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光绪五年

军机大臣寄两江总督等上谕(三月二十八日)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日本梗阻琉球入贡情形折(闰三月初五日)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美统领调处琉球事折(七月二十一日)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美统领格兰忒在日本商办琉球事情折(八月初五日)

军机大臣寄两江总督等上谕(三月二十八日)

军机大臣密寄两江总督沈、署两江总督江苏巡抚吴:

光绪五年三月二十八日,奉上谕:『沈葆桢奏:接出使日本大臣来信,该国废琉球为县等语。琉球外属中国,日本竟敢阻其入贡,夷为郡县,狡焉思启;情殊叵测!亟应妥为备豫,力图自强,以固藩篱。着沈葆桢、吴元柄将南洋防守事宜悉心区画,实力筹办;固不可稍涉张皇,亦不得稍存大意。并着随时探明该国情形,密速具奏。将此由五百里各密谕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日本梗阻琉球入贡情形折(闰三月初五日)

臣奕等跪奏:为接据出使日本大臣电报现在日本梗阻琉球入贡情形恭折密陈,仰祈圣鉴事。

窃臣衙门前于上月十九日将出使日本大臣何如璋等迭次与日本办诘阻梗琉球入贡一案大概情形,密折具奏;奉旨:『依议』,钦此。当即密咨该大臣并南、北洋大臣遵照在案。嗣于上月二十七日据何如璋等电报内开:『东松田至球,举动未详;十三日,大政官示:废球为县。此事如何因应?请示遵!余俟缄呈』等语。臣等查何如璋等前屡函述日本派其内务大丞松田往球,欲废藩为郡县,何如璋见其内务卿,据称必无他事。又见其外务卿阻之,据称既经派出,非所能阻;两国议妥,即可撤回。何如璋等告以事无可商,即将告归。又开派出驻华使臣户玑,此案结局必在中国等因。其时虽有废球之说,尚未有废球明文;今据何如璋电报,是派往琉球之人既去,而其国又以废球之事公然宣示,其不顾情理,殊属已甚!何如璋见此情形,恐以事无可商,祗可回华。所称如何因应者,欲取决臣衙门以定行止也。臣等再四揣度:琉球与日本偪处,国小而弱,日本久已觊觎;其所以历久图存者,末尝不赖中国维持之力。现在中国局势未能长驾远驭,日本岂不知之;乃废球一事,一面宣示国中、一面仍派使臣来华,是其国亦尚有顾忌中国之意。从前台湾一案,日本兵驻番社,即遗使臣大久保利通来京辩论。此次举动,大略相同;或者如台案故智办理,亦未可知。其所派使臣宍户玑,据其署使臣郑永宁函报:现已抵津,日内计将到京。前据何如璋等函称:此案结局必在中国;臣等拟俟日本使臣到后,即据理与条约向其辩论;相机办理。其国既派使臣来华,是注意亦在与臣衙门商办;何如璋等正可趁此机会,与臣衙门一气相生,仍向其内、外务等衙门极力与争,并约驻日之西洋各使相助为理,俾知公论所在、情理难容,或尚可以就范。此时何如璋等若竟废然而返,不但于事无益;且一露决裂痕迹,恐日后愈难转圜。应请饬下该大臣仍在日本,将此案妥为随时商办勿遽回华、以顾大局;是为至要。

除由臣衙门密行电寄何如璋等遵照外,理合恭折密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遵行!谨奏。

光绪五年闰三月初五日;军机大臣奉旨:『依议。钦此』。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日本梗阻琉球入贡情形折(闰三月初五日)

