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双溪摩诃讲园章程序

凡学问必须讲论,凡讲论必须团聚,凡团聚必须处所,三者相为因缘,不可偏废。故我佛出世,必有鹿苑、祇园等道场,而后有文殊、舍利弗等际会;有文殊、舍利弗等际会,而后有阿含、般若等说法;有阿含、般若等说法,而后乃有所谓佛学者流通于世。然则可见道场之设、伽蓝之建,本为团聚而讲论学问也审矣。余窃据斯义,复考伽蓝之译意,因改双溪寺之名称,而有摩诃讲园之设。盖园宜生植,取之以喻生植道本圣果也。原丛林之设,始于唐代,要皆以说法利生,开示学者为务耳。至夫修习禅定,乃个人自觉境界,宜远离不宜亲近,故古人类皆高蹈绝俗,独居别行,水边林下,不与人偕;不如是,不成其为习禅也。虽然,佛教者,自利而兼利天下之教也,此乌足以尽其量哉?度尽一切众生,而实无众生可度,实无众生可度而炽然度之;广修一切法门,而实无法门可修,实无法门可修而炽然修之。知乎此者,庶几可以论道矣。虽然,佛教者,又至精纯而至庞杂之教也。何言其精纯?所谓归源无二性是也。何言其庞杂?所谓方便有多门是也。窃谓禅、教、律、净,实须各殊其途;直指旁通,方能普同其归。惟各尽其分,乃各成其用;惟各成其用,乃各全其性;全其性则无乎不具,而实未尝离乎此;故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明乎此者,庶几可以行道矣。若然者,则余今此之改良,谓之并未能改良可也,谓之始未尝改良可也。改良者,即非改良,是名改良。世之明眼大人,尚其教之!能深进一层,别开一解,更改良而改良之,则固余所香花祝而薰沐祷者也!是为序。(见佛教月报第一期)


猜你喜欢
  卷第三十六·白岩净符
  卷第一·契嵩
  卷第十五(弥沙塞)·佚名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八·弘储
  普曜经卷第二·佚名
  佛学的人生观·太虚
  卷第七·道原
  大般涅槃经 第五卷·佚名
  二十七、不是心佛·慧开
  释迦谱目录·僧祐
  法句譬喻经道行品第二十八·佚名
  卷第四十九·德清
  第十一品 道分别·佚名
  唯物科学与唯识宗学·太虚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补遗 卷六·袁枚

      余在山阴,徐小汀秀才交十五金买{全集》三部,余归如数寄之。未几,信来,说信面改“三”作“二”,有揠补痕,方知寄书人窃去一部矣。林远峰云:“新建吴某夜被盗,七人明火执仗,捆缚事主,甚闹,最后有美少年,盛服而至,翻撷架上,见宋板

  • 楹联剩话·梁章钜

    余撰《楹联丛话》,初刻于桂林,一时颇为纸贵。近闻粤西、湘南两省皆有翻刻本,后至扬州,书坊亦欲谋翻刻,阮云台师为怂恿余,允成之,于是又有扬州翻刻本。既归闽,侨居浦城,汇检后得者,又编成六卷付梓,题曰《楹联续话》,而乞者愈多矣。

  • 雨村曲话卷上·李调元

    朱晦庵云,“古乐府只是诗中泛声。后人怕失那泛声,逐一添个实字,遂成长短句——今曲子便是。”《困学纪闻》,“古乐府者,诗之旁行也,词曲者,古乐府之末造也。”王弇州云,“宋未有曲也。自

  • 甲集第四之下·钱谦益

    高太史启《缶鸣集古今诗二百五十九首【送陈四秀才还吴】君是故乡人,同作他乡住。同来不同返,惆怅临分处。手把长干花,回望长洲树。恐起忆家心,愁题送君句。【赠杨荥阳】嘉陵美山水,亦复富文彦。杨君产

  • 卷五百五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五十三姚鹄姚鹄字居云蜀人登会昌三年进士第诗一卷送李潜归绵州觐省朱楼对翠微红斾出重扉此地千人望寥天一鹤归雪封山崦白鸟拂栈梁飞谁比趋庭恋骊珠耀彩衣塞外寄张侍御千里入黄云羁愁日日

