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伊洛渊源録卷十四

宋 朱子 撰

程氏门人无记述文字者

王端明

名岩叟字彦霖大名人元祐中为台谏官登政府正直不挠当世称之墓碑本传记其行事甚详然不及其学问源流也惟遗书前篇有其答问而其集中亦有记先生语数条又祭明道文有闻道于先生之语及伊川造朝亦有两疏推挽甚力盖知尊先生者然恐其未必在弟子之列也

刘承议

名立之字宗礼河间人叙述明道先生事者其父与二先生有旧宗礼早孤数嵗即养于先生家娶先生叔父朝奉之女郭雍称其登门最早精于吏事云

林大节

不详其乡里名字行实但遗书云林大节虽差鲁然所问便能躬行然则亦笃实之士也

张闳中

不详其名字有答书见文集

冯圣先

名理汝州人陈恬叔易为作志文尹公再题其后其子忠恕从尹公学涪陵记善録者也志跋皆见録中外书又载尹公之言先生门人冯理字圣先自号东臯居士曰二十年闻先生教诲今有一奇特事先生问之理曰夜间燕坐室中有光先生曰颐亦有一奇特事理请问之先生曰毎食必饱

鲍商霖

名若雨永嘉人有答问数条及录伊川语一卷今见文集遗书

周伯忱

名孚先毗陵人与其弟恭先伯温同受学有语录及答问各数章今见书集伯忱尝为临安教官其家有伊川帖数纸其一邢和叔问先生谓二周与杨时似同恕恐二周未可望杨时如何先生答云周孚先兄弟气质纯明可以入道颐毎劝杨时勿好著书好著书则多言多言则害道学者要当察此

唐彦思

名棣宜兴人有语录一卷见遗书

谢用休

名天申

潘子文

名旻

陈贵一

名经正与其弟经邦贵叔同受学四君皆永嘉人名见唐録

李嘉仲

名处遯洛人亦见唐録后为中书舍人溺死维扬

孟敦夫

名厚雒人祁寛记尹和靖语云孟敦夫来从伊川又为王氏学举业特精独处一室粪秽不治尝献书于伊川伊川云孟厚初时説得也似其后须没事生事一日语之曰子何不见尹焞张绎朋友间最好讲学然三公皆同齿也敦夫见和靖曰先生令厚来见二公若彦明所愿见如思叔莫不消见否和靖曰只不消见思叔之心便是不消见焞之心也伊川尝谓学者曰孟厚不治一室亦何益学不在此假使洒埽得洁浄莫更快人意否然伊川之葬门人畏党祸莫敢至独敦夫与尹张范棫邵溥送焉

范文甫

畅中伯

二人不详其名见杨遵道録

李先之

名朴贑上人为西京学官因受学焉吕氏杂志云李先之周恭叔皆从程先生学问而学苏公文词以文之世多讥之者

畅潜道

名大隐雒人遗书第二十五卷即其所记也遗书云畅大隐许多时学乃方学禅是于此盖未有得也

郭立之

名忠孝宣徽使逵之子事见伊川年谱祁寛记尹和靖语云忠孝毎见伊川问论语伊川皆不答一日语之曰子从事于此多少时所问皆大且须切问近思外书云郭忠孝议易传序曰易即道也又从何道或以问伊川伊川曰人随时变易为何为从道也今观忠孝所着易书专论互体卦变与易传殊不同然其子雍辩年谱所记事甚详未知孰是

周恭叔

名行已永嘉人遗书第十七卷或云乃其所记也祁寛记和靖语云恭叔自太学早年登科未三十见伊川持身严苦块坐一室未尝窥牖幼议母党之女登科后其女双瞽遂娶焉爱过常人伊川曰颐未三十时亦做不得此事然其进鋭者其退速毎叹惜之尝酒席有所属意既而宻告人曰勿令尹彦明知又曰知又何妨此不害义理伊川归和靖偶及之伊川云此禽兽不若也岂得不害义理又曰父母遗体以偶贱倡可乎上蔡谢公亦言恭叔不是摆脱得开只为立不住便放了胡文定公亦云人须是于一切世味淡薄方好不要有富贵相周恭叔才高识明初年甚好后来只缘累太重若把得定尽长进在