臣奕等跪奏:为接据出使日本大臣电报现在日本梗阻琉球入贡情形恭折密陈,仰祈圣鉴事。

窃臣衙门前于上月十九日将出使日本大臣何如璋等迭次与日本办诘阻梗琉球入贡一案大概情形,密折具奏;奉旨:『依议』,钦此。当即密咨该大臣并南、北洋大臣遵照在案。嗣于上月二十七日据何如璋等电报内开:『东松田至球,举动未详;十三日,大政官示:废球为县。此事如何因应?请示遵!余俟缄呈』等语。臣等查何如璋等前屡函述日本派其内务大丞松田往球,欲废藩为郡县,何如璋见其内务卿,据称必无他事。又见其外务卿阻之,据称既经派出,非所能阻;两国议妥,即可撤回。何如璋等告以事无可商,即将告归。又开派出驻华使臣宍户玑,此案结局必在中国等因。其时虽有废球之说,尚未有废球明文;今据何如璋电报,是派往琉球之人既去,而其国又以废球之事公然宣示,其不顾情理,殊属已甚!何如璋见此情形,恐以事无可商,祗可回华。所称如何因应者,欲取决臣衙门以定行止也。臣等再四揣度:琉球与日本偪处,国小而弱,日本久已觊觎;其所以历久图存者,末尝不赖中国维持之力。现在中国局势未能长驾远驭,日本岂不知之;乃废球一事,一面宣示国中、一面仍派使臣来华,是其国亦尚有顾忌中国之意。从前台湾一案,日本兵驻番社,即遗使臣大久保利通来京辩论。此次举动,大略相同;或者如台案故智办理,亦未可知。其所派使臣宍户玑,据其署使臣郑永宁函报:现已抵津,日内计将到京。前据何如璋等函称:此案结局必在中国;臣等拟俟日本使臣到后,即据理与条约向其辩论;相机办理。其国既派使臣来华,是注意亦在与臣衙门商办;何如璋等正可趁此机会,与臣衙门一气相生,仍向其内、外务等衙门极力与争,并约驻日之西洋各使相助为理,俾知公论所在、情理难容,或尚可以就范。此时何如璋等若竟废然而返,不但于事无益;且一露决裂痕迹,恐日后愈难转圜。应请饬下该大臣仍在日本,将此案妥为随时商办勿遽回华、以顾大局;是为至要。

除由臣衙门密行电寄何如璋等遵照外,理合恭折密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遵行!谨奏。

光绪五年闰三月初五日;军机大臣奉旨:『依议。钦此』。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美统领调处琉球事折(七月二十一日)

臣奕等跪奏:为接据出使日本大臣函报美国前统领在日本调处琉球事拟有办法,谨将大概情形先行恭折密陈,仰祈圣鉴事。

窃臣衙门前准出使大臣何如璋等电报称:日本政府示废琉球为县、遗兵赴球,该大臣与之诘问,又日国改遣使臣来华等情;于闰三月初五日具奏在案。嗣有美国前统领格兰忒游历来都,亦经臣等于四月二十八日奏明在案。

臣等以格兰忒系美国前任统领,用兵定乱,威望着闻;美国又为日本所畏服知其即有日本之行,球事或可从中为力。因于接晤之际,述及此事,格兰忒亦谓日本无理。臣等即将此事始未;详细告之。并言琉球久属中国,日本无故废之,灭人国、绝人祀,殊出情理之外;托伊到彼代评此理,以持公道。格兰忒允为设法调处。迨由津赴东,又经直隶督臣李鸿章与之面商,渠亦应允不辞。近由李鸿章抄寄格兰忒在日本来函,内有『所托之事,仍当妥商办法,不敢预定』等语。兹臣等接何如璋等函称:『见美国驻日使臣平安,据称「事必须了,且必须两国有光。已与前统领商一办法:查琉球各岛,本分三部;今欲将中部归球,立君复国,中、东两国各设领事保护之。其南部近台湾,为中国要地,割隶中国;其北部近萨摩,为日本要地,割据日本。未知贵国允否」?当答以「本国意在存球,惟期球祀不绝而已」。美使欣然』等因。臣等查日本废球为县,经何如璋等与其外务争辩、臣等与其使臣寀户玑诘责,往复辩论已历数月;彼惟一味强词夺理,并谓琉球为彼旧属,始终无一毫悔悟之机。其贪狡为心,固有非情理所能动者。格兰忒所拟办法日本尚未答复;虽能否就范,正不可知。然窃以日人狡诡卑鄙,谄事西人,其于美国尤为心悦诚服;今以格兰忒一言,或可幡然改计。至中国在球设立领事,揆诸「小字」之义,尚无不合。惟将琉球南部割隶中国,中国岂可因以为利,且非朝廷抚绥藩服之体。臣等拟俟定议后,另筹办法。缘现在若由何如璋将此意宣示,则日本必借口于中国未允,以便其不甘输服之私;届时格兰忒势处两难,转不免于松劲也。又据何如璋等声称:格兰忒之意,必欲得当以报;且有欲将大局说定,然后归国。并事可照行,须立专条。拟请美国一同画押各等语。是日人即不遽从,亦必别有办法。此事似已渐有端倪,谨将大略情形先行奏闻,上慰宸廑。

所有臣等接到出使日本大臣何如璋函报美国前统领调处球案办法缘由,理合据实密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谨奏。

光绪五年七月二十一日,军机大臣奉旨:『知道了。钦此』。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美统领格兰忒在日本商办琉球事情折(八月初五日)

