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六○五 都察院为吏部奏请议叙四库馆年满各员钦奉谕旨事致稽察房移会(附奏折)

六○五 都察院为吏部奏请议叙四库馆年满各员钦奉谕旨事致稽察房移会(附奏折)

乾隆四十四年二月

都察院知照事。

本年二月初八日,内阁抄出德<保>等奏四库馆效力年满议叙各员请派大臣考验,分别录用,钦奉谕旨一道。相应抄单移会稽察房可也。须至移会者。

计黏单一纸。

右移会稽察房。

乾隆四十四年二月 日

附 吏部尚书德保等奏将四库馆年满议叙人员严加考试折

臣德保等谨奏,为请旨事。

查四库馆效力年满人员,节经该馆奏明从优议叙,分别铨选分发,仰蒙恩旨允准,遵照在案。但该馆此次议叙人员非别馆可比,人数众多,其间品目不一,材质亦自有不同。至得缺分发时,虽有九卿验看之例,不过徒观外貌,与材具是否可用,身家是否清白,一时断难周至。查正印各官均系职膺民社,责成綦重,卽佐杂等项,亦自有身任地方之责,若不详慎甄核,累示区别,一经议叙,卽概予铨选分发,诚恐不免滥竽,致滋贻误。臣等公同悉心酌议,凡此项年满议叙人员,臣部汇齐人数五十名以上,奏请钦命策题,并特派大臣监试,御史入场严加考试,仍令原出结之同乡京官临场认识,无许混冒。其有考试正途出身者,必须文理通顺,卽由贡监捐纳出身,亦须字画端楷方准入选,注册铨选,验看分发,始于地方有益。倘文义字迹俱不堪录取,卽将该员扣除,其有原班可归者,仍归原班选用,无班可归,只留其出身,不准其滥邀议叙。如考试时无故临场不到,照规避例议处。如此稍为区别,庶民事不致滥膺,而吏治益昭慎重矣。

再,查各项分发人员,俱应随同月官验看,往往有临期不到者,迨出示传唤后,始据以患病呈报,塘塞了事。若不予以惩创,恐致效尤者众,不免渐生规避之端。应请嗣后应行分发人员,无论议叙捐纳,已经验照投结,示期验看,如有患病情事,准其预行赴部呈明,暂停传验,俟报明病痊后,再行补入下次验看。倘有不预为呈明,临期无故不到者,即将该员照违令例谗处。其有五城司坊传唤不到,或以患病等事捏详报部,一经查出,将司坊官一并分别照例议处。

是否有当,伏候训示遵行。如蒙俞允,所有现在业经议叙人员,俟臣部验明人数,奏请考试后,再行照例办理。

为此谨奏请旨。

二月初六日奉旨:吏部奏请将四库馆效力年满议叙人员严加考试,分别核办。所奏是,应如此办理。此项在馆人员,虽系自备资斧效力,而议叙实不免过优,殊非慎重名器之道。朕原因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既办一大事,卽不能计及小节,略予从优,非不知其中有些微小弊也。但恩施固当令均沾,而录取亦不宜太滥,况人多而流品混淆,自当区别。嗣后此项议叙人员,着照部议,汇齐五十名奏请考试一次。惟是伊等写书时,大率倩人代缮,其本人字画未必悉能工楷,将来考试时,着派出阅卷大臣稍为宽取,不必照正考之例过于精核,以示格外体恤之意。其有不到及倩人代作诸弊,仍着照部议严察。钦此。(内阁移会)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 西域·欧阳修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文艺中·欧阳修
  卷一百六十九·列传第六十六·柯劭忞
  东林列传卷三·陈鼎
  卷之一千三百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九·佚名
  曹野人先生传·易顺鼎
  通志卷一百三十·郑樵
  曾祖考太封翁家传·林献堂
  明亡述略卷二·锁绿山人
  袁粲传·沈约
  卷二百九十·佚名
  巻二·努尔哈赤
  谭襄敏奏议巻六·谭纶
  卷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十七·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九十七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二十四 刘孝绰【字孝绰本名冉彭城人七岁能属文梁天监初起家爲着作佐郎迁秘书丞甚爲武帝及昭明所礼累迁尚书吏部郎坐事左迁临贺王长史卒孝绰虽负才陵忽前後五

  • 第七十四回 孟德乘机引兵迎驾 奉先排难射戟解围·蔡东藩

      却说董承杨奉等,护着献帝车驾,驻扎安邑,一住过年,改元建安。太尉杨彪等,名为三公,毫无政权,行止进退,俱由武夫作主,文臣不得过问。杨奉等拟就安邑定都,独董承欲奉驾还洛,与杨奉等更生龃龉,奉竟遣将军韩暹,袭击董承。承奔往野