邢尚书

名恕字和叔其行事详具国史及邵伯温辩诬等书云邢和叔后来亦染禅学其为人明辩有才后更晓练世事其于学亦日月而至焉者也又云谢良佐曾问涪州之行知其由来乃族子与故人耳先生曰族子至愚不足责故人情厚不敢疑【族子谓程公孙故人谓邢恕】孟子既知天安用尤臧氏因问邢七虽为恶然必不到更倾先生也先生曰然邢七亦有书到颐云屡于权宰处言之不知身为言官却説此话未知倾与不倾只合救与不救便在其间又问邢七久从先生想都无知识后来极狼狈先生曰谓之全无知识则不可只是义理不能胜利欲之心便至于此也上蔡语録云邢七自言一日三防捡伯淳曰可哀也哉其余时勾当甚事盖放三省之説错了可见不曾用功又多逐人面上説一般话伯淳责之邢曰无可説伯淳曰无可説便不得不説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五 陈宗室诸王 永修侯拟 遂兴侯详 宜黄侯慧纪 衡阳献 王昌南康湣 王昙朗 文帝诸子 宣帝诸子 后主诸子·李延寿
  列传第七十七 张姜武李宋·欧阳修
  卷三百十·列传第一百九十八·土司·张廷玉
  ●卷五十二·徐梦莘
  第一百二十四回 疑案重重督军自戕 积金累累巡阅殃民·蔡东藩
  纲目续麟卷三·张自勋
  卷之六百八十六·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纪昀
  通志卷四十二·郑樵
  第九章 接受改造 七 “世界上的光辉”·溥仪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二 尊严与职权·溥仪
  金兴旺传·张廷玉
  卷三·阿桂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二·佚名
  卷六·戴锡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弹指词·顾贞观

    临江仙曾是上清携手处,迢遥笙鹤遗音。水如环佩月如襟。幔亭人杳,归路已难寻。莫倚君身仙骨在,晓霜明镜骎骎。碧天云海约投簪。旧欢新别,回首两沉吟。生查子欹枕背屏山,镜掩灯明灭。香穗弱难扶,一寸金蚕啮。抱影欲成眠,翠被寒

  • 列传第六十六 孙绍 张普惠·魏收

    孙绍,字世庆,昌黎人。世仕慕容氏。祖志入国,卒于济阳太守。父协,字文和,上党太守。绍少好学,通涉经史,颇有文才,阴阳术数,多所贯涉。初为校书郎,稍迁给事中,自长兼羽林监,为门下录事。朝廷大事,好言得失,遂为世知。曾着《释典论》,虽

  • 卷十五 本纪十五·赵尔巽

      ◎高宗本纪六   五十一年春正月丙午朔,日食,免朝贺。戊申,命户部拨银一百万两解往安徽备赈。辛酉,礼部尚书姚成烈卒,以彭元瑞代之。丙寅,以普福为驻藏大臣。庚午,江西巡抚何裕城奏粮价日昂,由江、楚贩运过多所致。上以

  • 卷之七百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四商世系表畧子姓契之後也其先帝喾次妃有娀氏女祈於高禖有玄鸟之祥遂生契契为唐虞司徒教民有功封於商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昌若昌若生曹圉曹圉生冥冥生振振生微微生报丁报丁生报乙

  • 一五○九 寄谕礼部尚书纪昀原办文津阁书错讹不一而足·佚名

    一五○九 寄谕礼部尚书纪昀原办文津阁书错讹不一而足【真按:文津阁四库全书之版本优劣.真按:你看又是在避暑时御览的.】乾隆六十年七月十四日大学士 伯和<珅>字寄礼部尚书纪<昀>,乾隆六十年七月十四日奉上谕:昨于几暇,取