臣奕等跪奏:为接据直隶督臣李鸿章函报接准美前统领格兰忒函称在日本商办球事情形,恭折密陈,仰祈圣鉴事。

窃臣衙门前接出使日本大臣何如璋等函报:『见美国驻日使臣平安,据称已与前统领商一办法:查琉球各岛,本分三部;今欲将中部归球,立君复国,中、东两国各设领事保护。其南部近台湾,为中国要地,割隶中国;北部近萨摩岛,为日本要地,割隶日本』等语。臣等当以「格兰忒所拟办法,日本能否就范正不可知;并拟俟定议后,另筹办法」等因,于本年七月二十一日奏闻在案。

兹据李鸿章函称:近由美国领事德呢、副领事毕德赍到美国前统领格兰忒致臣奕欣函及致该督臣函各一件,译其来函,语意须将何如璋前给日本外务省照会撤销,由两国另派大员会商办法,始有结局;又称:美国副将杨越翰同日致该督臣函内云:格前统领寄臣奕欣之函缮毕后,已交日君美加多阅看,毫无异词。美国领事德呢谓其前统领受臣等面托球事,既与日本君臣议定,此信即算是公文;拟请摘录原信要语,由臣衙门照会日本外务省,请其另派大员会商等语。并译录格兰忒原函二件前来。臣等查此次李鸿章函称各节,与前何如璋函报情形不同。惟格兰忒前游历来都时,臣等将球事详细告知,嘱其到日本后持平辩析,格兰忒允为设法调处;迨出都过津,又经李鸿章与之面商,伊亦应允不辞。兹阅其致臣奕欣函内有称:『但若中国肯宽谅日人,日本亦愿退让中国;足见其本心不愿与中国失和』等语。词意浑涵,未审其所谓宽让、退让者果何所指?其致李鸿章函云:『何如璋前有一文书,日本深怪彼此不常见面、公事亦不能商量,不妨将前项文书撤回,另派大员与日本议辩,当可设法了结』。美领事德呢并称:『球事既经格兰忒与日本君臣议定,此信即算公文』各等语。则球事尚无把握。无论前者何如璋来函所述办法,格兰忒未必与日本议明;即使日本允此办法而未由格兰忒一手经理;另由中、日两国派员会商,日本狡谲已甚,恐仍未易归宿。然就现在情形而论,似只可照李鸿章函内所称摘录格兰忒原信要语,由臣衙门照会日本外务省,请其另派大员来华会商;一俟接其照覆如何,臣等再行具奏请旨定夺。

所有臣等接到李鸿章函送格兰忒原函商办球案缘由,谨钞呈原函二件,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施行!

再,美国使臣西华七月二十四日来署,臣等询及格兰忒行踪,据云已于数日前自日本起程回国,合并陈明。谨奏。

光绪五年八月初五日,军机大臣奉旨:『依议。钦此』。

--以上见原书卷一。  

猜你喜欢
  后序·连横
  ◎学校(下)·徐天麟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四十五·徐乾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二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八十八·佚名
  一四五 两江总督高晋奏呈续购书籍目录并委员解送折·佚名
  卷十七·胡一桂
  四八 祖父之丧·周作人
  第五章 潜往东北 七 会见板垣·溥仪
  许古传·脱脱
  卷二百八·杨士奇
  卷二百六·佚名
  卷二百十六之一·雍正
  卷一百七十五·佚名
  三、既非五等,更无五等爵制·傅斯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氏·唐圭璋

      王氏,张熙妻。   菩萨蛮   西湖曲   横湖十顷琉璃碧。画桥百步通南北。沙暖睡鸳鸯。春风花草香。   闲来撑小艇。划破楼台影。四面望青山。浑如蓬莱间。

  • 苏仲及·唐圭璋

      念奴娇   问梅何事,对岩东微笑,暗中轻馥。韵绝姿高直下视,红紫端如童仆。绕树千回,临风三嗅,待与论心曲。何人还解,为伊特地青目。   潇洒些个精神,谁怜孤瘦,正无语幽独。不许春知应自负,一生风月心足。傲雪难陪,欺霜无

  • 第六出 怅眺·汤显祖

    【番卜算】〔丑扮韩秀才上〕家世大唐年,寄籍潮阳县。越王台上海连天, 可是鹏程便?“榕树梢头访古台,下看甲子海门开。越王歌舞今何在?时有鹧鸪 飞去来。”自家

  • 三集卷五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五十二古今体九十七首【乙酉十】八月朔日作秋仲每於此朔朝兹复临一天霁景朗万壑晓岚沈荷朶红将褪树隂翠尚森山田观銍艾勒马畅予心安远庙瞻礼书事【有序】伊犂河北旧有庙曰固尔扎都纲三层缭垣

