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平濠记

一卷。明钱德洪撰。德洪本名宽,字德洪,后以字行,改字洪甫,馀姚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刑部郎中,事迹具《明史·儒林传》。初,王守仁之平宸濠也,其大纲具於《叙功疏》,其细目具於《年谱》。德洪受业守仁,据师友所见闻,其阴谋秘计及一切委曲弥缝之处,有《疏》及《年谱》所不详者,因作此记以补之。凡黄绾所说四条,龙光所说二条,雷济所说一条,附载德洪随事附论者五条,又《自跋》一条。大旨谓宁藩之败,由於迟留半月始发。其迟留半月则由於守仁多设反间以疑之。守仁在日,秘不言。守仁殁后,始得其间书、间牌之稿於龙光。而驾驭峒酋叶芳及阴令知县陈冕诡渔舟以诱擒宸濠,皆当时所不尽知者云。

《平濠记》全部章节目录

(1)平濠记

猜你喜欢
  清史稿·赵尔巽
  瓮中人语·韦承
  朝野新谭·姜侠魂
  南天痕·凌雪
  世本四种·佚名
  台湾郑氏纪事·川口长孺
  柳如是别传·陈寅恪
  星变志·佚名
  书鲍忠壮公轶事·赵增禹
  满清入关暴政·韩菼
  也是录·邓凯
  治台必告录·丁曰健
  震泽纪闻·王鏊
  幸鲁盛典·孔毓圻
  朝鲜王朝实录[宣祖实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一十六·彭定求

        卷816_1 【奉酬袁使君高春游鶺鴒峰兰若见怀】皎然   鶺鴒中峰近,高奇古人遗。常欲乞此地,养松挂藤丝。   昨闻双旌出,一川花满时。恨无翔云步,远赴关山期。   跻险与谁赏,折芳应自怡。遥知忘归趣,喜得春景迟

  • 卷四百三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三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卷六十九 傅珪 此日足可惜 百年如瞬息寒暑迭相侵所以圣贤学惜此分寸隂明日还易得今日不再临试观过隙驹载骤何駸駸眼前斑白者昔时俱青衿才言且姑待倏

  • 王安国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安国(1028-1074)字平甫,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之弟。熙宁初,赐进士及第,除西京国子教授,历崇文院校书、秘阁校理。与兄政见不合,反对新法。后为吕惠卿所陷,放归田里。熙宁七年卒,年四十七。《东都事略》有传,《宋史

  • 卷一百二十六·志第七十九·乐一·脱脱

        ◎乐一   有宋之乐,自建隆讫崇宁,凡六改作。始,太祖以雅乐声高,不合中和,乃诏和岘以王朴律准较洛阳铜望臬石尺为新度,以定律吕,故建隆以来有和岘乐。仁宗留意音律,判太常燕萧言器久不谐,复以朴准考正。时李照

  • 第八十一回 朱晦翁创立社仓法 宋孝宗重定内禅仪·蔡东藩

      却说太子(忄耆)殁后,庆王恺依次当立,孝宗因第三子惇,英武类己,竟越次立为太子。孝宗自己亦未见若何英武,所以子更不逮,后且为悍妻所制。惟进封恺为魏王,判宁国府,命宰执设饯玉津园。宴毕,送恺登车。恺顾语虞允文道:“还望

  • 千百年眼卷三·张燧

    子夏《易》说《易》:"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摩之。"相观而善之谓摩,鸣鹤以相和成声,好爵以柑摩成德,子夏《易》说如此。今本作縻,縻,牛缠也,取系恋之义,然不如摩厉之说为长,以韵读之又叶也。儒者说《春秋》之失儒者

  • 光绪五年·佚名

    军机大臣寄两江总督等上谕(三月二十八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日本梗阻琉球入贡情形折(闰三月初五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美统领调处琉球事折(七月二十一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美统领格兰忒在日本商办琉球事情折(八月初五日)军机

  • 评鉴阐要卷一·乾隆

    太昊伏羲氏始教民佃渔畜牧纲君民之道莫大乎教养伏羲氏作佃渔畜牧皆所以为养也而教即行其中后世视教养为二者去古逺矣炎帝神农氏始教民艺五谷目今之民即古之民古之民茹毛饮血初不知耕稼也后世视茹草木而食禽兽者几如异

  • 李密传·李延寿

    李密字法主,蒲山公李宽的儿子。他文武兼备,志向雄迈高远,少年时就继承了蒲山公的封号。李密收养宾客,接纳贤士,毫不吝惜钱财,与杨玄感结下生死之交。后来,又强自克制,沉湎于学习之中,尤其喜好读兵书,口中不停地在朗诵。拜国子助

  • 圣武亲征录·佚名

    皇元〔右明钞《说郛》本标题如是,书题下有“皇元”字者,缘《说郛》中所收各书皆于本书下题唐厶厶撰、宋厶厶撰、或皇元厶厶撰。此《录》不知何人所撰,故但题皇元而缺其撰人姓名。后人移“皇元”二字

  • 卷一百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一百十五金石略【一】【臣】等谨按通志列金石一门实郑氏剏例【臣】等续编五朝通志其自五代以迄前明既已纂辑成帙伏惟本朝列圣天章睿藻垂范墨池固与琬琰图球

  • 卷三·高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孔义卷三     明 高攀龙 撰庄公元年春王正月继弑不书即位先君不以其道终子不忍即位也故庄僖闵皆不书三月夫人孙于齐不称姜氏鲁之臣子绝不爲亲也内讳奔故云孙犹言孙让而去也见其无所容而绝之也

  • (一)学而篇·钱穆

    其为人也孝弟章。 朱子曰:“人禀五行之秀以生,故其为心也,未发则具仁义礼智信之性以为之体。已发则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诚实之情以为之用。”今按:朱子言心之全体大用,又言心兼性情,若依西方哲学应有详细证成。而中国学人于

  • 人天眼目卷之六·智昭

    宗门杂录岩头三句 咬去咬住 欲去不去欲住不住 或时一向不去。或时一向不住师上堂云。大凡唱教。从无欲中流出三句。秖是理论。咬去咬住。欲去不去。欲住不住。或时一向不去。或时一向不住。并不知方所。明眼汉没窠

  • 卷第十四·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十四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七 【论】从大众围绕常随佛众之中从普贤菩萨至大自在天已来此四十一众义分为

  • 沈氏女科辑要·沈又彭

    二卷。又名《女科辑要》。约成于1764年。原书文字无多。后经徐正杰校订补注,王孟英加按,方始成帙。刊于1850年。内容经水、崩漏、带下等12类,并附治疗方剂。沈氏惜墨如金,裒集前贤旧论,非有真识灼见者不辑;切合实用,必欲

  • 小名录·陆龟蒙

    轶事小说集。唐陆龟蒙撰。《宋史·艺文志》题《古今小名录》5卷,《直斋书录鲜题》作1卷,《四库全书总目》作2卷,今有《续百川学海》、《说郛》本、《五朝小说》本、《唐人说荟》本、《唐代丛书》本、《丛书集成》本。《

  • 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罗大春

    本书不分卷,罗大春撰。大春字景山,贵州施秉人。清咸、同间,由行伍历福宁镇总兵,升授福建陆路提督。同治十三年日兵侵台,以巡视台湾大臣沈葆桢奏调,移驻台湾北路,从事后山「开山抚番」工作。所撰日记,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