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别本尚书大传

三卷。《补遗》一卷。清孙之騄编。其生卒年不详。之騄字子骏,号晴川,又号南漳子。仁和(今浙江省余杭县)人。清代着名学者。贡生,雍正间官庆元县教谕。性耿介,博学好古,尤专经学。着述颇丰,除编有《别本尚书大传》外,尚着有《松源经说》、《考正竹书》、《二申野录》、《南漳子》、《晴川蟹录》(又《后录》)、《枝语》、《樊绍述集注》、《玉川子诗集注》、《松源集》、《夏小正集解》等,并传于世。之騄以伏生《尚书大传》久无刻本,外间传写残帙,讹缺颠倒,殊失本真,遂编辑《别本尚书大传》及《补遗》。该书由之騄从群书中搜采补缀而成,仍按其原数勒为三卷。其不注出典者,皆为残缺之原文;其注某书引者,乃为之騄所增入。故《尚书大传》之残章断句,颇赖此书而存,为大传辑刊最早之本。有《晴川八识》(又名《孙晴川八种》)本。

《别本尚书大传》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尚书大传卷一
(3)尚书大传卷二
(4)尚书大传卷三
(5)尚书大传补遗

猜你喜欢
  春秋左传·左丘明
  论衡·王充
  荀子·荀况
  法言·扬雄
  潜夫论·王符
  胡子知言疑义·朱熹
  黄书·王夫之
  枫山语录·章懋
  读书偶记·雷鋐
  泾野子内篇·吕柟
  慎言·王廷相
  庭训格言·康熙
  明心宝鉴·范立本
  四书通证·张存中
  孟子音义·孙奭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四折·石君宝

    (卜儿云了)(老孤云了)(乐探上,云)(梅香将衫子、锣板上了) 【双调】【新水令】当日个为多情一曲〔满庭芳〕,曾贬得苏东坡也趁波也趁波逐浪。何况这莺花燕市客,更逢着云雨楚山娘。我凭那想像高唐,怎强如俺满意宿鸳鸯。 【驻

  • 卷六·孟郊

    <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孟东野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 孟东野诗集卷六     唐 孟郊 撰行役 西上经灵宝观【观即尹真人旧宅】 道士无白发语音【一作言】灵泉清青松多寿色白石恒夜明放步霁霞起振衣华风生真文秘中顶

  • 卷三 仁智传·刘向

      卷三之一 密康公母  密康公之母,姓魏氏。周共王游于泾上,康公从,有三女奔之,其母曰:&ldquo;必致之王。夫兽三为群,人三为众,女三为粲。王田不取群,公行下众,王御不参一族。夫粲美之物归汝,而何德以堪之?王犹不堪,况尔小丑

  • 卷二·沈德符

      ○列朝【世宗入绍礼】世宗从兴邸入缵,初至京城外,驻跸行殿,礼部具议如皇太子即位礼。上谓长史袁宗皋曰:“遗诏以吾嗣皇帝位,非皇子也。”辅臣杨廷和等请由东安门入居文华殿,以待劝进。上不许。辅臣辈不得已,乃以慈寿皇太

  • 路史卷十·罗泌

    后纪一禅通纪太昊纪上太昊伏羲氏,方牙,一曰苍牙,风姓,是为春皇,包羲,亦号天皇、人帝、皇雄氏,苍精之君也。母华胥,居于华胥之渚,尝暨叔嫟,翔于渚之汾,巨迹出焉,华胥决履以跧之。意有所动,虹且遶之,因孕。十有二岁,以十月四日降神,德亥

  • 卷之一千一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四五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内则衍义》等书编纂臣工衔名情形片·佚名

    一○四五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内则衍义》等书编纂臣工衔名情形片乾隆四十九年十月初二日遵旨查《内则衍义》等书编纂臣工衔名,臣等详查顺治年间《诸臣列传 大学士傅以渐传》内,开载奉旨撰《内则衍义》字样。是此书本系

  • 卷二十四·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二十四丙寅上躬率前锋兵穷追噶尔丹噶尔丹遁大获其遗弃甲胄并所奉金佛经卷等物是日抵克勒河朔驻跸遣人探西路大军声息上谕大将军伯费扬古曰前曾两次遣人驰书赐大将军伯费扬古

  • 吴处厚传·脱脱

    吴处厚,邵武人,考中进士。仁宗屡次丧失皇子,吴处厚上奏说:“臣曾读《史记》,考察赵氏的兴废本末,在屠岸贾之难时,程婴、公孙杵臼都以死来保全赵氏孤儿;宋有天下后,不见对他二人忠义的表彰,应该访察他们的墓地,建成他们的祠堂。”

  • 门达传·张廷玉

    门达,丰润人。承袭父职为锦衣卫百户。他个性机警沉鸷。正统末年,他进升为千户,审理镇抚司刑狱。后来,他升任指挥佥事,因受牵连被撤职。景泰七年(1456)他得复官,佐理锦衣卫事务兼镇抚司刑狱。天顺改元后,他以参与“夺门”之功

  • 卷六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六十四学校考【二】旗学【臣】等谨按我朝龙兴东土以武事开基其时佐命功勲英贤俊杰自宗室懿亲外八旗满洲类皆应运笃生初不尽读儒书而恭敬朴诚之性

  • 卷首·佚名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内阁奉上谕历代名臣奏疏俱有流传选刻之本现在四库全书内经馆臣编次进呈其中危言谠论关系前代得失者固可援为金监至胜国去今尤近三百年中荩臣杰士风节伟着者亦不乏人迹其规陈治乱抗疏批鳞当亦

  • 禁耕第五·桓宽

    大夫曰:“家人有宝器,尚函匣而藏之,况人主之山海乎?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异时,盐铁未笼,布衣有朐邴,人君有吴王,皆盐铁初议也。吴王专山泽之饶,薄赋其民,赈赡穷乏,以成私威。私威积而逆节之心作。夫不蚤

  • 孟子精义卷一·朱熹

    <经部,四书类,论孟精义__孟子精义>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精义卷一 宋 朱子 撰 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见梁惠王章 明道曰仲尼言仁未尝兼义独于易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而孟子言仁必以义配盖仁者体也义者用也知义之为用而不外

  • 左传折诸卷二十二·张尚瑗

    <经部,春秋类,三传折诸__左传折诸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二十二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昭公赂以甲父之鼎杜注甲父古国名昌邑有甲父亭按宣和博古图绍兴古器评皆云十干为商号凡彞器有甲父父乙者皆为商器然周召公作父乙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三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三卷广释前七种实谛义 广出外道所执常乐我净圣行品之第七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至)一切颠倒不名为实案。僧亮曰。上以问真。次问四倒。若不入四谛。实谛摄法不尽。下讫佛说亦尔。一道以下

  • 卷第二十三·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二十三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彼经第五性云等者即十卷楞伽中文当第一卷(其四卷七卷之经文势大同也)文云大慧何者无性谓一阐提无涅盘性何以故於解脱中不生信心不入涅盘大慧一阐提者有二种一者焚

  • 洞真太上紫书箓传·佚名

    洞真太上紫书箓传。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期。内载天尊授王母六妙秘旨。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述王母受授密旨之神话,并述六妙密旨。似房中术。