  • 卷四百五十八·列传第二百一十七·隐逸中·脱脱

        ◎隐逸中   ○王樵 张愈 黄晞 周启明 代渊 陈烈 孙侔 刘易 姜潜 连庶 章詧 俞汝尚 阳孝本 邓考甫 宇文之邵 吴瑛 松江渔翁 杜生 顺昌山人南安翁 张举   王樵,字肩望,淄州淄川人。居县北梓桐山。博通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九·杨仲良

      徽宗皇帝   陈瓘贬逐   元符三年三月甲戌,承议郎、权发遣卫州陈瓘为左正言。   九月甲戌,左正言陈瓘为右司谏。己卯,右司谏陈瓘言:『向宗良兄弟交通宾客,漏泄机密,陛下知之乎?皇太后知之乎?』又曰:『皇太后不待祔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四·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七十二景泰六年六月乙亥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敕监察御史张蓥曰山东临清县地方虽不广而实两京咽喉四方官民商旅之所往还住止水陆货物之所储蓄贸迁公私输运舟车去来未尝少息争(兢)[(竞)]攘夺欺压凌暴无

  • 卷之三百六十一·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二月。癸卯朔。上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辛未皆如之。外记  ○谕军机大臣等、太常寺奏奉宸苑圈养鹿只无存援案请旨变通办理一摺。社稷坛关圣帝君庙祭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六十四·阿桂

    六月癸丑阿桂明亮奏言【臣】等思木果木一带降畨既经蠢动则当噶尔拉后路小金川各寨均应先为防范稽查旋于本月初七日申刻据现在军营之头人阿申禀称色木则有金川贼人教令今夜同反飞速禀闻等语【臣】等思色木则西南山下为

  • 天复·周绍良

    №天复001【盖】失。【志文】唐故彭城县太君刘氏墓志铭并序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前守左羽林军将军知军事御史大夫上柱国史哲撰大君清门裔绪,华族芳枝,性禀端凝,袖假淑美。故徐州监军使、赐紫金鱼袋、彭

  • 167.浑瑊和李晟·林汉达

    李希烈发动叛乱以后,派兵围攻襄城(今河南襄城)。襄城危急,洛阳也吃紧了。公元783年,唐德宗从西北抽调泾原(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的人马去增援襄城。泾原节度使姚令言接到命令,带了五千人马到了长安。泾原兵士听说朝廷下令调

  • 辩乐第七·佚名

    乐者,天地之声,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人心喜则笑,笑则乐,乐则口欲歌之,手欲鼓之,足欲舞之。歌之舞之,容发于声音,形发于动静,而入于至遭。音声动静,性术之变,尽于此矣。故人不能无乐,乐则不能无形,形则不能无道,道则不能无乱。

  • 卷十六·刘玉汝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缵绪卷十六     元 刘玉汝 撰 大雅四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璧既卒宁莫我听旱既大甚蕴隆虫虫不殄禋祀自郊徂宫上下奠瘗靡神不宗后稷不克上帝

  • 佛说宝网经全文·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游维耶离猕猴水边交路精舍。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六万皆阿罗汉。菩萨三十亿悉一生补处。慈氏菩萨等二生补处三生补处。四生五生十生补处。十八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补处。五十生百生补

  • 释门归敬仪(卷下)·道宣

      威容有仪篇第八(谓敛束形仪敬道顺俗。内长信心外生物善故)  序曰。圣者立仪同法齐观。道宗乃异形敬毕通。备列群经无宜不用。如有乖轨乱伦自招殃咎。故违明诰罪深难宥。今生居叔世。代称滓浊烦惑日增。何时倾荡

  • 往生净土忏愿仪·遵式

    (沙门遵式辄采大本无量寿经。及称赞净土等诸大乘经。集此方法流布诸后。普结净缘)。原其诸佛悯物迷盲。设多方便而引取之。但谁安养净业捷直可修。诸大乘经皆启斯要。十方诸佛无不称美者也。若比丘四众及善男女。诸根

  • 卷五·净挺

    嘉兴大藏经 学佛考训学佛考训卷五钱唐俍亭和尚净挺缉秀州息波道人成源订慈航观鱼濠上绰有深情放鸟林间自成高致将知天地与我同根矧云万物皆吾一体。陆法和自称荆山居士少隐清溪为湘东王所重尝将兵击任约挥白羽扇返风

  • 文殊问经字母品第十四·佚名

    一卷,不空译。文殊师利问经字母品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