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摩诃讲园章程序
凡学问必须讲论,凡讲论必须团聚,凡团聚必须处所,三者相为因缘,不可偏废。故我佛出世,必有鹿苑、祇园等道场,而后有文殊、舍利弗等际会;有文殊、舍利弗等际会,而后有阿含、般若等说法;有阿含、般若等说法,而后乃有所谓佛学者流通于世。然则可见道场之设、伽蓝之建,本为团聚而讲论学问也审矣。余窃据斯义,复考伽蓝之译意,因改双溪寺之名称,而有摩诃讲园之设。盖园宜生植,取之以喻生植道本圣果也。原丛林之设,始于唐代,要皆以说法利生,开示学者为务耳。至夫修习禅定,乃个人自觉境界,宜远离不宜亲近,故古人类皆高蹈绝俗,独居别行,水边林下,不与人偕;不如是,不成其为习禅也。虽然,佛教者,自利而兼利天下之教也,此乌足以尽其量哉?度尽一切众生,而实无众生可度,实无众生可度而炽然度之;广修一切法门,而实无法门可修,实无法门可修而炽然修之。知乎此者,庶几可以论道矣。虽然,佛教者,又至精纯而至庞杂之教也。何言其精纯?所谓归源无二性是也。何言其庞杂?所谓方便有多门是也。窃谓禅、教、律、净,实须各殊其途;直指旁通,方能普同其归。惟各尽其分,乃各成其用;惟各成其用,乃各全其性;全其性则无乎不具,而实未尝离乎此;故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明乎此者,庶几可以行道矣。若然者,则余今此之改良,谓之并未能改良可也,谓之始未尝改良可也。改良者,即非改良,是名改良。世之明眼大人,尚其教之!能深进一层,别开一解,更改良而改良之,则固余所香花祝而薰沐祷者也!是为序。(见佛教月报第一期)
猜你喜欢 卷第三十六·白岩净符 卷第一·契嵩 卷第十五(弥沙塞)·佚名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八·弘储 普曜经卷第二·佚名 佛学的人生观·太虚 卷第七·道原 大般涅槃经 第五卷·佚名 二十七、不是心佛·慧开 释迦谱目录·僧祐 法句譬喻经道行品第二十八·佚名 卷第四十九·德清 第十一品 道分别·佚名 唯物科学与唯识宗学·太虚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