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一出 缄愁

〖南吕引子·步蟾宫〗(外冠带,引众上)公车十上今方售,信大器、晚成非谬。胯边人今已上瀛洲,轻薄少年知否?

下官曹个臣,来京会试,忝中高魁。只因圣恩破格,选馆俱用宿儒,不拘年貌,故此下官幸入词林。我想去岁在扬州,那些轻狂小子,欺我老头巾不能发达,要骗我女儿做偏房,岂料我曹个臣还有这个日子!已曾差官往山东迎接女儿上任,怎么还不见到来?

(丑冠带上)逢驿催前站,回京缴信牌。禀老爷:小姐到了。

〖一枝花〗(小旦病容、乘车,贴旦、末随上)舟车迎木偶,骡马驮生柩。全无生气也,怎生久?(贴旦)病入膏肓,静养犹难救;茶汤不进口,枵腹空肠,怎经得碌碌风尘驰骤!

(旦扶出介)

(外见惊介)呀,我儿,为何病得这等狼狈?可不惊杀人也。(泪介)你把得病的原由说来我听着。

〖过曲·红衲袄〗(小旦)虽则是感严亲,问病由;念孩儿口如喑,难自剖。(外)是几时起的?(小旦)这膏肓虽入在三春后,那痞块先成在十月头。(外)还是风寒上来的,还是饮食上来的?(小旦)非关那户迎风,冒冷飕;休猜做口伤身,成疾疚。(外)莫不是为邪气所侵么?(小旦)便做道是月魅花妖暗蚀精神也,为甚的不现奇形眩两眸?

(外)这等,你且把病症说来,待我好延医调治。

〖前腔〗(小旦)又不为患河鱼,腹病愁,又不是喘吴牛,声苦嗽。(外)可发寒热么?(小旦)又不曾炎蒸思饮三冬溜,又不曾寒栗思披五月裘。(外)可想其么饮食么?(小旦)一任你把奇鲭,合五侯;怎奈我嗅微腥,肠并呕。(外)这等说起来,又不犯险证,为何这等瘦了?(小旦)多应是命带颜殇罗刹相催也,因此上把香肌暗里偷!

(外见末介)你是杨舅爷的管家,送小姐来的么?

(末)正是。

(外)有劳你了。

(末)小人不久回绍兴。请问老爷可有家书寄去?

(外)家中并无亲人,没有家书寄得。(对小旦介)我儿,你好生将息,我差人请太医院看你。(叹介)五穷才得离韩宅,二竖旋来困杜家。(下)

(小旦哭介)爹爹,亏你是个读书人,中了进士,入了翰林,一些动静也不谙。都是你害了我的性命,还问我这病从那里来?

〖绣太平〗

〖绣带儿〗都是你生罗刹亲持锁杻,无端把我来勾。到如今做哑装聋,还问我枉死的缘由。到是奴家差了,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怎生仇怨着他。

〖醉太平〗非仇,生身父母漫相尤,只合叫一声生受。自古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如今受命而死,只当交还原主。这皮囊虽臭,还喜得未启原封,送还依旧。

(贴旦)小姐,从来害相思的也多,偏是你这一种相思害得奇特。“相思”二字,原从“风流”二字上生来的,若为个男子害相思,叫做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你又不曾见个男子的面。那范大娘是个女人,他有的,你也有;你没有的,他也没有。风不风,流不流,还是图他那一件,把这条性命送了?看来都是前生的冤业。

〖宜春乐〗

〖宜春令〗(小旦)你道是冤无主,债没头,这相思浑同赘瘤。呆丫头,你只晓得“相思”二字的来由,却不晓得“情欲”二字的分辨。从肝膈上起见的叫做情,从袵席上起见的叫做欲。若定为袵席私情才害相思,就害死了也只叫做个欲鬼,叫不得个情痴。从来只有杜丽娘才说得个“情”字。你不见杜家情窦,何曾见个人儿柳?我死了,范大娘知道,少不得要学柳梦梅的故事。痴丽娘未必还魂,女梦梅必来寻柩!我死,他也决不独生。我与他,原是结的来生夫妇,巴不得早些过了今生。

〖大胜乐〗相从不久,今生良愿,来世相酬!