  • 卷之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第十一卷 清举人 (二)·缪荃孙

    [乾隆丙辰科] 江宁府 张维翰 上元人。 吴 鸾 上元人。 方世隽 上元人。 蒋 乾 上元人。 郭寅亮 上元人。 王三鉴

  • 第三十七册 天聪五年四月·佚名

    第三十七册 天聪五年四月初六日,孙杜棱,达拉海德叻克依纳玛西奇,土谢图额驸兄之子拉巴希喜、孔果尔老人之子穆寨达赖楚呼尔、达赖楚呼尔兄之子达西、海萨台吉、吉穆布木布楚呼尔、古鲁、哈坦巴图鲁等诸蒙古贝勒,及我汗诸

  • 卷之五十三·祁韵士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五十三 传第三十七 喀尔喀车臣汗部总传 车臣汗部称喀尔喀东路至 京师三千五百里东界额尔德尼陀罗海西界察罕齐老图

  • 绎史卷九十七·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王朝交鲁【定灵昏齐附】平王【名宜臼幽王之于始都洛邑在位五十一年其四十九年为鲁隐公元年春秋之所托始】左传【隐公元年】十二月祭伯来非王命也谷梁传来者来朝也其弗谓朝何也寰内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

  • 九、儿童时代的上海·包天笑

      我初次到上海的那年,记得是九岁(光绪十年)。时光好像是在深秋,日子记不清了。父亲到了上海半个月后。忽然上海来了一封电报,电报上除了地址之外,只有简单的几个字:&ldquo;韵病危,请速来。&rdquo;下面署了一个&ldquo;鹿&rd

  • 同治八年裁兵加饷台澎定额官兵汛塘·佚名

    镇中左道标官兵俱驻郡城,向无分管汛地。城守左军旧章六汛六塘,新章裁去六塘,实存六汛。城守右军旧章七汛十二塘,新章裁去十一塘,实存七汛一塘。南路营旧章七汛八塘,新章裁去一汛八塘,实存六汛。下淡水营旧章七汛四塘,新章裁去

  • 卷三十八·郑玄

    司仪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以诏仪容、辞令、揖让之节。(出接宾曰摈,入赞礼曰相。以诏者,以礼告王。○相,息亮反,此职内经注除“相为摈”、“相朝”、“相授”、“相亲”、“相随”、“相待”、“相为国客”、“相聘”、“相

  • 卷五·陈深

    钦定四库全书读春秋编卷五      宋 陈深 撰僖公【名申庄公庶子闵公兄母成风諡法小心畏忌曰僖】元年【壬戌】春王正月【僖公内不承国于先君上不请命于天王不书即位正王法也 公羊传继弑君子不言即位此非子也其

  • 佛教之新趋势及其修学方针·太虚

    ──十九年十一月在叙府佛学社讲──近来学佛之人日多,各处所有之正信会、功德林、居士林、佛学社等,皆为在家二众研究修学佛法之团体。旧来向有念佛会与法会等,不过为念诵礼拜之临时集会,与今有系统有研究之佛学社等相比

  • 卷第二(地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二(地字号) 甲子(周昭王三十六年起)庚辰(周穆王元年)癸亥(周穆王四十四年止) (壬申)释迦牟尼佛示现出家 佛年十七。王娶婆罗门女耶输陀罗。为太子妃复增二妃。一名瞿夷。二名鹿野。太子虽有三妃於静夜中

  • 姑溪居士文集·李之仪

    诗文别集。北宋李之仪撰。五十卷,后集二十卷。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元丰进士,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从苏轼入定州幕府,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后因事居姑苏。以词着名元祐间。另有《姑溪词》。前集五

  • 中国思想通俗讲话·钱穆

    钱穆先生的《中国思想通俗讲话》成于1955年,最早是一篇讲演稿,后经整理编辑出版。该书共分为道理、性命、德行、气运四个主题,其后又增添了自然、自由等补篇。钱穆在该书自序中就提到,欲通过探究“几个普泛论题”,分析并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