◎宋纪一百六十三 ∷起旃蒙作噩正月,尽柔兆掩茂十二月,凡二年。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讳昀,太祖十世孙,父荣文恭王。开禧三年正月癸亥,生于绍兴府虹桥里第。前一夕,荣王梦一紫金帽人来

  • 卷四百三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起哲宗元祐二年七月盡其月   秋七月庚戌朔,日當食,陰雨不見。   辛亥,集禧觀使、鎮江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康國公韓絳加守司空致仕。   朝奉郎沈季長為少府少監。左諫議大夫孔文仲言:「季長本無學問技能,止

  • ●明朝小史卷十八 弘光纪·吕毖

    ○龙江浮木 帝以崇祯皇之变,诸臣迎立于南都旧内、工部估工修造,忽龙江关涌起楩楠大木数百,适资其用,臣民咸以为天授。 ○马蹄金 帝在位,内阁马士英权势震耀,仕路争以贿赂幸进俱登要津。初犹馈银,既而银数太多,不足为重,争以黄

  • 六○五 都察院为吏部奏请议叙四库馆年满各员钦奉谕旨事致稽察房移会(附奏折)·佚名

    六○五 都察院为吏部奏请议叙四库馆年满各员钦奉谕旨事致稽察房移会(附奏折)乾隆四十四年二月都察院知照事。本年二月初八日,内阁抄出德<保>等奏四库馆效力年满议叙各员请派大臣考验,分别录用,钦奉谕旨一道。相应抄单移会

  • 卷九十六上·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九十六上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西域传第六十六上 【师古曰自乌孙国已後分爲下卷】 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後稍分至五十余【师

  • 徐溥传·张廷玉

    徐溥,字时用,宜兴人。祖父徐鉴曾任琼州知府,对民众多有恩惠。徐溥于景泰五年(1454)考中进士,授编修职。宪宗初年,提升为左庶子,又调升为太常卿兼学士。成化十五年(1479),授礼部右侍郎职,不久转为礼部左侍郎,一段时间后改在吏部

  • 五年·佚名

    (甲午)五年清順治十一年春正月1月2日○癸巳,太白晝見。○修撰李壽仁上疏曰:臣伏覩,殿下聰睿出天,英氣發露,有獨馭一世之志,有輕士自用之意。是以,進言之臣,溫遜謹愼,則或見採納;面折廷爭,則必致違忤,泛論時事,則酬答如響;稍拂淵衷,則必

  • 卷六十九·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六十九    明 湛若水 撰 任相上 易涣六四涣其羣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臣若水通曰天下以一而治以涣而乱六四柔顺居正之臣上承九五刚正之君道之同而任之专刚柔相济以一

  • 大匡第十八·管仲

    齐僖公生公子诸儿、公子纠、公子小白。使鲍叔傅小白,鲍叔辞,称疾不出。管仲与召忽往见之,曰:“何故不出?”鲍叔曰:“先人有言曰:‘知子奠若父,知臣莫若君。’今君知臣不肖也,是以使贱臣傅小白也。贱臣知弃矣。

  • 双溪摩诃讲园章程序·太虚

    凡学问必须讲论,凡讲论必须团聚,凡团聚必须处所,三者相为因缘,不可偏废。故我佛出世,必有鹿苑、祇园等道场,而后有文殊、舍利弗等际会;有文殊、舍利弗等际会,而后有阿含、般若等说法;有阿含、般若等说法,而后乃有所谓佛学者流通

  • 卷第二·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二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住信州博山能仁禅寺语录 佛成道日上堂。僧问。雪覆千山无点白。云空万里绝纤埃。未审甚么人。到此境界。师云。无缝袄子足风凉。进云。向上更请和

  • 八阵合变图说·龙正

    一卷。明龙正撰。龙正生卒年不详。《四库提要》云:正,武都人。正德中,莱阳蓝章巡抚四川,驻兵汉中。遣人至鱼复江图八阵垒石。正时在章幕中,遂推演为 《图说》,刊于蜀中。此书首述八阵号令,并附八阵图。次述八阵变例。内外之

  • 海上魂·陈墨涛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4卷16回。陈墨涛著。约作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前后。原书为抄本,线装2册,卷首有《绪言》1篇。1985年经孙菊园、孙逊校注,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叙述南宋末年文天祥英勇抗元,兵败被俘,宁死不降,昂首就

  • 新旧社会之怪现状·佚名

    晚清人情世态小说。题冷眼旁观人撰。5回,从故事内容看,尚未完结。上海鸿文书局光绪三十四年(1908)出版,页12行,行29字。封面仅印书名。作者取“冷眼旁观”态度,对清末“新”“旧”社会交替之际的种种“怪现状”予以讽刺,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