  • 卷之二百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一·余继登

    英宗初即位,敕省诸冗费,于是礼部尚书胡濙等议,钦天监历日五十万九千七百余本,省为十一万九千五百余本,太医院药材九万八千一百余斤,省为五万五千四百余斤,光禄寺糖蜜果品减旧数三之二,其添造腌腊鸡鹅猪羊二万七千只,子鹅二千只

  • 宪宗本纪·刘昫

    宪宗本纪(上)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名李纯,是顺宗皇帝的长子,母亲是庄宪太后王氏。他于代宗大历十三年(778)二月出生在长安皇宫东边的宫中。六七岁的时候,他祖父德宗皇帝把他抱在膝头上,问他:“你是谁的儿子,坐在我的怀里?”他

  • 卷三十九·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三十九盛事【十五 夀民夀妇五】乾隆五十四年旌表夀民吴国瑞夀妇刘罗氏等十二人礼部谨题为题请旌表事据湖北廵抚惠龄奏江夏县夀民吴国瑞现年一百二岁性质醇良精神矍铄健能济胜百龄尚涉他乡

  • 卷下·太安万侣

    一 仁德天皇 八田若郎女一七0 天皇恋慕八田若郎女,作歌送她道:&ldquo;八田的一株孤生的营草,没有子息就将荒废吧?可惜呀菅原!名字虽说是菅原,可惜呀清高的女人。&rdquo;八田若郎女答歌曰:&ldquo;八田的一株孤生的菅草,虽然是

  • 《尚書古文疏證》卷七·阎若璩

    太原閻若璩百詩撰平陰朱續晫近堂梓○第九十七《爾雅》為詁訓之書,特少所襲用。《大禹謨》「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載」,即唐虞曰「載」。《胤征》「每歲孟春,遒人以木鐸徇於路」,即夏曰「歲」。《伊訓》「惟元祀」,《太甲》「惟

  • 礼记析疑卷三·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檀弓公仪仲子之丧檀弓免焉聘使至他国主君赐饔先荐于祖考卜一尸或昭或穆则子姓未有不从者而卒于他邦朋友为之祖免以从之者非主丧之子姓耳仲子舍通孙立庶子故以子不在之服感动之 何居谓义何所处昔者

  • 卷四·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説解頥正释卷四    明 季本 撰鄘説见邶风柏舟经防曰旧説卫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共姜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共姜作此诗以自誓也窃意父母即共伯之父母也共伯为卫世子共姜齐女其父母岂有越他国夺嫁之理哉盖

  • 第十 谋篇 1·王诩

    【原文】为人凡谋有道①,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②。审得其情,乃立三仪③。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④,以生奇。奇不知其所拥,始于古之所从。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⑤,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

  • 卷第二十九·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二十九目录 大鉴下第十六世 &middot; 太平勤禅师法嗣十六人 &middot;文殊心道禅师 &middot;南华知昺禅师 &middot;龙牙智才禅师 &middot;蓬莱卿禅师 &middot;何山守珣禅师 &middot;泐潭择明禅师 &middot

  • 给事集·刘安上

    北宋学者刘安上著。安上生前著述宏富,有诗五百首,制、诰、杂文三十卷。然焦竑《国史经籍志》载《刘安上集》实止五卷,与现存本卷数相合。盖兵毁之余,后人掇拾而成,非其原本。其集自明代以来流传甚少,朱彝尊自颍州刘体

  • 经济文集·李士瞻

    六卷。元李士瞻(1313—1368)撰。士瞻字彦闻。先世新野 (今属河南),徙居荆门。至正初中大都路进士。累官户部尚书。出督福建海漕,就拜行省左丞。入为中书参知政事、翰林学士。封楚国公。此集为其曾孙绅所编,始于为右司

  • 郑板桥集·郑板桥

    清代郑燮著。分诗词卷、题画卷、书信卷、杂著卷四个部分,系作者生前编定。作者的散文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家书部分。他推崇“沉着痛快”的美学风格,认为“文章以沉着痛快为最”,并举出“《左》、《史》、《庄》、《骚

  • 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强思齐

    二十卷。唐末强思齐 (生卒年不详) 撰。强思齐,字默越,濛阳 (今属四川彭县)人。他自幼即探讨玄关秘要,深得妙旨。前蜀王建赐号玄德大师。所撰《玄德纂疏》约成书于前蜀乾德二年 (920),卷首有杜光庭序文一篇。该书将上

  • 鬼谷子·王诩

    署名鬼谷先生撰。全书共17篇,分上、中、下3卷。主要论述纵横捭阖之术,游说人主所必备的言谈技巧,以及“揣”“摩”“权”“谋”的策略。强调游说之术,贵在适时,重在知己知彼,旨在通过言语打动人心,说服对方。其中关键在于主

  • 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佚名

    亦称《大周经玄义》。佛教著述。唐静居撰。一卷。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呈,以讲此经而“上资圣寿”。此书简略介绍了“八十华严”处、会、品的结构及九会的主要内容。认为第一会是“举所信之佛”;第二会讲“能信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