(贴旦)杜丽娘虽不曾见男子,还做了个风流梦。小姐,你连梦也不曾做一个,甚么来由?

(小旦)你若说起梦来,我比杜丽娘还觉受用。自从别他之后,那一夜不梦见他?戴了方巾,穿了长领衣服,就象那日拜堂的光景。

〖太师引〗俺和他梦中游,常携手,俏儒冠何曾去头!似夫妻一般恩爱,比男儿更觉风流。丽娘好梦难得又,争似我夜夜绸缪!不要说夜间做梦,就是日里,恍恍惚惚,常见他立在我跟前。我这衣前后,神留影留,不待梦魂中,才得聚首!

(贴旦)小姐,杨舅爷的管家,方才说要回绍兴,少不得从扬州经过,你何不写书一封,央他寄去。

(小旦)说得有理。取笔砚过来。

(取到,写介)

〖东瓯令〗把花笺拂,彩毫抽,一字书成几泪流。情长楮短多遗漏,肠易沥,心难呕。相逢多半在荒丘,认取粉骷髅!

(叹介)书便写了,但不知可等得回书转来?

〖刘泼帽〗(对贴旦介)倘若是回书来在我归冥后,你与我当纸钱烧向坟头。须知我夜台望信还翘首,休教人盼尽归期,枉自把宾鸿咒!

(付书介)

〖尾声〗教他把云笺交付纤纤手,早取回音慰病眸,切莫做那有意浮沉的水上邮!

猜你喜欢
  卷五百六十七·彭定求
  沈唐·唐圭璋
  卷四补笺·吴文英
  第三十出 情悔·洪昇
  中夜钟声·林徽因
  卷一·陈耀文
  五言巻十五·洪迈
  卷二百五十二·陈思
  卷二百三十·陈思
  巻三·李蓘
  卷八百三十六·佚名
  崔融唐朝新定诗格·佚名
  ●诗义固说卷下·庞垲
  杜审言诗鉴赏·佚名
  43.张志和:渔歌五首·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团湖·唐圭璋

      沁园春   六桂传家,三槐植庭,箕裘大儒。甚二郎意气,拟同棱契,一时庆会。致主唐虞。百揆登庸,双亲未老,此乐人间还有无。那堪更、有棣华韦华韦华,听履亨衢。   朝来天上传呼。便写作、衣冠盛事图。有声容备乐,传宣锡劝

  • 第十九齣~第二十七齣·崔时佩

    第十九齣 琴心写恨【卜算子】〔生上〕月挂柳梢头。漏断人初静。千古风流指下生。付与知音听。东边日出西边雨。莫道无情却有情。日间红娘说道相如将琴挑动文君之意。不免叫琴童取琴出来。琴童何在。〔丑上〕夜静瑶琴

  • 原序·王士祯

    萬曆庚戌之歲,偕余舉南宮者,關西文太青、新成王季木、竟陵鍾伯敬,皆雄駿君子。掉鞅詞壇,太青博而奧,季木贍而肆,踔厲風發,大放厥詞。太青贈季木曰:「元美吾兼愛,空同爾獨師。」蓋其宗法如此。而伯敬以幽閑隱秀之致,標致《詩歸》

  • 窦融列传第十三·范晔

    窦融 弟子固 曾孙宪 玄孙章窦融字周公,扶风平陵人也。七世祖广国,孝文皇后之弟,封章武侯。融高祖父,宣帝时以吏二千石自常山徙焉。融早孤。王莽居摄中,为强弩将军司马,东击翟义,还攻槐里,以军功封建武男。女弟为大司空王邑