  • 八五一 全书处汇核上年十至十二月全书内缮写讹错并总裁等记过次数清单·佚名

    八五一 全书处汇核上年十至十二月全书内缮写讹错并总裁等记过次数清单乾隆四十七年二月全书处遵将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初起至十二月底止呈进过全书六次,内缮写讹错奉旨记过之处,除总纂官纪昀等、总校官陆费墀前经奉旨免其

  • 后主本纪·姚思廉

    后主名叔宝,字元秀,乳名黄奴,高宗嫡长子。梁承圣二年(553)十一月二十日生于江陵。次年,江陵陷落,高宗随迁关右,留后主于穰城。天嘉三年(562)回京师,陈叔宝被立为安成王世子。天康元年(566)任命为宁远将军,设置佐史。光大二年(

  • 李格非传·脱脱

    李格非字文叔,济南人。他幼时,非常清秀聪明机灵。当时官府正以诗赋取士,李格非却独自一人用心于经学,写有《礼记说》数十万言,遂登上了进士第。他被委任为冀州司户参军,又参加了学官考试,担任了郓州的教授,郡守因为他很贫困,就

  • “皇甫四杰”传·张廷玉

    “皇甫四杰”,即苏州府长洲县皇甫录的四个儿子:皇甫氵孝、皇甫氵中、皇甫氵方、皇甫濂。皇甫录为弘治九年(1496)进士,曾任重庆知府。氵中、氵方二人于嘉靖七年(1528)由州县推荐参加会试,第二年禤中进士。又过三年,氵孝也中

  • 第三章 满洲贵族重新掌权·辜鸿铭

    继曾国藩之后,中国儒生名义上的首领是李鸿章。中日甲午战争后,李鸿章倒台,中国的儒生们面临群龙无首的困局。这种情况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中国的统治权&mdash;&mdash;正如我所说过的,它曾经在太平天国叛乱时期从满洲贵族手中

  • 君上大权·佚名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解散之时,即令

  • 卷三十六·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三十六郊特牲第十一之一正义孔氏颖达曰按郑目録云名曰郊特牲者以其记郊天用騂犊之义此於别録属祭祀 陆氏德明曰郊者祭天之名用一牛故曰特牲 方氏慤

  • 卷十九·王志长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注疏删翼钦定四库全书周礼注疏删翼卷十九明 王志长 撰司勲掌六乡赏地之灋以等其功注赏地赏田也在逺郊之内属六乡焉等犹差也以功大小为差王氏曰其地则载师掌之其法则司勲掌之○明斋王氏曰六

  • 卷三·佚名

    教外别传卷三东土祖师初祖菩提达磨大师初祖菩提达磨大师者。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也。姓刹帝利。本名菩提多罗。后遇二十七祖般若多罗。至本国。受王供养。知师密迹。因试令与二兄。辨所施宝珠

  •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四·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菩萨变化仪轨品第二之一  尔时妙吉祥童子。观察会中一切大众。于是妙吉祥童子。入观照三摩地。入此定已。从其脐轮出大光明。复有无数百千那由他俱胝光

  • 续小五义·石玉昆

    又名《忠烈续小五义传》、《三续忠烈侠义传》。章回小说。清无名氏著。一百二十四回。系《小五义》续书。书叙众义士大破铜网阵,焚毁冲霄楼,查获襄阳王谋叛盟单,襄阳王潜逃宁夏国。庞吉门生李天祥收买亡命之徒邢如龙、邢

  • 校猎赋(羽猎赋)·扬雄

    汉赋。西汉扬雄作。始见于《汉书·扬雄传》,题作《校猎赋》,萧统《文选》题为《羽猎赋》,后人多从之,又略见于《艺文类聚》66卷。是汉赋中以描写畋猎为内容的代表作品之一。赋前有序文,申明作赋的缘由是因为汉成帝的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