  • 引用书目·王国维

    校补竹书纪年(赵绍祖) 古墨斋刻本校正竹书纪年(洪颐烜) 平津馆刻本竹书纪年校正(郝懿行) 东路厅署刻本竹书纪年集证(陈逢衡) 裛露轩刻本竹书纪年补证(林春溥) 竹柏山房刻本考订竹书纪年(雷学淇) 亦嚣嚣斋刻本竹书纪年义证(雷

  • 卷之八百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史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弇山堂别集卷八十三·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科试考三二十五年丙午命左春坊左中允李本右春坊右赞善吴山主顺天试命翰林院侍读郭朴右春坊右中允孙升主应天试二十六年丁未命掌詹事府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孙承恩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张治为考试官取中

  • 卷三十·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三十宋赵汝愚 编帝系门皇太子上上真宗乞早建储闱    田 锡臣窃覩唐宪宗即位改元元和四年冬十月御宣政楼册皇太子又按李绦论事集元和三年翰林学士李绦等上言曰古先哲王以天下为大器知一

  • 卷九·曾巩

    吴廷祚,字庆之,太原人。在周为枢密使,宋兴,加中书门下三品,以父名璋故也。建隆初,为建雄军节度使,改京兆尹。卒,赠侍中。子:元辅、元载、元扆。太祖征李筠,尝询廷祚,以为‘筠无谋恃勇,离巢穴出战,擒之必矣!’卒如所料。元

  • 卷一·陈启源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一吴江陈启源撰序例先儒释经惟求合古后儒释经多取更新汉诗有鲁故韩故后苍氏孙氏故毛故训传书有大小夏侯解故故者古也合于古所以合于经也后儒厌故喜新作聪明以乱之弃雅训而登俗诠縁叔世以证先

  • 第十一 决篇 1·王诩

    【原文】凡决物①,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有患②。害至于诱也③。终无惑偏。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④,奇之所托⑤。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⑥。故其有使失利,其有使离害⑦者,此事之失。【注释】①决物:决断事物

  • 佛说须真天子经卷第一·佚名

    (文殊师利所报法言称一名断诸法狐疑法一名诸佛法普入方便慧分别照明持)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问四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之园给饭孤独精舍。与大众俱。比丘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万人。及诸

  • 佛说回向轮经一卷·佚名

    于阗三藏尸罗达摩于北庭龙兴寺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大摩尼金刚宝山峰中。与大菩萨众俱。尔时世尊告金刚摩尼菩萨言。佛子若有菩萨求大菩提。为欲救度一切有情。已受菩萨律仪戒。学已曾发起大菩提心。有大悲愍。常欲奉

  • 菩萨地持经 第四卷·佚名

    菩萨地持经 第四卷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于姑臧译◎菩萨地持方便处施品第九复次菩萨。次第满足六波罗蜜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谓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 卷第三十六·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三十六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云门宗南岳下十三世法云本禅师法嗣临安府净慈楚明宝印禅师万粤张氏。上堂。祖师心印。非长非短。非方非圆。非内

  • 骆驼经·童华

    童华著。华字心朴, 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曾于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办理屯田与军运。河西郡军需官杭州人杨载揆善驯养骆驼,作者就教于杨及当地牧民,著成比书。约成书于雍正十年(1732)。其内容为相驼之法, 牧养知识和治驼之方。

  • 哈弥野史·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五卷五回。题“东岳道人编演”。东岳道人生平不详。成书于清中后期。现仅存清抄本,藏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风陵文库。在渤海之东九千七百余里有个人皮国,国王哈弥大王,令文武众臣选取一个品貌

  • 燕魏杂记·吕颐浩

    宋时齐州(今属山东)吕颐浩撰。一卷。系作者任职河北时所作。所记“金人乱华始末”甚详。原为三卷,最早收入《吕忠穆集》,后转录单行。有刻本行世。清末尚存二十九条。旧列史部传记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